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綺紅
學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信任和理解,獲得充分賞識和尊重。賞識教育便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教育方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發現學生的優點,根據學生情況開展針對性的教學策略。
一、尋找學生的閃光點
認真觀察,仔細尋找,善于發現,就必定能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哪怕是一些細微的進步,都是閃光點。我們要不停地觀察,一定不要盯著成績,也不要帶有色眼鏡。
在平常教學過程中,我努力去觀察每個學生,特別那些是學習能力一般,沉默寡言、表現出弱勢的。每月組織一次“我要表揚誰”活動,用學生的眼睛看學生,讓學生來表揚學生。同時,積極和家長聯系聊天,聽聽家長口中孩子的優點。我對學生一些好的行為給予肯定、表揚,點燃他們心中的希望,增強自信,從而振奮起來,煥發出更大的學習積極性。
二、贊美學生的能力
莎士比亞認為,贊美一個人能夠讓他的心靈充滿陽光。對于學生也是同理,不斷贊美學生就像是為他們打入一劑良藥,能夠有效激勵學生,激發他們的自信心。
曉叢是個內向的孩子,學習成績一般,平常也很少和同學交流,我曾多次鼓勵他大膽和同學聊天,和同學們一起參加集體活動,但曉叢總是說他比不上其他同學,難融入同學群里。在一次的思維導圖的寒假作業里,我發現他的思維導圖里面的畫很漂亮,設計也很好,于是表揚他的作業,還了解到原來他從小就喜歡畫畫,而且現在周末假期也參加一些美術輔導班,他有畫畫和設計的天分,于是我贊美他在這方面的才華和能力,還鼓勵他在學校的思維導圖社團多出作品,爭取獲獎。曉叢聽到我欣賞他的能力,心里美滋滋的,社團課格外賣力,作品優秀,也獲到了獎勵,作品展示在櫥窗后,他還興致勃勃拉上同學一起觀看,他和同學們有說有笑,關系融洽了起來,臉上也露出幸福的喜悅。
三、鼓勵學生克服困難
人立于世,自信至為重要,它是判斷一個人心理健康的主要參考,中學生還屬于青少年時期,他們的三觀沒有完全確立。所以日常能不能得到周邊人的認可和贊美相當重要。
小葉英語成績不錯,卻從不愿意在課堂中為大家朗誦課文。直到有一次我與她交流后才發現,她不愿意朗誦的原因是因為以前有過被嘲笑的經歷。至此之后,便再也不愿意在同學面前朗讀課文了。我對她說:“別怕,只要是你有勇氣站起來讀課文,哪怕是有個別單詞讀錯了,你也是很勇敢的孩子,其他學生還不敢站起來呢!”她對我的觀點表示有一點疑惑,我又繼續給予她更多的肯定:“老師認為你的嗓音非常悅耳,語音語調和節奏都很好,老師可期待你每節課都聽到你朗讀的聲音呢。”通過我的鼓勵和開導,終于有一天她在課堂中舉起手表示愿意朗讀,于是我立即請她起來為大家朗讀,最后還專門表揚他朗讀的語音語調。班級同學同樣報以熱烈的掌聲,從這以后她變得更加開朗自信,她的笑容也變多了,在課堂舉手回答問題的次數也在逐漸增加,如此一來我便實現了教育的目的,借助鼓勵教育讓學生建立信心,相信自己。
四、包容學生的不足
賞識教育是一種新型的教育方法,源于尊重差異和承認差異的基礎上衍生而來。每個人都會犯錯誤,對于學生的錯誤我們應該更多的予以包容和理解,幫助他們。
有一學生的自律性與專注力較差,成績也不穩定,課堂上總愛強出風頭,難以自控地打斷老師上課的節奏,同學們意見也很大,很不喜歡他,班主任也曾多次找他談話,但也改變不了上課喜歡出風頭的習慣。但他性格活潑、外向,口頭表達能力強,樂于在開放性活動中展示自我;根據他的個性特點,我答應給予他展示自我的機會與平臺。我在英語課上開展課前兩分鐘分享,每天抽簽一位同學,大家輪流講,若遇沒準備好的同學,讓他隨時待命,及時替補,發揮長處;同時也和他約定,上課期間不能隨便打亂老師的話語,影響老師上課,要學會尊重他人。要不取消和他的約定,他為了珍惜每節課的表演機會和平臺,逐步控制自己課堂的言語,連班主任都夸他有進步。
總而言之,教育的關鍵不是最終結果,而是從起點到終點的整個過程。賞識教育的過程不僅使我的學生獲得成功,同時,還讓我注重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注重建立互動型師生關系,真正做到了教學相長。
責任編輯 韋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