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小艷
摘? ?要? ?苦水玫瑰是集觀賞性、藥用性、食用性和香料加工為一體的植物資源,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和生態(tài)價值。為提高苦水玫瑰壓條繁殖系數和苗木質量,基于多年田間試驗,對傳統壓條繁殖技術進行了部分改進,實施了壓條繁殖前枝條環(huán)剝和綁扎處理,壓條時采用波形管多次折彎枝條,促進枝條生根,提高單枝繁殖株數,經實踐效果良好。對改進后的苦水玫瑰壓條繁殖技術作了系統總結,形成了簡明的技術流程,供苗木生產者參考。
關鍵詞? ?苦水玫瑰;壓條繁殖;技術;改進;總結
苦水玫瑰屬薔薇科薔薇屬落葉灌木,是中國玫瑰與鈍齒薔薇的自然雜交種,在甘肅省永登縣苦水鎮(zhèn)已有200多年栽培歷史,由俞德浚教授和谷粹芝定位為玫瑰雜交種,并以原產地苦水命名。苦水玫瑰耐寒、耐旱、耐瘠薄,生長快,萌蘗多,分枝多,產花多,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區(qū)荒山經濟林構建和城市園林綠化優(yōu)良樹種。其花蕾入藥后具有明目、養(yǎng)肝、暖胃等功效,是重要的中成藥制劑和保健品加工原料。除此之外,苦水玫瑰出油率高,精油價格昂貴,有“液體黃金”之稱。
甘肅省天祝縣華藏寺鎮(zhèn)距離永登縣苦水鎮(zhèn)30 km,與苦水鎮(zhèn)氣候、土壤條件相似,2015年引入苦水玫瑰栽培,生長表現良好,產花量和栽培效益較高。隨著栽培面積的進一步擴大,苗木供不應求,成為制約產業(yè)發(fā)展的瓶頸。苦水玫瑰種子退化,生產中主要采用扦插、壓條和根蘗分株繁殖。扦插繁殖時由于枝條內源生長促進物質較少,抑制物質較多,生根極為困難,扦插成活率僅為5%。壓條繁殖成活率高,普及面廣,但繁殖系數低,3~5年生母株每年僅能繁殖3~6株。根蘗分株繁殖周期長,繁殖系數更低,對母株破壞大。我們通過多年試驗,對苦水玫瑰育苗中常用的壓條繁殖技術進行了改進,提高了繁殖系數和苗木質量,滿足了生產苗木需求。現將技術流程總結如下,供苦水玫瑰苗木繁殖者參考。
1? ?母本園建立
選擇地勢平坦、土層深厚、疏松透氣、灌溉方便的地塊。母株栽植時選擇品種純正、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苗木,南北行向,株行距1.5 m×2 m。栽后加強肥水管理、中耕除草和病蟲害防治。對定植母株進行修剪,培養(yǎng)無主干開心形,促其枝條加粗加長生長。母株肥水管理要遵循前促后控原則,前期(4—9月)以氮肥為主,促進枝條縱向生長;后期(10—11月)以鉀肥和磷肥為主,促進枝條橫向生長;進入12月份,停止灌水,促進枝條木質化,提高抗寒性。適時中耕除草可促進根系生長,抑制雜草與苦水玫瑰母株爭奪水肥,一般在雨季(7—9月)除草2~3次。及時防治病蟲害。
2? ?母株選擇
對栽植母株進行連續(xù)觀察并記錄花朵、枝條等性狀表現,3年后對園內母株逐個評價,掛牌標識,重點培養(yǎng)性狀表現優(yōu)良的母株,挖除產花少、生長不良的母株,補栽新的母株。母株萌發(fā)的叢狀枝條基部粗度達到2~3 cm、長度≥ 80 cm時,即可壓條繁殖。根據枝條生長狀況分批壓條繁殖,滿足壓條繁殖要求的枝條先行壓條,細弱枝條繼續(xù)培養(yǎng),直至達到壓條繁殖要求。
3? ?枝條處理
3.1? ?環(huán)剝? ?苦水玫瑰枝條環(huán)剝后可形成愈傷組織,產生不定根,形成新的植株,提高壓條成活率。環(huán)剝在壓條前1周進行。第1個環(huán)剝口距枝條基部20 cm,其后每個環(huán)剝口距前一個環(huán)剝口40 cm,環(huán)剝寬度0.5 cm。
采用鋒利的芽接刀,沿皮層橫切兩刀,剝去中間皮層。避開芽體,選擇兩個芽中間部位。保持皮層切口平滑,以便于形成愈傷組織。
3.2? ?綁扎? ?苦水玫瑰枝條綁扎后光合產物貯藏量提高,壓條后更易在芽基處形成不定根,提高壓條成活率。綁扎在壓條前1周進行。綁扎時,第1個綁扎部位距枝條基部20 cm,其后每個綁扎部位距前一個綁扎部位40 cm。
綁扎可采用直徑2 mm的鐵絲,用鉗子絞緊即可,避開芽體,選擇兩個芽中間部位。
4? ?枝條折彎
苦水玫瑰多年生枝條比較硬,傳統壓條繁殖操作時,每個枝條僅彎曲成一個拱形,埋入土中,每個枝條僅繁殖1株,繁殖系數較低。為提高繁殖系數,將環(huán)剝或綁扎處理后的枝條剪去側枝,留成獨條,固定在波形管上形成多個拱形,埋入土中,這樣每個枝條可繁殖2~3株,提高了繁殖系數。
枝條固定裝置波形管由內徑4 cm的聚乙烯(PE)管加熱后彎曲而成,波形管波峰和波谷垂直間距20 cm,將側面橫截面直徑1/3部分剪去,作為枝條固定時的卡口。使用時,將枝條通過卡口卡入波形管內,形成多個拱形。將枝條環(huán)剝處或綁扎處調整到波形管波谷處,以有利于壓條后生根。
