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銘澤 姚大為 郭晗 王誠民
摘要:采用文獻資料、邏輯分析等科學研究方法,對“雙減”政策背景下青少年體育培訓機構發展契機、困境與對策進行探討。結果顯示,青少年體育培訓機構發展還面臨著監管主體不明確、教練員資質較低、場館場地資源稀缺等現實困境。提出了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提升專業人才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加強培訓市場監管和指導等對策。
關鍵詞:雙減政策,青少年,體育培訓機構
我國的教育方針始終強調,要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在萬眾一心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快速邁進的社會主義新時代,在世界經濟、文化、科技高速發展,世界人民共同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新時代,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就顯得更為重要了。國家適時推出了《關于進一步減輕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作業負擔和校外培訓負擔的意見》,“雙減”政策的實施,減輕了青少年學生的課業負擔,使廣大學生有更多的時間參與自己喜歡的活動,這為學校體育與社會體育的融合發展帶來了有利契機,為青少年體育培訓產業的快速發展帶來了歷史機遇。
(一)國家政策扶持青少年體育培訓機構健康發展
科學的頂層設計、完善的政策引導和保障是青少年體育培訓產業發展的基礎。2016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要求要促進青少年等重點人群的體育活動,確保學生每天鍛煉1小時以上,大力發展健身休閑產業,支持多種形式體育健身俱樂部的創建。在2017年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等七部委下發的《青少年體育活動促進計劃》中,提出通過創新發展激發市場活力,有效培育社會力量成為青少年體育活動供給的主體。2020年國家體育總局、教育部印發《關于深化體教融合 促進青少年健康發展的意見》中,強調大力扶持青少年體育俱樂部,制定青少年體育俱樂部進入校園的標準,以及2021年的國家“雙減”政策的實施,都為青少年體育培訓機構的健康發展提供了有利契機。
(二)青少年發展需求促進青少年體育培訓機構健康發展
近年來,伴隨著國家對青少年健康狀況的關注,“雙減”政策的出臺、體育的獨特育人功能也得到了較為充分的發揮。要通過“教會、勤練、常賽”實現體育的獨特育人功能,教會青少年科學鍛煉的方法和技能,使青少年養成自主參與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通過常賽來激發青少年參與體育鍛煉的興趣。要實現“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就要進一步明確為誰培養人、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這一教育的現實問題,體育教育工作者應緊緊圍繞“教書育人”這一宗旨開展教學活動。通過體育活動可以有效激發廣大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激情,潛移默化地達到教育青少年,增強青少年的“文化自信”,培養青少年勇敢、果斷、頑強、拼搏進取的優良品質,激發青少年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為新時代人才培養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三)社會資本助推青少年體育培訓機構健康發展
“雙減”政策的出臺,給廣大青少年學生解壓減負,使他們有更多的自由時間來參與體育鍛煉,體育運動既可以有效提升青少年的綜合素質,又可以培養青少年堅忍不拔、永不言敗的優秀品質,以及民族自豪感和愛國激情,這給體育培訓市場創造了巨大的商機,青少年體育培訓一躍成為體育市場的新興主體,受到越來越多的社會資本的關注,體育培訓已經成為我國體育產業可持續發展的助推器。“雙減”政策有效助推了社會資本向青少年體育培訓產業的聚集,推動了體育培訓產業融資渠道的拓展和產業鏈條的有效延伸,助推青少年體育培訓機構實現跨越式的發展,助推了中華傳統體育的傳承與發展。
(一)監管主體不明確
青少年體育培訓機構隸屬于青少年體育社會組織,但在注冊、經營時出現了多部門管理的情況,如通過工商行政部門登記注冊成公司,應該由工商行政部門進行監督管理,但是青少年體育培訓機構還隸屬于體育行業,應該由體育行政部門進行監管,青少年體育培訓還屬于技能培訓,又應該由人社部門監管。由于多個部門都可以對青少年體育培訓機構進行監督管理,這些部門之間又沒有很好的協調機制,形成了監而不管,或多部門各行其是,監管要求不一致等情況,這種監管主體不明確、責權劃分不清晰等問題,嚴重制約了青少年體育培訓機構的高質量發展。
(二)教練員資質較低
