
【摘? 要】加工貿易在揚州市對外經濟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面對瞬息萬變的經濟形勢和市場環境,如何轉型與升級成為加工貿易可持續發展的關鍵。論文從揚州市加工貿易發展的現狀入手,分析得出揚州市加工貿易中仍然存在科學創新能力不足、產業發展不配套和專業人才匱乏等問題,基于此,提出增加企業創新能力、創建自主品牌和加強人才培養力度等對策,期望能夠推動揚州市加工貿易的轉型升級。
【關鍵詞】加工貿易;轉型升級;創新能力
【中圖分類號】F752.8?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23)06-0151-03
1 引言
揚州是一座開放、包容、創新的歷史文化名城,近年來,揚州充分挖掘和發揮各領域發展要素優勢,重點圍繞“三個名城”建設,不斷推動產業創新升級,其中對外貿易產業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板塊,也逐年實現提檔增量發展,特別是對外加工貿易產業取得了不俗成績,提煉形成了對于本土貿易企業發展有益的“揚州經驗”。但與同期經濟發達地區如上海、蘇州、南京等地相比,貿易產業結構、體量等方面存在較大差距。在此背景下,研究推動揚州市加工貿易產業轉型升級,突破瓶頸,實現跨越式增量發展,成為推動揚州市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課題。
2 揚州市加工貿易產業的現狀
2.1 發展規模
2012-2022年,揚州市加工貿易產業的發展呈現不穩定性的特點。表1顯示:揚州市加工貿易總額在十年間連續出現“先下降再回升”的波動。2014年加工貿易總額出現4%的降幅,而2015年實現17%的恢復性增長,加工貿易總額達33.4億美元,為十年間最高值,但到2016年又同比下降22%,且持續下降至2018年;2019年恢復貿易增勢至24.1億美元,2020年再次跌落至20.8億美元;2021年至2022年期間,加工貿易進出口總額再次保持連續增長并最終突破26億美元。由此可見,十年間揚州加工貿易產業增長趨勢并不穩定。
另外,近年來加工貿易產業在揚州市對外貿易中的比重并不高,十年間僅占26%左右,與一般貿易的規模差距較大。自2019年以來,加工貿易的總額占對外貿易總額已跌破20%,加工貿易在揚州市對外貿易結構中不占優勢,加工貿易增長空間較大。
2.2 出口市場
揚州市加工貿易產業出口市場遍布歐洲、美洲、亞洲、大洋洲和非洲,形成了全球性的貿易伙伴關系網絡。2020年,揚州市對歐盟的出口額最大,約為16.2億美元,同比上漲6.9%;其次對美國的出口額約為15.1億美元,但相較上一年,同比下降7.5%;拉丁美洲也是揚州的主要出口市場,而隨著中國—東盟自貿區的建立,東盟也正逐漸成為揚州越來越重要的對外貿易伙伴,出口額高達7.3億美元。通過以上數據分析得知,歐盟與美國是揚州市對外貿易出口的重要市場,拉丁美洲和東盟也緊隨其后,揚州市對這幾個國家的出口市場的依存度較高,若國際市場經濟出現變化,將會對揚州市加工貿易產業帶來沖擊和考驗。
2.3 產品結構
隨著揚州市對外貿易產業的不斷發展,加工貿易的產業結構已經從勞動密集型為主逐漸轉變為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并重。2018年,揚州市的化學化工產品、機動車輛與零配件、新光源與新能源、液晶裝置與電子紙、機電和鋼管等為代表的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它們的總出口額達到了28.9億美元,占揚州市出口總額的35.2%。雖然高新技術產品的出口占據了揚州市出口商品的較大部分,但是此類產品仍以加工性質為主,依托的仍是相對廉價的勞動力。
3 揚州市加工貿易產業面臨的問題及原因
3.1 本土企業技術不足,外資企業占據主導
揚州市加工貿易企業的經營范圍基本屬于簡單加工和裝配加工,技術能力存在不足。除大型加工貿易企業如船舶、軍工和機電等行業具有較強的科學技術研發能力外,大部分加工貿易企業體量較小、產品創新能力不足,擁有自主技術知識產權等核心競爭力的企業數量少之越少。加工貿易企業制造的產品大部分都是勞動密集型產品,由于產能過剩和深加工能力不足造成了生產和加工能力集中在下游產業,零部件和原材料主要依靠進口,尤其是技術含量高的關鍵零部件依舊由國外企業控制。
