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翔 仇恒佳
摘 要:在“雙高計劃”背景下,涉農高職院校肩負著培養農業農村人才的重任,是鄉村人才振興的重要基地,經管類專業作為特色專業作用重大。本文針對涉農高職院校經管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目前存在的問題,結合國內外研究實踐經驗,提出營造創新創業教育生態體系、開展創新創業教學能力建設、構建多元復合創新創業教育教學體系和建立科學有效創新創業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等改革建議。
關鍵詞:涉農高職院校? ? 創新創業? ? 教育改革
課? 題:本文系中國職業技術教育學會2021年度課題“‘雙高背景下高職院校教學質量監測體系創新與實踐研究”(課題編號:2021B078)的研究成果。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擁有一大批創新型青年人才,是國家創新活力之所在,也是科技發展希望之所在。《關于加快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提出,鄉村振興,關鍵在人。要大力培養本土人才,培育農村創業創新帶頭人。鄉村振興急需大量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人才,涉農高職院校經管類專業作為特色專業作用重大。
一、涉農高職院校經管類專業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研究的意義
涉農高職院校肩負培養農業農村人才的重任,是鄉村人才振興的重要源泉。創新創業教育應融合專業教育發展,提高創新創業教育成效,促進高校更加貼合市場需要,培養更多更好的專業人才。創新創業教育的特殊性要求其教學必須具有實操性,有的高職院校在課堂教學之外增加了多種多樣的實踐教育環節,包括“雙創”比賽、創業實踐、眾創空間以及各類交流學習平臺,但真正參與到這些活動中的學生數量卻非常有限,有些高職院校僅僅開設了基礎創新創業課程,并未將創新創業教育與實踐很好地結合,亦未能促進交叉學科的學習。譚秋華針對高職藝術設計類專業實踐教學改革進行了研究,提出了體系建設、觀念更新、平臺創建等措施路徑。張建林等研究了本科高校信息管理專業創新創業實踐教育,重點提出以學科競賽為抓手培養學生創新創業能力。何曉敏認為經管類專業特色鮮明,與眾多不同學科交叉,融合了文理科及實踐性特點,應注重培養學生的研究分析能力、實操能力。
目前,國內研究多見于本科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研究,涉及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研究較少,且所涉及專業研究較為分散,各專業研究十分不平衡,多集中于問題的提出,典型經驗介紹不足,而涉農高職院校經管類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相關研究還是空白。立足于鄉村人才振興和“雙創”人才培養,研究涉農高職院校經管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現狀、困難及問題,進一步探索涉農高職院校經管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措施及實施路徑,不僅可為涉農高職院校提供參考依據,還可為普通高校提供參考,同時可以豐富“雙創”理論。因此,對涉農高職院校經管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改革進行研究,有助于鄉村人才振興,提高高職院校人才培養質量,提升創新創業技能水平,提高高職院校學生就業率。
二、涉農高職院校經管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涉農高職院校經管類專業包含農村新型經濟組織管理、旅游管理、電子商務、財務管理、物業管理等專業,課程兼顧理論與實踐教學,均融入了一定的創新創業教育元素,在教授學生理論知識的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認知能力和應用能力,然而從實際情況看仍存在諸多問題。
(一)創新創業教育生態體系不健全
對于多數高職院校而言,目前創新創業教育仍處于建設初期或探索階段,盡管越來越受到各界重視,但由于創新創業教育生態體系不健全,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建設整體較為滯后。就經管類專業而言,創新創業教育并非以培養企業家為最終目標,而是側重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綜合行業素養的提升,從而更好地增強學生步入社會工作崗位的適應性和競爭力。目前涉農高職院校在創新創業教育過程中,受實踐教學條件所限,更多的是傳授創新創業的知識,難以開展創新創業實踐教學。
(二)創新創業師資尚不足
創新創業教育相對于普通專業知識教育,要求更高,并非參照教材和教學大綱開設就可以了,而是需要教師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兼具良好的行業閱歷和實踐經驗,如此才能將專業知識和創新創業更好結合,融會貫通地給予學生相應的指導。目前,創新創業師資的綜合素質與創新創業教育需求之間存在較大差距,高職院校創新創業師資嚴重不足。一方面,高職院校教師招聘仍以應屆畢業生為主,更關注學歷、職稱、成果和獎項等方面,并不太關注行業經驗和創新創業能力,難以招到創新創業經驗豐富的教師。另一方面,已有專業教師自身創新創業知識和技能水平不高,多數專業教師缺乏行業企業工作經驗,缺少相關培訓經歷,創新創業觀念相對落后,難以做到緊跟專業前沿,實踐能力較弱,不具備創新創業指導能力。
