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增勝 孟慶蓮 張勤



摘 要:面向考研的《機械設計》課程是指為了幫助考生順利通過研究生初試而開設的選修課程,授課對象為報考外校機械類專業研究生,且初試專業課為《機械設計》的考生。考研初試成績在總成績中占比較大,初試成績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考研的成功率,而提高專業課初試成績可有效提高初試總成績。為此,開設了針對考研初試的《機械設計》選修課,闡述了該課程的教學準備、內容體系構建、教學實施過程、教學資源建設、教學反思等內容。實踐表明,開設《機械設計》考研輔導課,可有效提高考研學生的初試成績及升學率。提出的課程實施方法和措施對考研輔導課程的開設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關鍵詞:機械設計 考研 輔導課 教學實踐
近年來,為了提升自身的學歷層次,以提高就業競爭力或知識水平,民辦或獨立院校中選擇考研的學生越來越多。同時,這類高校也把考研率作為改善學風和提高教學質量的抓手之一。民辦或獨立院校的學生往往學習基礎較薄弱,導致其考研升學有一定的困難。為了提高考研率,民辦或獨立院校采取了多種措施,例如對考研成功的學生張榜公布進行宣傳、設立專門的考研自習室、開設公共課輔導班等,但針對專業課開設課程的并不多見。為了幫助有考研意愿的學生,我校除了開展以上工作外,以選修課的形式開設了專業課輔導課。本文以初試課程最多的專業課程之一《機械設計》為例,說明該課程的實施情況。
1 教學準備
為了保證教學效果,教學準備階段主要完成了目標院校和輔導需求調研、考綱和真題搜集、考綱和真題按章歸類、考點和考法梳理等環節任務,如圖1所示。
1.1 需求調研
為了使《機械設計》輔導課更有針對性,首先調研了學生的目標院校、輔導需求等。調研結果顯示,學生選擇的考研目標院校以“雙非”院校為主,個別基礎較好的同學選擇了“211”、“985”院校。總體上,學生的目標院校選擇較合理,符合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在輔導需求方面,大部分學生希望輔導課以“真題講解+答疑”的方式開設。再者,市面上現有的機械設計考研輔導書往往是以名校的真題為例編撰而成,不符合我校學生以二本院校為目標的需求。第三,目標院校歷年真題一般都缺少標準答案,不便于學生復習參考。總之,開展針對目標院校的專業課考研輔導是廣大考研學子的迫切需求。
1.2 教學內容設計
依據對輔導方式的調研,確定教學內容以真題解析為主。為此,通過查詢目標院校官網或其他途徑,搜集其考綱和歷年真題,并將這些考綱和真題按章進行分解歸類,將歸類完成的真題及其解析作為主要教學內容。綜合分析目標院校大綱,梳理出如表1所示的14個章節模塊及其主要考試內容,將目標院校的歷年真題按表1模塊對應整理,即形成課程的主要教學內容。
1.3 考點和考法的總結
除了把大綱及真題按章節歸類外,還要總結每一模塊的考點規律和考法。在總結考點和考法時,既要進行某一高校的歷年考題的縱向比較總結,又要進行不同高校之間的橫向比較總結,以探索各高校的出題特點和規律。
2 教學實施
2.1 課程基本情況
《機械設計》考研輔導課課程性質為選修課,共32課時,2學分,開設在學生考研的第7學期,供考研學生自愿選擇。
2.2 課程實施
《機械設計》考研輔導課教學實施環節如圖2所示,分為課前預習、課堂講授和課后鞏固三個環節,并采用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課前布置學生自主復習相應章節,并完成真題訓練,使師生發現問題所在;上課時教師主要以大綱解析、真題講解和考法總結為主,尤其是針對課前的真題訓練情況,重點講解、強化薄弱環節。課后則以線上或線下答疑為主,進行個性化輔導。
3 資源建設
資源建設是課程建設的重要內容之一,為了更好地服務于后續考研學生,須要加強《機械設計》考研輔導課的教學資源建設。該課程資源主要包括視頻資源、課件資源、題庫資源、其他資源等,資源一覽表如表2所示。
3.1 視頻庫
視頻資源包括授課視頻、專題視頻等,可用于學生預習、回看等。
3.2 授課課件
形成一套針對性較強的授課課件,筆者所在院校學生以報考雙非普通院校為主,課件內容以真題解析為主,并根據歷屆學生所報考的院校進行實時的補充,以增強其適用性。