揚州市加工貿易產業的經營主體主要是外資企業,而本土企業所占比例較低。外資企業對揚州市加工貿易產業的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但本土企業發展較慢確是不爭的事實。外資企業控制了核心技術和銷售渠道,本土企業受到技術和資金的限制,更多的只是參與加工制造環節,缺少進入國際市場的途徑,缺乏自主發展的能力,參與全球化分工的能力較弱,這就使得原有的工業基礎和技術無法充分發揮作用。
3.2 產業配套不完善,缺乏自主品牌意識
揚州市加工貿易產業中具有協同配套能力的企業數量與加工貿易發達地區的企業數量相比依然較少,提供給加工貿易企業的原材料、零部件等貨源不充足。很多高科技的中間產品僅在市內企業中采購低價值的零部件和包裝,配套率和采購率較低。特別是部分外資企業的高端設備以及涉及關鍵核心技術的原材料大部分是通過國外進口而來,仍未實現國內替代。因此,本土企業很難進入外資企業的供應鏈體系中,參與國際分工的渠道也變窄,由此很難實現相關配套產業的發展。
揚州市加工貿易企業大部分都是中小型企業,總體規模較小。很多企業在加工貿易中只是參與了簡單的裝配環節,更多的從事OEM(貼牌生產)。部分科技含量高、進行深加工的產品的出口也存在加工過程短暫、增值率不高的問題。這樣的企業對品牌的關注度不高,建立自主品牌的意識薄弱,缺乏市場競爭意識,很難參與到國際市場競爭中。很多企業認為直接進行技術引進降低了成本,節約了研發資金和時間,長此以往,核心的設計、技術、品牌等都被跨國公司控制,導致揚州市加工貿易處于產業鏈底端。
3.3 傳統優勢弱化,專業人才匱乏
加工貿易產業的比較優勢在于充足的勞動力資源和土地資源。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勞動力的成本不斷增加,豐富的土地資源也越來越少,加工貿易企業行政審批的手續也愈加嚴格,這就使得傳統的比較優勢逐漸弱化。由于各項生產要素的成本上升,揚州市加工貿易產業中的頭部產業如紡織、機電等行業的發展都進入瓶頸期,部分加工貿易企業已向周邊城市轉移,揚州市加工貿易正步入高成本、慢增長的階段。
揚州市的經濟社會發展相較于經濟發達地區依然存在不少差距。政府引進專業人才的政策不夠完善,外貿從業人員的就業環境不佳、薪資較低,很多優秀貿易從業者會優先選擇產業基礎更好的一、二線城市,這就導致揚州市的專業人才凈流入不高,人才流失情況突出。專業人才的匱乏,使得企業難以接觸先進發展經驗和管理理念,會導致對貿易環境的把握和研判存在偏差和滯后,這對揚州市加工貿易產業的發展形成了一定阻礙。
4 揚州市加工貿易產業轉型升級的對策
4.1 提升技術創新能力,優化市場主體結構
較強的科技創新能力是企業在激烈的國際市場競爭中獲勝的關鍵因素。面對新形勢下的經濟環境,加工貿易企業自身應強化創新能力,主動尋求改變,不斷提升管理水平、提高產品競爭力;引進高新技術,將勞動密集型產品逐步發展成技術密集型產品;加大研發投入,提升現有的技術水平,掌握更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以實現產業鏈升級。揚州市應積極出臺各類政策營造良好營商環境,有效激發企業科技創新的主動性,要重視吸引外資企業在本地建立研發機構,從而利用技術溢出效應帶動本土產業的發展。
要加大對新興產業中本土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培育力度,提高本土企業的競爭能力,促使加工貿易由外資企業主導向本土企業與外資企業共同參與轉變。對于處于相對低位的內資企業,政府應積極助力企業“走出去”,提高民營企業深度參與全球產業分工合作的能力。支持企業通過境外投資等方式,形成集原材料、品牌、營銷、物流、金融、服務等為一體的上下游產業鏈群,加快培養一批具有強大國際競爭力的龍頭企業;支持打造中小型貿易企業聚集發展平臺,重點推進民營企業的綜合改革。
4.2 完善產業配套,創建自主品牌
加工貿易的可持續發展離不開完善的產業配套。因此,延長加工貿易產業鏈要做好中長期規劃。
一是要聚焦電子信息加工貿易產業發展集群,著力培育一批新型醫療器械、新能源產品、高技術船舶和高端紡織服裝產業等特色加工貿易產業企業;二是要堅定不移實施“引進來”的政策,積極引進知名品牌商,帶動配套企業落戶;三是要培育扶持本地加工貿易配套企業,發揮加工貿易產業的聯動效應,打造研發、生產、產品展示、貿易、物流配送等功能于一體、上下游產業高度集聚的加工貿易產業基地;四是要堅持開拓國際市場,特別是“一帶一路”沿線市場,更加主動地融入全球價值鏈、供應鏈,壯大揚州市加工貿易的發展。
