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穩
摘 要 《百合花》的教學可以遵循三條教學路徑:其一是分析課文的寫作手法,理解作者如何刻畫人物形象,其二可以以主人公為中心開展話題創意表達,以考查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程度,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其三可以通過關鍵段落體會主要人物的品格,分析題目的多種意蘊和中心所指。
關鍵詞 《百合花》? 寫作手法? 核心話題? 關鍵段落
《百合花》是新版高中語文教材必修上冊第一單元的課文,講述了文工團女戰士和小通訊員向一個剛過門三天的小媳婦借被子的故事,歌頌了戰爭時代的人性美和人情美?!栋俸匣ā芬晃慕虒W可以從以下三條路徑切入:分析課文刻畫人物所運用的描寫手法和細節描寫,總結人物形象特點;圍繞主人公相關話題開展創意表達,比如分析通訊員和文工團女戰士之間的關系,為通訊員寫一段生平簡介等;抓住關鍵段落,賞析其中重點句子和重點字詞的作用,感受人物品格魅力,在此基礎上分析題目的多重意蘊,體悟課文中心指向。
一、分析寫作手法
《百合花》一文在刻畫通訊員這一人物形象時運用了多種描寫手法,包括肖像描寫、神態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等,通過這些描寫,作者刻畫出了十分生動的通訊員形象。教師可以布置一個學習任務,讓學生通讀全文,梳理出文中刻畫通訊員的描寫手法,讓學生深刻領會人物形象的描寫手法之妙。
文中首先運用了肖像描寫的方法。如課文中寫到通訊員有高挑的個子,但是個頭不是很大,他的肩膀是厚實的。文中還用了神態描寫來刻畫通訊員,如文中寫到“他飛紅了臉,更加忸怩起來……憨憨地笑了一下”。關于通訊員“憨憨”笑容的描寫,刻畫出一個既老實又害羞內向的通訊員形象。文中還用了語言描寫來寫通訊員,文中寫到了通訊員和“我”的幾次對話,從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簡單、樸實又有進取心的通訊員形象。除了以上三種描寫手法外,文中還用了動作描寫。如文中寫到通訊員“在自己挎包里掏了一陣,摸出兩個饅頭,朝我揚了揚,順手放在路邊石頭上”。從這些描寫中,我們可以看出一個在作者面前熱心但又靦腆的通訊員形象。以上的四種描寫手法都屬于直接描寫,除了直接描寫之外,文中還運用了間接描寫。比如說文中多次提到“我”對通訊員的評價,正是這些評價,讓我們看到了通訊員稚氣未脫、質樸、不善言辭的形象。
文中除了運用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來刻畫人物形象外,還運用了不少前后照應的細節描寫。這些細節描寫對文章的結構,對人物形象的塑造及小說主題的揭示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比如說文中先寫了新媳婦借出被子,后面又寫她獻出被子,這樣一來就顯得前后呼應,使得文章的結構更為有序。教師可以讓學生梳理類似的細節描寫,并對該細節描寫的作用進行簡單分析,這樣一來,就能使學生強化對前后照應的細節描寫的認識。
如文中先是寫到了通訊員的槍筒里插著樹枝,后又寫到槍筒里添上了野菊花,這里不但使得文章的結構、情節變得更為完整,也刻畫出了一個熱愛生活的通訊員形象。文中先是寫到了通訊員在借被子的時候被門鉤掛下一片布,后面又寫新媳婦在通訊員犧牲后虔誠地為其縫上,這里的前后照應,寫出了新媳婦富有同情心、樸實、熱情的性格。又比如文中寫到了通訊員離去的時候給了“我”饅頭,后面又寫到“我”在通訊員犧牲后無意間碰到了身邊的饅頭。這一細節描寫同樣讓人不得不對通訊員的犧牲心生惋惜之情,此時“我”觸景生情,不禁產生對通訊員的懷念之情。
