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互聯網、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與進步,行業對人才需求變化日新月異,這對培養適應新技術和新方向發展的網絡技術應用型人才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為實現人才培養的發展目標,應用型院校應當提升對“TCP/IP網絡”課程的重視程度,充分認識“TCP/IP網絡”課程的重要性。
在此基礎上對“TCP/IP網絡”課程的教學模式和授課內容進行創新與調整,并及時了解社會需求,將“TCP/IP網絡”課程的授課內容與社會需求聯系起來,提升網絡技術人才的崗位匹配程度。
關鍵詞:應用型院校;“TCP/IP網絡”課程;教學改革
中圖法分類號:TP393 文獻標識碼:A
“TCP / IP 網絡”課程教學改革對于應用型院校的發展具有十分積極的影響,一方面“TCP / IP 網絡”課程是應用型院校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TCP / IP 網絡”課程的改革能夠切實提升應用型院校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讓應用型院校具備更強的競爭力;另一方面“TCP / IP 網絡”課程能夠豐富應用型院校網絡專業的教學內容,增強應用型院校的實踐教學實力,幫助應用型院校發展成為理論與實踐能力雙強的專業院校[1] 。為實現上述目標,應用型院校應當大膽創新“TCP / IP 網絡”課程的授課模式,并根據時代發展更新“ TCP / IP 網絡” 課程的教學內容, 讓“TCP / IP 網絡”課程的人才培養方向與社會需求一致,切實增強社會發展所需的TCP / IP 人才動力。本文首先對應用型院校“TCP / IP 網絡”課程進行了簡單介紹,然后探究了應用型院校“TCP / IP 網絡”課程的教學現狀,并在此基礎上指明了應用型院校“TCP / IP網絡”課程的教學改革方向,希望能夠為應用型院校早日完成改革任務提供幫助。
1 應用型院校“ TCP / IP 網絡” 課程概述
1.1 “TCP / IP 網絡”課程簡介
“TCP / IP 網絡”課程是計算機相關專業的基礎知識課程,其基本涵蓋TCP / IP 協議的基本理論以及專業技術指導等內容,能夠幫助學生全面了解當今互聯網系統的構成和運行途徑,為學生改進和解決網絡管理中出現的技術漏洞與問題奠定堅實的理論基礎。
“TCP / IP 網絡”課程具備理論性較強、難度較高的特點。首先,“TCP / IP 網絡”系統本身比較復雜且需要學習的協議較多,學生需要了解對應的算法和協議才能弄清網絡互連的原理,無形中增加了學生的學習壓力和學習負擔。其次,“TCP / IP 網絡”課程涉及的網絡體系較為復雜,需要許多基礎理論知識作為支撐,因此學生在學習“TCP / IP 網絡”課程時需要先掌握理論知識,才能開展后續內容的學習,而理論知識對于初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是比較難的,所以會導致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吃力”。
1.2 “TCP / IP 網絡”課程的意義
“TCP / IP 網絡”課程對于學生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尤其是在計算機專業人才培養方面。“TCP /IP 網絡”課程是學習網絡知識的重要一環,學生需要憑借“ TCP / IP 網絡” 課程打好計算機知識基礎;“TCP / IP 網絡”也是實踐性和指導性較強的一門課程,可以幫助學生在短期內迅速提升自身的網絡管理水平和系統修復能力。因此, 應用型院校在開設“TCP / IP 網絡”課程時,應當充分挖掘“TCP / IP 網絡”課程的價值和潛力,讓學生在“TCP / IP 網絡”課程中學習到更多實用技能。教師也應當及時調整教學方式和教學內容,通過引入各種活動的方式降低“TCP /IP 網絡”課程的學習難度,為學生高效完成“TCP / IP網絡”課程知識體系的構建提供幫助。除此之外,因為“TCP / IP 網絡”課程對于推動應用型院校轉型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所以應用型院校同樣應當對“TCP /IP 網絡”課程給予一定的資源和設備支持,讓“TCP /IP 網絡”課程實踐教學課程能夠順利開展,為社會培養更多專業技能強的應用型高質量人才。
2 應用型院校“ TCP / IP 網絡” 課程教學現狀
就現階段的發展情況來看,雖然應用型院校已經逐漸明確了“TCP / IP 網絡”課程的教學改進方向,但是在具體改進工作的開展和落實方面,仍存在許多漏洞和問題[2] 。比如,課程內容與社會需求仍存在差距、“ TCP / IP 網絡” 課程教學模式需要改進以及“TCP / IP 網絡”課程實踐內容較少等,限制了應用型院校“TCP / IP 網絡”課程教學改革的步伐和進程。
2.1 部分課程知識與社會需求不一致
