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重大部署。審計要在確保農業穩產增產、農民收入穩定增長和農村穩定安寧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審計既要敢于和善于發現問題,更要積極推動解決問題。基于新的背景下,本文將探討審計在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發揮的作用,提出審計促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路徑,以期為實現接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獻計獻策。
關鍵詞:審計 鄉村振興 路徑
中圖分類號:F323 F239.61
一、引言
目前,全球正面臨著COVID-19大流行、氣候變化、世界經濟復蘇脆弱等問題,在這一背景下,我國在經濟和社會發展等方面也承受著巨大挑戰。因此,黨中央認為,要冷靜應對世紀變化和世紀疫情,促進經濟社會穩定健康發展,必須緊緊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需要,穩定農業基本形勢,做好“三農”工作,確保農業穩產增產、農民收入穩定增長和農村穩定安寧。鄉村振興審計是其中關鍵的環節,但是部分區域在具體工作的開展上并沒有按照科學的方式、方法來操作,整體上造成的缺失、漏洞較多,無法在長期工作的開展上給出較多的依據。因此,本文著力研究鄉村振興審計的實施路徑,以期審計在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各項工作落地落實、查找漏洞、立足整改以及預防和治理腐敗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
二、 文獻綜述
《“十四五”國家審計工作發展規劃》指出以促進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為目標,聚焦惠農政策落實和涉農資金安全績效,加強對農業農村相關專項資金、項目和政策落實情況的審計[1]。
外國學者對鄉村振興審計方面的研究幾乎空白,但外國學者在鄉村治理方面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一些西方國家較早重視和實現了鄉村治理現代化,其重大舉措及良好成效對其他國家推進農村治理現代化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尤其是以日本、德國和英國為代表,在鄉村治理現代化的實踐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日本壯大鄉村自治體的規模,適應城鎮化的發展要求,還開設各類有針對性的農業培訓班,提高了鄉村居民的綜合素質[2]。通過農村治理的逐步演進,德國在基礎設施建設、農業和就業發展、社會文化保護、生態環境優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英國的鄉村治理數字化建設成效顯著,一是在鄉村政務方面,英國依托先進的電子政府系統,為鄉村居民提供快速、安全的身份識別、政務通告、在線支付等高質量服務;二是英國通過網絡教學幫助村民提高文化素質、知識和技能;三是在促進鄉村醫療優化升級方面,實現了醫院之間信息共享、開展遠程醫療服務等;四是環境治理方面,建立起了城鄉自動網絡,為環境空氣質量的優化治理提供數據基礎[3]。
本文梳理了以“鄉村振興審計”為主題的文獻資料,文獻資料主要來源于國內學術研究用戶最多的中國知網數據庫,截止目前共檢索到450篇相關論文。學者主要從審計法規、大數據審計、協同審計模式以及跟蹤審計等多個角度去研究審計如何更好地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在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要充分發揮審計監督職能作用 [4];從審計彌合政策落差、監督手段結果耦合角度,探索精準扶貧政策與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機銜接路徑,推動重大政策跟蹤審計 [5];國家審計應當發揮不可替代的領導作用,對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的涉農資金、經濟責任、財務收支、資源環境等方面的信息需求進行監督評價 [6],有效促進鄉村在產業、鄉風、生態等各方面的發展 [7]。在國家審計監督全覆蓋要求下,鄉村經濟中的審計監管需求激增,然而,國家審計資源有限,這就需要內部審計和社會審計發揮作用,使鄉村經濟審計全覆蓋的目標得以實現 [8]。一方面,內部審計可以服務于發展鄉村產業、加強環境保護、推進民生保障等方面 [9];另一方面,通過社會審計也可以發揮積極作用 [10],摸清鄉村振興資源底數,以服務于鄉村振興戰略。此外,很多學者還提出在鄉村振興審計工作中應用大數據技術。信息技術的發展改變了審計主體在采集數據、存儲數據和分析數據時的思維模式和技術方法 [11],因此應與時俱進,積極創新審計方法,積極做好數據的采集、歸納、分析工作,在大數據時代下,建議通過構建專屬的云審計平臺,強化流程安全風險控制與完善人員培訓機制等不同方法,提高審計工作的效率和效果。
