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計算機大數據技術廣泛應用于社會生產生活中,催生了多種全新技術。智慧出行的誕生,充分展現了計算機大數據的優勢,發揮其資源整合與數據配置的作用,為當前各用戶交通出行提供更加便利的規劃和指導,實現了高質量服務,促進出行行業高層次發展。借助計算機大數據技術,可更精準了解道路、車輛、人員、環境等多方面交通數據,及時掌握交通擁堵情況,并實現智能行程規劃、實時導航、交通分流等功能。文章就智慧出行中計算機大數據技術的應用情況展開研究。
關鍵詞:計算機大數據技術;智慧出行;應用措施
中圖法分類號:TP311 文獻標識碼:A
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涌現出多種現代計算機技術,為企業后期蓬勃發展以及各行業持續革新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交通出行領域,計算機大數據技術催生了智慧出行,促使交通出行場景發生不同程度的變化。通過對計算機大數據技術的科學應用,用戶在出行期間能及時精準掌握交通擁堵情況,并根據實際交通情況調整出行方案,尤其是智能化系統的介入會為其提供智慧導航,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提高交通出行品質。因此,要積極加強對智慧出行中計算機大數據技術應用的研究力度,以更好地促進計算機大數據技術的發展,擴大其在智慧出行領域的使用價值和范圍。
1 概述
大數據是指總量相對龐大且增長速度較快,需要以最新的信息處理技術才能有效實現其匯總、存儲與管理的數據體系。綜合分析大數據技術可明顯看出,其具有容量大、種類多、時效快,價值高的顯著特征。
大數據技術可識別特定領域內所有的數據,為后期社會實踐提供參考,可以幫助人們構建更完整的信息體系,認識對象更加全面,從而實現對其快速精準分析,并做出針對性決策。
隨著我國逐漸步入信息時代,大數據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應用范圍逐漸擴大。大數據技術改變了相關行業與企業的信息數據收集方式和處理模式,可有效提高信息數據的處理效率。隨著計算機大數據技術的普及,其被應用于物流管理、城市管理、智能交通、安防等領域。大數據技術的根本支撐是現代社會努力發展互聯網技術。所謂互聯網技術,其本質是在現有計算機設備的基礎上,對其進行開發和再創新而衍生的一種全新信息技術。在實際使用互聯網時,基于計算機自身特質,利用其自身網絡的廣泛性與各種設備進行線上鏈接,從而全面實現信息共享,同時能依靠網絡來加快信息傳輸速度,并不斷根據實際需求拓展更多獲取知識和外界信息的渠道。另外,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可在線上實現對各種應用或設備的升級,加快軟件研發和創新速度,從根本上提升人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和應用,也從側面印證了我國逐漸向信息化社會發展的趨勢[1] 。
2 智慧出行特點分析
從使用者角度分析,智慧出行在發展過程中不僅要解決大量傳統問題,且要實現自身系統的優化,關鍵是要引導使用者強化自身信息分析和感知能力,能更好地提前掌握線路、出行方式、出行成本等。
2.1 全面數字化
在實際應用中,智慧出行主要體現在道路交通管理部門、出行者、交通車輛等對道路交通信息的掌握程度,因此在面對各種復雜路況時,需傳感器、通信網絡、智慧系統等基礎硬軟件設施一體化,再借助各種設備工具實現信息的傳送,在整個過程中,海量的數據信息按照數字化的方式進行流轉。隨著近年來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在利用各種交通工具出行時,會涉及查票、購票、檢票、身份驗證等一系列操作,智慧出行從本質上改變了傳統排隊、支付等效率較低的出行方式。全面數字化模式的推進,也大幅提升了我國交通出行效率,為出行者的行程規劃創造了更多的有利條件[2] 。
2.2 智能行程規劃
隨著我國交通業飛速發展,現代人們出行具有多種選擇,尤其是出發地與目的地之間的方案路線逐漸增多,各種軟件平臺會根據路線推薦合適的交通工具,為我國交通業發展提供大量優勢條件。智慧出行的出現,能在原有基礎上為出行者規劃出適宜的線路,且中途會進行換乘提醒,因此出行者使用相關軟件查詢便可方便出行。若同時涉及多種路線,內部系統會對時長、換乘數量、出行總費用等數據信息進行對比,為出行者選擇最優路線。對于步行、騎車等出行方式的線路規劃,我國在此方面早已做好技術投入,以高德地圖為例,它能根據交通工具特點實時規劃路線,做到出行前和行駛中的智能規劃,減少時間浪費的同時,提高了出行效率,尤其是不會造成負面影響,出行者完全可以依靠智慧數據來規劃行程。
3 計算機大數據技術在智慧出行中的應用
3.1 線路規劃和實時導航
線路規劃的應用是在出行前根據出發地以及目的地之間道路信息所產生的數據自動生成合理的行車路線,實現路線規劃的應用難度不高。實時導航的應用是依靠北斗衛星或者GPS 系統對使用者具體位置實時定位,將其位置信息作為公共交通道路參考坐標,經過系統算法計算后快速規劃出下一個出行方向,實時導航對無線通信的速度要求非常高,使用軟件進行實時導航的人群,在此過程中會通過無線通信方式對GPS 或者北斗衛星的定位信息進行回轉。不管是出行路線時的自動道路規劃,還是后期實時導航等,都是建立在以道路大數據為基礎的前提條件下。
