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癌癥患者的治療不僅要重視其身體疾病,更要重視其心理是否健康,長期的不良情緒會導致神經內分泌功能失調,進而破壞癌癥患者的免疫系統,甚至導致腫瘤加速生長。有研究表明,心理干預不僅有助于癌癥放療患者心理健康狀況的改善,而且有益于其自身免疫功能的提高。所以在治療乳腺癌期間必須提升對心理治療的正確認識,提升患者治療信心,使患者產生積極向上、開朗以及樂觀的情緒,增強抗病能力與機體免疫功能,患者身心放松,有助于組織細胞各項機能恢復正常。
●自己否定自己。確診且接受放射性治療的患者很容易出現以下心理問題:擔心失去女性魅力;擔心無法徹底治療,病情會轉移或者復發;擔心自我價值下降;有自卑感;自感精力與體力大不如從前。不少乳腺癌患者做完手術后,心理上難以接受身體上的改變以及缺失。
●擔心影響性生活。對于年輕乳腺癌患者來說,性障礙成為最為突出的一個問題,相當一部分患者因為缺乏關于乳腺癌的正確認識,擔心性生活刺激會導致乳腺癌復發,且夫妻雙方都有出現性心理障礙的可能性。此外,自我形象發生變化與治療副作用,使得患者極易發生體力不支、心理壓力以及疲勞等,難免會影響到性生活。
●擔心乳腺癌復發。相關學者關于乳腺癌長期生存者的樣本調查顯示,就算生存期達到10 年以上,多數接受調查者都會恐懼乳腺癌是否會復發,其中輕度恐懼者占82%,中度恐懼者占11%,重度恐懼者占6%。
●生育的陰影籠罩。一些年輕乳腺癌患者擔心會影響到生育。相關臨床指南要求,如果患者有生育需要,在身體狀況滿足條件的情況下,應在治療前選擇低溫貯存技術,保留患者胚胎或者卵子,以備生育所用。為降低疾病復發率,一般建議放療結束2 年后再妊娠,若接受激素治療,則要在治療5 年后再考慮妊娠。
●長期藥物治療引發副作用。內分泌治療會讓患者認為正在積極避免癌癥復發,所以治療時比較安心。但如果長期服用該類藥物,可能會引起患者潮熱、失眠、抑郁以及易激惹等。使用他莫昔芬等內分泌藥物治療對女性陰道黏膜具有抗雌激素作用,部分女性患者在藥物治療后會有潮熱癥狀。
心理問題一方面在乳腺癌放療全過程中貫穿,另一方面也會對患者未來產生影響,現代化的治療方式同樣會導致患者出現心理問題。心理問題是在常規治療技術外存在的,所以心理治療對整體治療乳腺癌發揮著重要作用。
針對乳腺癌放療患者存在的心理問題,可采取以下解決措施:
1.多交流、多安慰。很多乳腺癌患者在術后往往會陷于自我擔憂與自卑之中。出于對女性的自我認同,在失去女性特征這一標志的時候會難以接受,家屬和醫生要多和患者溝通交流,認真傾聽她們的訴說,幫助分解其焦慮和不安。要引導患者把不安表達出來,給予一定的理解和支持,盡可能地給予解釋和安慰,幫助清除消極情緒。
2.糾正認知上的思維錯誤。患者之所以會出現焦慮、抑郁和恐懼,是因為對疾病以及自身認知不足。乳腺癌放療過程中,會先后出現放療副作用,此時患者很容易悲觀、情緒低落,甚至喪失治療的信心,這就需要家屬和醫護人員給予及時的心理疏導,為患者介紹抗癌明星做朋友,同時鼓勵患者積極參與社會活動,培養更多的興趣愛好,從而提升患者的抗癌自信心。此外,醫院應做好科普宣教工作,使患者了解和掌握更多防癌知識,為患者講述癌癥治療新方法與新成果,以激發患者戰勝癌癥的信念,只有心情愉悅,才有助于提升生活質量。
3.耐心細致勸解。放療后,乳腺癌患者的照射區皮膚會出現萎縮、變薄、軟組織纖維化以及毛細血管擴張等情況,此為放射性治療的皮膚反應,皮膚由最初的紅、腫、熱、痛等反應逐步色素沉著,皮膚顏色逐漸加深。頸部顏色的改變會使患者羞于見人,怕別人反感自己,情緒變化明顯,患者因皮膚不如以前美觀而感到前途渺茫,失望、沮喪。醫生和家屬切忌有反感情緒,否則會使病人精神抑郁,以至于出現自殺行為,后果不堪設想。醫務人員要以科學的態度,耐心細致地給予勸解,讓家屬和親友來幫助,將患者從困境中擺脫出來,積極配合治療。
4.家屬做好患者安慰工作。對于一個家庭來說,惡性腫瘤如同晴天霹靂,既會導致患者出現嚴重心理創傷,又會增加患者家屬的心理壓力與痛苦。尤其是在最初半年,腫瘤心理學干預顯得十分重要。對患者及其伴侶的心理治療(也包括性康復的咨詢和指導)對維持良好的夫妻關系,促進患者心理和機體功能的康復有重要的意義。家屬和親人所能起到的作用在某些方面是任何人取代不了的。多鼓勵患者正確面對疾病,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不妨參與到社會工作、病友交流以及公益活動中,多接觸社會,這樣能提升自我價值,有利于乳腺癌患者的身心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5.心理藥物治療。精神心理藥物的使用應視病情而定,使用抗抑郁藥、抗焦慮藥等減輕在乳腺癌診治過程中出現的抑郁、焦慮、睡眠障礙等。對于心理治療無效的乳腺癌患者或持續疼痛、疲勞、睡眠障礙、強迫癥、意識混亂、惡心、嘔吐及中重度的抑郁、焦慮的患者,使用精神藥物治療可起到明顯的改善作用。
癌癥患者一般有不同類型和程度的心理問題。放療前中后期,一定要給患者講解清楚放療期間的各種不良反應,讓患者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放療會導致放療區域的皮膚顏色加深,影響美觀。醫生、家屬切忌有反感情緒,否則會使病人精神抑郁,以至出現自殺行為。乳腺癌的治療以手術為主,在手術無能為力或效果不理想時也可采用放療輔助治療,患者要提前了解清楚放療的功能和副作用,避免心中忐忑,對心理造成不利影響。
在漫長的康復路上,還有一個重要的促進康復的方法,那就是一路同行的伙伴。知道自己的遭遇不是個例,有很多類似的朋友一起同行,齊心一起戰勝病魔,尤其當康復多年的老病友分享自身的經歷時,能夠體驗到榜樣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