三、 鄉村振興審計中需要關注的重點問題
(一)農村環境污染問題依然尚未解決
農村環境是指以農村居民為中心的農村地區各種自然和轉化的自然因素的總和。一方面農村要大力發展經濟,但是在發展經濟的同時,要注意處理好跟環境之間的關系,這也是為了促進農村經濟健康發展、構建農村和諧社會的必然要求,一旦農村的環境破壞和污染嚴重,不僅農村居民的生活和健康得不到保障,而且農村的工農業發展也將受到制約,最終全國經濟社會的良性運行也會遭到破環[12]。農村的環境污染主要為以下三個方面的污染:一是生活垃圾的污染。在農村,依然可見果皮、爪子殼、香煙蒂、包裝袋、紙團等等生活垃圾,有些地區存在家庭生活垃圾袋到處亂放,沒有投放在垃圾桶里的現象;二是牲畜糞便的污染。在農村存在散養雞、鴨、豬、狗等牲畜的問題,導致牲畜的糞便一到氣溫升高就臭氣難聞、蠅蚊飛舞、病菌滋生,既不美觀,又不衛生,是農村一大污染源;三是農藥帶來的污染。從世界范圍來看,我國農藥施用總量排世界第一位,單位面積施用量也高于發達國家,而且農藥在使用結構上不合理。農民使用農藥留下的農藥包裝、用剩的余液、清洗藥器具的污水,隨地亂丟,隨地亂潑。這都是污染環境的行為。這些農殘,會隨雨水流入河流,會污染河水,破壞水環境,影響水生態,甚至威脅飲用水安全。
(二)農村基礎設施條件有待進一步改善
建設好農村基礎設施是促進農村經濟社會發展以及提高農民生產生活水平的重要物質保障。經過數年發展,農村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雖然取得了較大成績,但是由于前期欠賬較多,目前農村基礎設施狀況仍需進一步完善,還存在一些不足之處。比如,在一些農村地區發現以下一些問題:道路建設的質量得不到保障、網絡設備較差、村民用電費用較高、還未實現集中供水、互聯網在農村普及率遠低于城市等。因此,縮小城鄉基礎設施差距,是統籌城鄉發展的重要內容,也是促進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任務。國家將進一步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以調動廣大農民建設和管護基礎設施的積極性,確保讓農民共同分享改革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成果,確保為農業農村發展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確保鄉村振興戰略扎實推進。
(三)農村資金資產管理有待加強監管
農村“三資”是農村集體經濟中的資本、資產和資源?!叭Y”不僅是農民關注的熱點和焦點,也是農村干部腐敗的多發領域和易發環節。近幾年,國家為了大力發展農村經濟,完善以及頒布了多項惠農政策,同時各種專項資金流入農村。但由于監管沒有及時跟進,一些基層干部鉆了手中的權力及信息不對稱的空子,克扣、截留、挪用集體“三資”專項資金,村級財務中存在村、組財務坐收坐支,公款私存,貪污挪用備用金和村集體合作組織及村民小組農村財務“賬外賬”等現象,這些行為損害了黨在農民心中的形象和地位,使黨的惠農政策不能有效落地生根。因此,農村集體“三資”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物質基礎,也是基層監督的重點內容。
(四)各項涉農政策執行力有待加強
落實好強農惠農政策是農業系統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體現,是促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科學發展的首要任務。農業部按照政策早落實、資金早下達、農民早受益的總體要求,近年來推進強農惠農政策落實工作力度大、行動快、措施實,有效支撐了產業發展,促進了先進農業科技和裝備的推廣應用,為糧食增產和農民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撐,成效顯著。但有些農村地區存在領導干部責任意識不強,工作職責不清晰,不能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對農民群眾來信來訪反映的政策落實中的突出問題還不能有效妥善解決,進而影響到各項強農惠農政策的落地生根,仍需進一步提高落實強農惠農政策的執行力。
