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林倩
我國現行的《語文課程標準》規定: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文字總量不少于145萬字。而當下教育資源均衡的傾斜以及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大多數農村留守兒童從小遠離父母,有的甚至是對父母毫無印象,導致農村的教育教學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筆者一直從事農村語文教學,相對來說,較為了解農村小學階段孩子們各方面的學習信息。
一、激發學生興趣,調動課堂氣氛
(一)課堂上創設讀書氛圍。為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我在班里建立了一個圖書角,因為我們是一所鄉村小學,我們班里的一些書,是學生家長自發捐贈的,暫存在圖書角里,另外一些是學生們到學校圖書館去借的,也有一些是我自己購買的,供同學們參考。為確保閱讀活動有序有效地進行,同時避免書籍遺失,我先引導同學們對書籍進行編號,再民主選出一些責任感較強的同學擔任圖書管理員,并由他們來進行圖書的保管和借閱工作。
(二)巧妙借用著名人物或楷模,以提高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榜樣的力量是無限的”,在課堂上,我會刻意地向同學們講述一些關于毛澤東、周恩來、冰心等著名人物的事跡,同時,我還會注意到班上那些喜歡看書的同學,然后給予他們鼓勵,讓他們說說自己在課余時間里看書的心得,以此來激勵同學們的學習熱情。平時,只要我一有時間,我就會在課堂上讀書。當學生們發現教師時常地讀書時,他們也會下意識地效仿,慢慢地,他們就會走上讀書的道路。
(三)師生共讀。在我看來,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之間的合作是一種具有積極意義的讀書模式。有專家提出:一名語文老師,必須要對兒童文學充滿熱情,乃至是狂熱,只有在這樣的情況下,他才可以多讀一些好的兒童文學,在進行大量的兒童文學閱讀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對兒童文學的鑒賞力和判斷力,并將自己的愛傳達到兒童身上。其次,要在兒童文學史上不斷地進行基礎科學的研究,不斷地提升自身對人類文學史的理解與欣賞水平。
二、教會學生閱讀方法,激發學生學習的內驅力
(一)精讀法。精讀:亦稱“細讀”,是閱讀教學中最基礎的一種方法。所謂“精讀”,就是要根據文本的先后次序,逐字、逐句、逐段地閱讀文本內容,對文本中的每個詞語、每個句子、每個段落、每個章節都要仔細地考慮,并把它們的意思搞清楚。元程端禮說道:“每句先逐字訓之,然后通解一句之意,又通解一章之意,相接連作去,明理演文,一舉兩得”。在語文教學中,閱讀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重要途徑。有些文章,其文字意味永長,引用了大量的文字,而且還具有非常豐富的故事情節,老師們可以把它們作為素材,來引導學生去閱讀,并且要讓他們完全地沉浸其中,充分地發揮他們的各種感覺,讓他們慢慢地培養出一種能夠用心閱讀的良好習慣。
(二)默讀法。默讀即無聲誦讀,也可叫默念。在閱讀學習過程中,默念是最常見也是最關鍵的一項練習。默念要做到“兩到”:眼到心到,默念時,你要用你的眼去看,不要用手指一句一句地去念,也不要發出聲音。默讀對閱讀的要求很高,需要一邊閱讀一邊想,而且要有相對快速的閱讀速度。一邊看一邊思索,還要理解每個段落的含義,在閱讀一段之后,要想想,這一段的主旨是什么,然后將這些主旨串聯在一起,總結出整篇文章的主旨。在閱讀課外小說時,通常也可以使用“眼看心到”的無聲讀,經過長時間的練習,學生的閱讀水平一定會得到很大的提升。
(三)摘抄法。摘抄法也稱復制法。這種閱讀法就是在讀書的時候,按照自己的要求,將相關的好詞好句、名言警句、文段等進行摘錄,或者對讀書的重要內容,難度進行標注,做筆記,并把心得記錄下來。毛澤東同志在閱讀《二十四中》的時候,做了大量的注釋,評論,把他的心得體會,都填在了空白的地方,這些都是很有價值的,這些都是我們可以學習的,其中一些具有教育性的箴言,一些優美的詞語,一些段落,我們可以把它們都拿出來,做成一份筆記,然后在早晨閱讀或者課余的時候,把它們都拿出來,反復閱讀,記憶,久而久之,他們的語文就會變得很豐富。
三、開展活動,強化閱讀興趣
(一)開展競賽活動。我定期組織班級里的故事比賽、朗誦比賽、知識競賽等,從而提高了同學們對閱讀的興趣。例如,我們可以在班級里舉辦“講故事大王”比賽,每個星期評選一個“講故事大王”,給他一個星期的“講故事大王”獎牌。如此一來,被提名的學生,就會想方設法的保住自己的位置,沒被提名的學生,就會想方設法的去爭取。因為時常舉辦這種比賽,學生不管是在課堂上還是在課外,都可以很好地學習。從而使學生對閱讀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二)開展評選活動。為使同學們保持持久的興趣,老師們在每個學期都會對同學們進行一些定期或不定期的閱讀檢查與評比。比如,學生可以總結一下自己的學習經驗,對自己的作品進行點評,對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點評,老師設置成績獎項,按照學生們的閱讀量,來評定他們的“閱讀大王”。每天還可以從自己的不同角度,總結出自己的“每天的讀書之星”,并把他們的相片貼在班級雜志上,然后在相片下方寫上自己的學習感悟,以此來表揚自己的優等生,讓他們體驗到閱讀的快樂,從而激發他們的讀書激情。
(三)閱讀幸運抽獎活動。在讀書懈怠期間,為使同學們對讀書有盼望,也可備好讀書瓶子,以便同學們定時抽取。只要是有腦子的孩子,都會明白往里面丟更多的卡片,得到更高的機率。制作的流程實際上并沒有那么繁瑣,收集的素材的選擇也并不局限于讀書卡,還可以往瓶子里面丟乒乓球,或者是用幸運鈕扣,這些都可以讓孩子們在閱讀的時候感受到更多的快樂,更好地調動孩子們的閱讀積極性。
總之,在我國,課外閱讀是檢驗語文教學的一塊試驗田,也是推動我國基礎教育,實施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面。它使兒童能夠更深入地了解生活,以更多的角度去看待世界,從而在知識的汪洋大海中尋找自己內心的渴望,尋找自己內心的共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