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永妙
導讀即引領指導閱讀。教師要成功“導讀”一本書,應做到以下三方面:一是了解大概內容,形成初步印象;二是選讀精彩部分體驗閱讀樂趣;三是介紹相關信息,激發閱讀興趣。也就是說,導讀不但讓學生知道用什么方法和策略去閱讀,還要激發閱讀興趣。
下面我從以下三個方面介紹一下導讀課的基本模式:
一、了解大概內容,形成初步印象
我們新拿到一本書,一般會有這些疑問:這本書的書名是什么?作者是誰?封面什么樣子?大概講什么內容?導讀課就是要解決這些疑問,讓學生對這本書的大概內容有一個整體的了解,留下初步的印象,產生積極的閱讀期待。好奇心是孩子們的天性。首先從預讀開始,觀察書的封面,引導學生從封面上獲得一些信息,由此來猜一猜故事大概會寫什么。課堂上,教師可以抓住書名的特點,借助封面和內容簡介,設置疑問吊足學生閱讀的胃口。這樣,學生的閱讀的欲望被激發,深入閱讀也就順理成章。在此過程中,教師幫助學生建立自我思考動機,而非被動讓作者牽著走,從而引導學生了解書的大體風格與內容概要,建立讀整本書的概念。我找了幾篇導讀課的教學設計很值得我學習和借鑒。如《愛麗斯漫游仙境》的導讀,教師是從作者開始介紹,重點讀了書本的序言,引導學生從序言中了解書本大致內容,了解作者的生平,了解這本書的地位和寫作特色等。并告訴學生,讀書可以先從序言讀起的方法。而《綠野仙蹤》一課,則是用好了書本的目錄,引導學生從書本的目錄推測書本的主要內容?!兑话贄l裙子》一書的導讀中,教師引導學生讀整本書應該從封面、作者、目錄、主要人物、故事內涵的介紹入手,指導學生怎樣閱讀一本書,教給學生閱讀的方法。如在指導學生看封面圖時讓學生了解小女孩住在簡陋的房子里,非常貧窮。此時,讓學生質疑:這樣貧窮的女孩為什么會有一百條裙子呢? 不斷地產生疑問正是閱讀這本書的最好的興趣導向。
二、選讀精彩部分,體驗閱讀樂趣
閱讀最大的動力,是對閱讀材料的興趣。以了解作品內容和作品相關信息為主的導讀,筆者稱之為“內容導讀”。內容導讀除作品內容外,還包括作品相關信息,即作者信息、媒體評價、教師閱讀體驗等。內容導讀的目的,是為了激發閱讀興趣。那要怎樣進行內容導讀,才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呢?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來源于認知、需要、好奇心。興趣導讀可從這三方面切入:
1.從“認知聯結”角度激趣
興趣產生于認知。認知是興趣的媒介,當人對事物一無所知的時候,就算在最奇特的現象面前,他都熟視無睹。相反,如果對事物有一定的認知,他就想知道關于這一事物的其他信息。所以,導讀時可從學生已有認知入手,聯結導讀內容。聯結策略,是指學生已經知道什么,還想知道什么。利用學生已有認知,進行聯結,激發學生探索未知的欲望。基于認知的聯結,就像一張網,牽引著學生的視野向四面延伸。在這過程中,學生能跳一跳摘到桃子,能上一級臺階看到更寬廣的世界,自然興味盎然。在導讀中,可以進行多方面的認知聯結:從作家聯結到作品;從影視作品聯結到紙質閱讀;從作家的一部作品聯結到其他作品;從寫作特點和風格聯結到其他風格相似的作品;從課內閱讀聯結到課外閱讀等。
如:導讀《西游記》,教師了解到大多數學生看過電視劇、連環畫等,對故事情節有所了解。可在學生認知基礎上設計導讀活動:按時間順序排列情節圖片,如“自封齊天大圣”“大鬧天宮”“豬八戒取媳婦”“三借芭蕉扇”“真假美猴王”等,要求小組合作完成。學生沒細讀小說,完成排列有難度。為了進一步弄清故事情節,學生迫切需要在閱讀中尋找答案。
2.從“需要”角度激趣
興趣產生于需要。需要是人的積極性的源泉。當學生認識到這本書很重要的時候,閱讀就變成他自身的需要,閱讀動力大大增強。如何讓學生認識到作品的重要性呢?可從作家的知名度及成就入手,也可從作品的榮譽及媒體評價入手。當充分了解作家作品的地位和榮譽時,閱讀就成了學生的迫切需要。
3.從“好奇心”角度激趣
興趣來源于好奇心。好奇心是興趣的起點。當學生對書籍產生好奇,就會在好奇心的驅使下進行主動探索。
(1)精彩片段切入
針對學生“好奇心強”這一心理特點,導讀時,教師可從精彩片段切入。通過閱讀精彩片段,在關鍵處停住,設置懸念,激發學生興趣。導讀《草房子》時,可出示桑桑調皮搗蛋的事例:桑桑把家里的碗柜鋸了,改造成他想象中的高級鴿子籠,被媽媽揍一頓。桑??吹綕O夫用網打魚,他又把家里的蚊帳改造成漁網去打魚。這些事例把學生逗得捧腹大笑?!吧I_€做了什么調皮搗蛋的事呢?桑桑是個什么樣的孩子?”當學生追著問的時候,導讀就成功了。
(2)教師分享閱讀體驗
小學生具有強烈的向師性,對教師的喜好也懷著強烈的好奇心,對老師的探索是學生經久不衰的興趣。教師的閱讀體驗是一個火種,可點燃學生的閱讀欲望。教師平時可分享自己的閱讀經歷、閱讀感受,以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例如:老師正在讀什么書?老師覺得這本書怎樣?老師喜歡書中的什么人物?這個人物有什么特點?教師的這些分享會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學生會自覺地尋找相關書籍來閱讀,以印證教師的說法。
三、介紹相關信息,激發閱讀興趣
在導讀課的最后環節,可以拓展介紹這本書的其它信息,如獲獎情況,名人和媒體的評價,以及這本書的特別之處等,使學生對本書的了解更加全面,從而產生更大的閱讀期待。比如《特別的女生撒哈拉》導讀課最后讓學生了解媒體對這本書的評價是“2004 年最棒、最佳、最好圖書獎。” --芝加哥圖書館對這本書的評價是“超級好看的書,真正給孩子看的書,一本講教育的書?!边@就讓學生回歸整體,產生閱讀的興趣,從而使學生有強烈的愿望去閱讀整本書。
以上是課外閱讀整本書導讀課的基本模式。整本書閱讀教學是一項長期的綜合性系統工程,教師應有計劃地開展讀書活動,在導讀環節中用適當的方法和策略指導學生發展語言、鍛煉思維、豐富體驗,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為學生學習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