“TCP / IP 網絡”課程知識對于計算機網絡人才的培養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若“TCP / IP 網絡”課程知識與社會需求不一致,則很容易導致培養出的人才不符合社會發展的要求,不僅浪費了教育資源,還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發展。就現階段的教學情況而言,“TCP / IP 網絡”課程的前導內容與社會需求的聯系不夠緊密,對于學生理論知識的提升也沒有太大幫助,而且占用了一定的教學時長,不利于教師高效講解“TCP / IP 網絡”課程知識。究其原因,教師對于社會需求的了解不夠全面,并且由于社會發展的速度較快,部分教師難免出現跟不上社會進步的問題,進而導致“TCP / IP 網絡”課程的改進和創新工作做得不到位,造成“TCP / IP 網絡”課程與社會需求不符的問題,影響學生今后在計算機領域的進步和發展。
2.2 “TCP / IP 網絡”課程教學模式不合理
應用型院校網絡體系管理專業教師在講解“TCP / IP 網絡”課程時,仍然采用講授式的教學模式。
這種模式雖然提升了教師的授課效率,讓教師能夠在有限的時間內傳授更多“TCP / IP 網絡”課程知識,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甚至影響了學生自主思考的意識,不利于學生將所學知識轉化為自己的能力。教師講解“TCP / IP 網絡”課程的理論知識時,容易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從“主動學習者”轉變為“被動聽課者”,甚至容易讓學生養成依賴教師的不良習慣,對教學模式的適用性產生負面影響。
“ TCP / IP 網絡”課程難度較高也是導致教學模式不合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TCP / IP 網絡”課程的理論程度較強,學生不能充分理解“TCP / IP 網絡”課程知識,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難免產生以講解的方式控制教學節奏的想法,導致教學模式的豐富和改進工作被忽視。
2.3 “TCP / IP 網絡”教學實踐課程較少
受實踐資源較少的限制, 應用型院校在開展“TCP / IP 網絡”實踐課程時能夠應用的實踐方式和實踐內容不多,且這些實踐方式對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幫助不大,久而久之就造成了實踐課程不受重視的狀況,不利于提升學生計算機網絡綜合能力。教師由于長時間與“TCP / IP 網絡”課程的理論知識“打交道”,因此自身的實踐能力也有所降低,在帶領學生開展實踐活動時難免出現“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問題,影響到“TCP / IP 網絡” 課程實踐教學活動的高效進行。另外,應用型院校與社會企業的聯系和溝通較少也是導致實踐資源缺乏的重要原因,因為應用型院校與企業關系不夠緊密,所以能夠為學生爭取到的實習崗位較少,導致部分學生無法通過實習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為學生計算機網絡技能的培養帶來不良影響。
3 應用型院校“ TCP / IP 網絡” 課程教改方向
3.1 優化前導課程內容,加強課程與社會需求的聯系
“TCP / IP 網絡”在增強學生網絡管理知識儲備以及改進網絡運行算法等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通過學習“TCP / IP 網絡”課程,學生能夠充分理解網絡原理和運行機制,為學生創新網絡模型的構建方式和構建途徑提供幫助。為讓“TCP / IP 網絡”課程能夠切實發揮出培養專業人才的作用,應用型院校首先應當調查了解社會需求,然后根據社會需求制定完善且科學的網絡技術人才培養計劃。并根據培養計劃調整“TCP / IP 網絡”課程的前導課程內容,確保“TCP /IP 網絡”課程的前導課程內容與社會發展進度契合,從而解決課程內容與社會需求脫節的問題。教師還應當深入研究“TCP / IP 網絡”課程的教材內容,及時刪除不必要的理論知識,并多講解“TCP / IP 網絡”課程的網絡工程案例,讓學生通過案例學習“TCP / IP 網絡”課程的專業知識,從而幫助學生充分理解“TCP /IP 網絡”課程的相關理論,為實踐課程的開展提供強有力的理論支撐[3] 。
3.2 改進課程授課模式,提升“TCP / IP 網絡”課程的質量
由于“TCP / IP 網絡”課程的學習難度較高,知識內容比較抽象,因此學生在學習時難免出現理解不到位的情況,為有效解決上述問題,教師應當認真研究“TCP / IP 網絡”課程的課程知識,然后根據不同的知識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在各種教學方式的幫助下提升自身的學習興趣,同時更加輕松地理解教師講解的內容,為“TCP / IP 網絡”課程難度的降低提供幫助。教師還應當避免PPT 講解教學的方式,多采取動畫演繹、項目化教學等方式,讓學生能夠在教師的演示和分析中學會理論知識的應用方法。比如,在學習數據傳輸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就可以帶領學生制作數據傳輸的模式以及演示動畫,讓學生親自感受數據傳輸模型的構建過程,增強學生動手能力的同時,幫助學生更加深刻地認識數據傳輸知識。另外,教師還應當在授課時多與學生互動,通過問答或者配合的方式吸引學生注意力,讓學生能夠聚精會神地學習“TCP / IP 網絡”課程的相關內容,提升學生課堂參與度的同時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激發學生自主思考和自主學習的信心。
