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章榮
摘要: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實施,初中階段數學學習內容及教師的教學方法不斷改進,但是在改進的過程中與學生在小學階段的已有知識結構和學習方法產生了脫節。在小升初階段引導學生優化學習習慣和思維方式,能有效地幫助學生及時完成角色轉化,更快更好適應初中學習。加強中小學數學之間的銜接,使得學生平穩過渡到初中階段的數學學習。
關鍵詞:中小學數學;銜接教學;措施
引言:
數學學科一直是九年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學科之一,與小學相比,初中內容更加豐富,對學生的能力要求更高。有些孩子讀小學時數學成績突出,到初中后成績下降或者感覺學數學吃力。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很多,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沒有處理好小學數學與初中數學的銜接。因此,進一步做好小初銜接教學工作尤為重要。
一、中小學數學教學銜接的主要內容
(一)小學與初中數學的差異
小學畢業的學生剛升入初中學習,由于初中與小學的數學課程要求存在著差異,對學生學習方法的要求也有差異。只有恰當地處理好這些差異,才能順利地實現小學、初中數學課程學習的銜接。
1、小學數學側重于打下數學的基礎,而初中數學則側重于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包括計算能力、自學能力、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抽象邏輯思維的能力等。
2、學生從小學升入初中后,從學習小學數學運算知識發展到代數知識,知識領域擴大了,抽象思維和邏輯思維的能力也提高了。
3、雖說小學和初中都是九年義務教育,但是小學的課程設置、授課節奏相對來說較少較慢。而初中的教育開始有了培優的訴求,各個學校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升學的目標,授課節奏變快。所以學生一定要建立起自律的學習習慣。
(二)小學與初中數學的聯系
當然中小學數學也有很大的聯系。一般初中數學的內容總結為四個板塊,分別是代數、幾何、統計、函數。七年級上冊分別涉及了代數、幾何和統計,這些內容都是在小學所學知識的基礎上進行一個拓展和延伸。那么與小學數學對比,七年級數學其實就是新成員的加入。
1、新成員加入數的家族
小學數學是在算術數范圍內研究問題,包括自然數,狹義的分數和小數等。而七年級數學引進了負數、有理數等概念,在有理數范圍內研究問題。
2、運算法則的變化
在傳統的加減乘除運算中,還加入了乘方的學習,運算開啟了三級模式。有理數的運算是由兩部分構成,符號和數字。各類運算首先應根據法則確定結果的符號,再求結果。
3、符號化語言的逐漸滲透
新課標修訂組史寧中教授說我們要用數學的語言描述世界。這個數學的語言實際上就是符號化表示。數學語言從七年級開始接觸,循序漸進。
二、中小學數學教學銜接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教學缺乏銜接意識。
只將精力放在當前階段的數學教學上,往往會忽視九年義務教育的整體性,也沒有關注兩個階段數學知識的關聯。部分數學教師對數學銜接的價值認定有偏差,沒有從學生角度思考,這都會不利于數學銜接機制的構建。
(二)學生知識體系架構能力不足。
通過調查,發現很多學生并沒有良好的銜接意識,課前預習的時候沒有將自己之前學習的知識進行歸結,在新的數學知識學習之后也沒有將小學階段和初中階段的知識進行對比和整合。
(三)數學教師在教學內容和方法上的銜接存在諸多的不合理。
中小學教師很少能關注到兩個階段的數學教學,在知識上的銜接不是很清楚,教師自然難以在課堂上引導學生去架構新知識與舊知識之間的橋梁,對應的數學知識學習效益和效率也會因此下降。
三、中小學數學教學銜接的措施
(一)教師方面
1、課前理解教材
在數學教材編排上,中小學教材具有連貫性。無論是數與代數的學習還是幾何的學習,初中的學習內容都建立在小學的基礎上,教師應對中小學教材內容充分理解,整體把握,融合兩個階段的知識結構。
2、課上變式練習
中小學數學教材中設計了練習題輔助教學,但是教材習題往往只是引出知識點,結構簡單。有效利用教材習題,要積極采取變式練習的方式,梳理數學知識內在的聯系,把握好基本知識的關鍵點,適時點撥。
3、課后舉一反三
“舉一反三”中的“一”指的是某個知識的基本規律。平時不僅要讓學生認識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還要引導學生解題后善于總結反思,對方法進行比較后確定優選方案,將復雜問題簡單化,體會特殊與一般的關系,從而從理解學習一類題,對一系列問題做到觸類旁通。
(二)學生方面
學生要從心理和行動上重視課前預習、課堂生成以及課后練習鞏固的重要性
1、課前預習。剛進入初中的學生對于預習方法以及重要性不太了解,因此教師應先教會學生如何安排預習。預習時應認真研讀課本,帶著問題進入新課的學習。
2、課堂生成。小初過渡的過程中學生對于數學的學習往往會有著極大的興趣,培養發散思維,多多在課堂提問題,而且教師對于這些問題都應該認真傾聽,而不能粗暴的打斷。
3、課后鞏固。進入初中階段對于作業的要求更加的規范和嚴謹,“溫故而知新”,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及時鞏固練習的習慣非常重要。
(三)家長方面
利用家校合力,共同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1、幫助和督促孩子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不依賴互聯網獨立完成作業,培養孩子專注力,形成自己的學習方法,學會學習。
2、還要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青春期的學生最需要細致的關懷,幫助孩子順利的渡過青春期。所以,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是非常有必要的。
數學學習能力的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正如數學家華羅庚先生提倡的“由薄到厚”和“由厚到薄”的學習過程就是這個道理。因此,做好中小學數學教學銜接工作是非常必要的,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