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統包括腎、腎盂、膀胱、輸尿管等,在泌尿系統任意器官上出現的腫瘤被稱為泌尿系統腫瘤。治療早期的泌尿系統腫瘤采取的方式一般為根治性切除手術,而中晚期的患者手術后出現復發及死亡的概率較高。為了保證手術效果,減少復發情況,化療在泌尿系統腫瘤術后運用廣泛,它可以縮短藥物到病灶的過程,增強藥物活性,達到殺死惡性腫瘤細胞的目的。但是化療的治療時間長,會給患者帶來很多不適感以及不良反應,想要保證化療的效果和穩定患者的情況,護理尤為關鍵。下面分享一些針對泌尿系統腫瘤患者化療的護理小知識。
膀胱腫瘤中惡性占到99%,是泌尿系統發病率最高的腫瘤,在男性中高發。環境、職業、吸煙、代謝異常等都可能導致膀胱腫瘤的發生。膀胱腫瘤早期以反復無痛性血尿為主,嚴重時還有血塊出現,尿頻、尿急以及難以排尿的情況時有發生。臨床上一般會采取保留膀胱和切除膀胱兩種手術,保留膀胱手術適合表淺膀胱癌,而膀胱切除手術針對浸潤性的膀胱癌,當腫瘤浸潤到附近的其他器官,那么手術已經毫無意義,只能通過放、化療的方式延長患者的生命,減輕痛苦。
前列腺癌是指前列腺組織中出現了惡性腫瘤,多見于年齡超過45 歲的男性,年齡跟發生率呈現出正比關系。此外,前列腺癌的發病原因跟遺傳、細胞變異以及飲食和雄激素都有著關聯性,該病在早期比較隱匿,癥狀不明顯。
因為手術、灌注以及長期的疾病困擾,膀胱癌患者會發生負性心理,再加上嚴重的病情治療需要大額的經濟花費,患者的身心承受多重打擊。護理人員在進行灌注化療前要和患者勤溝通,幫助患者樹立起戰勝病魔的信念。
灌注化療時護理人員必須嚴格進行無菌操作,保證尿管銜接處緊密連接,用藥劑量使用準確,灌注化療完成后幫助患者把衣物穿好,并做好放松訓練,選擇輪流仰、俯、側、坐的體位分別獨立維持時間為15 分鐘,讓灌注的藥物均勻分布在膀胱黏膜上。患者在化療后2 小時需要進行大量飲水,以減少藥液對尿道黏膜的傷害。后期患者應養成良好的飲食、生活習慣,并按時復查。
護理人員要幫助患者做心理疏導,為患者詳細講解疾病的相關發病機制和治療方案,增加患者對前列腺癌的正確認知。化療前幫助患者確認資料,化療前4 小時不能進食和進水,開始前30 分鐘通過肌肉進行安定的注射,將靜脈通路建立好并輔助做好吸氧等工作。對患者的生命體征情況進行密切關注,積極進行鼓勵和安慰,提前給患者講清楚會發生的疼痛,讓患者有心理準備。
化療結束后要對可能發生的并發癥進行加強護理,替患者運用沙袋壓迫維持穿刺部位6 小時,手術后需采用臥床的方式保持至少24 小時的休息,這期間幫助患者進行大小便。觀察穿刺部位有沒有出現滲血狀況,并對血管做好保護,防止化療藥物的過度刺激造成靜脈炎的情況,并防止藥物外滲的情況出現,避免感染。常用化療藥物甲基 肼、環磷酰胺、希羅達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嘔吐,根據情況可以給患者一些藥物預防方案,改善消化道的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