相關軟件產生大量道路數據的根本原因是我國每年都會修建大量道路,或是對一些老舊道路進行改造、停用等,也有部分道路會因為改建、擴建等情況臨時封閉,現代導航軟件會將這些信息進行實時反饋。線路規劃方面,如地鐵站點信息、公交車站點信息,起點和終點之間存在的各種道路情況等,軟件工具也會自動匹配路線,形成多條通路,而且轉乘站點和車輛也會顯示。現階段,我國的一些互聯網企業在線路規劃和實時導航方面也衍生出了多種技術體系,其中被大眾所熟知的高德地圖、百度地圖和騰訊地圖,為人們智慧出行提供了巨大便利。
3.2 在交通違規違法行為、偵查執法領域的使用
實際生活中,機動車輛、非機動車輛違規違章行駛造成大量的交通事故,促使人們對當前交通出行的安全重視度逐漸提高。相關部門也意識到此項工作的重要性,開始擴大對其資金和資源投入力度,其中使用最多的是各種類型的監控攝像頭。當前,各種市政道路或是高速公路上所使用的監控攝像頭基本有5種:(1)電子警察:大部分設置在十字路口,用于對違規行駛、占用非機動車道等違規違法行為進行記錄;(2)卡口位置攝像頭:這類型攝像頭集中在國道、省道和高速公路上,主要是用于正面抓拍車輛超速,此攝像頭會利用雷達、線圈等技術手段精準收集車輛速度信息;(3)流量監測攝像頭:這類攝像頭的主要作用是對道路車流量信息進行檢測;(4)違停抓拍:這類攝像頭集中在市區內部,一般高速公路部分地區也設有此類攝像頭,會對車輛的違規停車、違規變道、逆行等違規違法行為進行抓拍;(5)天網監控:主要用于公安系統打擊犯罪[3] 。
上文提及的各種攝像頭,在對道路進行監測時會產生大量的數據信息,可有效抓拍各種違規違法行為,為交通管理部門后期執法提供證據,不僅保障了交通出行安全,還間接降低安全事故發生的概率,對智慧出行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3.3 為解決交通擁堵問題提供便利條件
城市交通擁堵問題的原因多種多樣,較常見的有交通信號燈時間規劃不合理、公共交通分擔率低、交通違法現象突出等,而要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其核心措施可嘗試車輛分流,即在出行過程中實時獲取擁堵路段信息,對風險路線提前預警,引導車輛更改行車路線,若要實現這一目標,則必須擴大對大數據技術的應用范圍。初步工作就是借助道路攝像頭獲取道路車流量信息,后期可依據流量信息及智能算法控制交通信號燈,實現科學配時。針對經常用到的商業化軟件,可通過上報的方式來掌握路況,將擁堵信息展示在軟件中,提前發出擁堵預警,制定規避方案[4] 。
3.4 在城市道路科學規劃方面的使用
若要實現智慧出行,則前提是構建全國路網系統,而大部分的擁堵情況出現在市政道路區域,因此在進行城市道路規劃期間,相關部門可以依靠擁堵大數據信息來分析城市交通特點,特別是城市中人口密集區域、集中辦公區、工業生產區等人流密集區域,結合實際情況增加路網系統的密度,針對擁堵情況較為嚴重的地區,做好分流道路設計工作。大數據技術的主要作用是為路網規劃和系統擴建奠定信息基礎,輔助道路規劃部門合理設置交通信號燈等基礎設施[5] 。
3.5 為車路協同建設提供便利
從當前互聯網發展以及計算機大數據技術優勢可看出,未來智慧出行的發展趨勢是無人駕駛,因此在技術層面進行分析,基本可劃分成2 大節點:(1)通過車輛自身所攜帶的傳感器、車載計算機控制系統來實現單車智能控制;(2)依靠車輛、道路間的協同來落實自動駕駛,該技術也被稱作車路協同,這是目前我國落實自動駕駛技術的主要形式。無人駕駛最關鍵的是安全問題,因為車輛在運行過程中需要環境、道路、車輛、人員等各種大數據信息對其進行輔助,如無人駕駛車輛在行駛過程中需及時掌握周邊車輛動態,并保持安全距離,再加上周圍路況信息會隨著車輛行駛不斷變化,會產生大量數據信息,因此數據準確性和實時性就顯得非常重要。而目前車路協同技術還處于研究探索階段,并不足以滿足大范圍商用,而我國少部分城市已針對這項技術建立了專門的智慧道路,也配置了各種傳感器,除了道路安置探測設備,車輛自身也配備探測設備,可以更好地實現數據互通和處理[6] 。
4 結束語
智慧出行的關鍵是掌握道路交通大數據信息,并通過先進傳感器系統及不同用戶上報的信息,收集道路、車輛、站點、公共交通路線、行車環境等多方面數據信息,為后期行程規劃、實時導航、車路協同、擁堵分流等提供更加精準的參考信息。因此,在落實智慧出行大數據建設的過程中,要加大對道路傳感器、5G、云儲存、云計算等軟硬件技術的研究,提高對各種新技術創新的重視程度,協調好智慧出行系統之間的關系,提高管理工作效率,從而更好地促進智慧出行發展。
參考文獻:
[1] 周公平.計算機大數據技術在智慧出行中的應用與實踐分析[J].中國高新科技,2021(7):50?51.
[2] 鐘建坤.計算機大數據技術在智慧出行的應用與實踐[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9(4):167?168.
[3] 胡新光.數字技術賦能公共交通系統智慧生態建設[J].城市公共交通,2021(10):36?40.
[4] 周公平.計算機大數據技術在智慧出行中的應用與實踐分析[J].中國高新科技,2021(7):50?51.
[5] 謝治菊,許文朔.數據驅動、交通變革與智慧治理[J].云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18(5):113?120.
[6] 許杰鋒.智慧出行大數據時代開啟[J].互聯網經濟,2017(11):68?73.
作者簡介:陳益平(1991—),本科,研究方向:大數據與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