四、 審計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路徑
(一)審計助力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為建設生態、宜居、干凈、美麗的農村,各地審計機關應扎實開展各鄉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通過審計和審計發現問題整改,促進被審計地區鄉村人居環境得到改善,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一是審計工作應當聚焦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政策落實和項目實施情況,可以通過資料查閱、資金跟蹤、實地查看相結合的方式,揭示農村垃圾處置、農村大氣污染、水污染防治等與環境密切相關的領域中存在的突出問題;二是可以開展跟蹤審計,特別是對農村人居環境有關政策實施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是否存在項目進度緩慢、項目實施未能達到預期效果、資金不到位等問題,及時發現潛在風險,并提出因地制宜、分類措施等針對性審計建議,加大物力人力投入,落實責任人,充分發揮農民主體作用以及市場主體作用;三是針對存在的問題,相關部門建立臺賬,并逐一限期整改,以切實的審計效果推動美麗村莊建設。
(二)加大基礎設施項目的審計力度
農村基礎設施與農民生活密切相關。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加強農村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用數字技術賦予農村公共服務以權力,推動“互聯網政府服務”向農村延伸。為了拓寬在農業中應用大數據技術來解決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需要繼續在農村開展數字化試點工作,同時需要明確數字化建設的評價指標體系,審計工作中應加強農村重點支出和重大投資項目的監督檢查。首先,分析評估資金來源途徑是否適當、項目資金使用是否規范等;其次,圍繞基礎設施項目目標任務完成、建設程序管理、資金籌集使用等方面內容,通過查閱相關賬戶等書面資料、實地檢查等方式,揭示是否存在項目進展慢、項目效率低、行政決策失誤、項目質量差等問題,進而促進鄉村振興工作中投資項目的規范化管理,保證建設項目質量。
(三)強化涉農項目資金監管
涉農項目資金是指中央和省、市、縣安排的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專項資金。農村項目資金的監管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中的一個不可忽視的現實問題。因此,必須建立一個全面的監管責任體系,這個體系涵蓋了內部審計、交叉審計和第三方審計。一是做好涉農項目主管部門和鄉鎮街道內部審計機構的建設工作,不斷豐富內部審計人才隊伍,同時強化內部審計責任制,這樣可以大力提升內部審計質量;二是發揮第三方監督的責任。通過建立獨立、權威的涉農項目資金監管機構,監管機構的成員可以由金融、審計、農業以及法律等各方面的專家組成,全面履行第三方的監管職責;三是加強外部中介機構對涉農資金審計的參與,并堅持將其作為涉農資金審計的常規手段。
(四) 運用好大數據審計技術
堅持科技強審和技術創新。各級審計機關以利用大數據技術為突破口,提高審計項目的質量和效率,積極推進大數據技術與審計業務的深度融合。首先,利用大數據分析可以使監管更加準確和高效。“三農審計”大數據分析平臺形成“一本通”數據、村級干部信息數據和貧困家庭信息的分析組,對數據進行交叉比較,并用數據模型提出所有存在的問題和工作疑點,為農業相關審計打下堅實的基礎;其次,在鄉村振興審計工作中,基層審計人員面臨資金投入大、項目繁雜、工作量大、人手不足、傳統審計方法難以進行深度審計等問題,通過應用大數據技術,可以有效解決上述問題,減少人力物力投入;最后,利用大數據分析實施紅線預警。以農村三資平臺數字系統、財政預算指標、國庫集中支付和鄉鎮基層數字金融系統為主要數據源,結合村級電子賬冊,依托審計在線數字平臺進行具體分析,提出數據采集“一站式”審計模式,實現疑點的交叉分析和實施,對疑點進行篩選并提交現場審核組進行驗證。
(五)協同推進審計監督