揚州市加工貿易企業應加強自主品牌建設,推動加工貿易生產方式從貼牌生產(OEM)向委托設計(ODM)、自有品牌(OBM)轉型,從根本上改變“研發、銷售”兩端在外的局面,提高加工貿易增值率。政府應出臺相關政策鼓勵加工貿易企業創建出口品牌,通過自有品牌引導企業從對外代工轉向對內代工,擴大自有品牌商品的出口,拓展國內國外品牌營銷網絡,推進企業品牌化、標準化發展。只有不斷地創新,才能延長加工貿易產業鏈并推動揚州市加工貿易產業向高端制造進軍。
4.3 培養和引進專業人才,優化產業結構
從揚州市加工貿易的進出口商品結構來看,勞動密集型的工業制成品仍占高位。因此,為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首先,應該加快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向技術密集型產業轉變的步伐,持續增加機電行業相關產品的出口。其次,要提升汽車、化工、船舶和電子等產品的品質,提高產品的核心競爭力。再次,政府應出臺更完善的保護、激勵知識產權的政策,大力培育和支持知識密集型產品創造。最后,要淘汰部分產業落后、污染嚴重的傳統貿易企業,重點引進高端新型電子信息、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企業,填補揚州市加工貿易產業空白,優化加工貿易產業結構。
加工貿易企業的發展需要強大的人才作為支撐。從政府層面,要制定積極開放的人才吸引政策。可以建立揚州市貿易從業人員人才信息庫,幫助企業引進、交流精業務、懂政策、善管理的加工貿易專業人才,提高對優秀人才的補貼,改善加工貿易整體就業環境,將更多的高層人才吸引到揚州。從企業層面,一是要加大對技術人員的培育力度,通過組織各種技術技能培訓,提高技術人員的科技創新能力和研發能力;二是加工貿易企業可以與當地高校合作,深化產學研交流,建立培養培訓基地等,將更多技術和人才引進企業。
5 結語
加工貿易是揚州市開放型經濟持續發展的強大推動力,在揚州市對外貿易中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國際經濟形勢的不斷變化以及相關政策的調整,都給揚州市加工貿易產業帶來了挑戰。在此背景下,揚州市加工貿易必須從現在出發,加大轉型升級力度,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全面提高行業的核心競爭力,扎實推進加工貿易行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殷朝兵,馬敏.江蘇省加工貿易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全國流通經濟,2019(35):42-43.
【2】田云華,王凌峰,胡曉丹.技術性貿易壁壘、中間品進口與異質性企業生產率——來自我國加工貿易企業的微觀證據[J].統計研究,2023,40(01):62-75.
【3】黃志云.廣東加工貿易高質量發展的形勢、現狀與對策研究[J].新經濟,2023(01):48-52.
【4】毛其淋,盛斌.勞動力成本對中國加工貿易規模及轉型升級的影響[J].金融研究,2021(10):59-77.
【5】王卓.我國加工貿易轉型升級面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市場,2019(28):66-68+83.
【6】林冰,蒲阿麗.經濟高質量發展下山東出口競爭力提升研究——制造業全要素生產率視角[J].中國商論,2020(18):110-112.
【7】徐波.新常態下江蘇省加工貿易轉型升級研究[J].中國商論,2018(31):136-140.
【8】衣俊衡,谷勵.低碳背景下揚州對外經濟發展的研究[J].商場現代化,2021(10):61-63.
【9】汪大蘭,左小明,王文彥.全球價值鏈背景下我國加工貿易的轉型升級[J].今日財富,2022(23):16-18.
【10】蔣婧昳,趙仲玨,葉小蝶,等.江蘇省對外貿易商品結構對產業結構影響的研究[J].中國集體經濟,2022(11):30-32.
【作者簡介】王凡(1994-),女,江蘇揚州人,助教,研究方向:國際經濟與貿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