師資水平是青少年體育培訓機構教學質量的保障,據調查表明,青少年體育培訓機構師資來源主要以體育專業在讀大學生為主,其次為體育專業畢業生自主創業或就業。以在讀體育專業大學生和畢業生為主體的青少年體育培訓機構師資隊伍,雖然經過專業學習,掌握了科學健身指導方法和專項技能,但是還缺乏教育教學的實踐經驗,很難把握住青少年身心發展的普遍規律和滿足個性發展的需求。退役運動員雖然具有良好的專項運動技能,但是缺乏教育學、心理學等基礎知識的理論素養,對青少年體育培訓缺乏因材施教,制約了參與青少年體育培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還有少數師資是體育愛好者,他們沒有經過系統的體育理論知識和運動技能學習,很難勝任青少年體育培訓工作。現階段青少年體育培訓機構師資隊伍總體水平偏低,嚴重制約了培訓質量的提升和青少年體育培訓機構的可持續發展。
(三)場館場地資源稀缺
受場地設施以及資金的限制,青少年體育培訓機構以小型為主,服務項目也較為單一,服務對象以中考和高考學生為主,服務項目以身體素質和專項技能提升為主,這說明資金投入不足已經嚴重制約了青少年體育培訓機構的健康發展。為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對休閑娛樂等文體活動的需求,雖然近幾年各級政府積極招商引資,采取盤活閑置廠房改建市民健身中心,大型商場引入健身中心,學校、體育局、廠礦等單位文體場地設施對外開放等多種形式,以滿足“雙減”政策實施后,廣大青少年群體參與課外體育活動和體育競賽的需求,但是青少年體育培訓機構區域分布不均衡,場館場地資源稀缺,是制約青少年體育培訓機構高質量發展的又一重要因素。
(一)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在深入貫徹“雙減”政策的新時代,各地區政府應該主動發揮主導作用,在青少年體育培訓機構監管中,構建形成多個市場監管主體協同治理的監管體系。增加對青少年體育培訓機構的扶持力度,通過政府、社會和個體的共同投入,通過招商引資等手段,改善和提升青少年體育培訓機構的場地設施狀況,以高質量的服務吸引廣大青少年參與體育運動,享受運動的樂趣,磨煉堅強的意志。應重點扶持武術等民族傳統體育培訓機構,進而增加廣大青少年的民族認同感和自豪感,進一步提升青少年的文化自信,激發青少年的愛國激情。
(二)提升專業人才創新創業能力培養
高質量的體育專業人才培養,是青少年體育培訓機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青少年體育培訓機構的快速健康發展,為體育專業大學生自主創業和就業提供了良好的機遇,也使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的大學生更加明確了學習目的和就業方向。在高等院校體育專業人才培養中,應打破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構建與社會需求對接的開放式人才培養模式,使所學的體育理論知識和體育專業技能,能夠很好的接受實踐的檢驗,通過多元協同育人來進一步提升體育專業人才的創新創業能力;引導高水平退役運動員和教練員參與到青少年體育培訓機構的教師隊伍,形成體教融合發展的新業態。
(三)加強青少年體育培訓市場監管和指導
青少年體育培訓機構是學校體育的補充,應成為激發青少年積極參與體育運動的源動力,對青少年體育培訓的審核必須嚴格專業,必須通過體育專業部門的審核,來確保青少年體育培訓的培訓質量。應該建立健全青少年體育培訓市場監管和指導工作的規章制度,建立健全青少年體育培訓機構的準入機制,包括對體育培訓機構的場地設施要求,師資的認證要求,規范課程內容和教學過程的監管等。加快青少年體育培訓機構的數字化轉型升級,鼓勵利用現代技術進行教學和管理,利用國家級優秀運動員的動作技術視頻進行教學,通過精湛的運動技能展示和榜樣的示范引領作用,來進一步激發青少年對體育運動的求知欲。
“雙減”政策的有效實施,給我國青少年體育培訓產業的跨越式發展提供了有利契機。但絕不是盲目的擴增,必須構建形成多個市場監管主體協同治理的監管體系,建立健全青少年體育培訓機構的準入機制,有效提升培訓師資的專業技能和教育教學能力,通過體育運動來培養青少年勇敢、果斷、頑強、拼搏進取的優良品質,激發青少年的愛國情懷和民族自豪感,增強青少年的文化自信。 PR
本文系黑龍江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課題(GJB1422303,GJB1422302);黑龍江省高等學校教育教學改革項目(SJGY20210941);2021年齊齊哈爾大學學位與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JGXM_QUG_2021006,JGXM_QUG_2021020);齊齊哈爾大學教育科學研究項目(GJQTYB202131)的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崔李明,王家宏,王茜.“雙減”背景下我國青少年體育培訓行業發展的機遇、挑戰與應對策略[J].體育科研.2022,43(5):57-63.
[2]李世平,管建良.“雙減”政策下青少年體育培訓產業的高質量發展[J].體育教育學刊.2022,38(3):26-31.
[3]柴王軍,劉哲辰,李國.“雙減”政策背景下青少年體育培訓業高質量發展的實踐模式與推進策略[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22,56(6):63-71.
(作者簡介:夏銘澤,學歷:在讀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姚大為(通訊作者),職務:教授、碩士生導師,學歷: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體育教學與訓練)
(責任編輯:李雪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