鄉村振興審計工作涉及政策多而復雜,資金量大,審計對象不僅僅是機關事業單位,還包括個人、企業、家庭農場以及合作社等等,覆蓋面較廣。因此,迫切需要解決審計任務繁重、審計人員短缺的問題??偟墓ぷ髟瓌t是以國家審計為主導,內部審計和社會審計為補充,形成審計監督“三位一體”,充分發揮審計監督的合力,達到1+1>2的良好效果。為了充分發揮審計監督的作用,一方面,國家審計可以嘗試在農村設立派出機構,派出機構的人員可以長期駐扎在農村,或者任命專職內審員作為國家審計機關的延伸,這可以有效緩解國家審計力量的不足;另一方面,社會審計也可以發揮其力量。會計師事務所以其專業的服務、龐大的團隊和強大的獨立性而聞名于資本市場。在發展農村治理審計的過程中,針對目前國家審計的力量相對有限,內部審計的專業性不強等現實問題,為了充分發揮審計的監督職能,應充分利用社會審計的力量,進行村級集體經濟組織年度財務報表審計、IPO 上市和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改制等業務的審計。
(六)開展政策落實跟蹤審計
對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一系列涉農政策實施情況進行跟蹤審計。審核員應充分研究涉農政策實施中的各個環節,掌握政策實施過程中原則政策的核心要點和影響全局的突出要點,以任務實施主體為切入點,積極發揮政策執行審計的監督作用。對于實施中存在困難和問題的相關政策,我們將幫助打開關鍵環節,打破“阻塞”政策。一方面,重點檢查各地區、各部門是否按照上級部署和規劃要求編制專項實施方案和行動計劃。檢查方案和計劃是否切實可行,是否存在編制不實不細的情況;另一方面,重點檢查各項約束性任務的完成情況、政策措施的執行進展情況和政策目標的實現情況,檢查責任主體在執行任務中的主動性、合規性、合理性和真實性,揭示和反映影響政策執行“最后一公里”的問題,如規劃不銜接、機制不完善、責任不落實、責任主體不作為、行動遲緩和虛假行為等。
五、? 結論
總而言之,要充分發揮審計在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的監督評價作用。切實關注農民在增收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盡力為鄉村發展、農民致富創造更好條件,充分發揮審計在鄉村振興建設和指導實施中的作用,更好地推進各項惠農富農政策落地落實,進一步激發農村發展活力、扎實推進鄉村發展。同時,審計在促進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關注農村,心系農民,為國而審,為民而計是黨和國家賦予新時代審計人的光榮使命和義不容辭的責任。
參考文獻:
[1]高斯天.審計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路徑分析[J].科技資訊,2021,19(15):135-137.
[2]陸經秀.發揮審計監督作用 助力鄉村振興戰略[J].審計與理財,2021(9):18-19.
[3]李平.審計助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途徑[J].審計月刊,2019(10):11-12.
[4]馬軼群.論審計監督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的完善[J].審計與經濟研究,2020,35(1):25-26.
[5]馮彥儒.重大政策跟蹤落實審計推動鄉村振興的路徑研究[J].現代農業研究,2022,28(2):33-35.
[6]張瑜東.試論國家審計在助推鄉村振興中的作用[J].廣東技術師范大學學報,2021,42(6):49-53.
[7]李濤,吳彧端.國家審計促進鄉村振興戰略的路徑探索[J].財會通訊,2020(3):108-110,139.
[8]竇軍.鄉村振興中社會審計參與鄉村治理的作用與實踐路徑[J].現代審計與經濟,2021(6):15-17.
[9]肖春輝.內部審計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路徑研究[J].中國內部審計,2021(1):26-29.
[10]石文先.優化注冊會計師行業法制環境的思考與建議[J].財務與會計,2021(16):4-6.
[11]章瑩.大數據技術在鄉村振興戰略審計中應用[J].新會計,2021(3):31-37.
[12]李曉冬,馬元駒.國家審計促進鄉村振興:邏輯機理與路徑構建[J].財會月刊,2022(4):98-107.
責任編輯:姜洪云
*基金項目:2021年度江蘇省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一般項目“審計在助力鄉村振興中的作用研究”(編號:2021SJA2287)。主持人:鄭唯
作者簡介:鄭唯,南京審計大學金審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審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