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洋
尋親男孩劉學周遭網暴致死,到杭州“粉發女孩”遭遇網暴離世,武漢被撞女孩母親因衣著得體被網暴,因失去孩子傷心過度墜樓……江歌的母親、張瑩穎的父母、喬任梁的父母等,都曾不同程度地遭受過網絡暴力的襲擊。網暴者只需輕觸鍵盤,只字片語看似輕飄飄的,可瞬間卻變成了扎向受害者內心深處的一把把“尖刀”,被網暴者不堪重負,有的人甚至精神崩潰走向絕路。
為依法懲治網絡暴力違法犯罪活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于近日起草了《關于依法懲治網絡暴力違法犯罪的指導意見(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指導意見》對網絡暴力的具體行為、社會危害、法律救濟、綜合治理等方面予以明確規定。
事實上,公眾苦于網絡暴力久矣。早在11年前,電影《搜索》就因聚焦社會“人肉”現象曾在國內輿論界引起關注。影片講述了都市白領因公交車不讓座而被網暴跳樓的故事。然而,十余年過去了,現實生活中的悲劇并沒有停止,網絡暴力造成的悲劇一次次在虛擬與現實間穿梭。盡管有正義人士吶喊,“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鄙踔疗砬缶W暴者收起惡毒的語言,還網絡世界一片清靜。也有人勸解當事人,“不去看,不去聽就行了?!笨杀痪W暴者的退讓從未獲得網暴者的一絲同情,軟弱退讓反而會讓網暴者變本加厲。
網絡倡導言論自由,出口成章切勿“出口成臟”!
長期以來,網絡暴力維權路上有著三只攔路虎,“立案難、取證難、公訴難”。有多少受害者因此對維權望而卻步?因此,輕則抑郁,重則走向死亡。隨著網絡正義人士的呼聲,以及相關機關的重視,依法懲治網絡暴力,“出口成臟”要付出代價,多起事件中對網暴者嚴懲的公告大快人心。
今年6月,某自媒體平臺“大網紅”李洋洋背刺閨蜜賬號“KK在抗老”的博主一事在網絡上掀起波瀾。最初,不明原因的網友對“KK在抗老”進行了網暴,險些造成該博主流產。隨后,該博主身體稍有恢復,條理清晰地發布了“關于我被500萬粉絲網紅造謠全過程”的視頻,長達11分鐘的怒甩證據,一一反擊,引得網友拍案叫絕。紛紛稱贊這條視頻是反擊網絡暴力“天花板級”的標準答案。“KK在抗老”在視頻中還提出切勿網暴對方,任何人都會犯錯,但錯不致死,如遭遇網絡暴力一定要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
《指導意見》的出臺,具有引導有序上網和約束失序行為的法律功能,也迎合了廣大網友對嚴懲網暴的期望。網絡空間的“清新空氣”需要相關部門的監督治理,也離不開公眾的維系和堅持。畢竟,治理網暴從來不是一個人的事。隨著對網暴有更細化的治理政策出臺,網暴者的懲罰情況公之于眾,不僅是對受害者的保護,也是民之所向。期待征求意見稿經法定程序通過后,能對網絡暴力治理起到立竿見影之效,也希望所有網民一起努力,共同營造風清氣正的網絡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