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丙娟
環境保護是目前全世界人民最關心的問題,也是國際社會面臨的嚴重問題。保護環境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化學與社會、環境的聯系十分密切,化學教學內容為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化學的研究方法也為環境意識的培養提供了有效途徑。在高中化學教學中教師應采取理論聯系實際的方法,在傳授化學知識的同時,有意識地在聯系環境保護的知識,不失時機地把環保教育滲透于化學教學之中。
一、提高學生的環境憂患意識
環境教育首先要使學生對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有清醒的認識。環境危機意識是環境教育最適宜的切入點。全球十大環境問題,其中大多都可用化學知識來分析說明,使學生了解環境問題的前因后果及相應的解決辦法,讓學生了解、關注這些問題以達到培養學生的環境憂患意識的目的。例如,高中化學教學中結合鹵素知識介紹臭氧層空洞,結合二氧化硫性質介紹酸雨,結合氮的氧化物性質介紹城市環境污染等。針對這些污染問題讓學生思考“人類過去對自然掠奪般的行為方式造成了今天的惡果,人類破壞自然,自然也會報復人類,人類應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道理。
二、深入挖掘教材,將環保教育滲透到課堂教學中
目前高中化學教材的內容已經大量編排了有關環境教育的內容。在教學中要對相關的知識點進行延伸,向學生系統介紹危害人類生存環境的有關知識,使學生對人類所處的環境有一個比較清楚的認識,既要認識環境污染的重要性,又要認識環境改造的可能性,從而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只要能充分挖掘并實施滲透,環境保護意識就會像綿綿春雨滋潤萬物一樣滲入學生的心房。
三、在化學實驗中滲透環保教育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它作為化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樣擔負著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的重要職責,因為許多實驗本身就有環境污染的問題,實驗演示的物質大部分是有毒的,有害的,有腐蝕性的,而且,實驗較教學更有直觀性。所以必須把實驗課作為環保教育的主戰場,利用實驗教學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通過實驗的教學過程,實驗的設計來對學生進行環境教育,樹立環境意識,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
總之把環保化學融合于中學課程教材改革和課堂教學改革之中,使環保化學成為高中化學教育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這是高中化學教育的嶄新課題。我們化學教育工作中要把環保化學的理念貫穿到整個化學教育之中,培養學生環保意識的習慣,也是每位化學教育工作中義不容辭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