通過對文章前后照應的細節描寫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這樣的細節描寫不但能夠在內容上前后照應,能夠使小說的結構變得更為完整,也能使文章的結構變得更為緊湊。同時,前后照應的細節描寫能夠使得人物形象的塑造變得更鮮明生動,也更能揭示小說的思想主題。
二、關注核心話題
作者在《我寫〈百合花〉的經過》中談到了《百合花》中“我”和通訊員的情感,其中提到,他有意讓文中的“我”和通訊員建立起一種比同志更深,比老鄉更為親切的感情,但是這種感情又不同于男女的那種愛情。最終在文中所呈現的,是“我”對通訊員帶著又有同鄉之情,又有手足之情,又有天然的母性等復雜的情感。對于作者的這個觀點,學生一定有不少想法,教師不妨讓學生盡情表達,或印證,或反駁,結合文章例子,深入分析“我”與通訊員之前的關系與感情。有學生提出,“我”對待通訊員就像對待自己的孩子那樣,尤其是“我”顯示出了特別的主動,比如主動問他的家庭情況等。還有學生提出,“我”對通訊員的稱呼有個特點,那就是有意突出他的“小”,比如說稱呼他為“小同鄉”“小同志”等,這樣的稱呼顯示出了“我”將通訊員當成了自己的孩子,或者當成了自己的弟弟,帶有自然的親切感。
除了可以讓學生對作者的創作初衷進行討論外,還可以讓學生收集整理小說的相關內容,為通訊員寫一段生平簡介。這樣的創意表達不但能深化學生對通訊員這一人物形象的認識,也能夠深化學生對文章主題的認識。
從這段通訊員的生平介紹中我們看到,通訊員出生于普通甚至是貧苦的家庭,但是卻熱誠、有理想、有無私之心,通過掩護戰友而犧牲這件事中,我們也可以看到通訊員身上舍己為人的優秀品質。有了這樣的創意表達,學生就對文章的主題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對英雄的形象,對人性美的理解就有了更深入的體會。
三、賞析關鍵段落
課文的最后七段是最為關鍵的幾個段落。在這些段落中,有一些重點句子、重點詞值得細細賞析,更可以從這幾個關鍵段落中進一步聯系到文章的題目,對文章題目的多重意蘊進行賞析。
文章倒數第三段第一句“她卻對我異樣地瞟了一眼,低下頭,還是一針一針地縫。”對新媳婦情感的表達及文章的結構具有一定的作用。這個句子通過對新媳婦神態和動作的描寫,表現出了新媳婦對通訊員的犧牲流露出真摯且崇敬的感情,流露出哀悼和悲痛之情。同時,這句話呼應了上文通訊員借被子因慌張離去而被門鉤掛下一片布的情節,從而使得情節變得更完整,使得結構變得更緊湊。
文章倒數第一段和倒數第二段所用的“狠狠地瞪”“氣洶洶地囔”等詞,生動地刻畫了新媳婦發怒的神態。既表現了新媳婦對通訊員英勇壯舉的崇敬,也寫出了新媳婦對通訊員犧牲的悲痛;既寫出了新媳婦對衛生院刻板、恪守部隊紀律的煩惱,也寫出了自己曾經給通訊員帶來委屈的內疚之情。
從這幾段關鍵段落出發,我們可以順著探究文章標題“百合花”的多種意蘊:“百合花”表面上指的是被面的百合花圖案,又暗指新媳婦的新婚生活;既喻指新媳婦對通訊員的痛心和哀悼之情,又象征著百姓愛護解放軍的真誠感情(真誠的軍民魚水情),可謂意蘊豐富。
以上通過對文章描寫手法、細節描寫的探究,通過對核心話題進行討論與表達,通過對關鍵段落的深入賞析,引導學生走進文本內部,讓學生對小說的主題有更深刻的認識,同時也使學生在梳理與探究、表達與交流、閱讀與鑒賞等幾方面的核心素養得到有效提升。
[作者通聯:福建晉江市養正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