(三)創新創業課程設置不合理
涉農高職院校經管類專業設置了相關專業課程,如職業生涯規劃理論課程,以及ERP企業經營模擬、虛擬商業社會環境(VBSE)跨專業綜合實訓等課程,課程設置基本滿足專業設置要求。但一方面,課程內容較為基礎、相對簡單,注重啟發性,前沿性不強、實用性不佳;另一方面,實訓和實踐課程相對于理論教學還是課時太少,短時間的實踐和實訓難以形成有效刺激,學生對創新創業的理解和親自實踐仍然有限,多數以交作業、課程小論文或計劃書形式驗收學習成果,難見實效。
(四)創新創業相關活動參與待深入
近年來,涉農高職院校同樣積極參與各主管部門舉辦的創新創業大賽和各類活動,創新創業大賽立意深遠,旨在激發大學生的創新思維,鍛煉創造能力,培養我國創新創業生力軍。但農業由于“小眾”“偏遠”,多數學生并不熟悉,就農業本身行業屬性而言,有投入多、見效慢、回收期長的特點,并且需要長期行業經驗積累和資源積淀,大學生在此領域創新創業有較大難度,因此涉農高職院校學生相關活動參與度較低。
三、涉農高職院校經管類專業創新創業教育改革路徑建議
立足于鄉村人才振興戰略,筆者提出以下改革建議。
(一)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教育生態
首先,政府及主管部門應大力支持涉農高職院校經管類專業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積極整合資源,牽線搭橋,出臺適當的支持政策,鼓勵創新創業,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其次,涉農高職院校應廣泛、緊密聯系農業企業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了解行業的現實情況、前沿發展趨勢和困難問題,使創新創業教育有產業依托。再次,涉農高職院校要提高思想認識,更好發揮經管類專業優勢,更好地激發學生創新創業熱情。
(二)培養專業教師創新創業教育能力
涉農高職院校應充分正視創新創業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著力培養專業教師創新創業教育能力。
一是加大行業人才的引入力度,在注重招聘人才學歷、職稱等方面要求的同時,也要關注其行業經驗和實踐能力,讓更多優秀的創新創業人才加入教師隊伍,傳播創新創業思想。
二是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豐富專業教師行業實踐和創新創業經歷,激發青年教師投身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熱情,讓青年教師親身在行業中歷練,積累經驗,以更好地開展創新創業教育。
三是充分利用高職院校的科研平臺優勢,將團隊、成果等資源與產業充分鏈接,促進科研成果產業化,并將科研成果與創新創業緊密結合。
(三)構建多元、復合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
涉農高職院校應緊密結合專業設置,將創新創業教育要素、專業知識、行業前沿技術等融入教學體系,構建出適宜、多元、復合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結合理論知識的教學要求,兼顧經管類專業的專業需求,尤其是市場營銷、農村新型經營主體管理等細化專業,創新創業教育體系設置更應注重多元化。
(四)建立合理有效的創新創業教學質量評估體系
首先,創新創業教育是高職教育的一部分,理應納入教學監督評價范圍,然而眾多涉農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教學能力評價和質量監控較為欠缺,急需加強制度建設,在涉農高職院校質量監控與評價工作中給予更多關注。
其次,科學構建有效的創新創業教育質量評估體系,例如專業教師的參與度、教學能力、實踐能力以及教學成效。
最后,在創新創業教學質量評估體系運行過程中,根據反饋結果分析各類影響因素,進行整改、優化,最終保證和提高創新創業教育質量。
參考文獻:
[1]韓尚軒.地方高校“雙創”型實踐教學體系路徑探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21(1).
[2]鐘亮.創新創業教育背景下新聞傳播類專業實踐教學探索[J].新聞世界,2021(6).
[3]孫秀麗.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實踐的研究與啟示:以五所大學的多案例分析為例[J].新疆教育學院學報,2021(1).
[4]孟欣齡.“雙創”背景下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現狀及提升路徑研究[J].現代商貿工業,2022(4).
[5]林榕镕.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思考:基于電子商務綜合實踐教學改革[J].創新創業理論研究與實踐,2021(13).
[6]崔炳爍石,趙凌飛,戴明請.國內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實踐教學經驗總結與借鑒[J].黑龍江教育(理論與實踐),2021(7).
(作者單位:蘇州農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