3.3 創新課程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的計算機學習興趣
為充分調動學生的“TCP / IP 網絡”課程參與積極性,教師除了需要調整“TCP / IP 網絡”課程的授課模式,還應當引入更多有趣的教學方式,如翻轉課堂、小組學習、PBL 等教學法,爭取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到“TCP / IP 網絡”課程的教學過程中來,為學生整體計算機網絡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礎。以翻轉課堂為例,在學習比較簡單的“TCP / IP 網絡”課程知識時,教師可以先根據班級內部學生的“TCP / IP 網絡”課程學習情況和上課表現將學生分為4~6 人組,然后將課程內容劃分為幾部分布置給各個小組,讓學生自主在線上課程資源學習“TCP / IP 網絡”課程的部分知識。學生也可以及時向教師請教,在教師的幫助下順利完成課前準備工作,為課上順利講解“TCP / IP 網絡”課程的知識掃除障礙。最后教師需要針對各個小組的講解情況進行點評和補充,并再次帶領學生梳理此節課程的重點知識,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和對于知識的記憶程度。這種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方式,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表現欲和責任心,還能夠讓學生在準備過程中更加充分地理解“TCP / IP 網絡”課程的相關知識,為學生“TCP / IP 網絡”專業能力的增強提供幫助。
3.4 豐富實踐課程內容,培養學生的操作意識和能力
除了要充實學生的理論知識儲備,應用型院校還應當注重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讓學生成為一個理論水平高且具備實踐能力的全能型人才,為學生順利適應工作環境做好鋪墊。為實現上述目標,應用型院校首先應當幫助授課教師充分認識實踐課程的重要性,應用型院校應當提升教師的實踐水平和實踐教學質量,讓學生能夠受到良好的實踐教育[4] 。應用型院校應當為“TCP / IP 網絡” 課程提供充足的優質資源,定期更新較新的網絡設備,保障充足的實驗耗材,讓教師能夠“放開手腳”大膽地開展實踐教學課程,為應用型院校實踐教學水平的提升掃除障礙,讓學生能夠得到更多實踐的機會,為學生“TCP / IP 網絡”課程操作能力的增強提供幫助。其次應用型院校還應當加強與企業的聯系與交流,為學生爭取更多的實習機會,讓學生能夠在實習過程中檢驗自己的專業能力和操作水平,為學生針對性地改進自身不足和缺點提供機會。
4 結束語
應用型院校“TCP / IP 網絡”課程的改革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相關教師具備久久為功的決心,致力于實現順利完成“TCP / IP 網絡”課程改革的發展目標。相關教師首先需要優化“TCP / IP 網絡”課程的課程內容,適當刪除與社會脫節的部分教學內容,并及時引入新的符合社會發展需求的教學內容,從而完成“TCP / IP 網絡”課程的知識內容改革。其次教師還應當探索新型的“TCP / IP 網絡” 課程授課模式,降低“TCP / IP 網絡”課程的理論知識難度,為學生全面掌握TCP / IP 知識掃除障礙。為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教師還應當創新教學方式, 引入各種豐富的教學活動,培養學生對于“TCP / IP 網絡”課程的學習興趣。除此之外,為幫助學生增強“TCP / IP 網絡” 操作能力, 教師還應當適當豐富“TCP / IP 網絡”課程的實踐教學內容,讓學生成為理論與實踐能力兼備的專業計算機網絡人才,為信息化時代的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 邢月麗.應用型院校教師教學信息化能力提升策略[J].中國成人教育,2022(13):69?72.
[2] 馬玉樂.對應用型院校實踐教學的幾點思考[J].科教導刊,2022(16):7?9.
[3] 劉逢清,鄒建華.電信專業中IP 網絡課程的雙語教學實踐與思考[J].電腦知識與技術,2020(1):116?117.
[4] 趙方珍,袁淑丹,吳東吹.新工科背景下網絡工程應用型人才培養改革探索———以賀州學院為例[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9,15(26):180?181.
作者簡介:麻時明(1988—),本科,講師,研究方向:網絡信息安全和教育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