3.3 真題題庫
歸納目標院校近5年的真題,形成如下三種形式的試題庫:
1)按章節組織的真題庫
該題庫以各章節內容為單元進行組織。筆者所在院校利用翻轉校園app輔助教學,在該平臺上傳試題,形成可以在線練習的試題庫,并附有參考答案和打分功能,方便學生自測,也便于教師掌握學生測試情況。
2)按題型組織的真題庫
該題庫包括選擇題題庫、填空題題庫、判斷題題庫、簡答題題庫、分析計算題題庫等。
3)專題真題庫
該題庫是針對性訓練題庫,尤其是針對分析計算等大題的題庫,例如軸系改錯題庫、軸承壽命計算題庫、齒輪-蝸桿受力分析題庫、螺栓連接計算題庫等。
以上三種題庫中,章節題庫和專題題庫屬于模塊化題庫資源,可用于前期和中期復習階段使用,也可用于后期針對薄弱環節的強化訓練。按題型組織的題庫可用于復習后期的總復習階段。總之,在復習過程中,既要注重局部的專題復習,更要重視整體的總復習,否則會造成前面學,后面忘的現象,影響復習效果。
3.4 其他資源
其他資源包括講義、知識點總結、公式總結、思維導圖等。
4 教學反思
4.1 常規教學中要強調“三基”
通過梳理考研真題發現,機械設計初試試題大多是以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技能等“三基”內容的考核為主,這和常規《機械設計》課程教學中的要求是一致的。所以,要強調學生對“三基”內容的掌握,只要在學習《機械設計》課程時按要求認真學習,打好基礎,考研復習時將事半功倍。
4.2 要注重理論公式的應用
《機械設計》中用到很多數學模型或公式,如歐拉公式、雷諾方程、赫茲公式等。在初試試題當中,有很多題目是基于上述公式的應用而擬定的,只有真正理解了這些公式及其參數的含義,才能正確解答問題。
4.3 要注重理解和邏輯推理能力的培養
考研試題中,有些題目和答案之間并非直接的因果關系,而是間接或相關關系,這時需要有一定的理解和推理能力,才能透過表面看到問題的本質。
4.4 要注重機械理論與日常生活的聯系
在講解機械設計理論知識時,多聯系生活中的應用案例,或與日常生活中的現象進行類比,便于學生快速、牢固地理解并掌握知識。
5 結論
《機械設計》考研輔導課幫助學生梳理了專業課考點和考法規律,解析了歷年真題,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增強了其考研信心。實踐證明,通過開設《機械設計》考研輔導課,提高了學生的專業課學習效率,同時為其公共課的復習騰出了更多的時間,從而有效提高了學生的考研過線率和上岸成功率。
基金:黃河科技學院2020年度教育教學改革與實踐項目“機械設計案例教學”(kg2020a102);2020年度河南省高等學校合格基層教學組織:黃河科技學院機械電子工程教研室支持成果;黃河科技學院2021年度專業需求調研項目:機械電子工程專業需求調研(zyxq202104)。
·
參考文獻:
[1]濮良貴.機械設計[M].北京:高度教育出版社,2019.7.
[2]邱宣懷.機械設計[M].北京:高度教育出版社,1997.7.
[3]楊可楨.機械設計基礎[M].北京:高度教育出版社,2020.7.
[4]史瑞東.機械考研寶典系列機械設計[M].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21.12.
[5]劉演冰.機械原理與機械設計考研寶典[M].武漢:華中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2022.01.
[6]濮良貴,陳國定,吳立言.機械設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7.
[7]馮詩蕓.民辦本科學生考研動機及影響因素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22,21(19):94-95.
[8]葛付婷,周新院,張衛星.民辦本科高校工科生考研現狀的調查與研究[J].電子質量,2021(02):54-57.
[9]劉澤,文麗君,閆高麗,李竹君,孫楠,權星星.陜西省民辦高校本科生就業與考研決策影響因素探究[J].就業與保障,2021(02):130-132.
[10]劉春景.民辦本科高校考研群體學生學業現狀分析[J].才智,2020(21):31-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