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幾年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飲食習慣、生活習慣的改變,各種疾病的發病率開始不斷上升,其中癌癥是我國最常見的疾病之一,且更是威脅我國人民群眾生命安全的疾病。因此,癌癥預防刻不容緩,那么我們應該如何預防癌癥呢?首先,我們都知道多數疾病都可以通過預防和篩查提前預防,癌癥也是其中之一。因此,我們可以通過科學的方式進行癌癥預防。而面對不同的癌癥,檢測方式也不同。這里就有人要問了,那是不是所有人都要進行癌癥檢查?雖然這樣說沒錯,但是以下幾種人群是一定需要進行癌癥檢查的,現在跟著筆者一起來看看吧!
生活習慣差
我們都知道,疾病不是突然一下子就出現的,而是日積月累引發的。但回過頭我們會發現,多數疾病和生活習慣、飲食習慣有關系。例如:上班族長期熬夜,飲食不規律,就會出現頭痛,胸悶,腸胃疾病等,這類人群就需要進行癌癥篩查。不僅如此,長期抽煙、飲酒的人群更需要做到每年檢查。
老年人群
老年人群也是癌癥篩查的重點人群。根據相關調查顯示,癌癥患病人群相較于年輕人,老年人的發病率更高。尤其是一些本身就患有原發病的老年人更容易誘發癌癥。
家族史
癌癥的誘發并不主要是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導致的,也有部分是遺傳因素。根據臨床數據顯示,家族中患有惡性腫瘤的人群,更加容易誘發癌癥,尤其是父母患有肺癌、乳腺癌、白血病等疾病的人群。因此,家族中患有癌癥的人群應盡可能每年進行全身體檢。
特殊職業
例如:煤礦工人,放射科醫生,化學制品工人等,從事這些工作的人員會長期接觸各種有害物質,久而久之就可能出現身體不適,誘發癌癥。因此,在這些崗位的工作人員每年都需要檢查身體,并申請崗位輪換。
說了這么多,我想大家都應該了解癌癥重點篩查的人群了吧。那么如何篩查,怎么篩查也是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
首先,要知道常見的癌癥都有哪些,然后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篩查。肺癌,可以采用低劑量的CT 進行篩查,以往都是采用X 線檢查,但這類檢查對癌癥敏感性較低,有時候很難起到篩查目的。但CT 能夠快速篩查肺部病變,且分辨率非常高。近幾年胃癌的發病率居高不下,且男性患者更多,因此胃癌篩查可以選擇胃鏡+活檢聯合篩查,盡可能快速發現消化道癌變部位。飲食結構的變化,導致現在食管癌的發病率也在不斷上升,可以通過內鏡檢查進行篩查,內鏡檢查主要是通過電子鏡頭或內窺鏡對消化器官黏膜進行直接檢查,可以快速了解病灶的部位、大小、擴散情況、表面形狀、病灶數量、顏色、浸潤深度等。不僅如此,內鏡檢查還能直接獲取細胞組織,并對細胞組織進行病理檢查,有利于病情的診斷。
乳腺癌作為致死率較高的疾病,筆者認為每一位成年女性每年都需要進行乳腺癌篩查。可以通過乳腺B 超進行檢查,B 超具有無創、無輻射、操作方便、價格便宜的特點。也能夠準確分辨乳腺腫塊的囊性和實性,對于5 毫米以上的結節或者腫塊非常敏感,也可以用于腋下淋巴結或者乳腺引流區淋巴結篩查。而且超聲也適用于妊娠期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