固定后的波形枝條以母株為中心呈放射狀向四周延伸,開溝壓條,溝深20 cm,長度視波形枝條的長度而定。
5? ?培肥促根
壓條繁殖期以春季發(fā)芽前10天為宜。壓條時,溝內填入一定數量的農家肥(以充分腐熟的羊糞、牛糞為好),有助于波形枝條生根。每溝填入2.5~5 kg,填入農家肥后再取行間表土填平。讓波形枝條波峰處露出地面,發(fā)芽后形成地上部分,波谷處誘發(fā)根系,形成地下部分。壓條后如土壤潮濕,不必急于灌水,如土壤比較干,可灌小水提墑。
6? ?剪枝分株
苦水玫瑰壓條60天后,隨機抽取波形枝條,刨開土壤觀察生根情況。如果已經形成一定數量的根系,且根長≥6 cm,可將露出地面的波峰處枝條剪斷,讓每個植株單獨生長。波峰處剪枝分株應在兩個芽體間進行,以防損傷芽體或嫩枝,影響分株后植株地上部分生長發(fā)育。
7? ?肥水管理
壓條后到剪枝分株前不追肥,以防燒苗。剪枝分株后結合母株培育,于旺盛生長期(7—8月)每月每畝追施尿素10 kg,生長后期(9—10月)每月每畝追施硫酸鉀5 kg,進入11月后停止追肥。
追肥時,可將肥料均勻撒施到地表,及時灌水。日常管理中,當土壤含水量≤15%時也要及時灌水,遵循小水勤灌原則。遇暴雨天氣,要及時排除園地積水,以防長時間浸泡導致根系腐爛。
8? ?摘心除草
分株后,每株選留1個健壯枝條,待選留枝條長度達到60 cm時第1次摘心,達到80 cm時第2次摘心。
行間滋生的雜草要及時清除,最好手工拔除,以防鋤頭將波形枝條拽出;剪枝分株后用鋤頭除草時也要小心,不可用力過猛劃傷或帶出幼苗。
壓條繁殖的幼苗以母株為中心呈輻射狀分布,苗木間距較小,滋生雜草后噴灑化學除草劑極易傷及幼苗,不建議使用化學除草劑除草。
9? ?病蟲防治
1)灰霉病和黑斑病。灰霉病發(fā)生時葉片邊緣首先出現針尖大的黃色斑點,隨后病斑不斷擴大,葉片邊緣干枯,嚴重時整片葉子黃化脫落。可噴施40%嘧霉胺懸浮液1 2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防控。
黑斑病發(fā)生時葉面出現黑褐色近圓形病斑,病斑直徑2~3 mm,后期病斑不斷擴大連成不規(guī)則大病斑,嚴重時大量落葉,枝條光禿干枯,可噴施10%苯醚甲環(huán)唑水分散粒劑2 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防控。
2)紅蜘蛛、大青葉蟬和白粉虱。紅蜘蛛成蟲群集在葉背為害,被害處呈黃色小斑點,斑點逐漸擴展至全葉,葉緣卷曲、焦枯、脫落,嚴重時整株死亡。可噴施5%噻螨酮可濕性粉劑1 500倍液、15%噠螨靈乳油3 000倍液防控。
大青葉蟬發(fā)生時葉片失綠黃化,生長停止,可噴施3%啶蟲脒乳油2 000倍液、50%殺螟腈乳油3 000倍液防控。
白粉虱成蟲或若蟲靜伏在葉背吸取葉片汁液,并分泌蜜露,蜜露霉變后形成煤污層,影響葉片光合作用。可噴施3%啶蟲脒乳油2 000倍液、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2 000倍液防控。
同一藥劑或不同藥劑多次噴施時,間隔期7~10天;選擇晴天上午10:00前或下午4:00后噴藥;噴藥后如遇雨,需補噴。
10? ?適時出圃
栽植當年苗木生長量較小,可于第2年秋季(11月)或第3年春季(3月)出圃。最好帶土球移栽。挖苗時,在距離主干30 cm處起挖,由遠及近,并隨手抽取壓條時使用的波形管。苗木挖出后,每20株扎成1捆,定干高度40 cm。苗木挖出后,用塑料薄膜及時包裹根系保濕,及時運往栽植地栽植。如不能及時栽植,先將挖出的苗木開溝假植,頂部覆蓋遮陽網減少水分蒸發(fā)。
參考文獻
[1] 郭鵬輝,王瑾書,韋體,等.苦水玫瑰的開發(fā)利用現狀與發(fā)展對策[J].安徽農學通報,2017,23(13):31-33+38.
[2] 姜磊,姚國勝,王俊山,等.苦水玫瑰全光噴霧嫩枝扦插技術[J].現代農村科技,2017(12):104.
[3] 顏子曦,李永慧,孟德豪,等.苦水玫瑰中49項營養(yǎng)及活性成分指標分析與評價[J].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2023,45(2):120-128.
[4] 李蓉,薛育林,殷麗強,等.甘肅中部干旱地區(qū)苦水玫瑰高效栽培技術與示范推廣對策[J].中國水土保持,2018(11):27-29.
[5] 崔興林,武興寶,秦新惠,等.苦水玫瑰科學化扦插育苗技術[J].陜西農業(yè)科學,2017,63(6):96-97+100.
[6] 薛智德.苦水玫瑰分枝和生根特性研究[J].陜西林業(yè)科技,2000(1):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