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浩
倪晨瑾老師,35歲被評為江蘇省特級教師,是江蘇省小學體育與健康學科的領軍人。她曾是一名專業排球運動員,還是排球世界冠軍張常寧的啟蒙教練,“頑強拼搏、不言放棄”的女排精神陪伴她一路成長。我曾多次走進倪老師的“活力課堂”,正像她所描述的一樣,倪老師自身的活力激情感染、帶動著每一位學生的積極參與、活力生長。
一、活力課堂是時代的召喚
體育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經濟水平提高、人居環境改善、健康意識增強后,體現美好生活的一種社會樣態。體育需要活力表達,而活力來源于積極的活力課堂孕育,因此,倪老師的活力課堂適時引入生活體育的內容和形式,既反映了時代之需,也體現了學校體育與時俱進、保持生機之要,為小學體育教學改革打了樣。
2022年11月,倪晨瑾老師應邀參加第九屆中國教育創新年會,完美地呈現了一節體育、勞動、數學等多學科融合的教學實踐展示課—生活體育:手腳并用爬行。倪老師巧借生活中常見的工具—抹布,以勞動情境“擦地板”導入,借助數學加法運算,通過增加距離、音樂和人數,讓學生體驗在音樂節奏下與同伴合作練習手腳并用爬行;引導學生充分想象,像數學減法運算那樣,減去一個部位和縮短完成時間,練習個人手腳并用爬行;巧用50厘米站位線和數字圓盤,啟發學生通過丈量面積、密鋪擦地,合作完成任務;借助“家政服務公司競標”場景,讓學生在職業體驗中知曉生活體育的價值;倪老師還貫徹“家校社共育”的要求,倡導學生將“家政服務”帶給社區獨居老人和有困難的人群,用行動詮釋“大思政”的概念。
倪老師的活力課堂將體育教學緊密聯系生活,促進了學校體育與全民健身的有機聯動;在體育與健康課程建設中推進“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培養學生終身體育意識和健康體育品格打下了良好基礎。
二、活力課堂是兒童的心聲
活力課堂是兒童與生活、運動與思維復雜互動的過程,著眼于“以體育人”的核心要義。小學體育與健康科學聚焦“高質量發展”,要從內外環境入手,要從兒童立場起步,尊重兒童、了解兒童、支持兒童,詮釋少年兒童的活力朝氣,鼓勵兒童在真實情境中展現運動的活力,在真正學習中綻放思維的活力,在矛盾沖突中彰顯應對的活力,在競賽游戲中培養堅毅的品質。活力課堂還要基于兒童身心成長和認知的規律,豐富體育運動的內容形式、環境條件等,建設具有地域或校本特色的活力體育課程和教材、教學設計和評價方案,切實加以實施并加大推廣輻射,促進更多兒童的全面發展。
倪老師在“韻律操:小豬佩奇”的教學中,根據學生成長規律,創設了新的教學方式“結構化學習”。準備活動階段,倪老師利用音樂的串聯、剪輯,帶動學生進行情境化、游戲化慢跑,她用極具活力的肢體語言和面部表情,激活學生學練的身體和心理的雙方面準備,環環相扣,深深吸引,輕松歡快的運動氛圍和蠢蠢欲動的活力因子呼之欲出。在韻律操學練階段,倪老師將“結構化學習”貫穿全程。首先,啟迪學生在具身體驗整套操的過程中尋找編排的規律,將復雜的韻律操進行結構化分解,邀請學生為各個分解的段落進行命名,如“可愛的佩奇”“玩耍的佩奇”“聰慧的佩奇”。接下來,倪老師引入故事情境記憶、字串記憶、動作聯想記憶方法,幫扶學生圍繞三段動作的特點,合理選擇適合的記憶方式進行結構化學習。例如,在“玩耍的佩奇”學練中,倪老師通過動作示范,請學生找出相對應的“動詞”,再根據出現順序,將這些動詞進行串聯表達,即“跳—推—繞—提—跑—伸個懶腰”,利用“字串記憶法”提示學生完成整段動作。
2021年,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發布《超越學科學習:社會與情感能力研究全球報告》,提出學校不僅僅是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是幫助他們建立一個可靠的羅盤和配置一套工具,讓他們自信地在這個世界航行。在“素養導向”的指引下,學科教學應該指向核心價值觀、關鍵能力與必備品德,幫扶學生自信遠航。
三、活力課堂是青春的代言
人民教育家于漪先生說:“教師如果有著青春密碼,就有使不完的勁兒!”活力課堂就是體育教師的青春密碼,因為運動讓體育教師永葆青春,因為青春使體育教師活力四射。倪老師堅持一線課堂教學32年,她經常對青年教師說:“我最喜歡上課,因為體育課讓我永葆青春活力!”
活力課堂是體育教師職業精神的真實寫照,在靈動的身體練習中,發展體能、展現力量、啟迪思維、達成康健,為青春代言;通過健碩的體態、敏捷的反映、智慧的頭腦充盈新時代體育教師的專業發展。
倪老師還關注體育教師內涵活力的增值。她鼓勵青年教師投身教育科研領域,用課題研究敦促全面發展。她率先垂范,主持的江蘇省“十三五”規劃課題“支持兒童選項學習,助力體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研究”順利結題,研究成果榮獲江蘇省基礎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目前,江蘇省“十四五”規劃課題“基于具身認知理論指導的小學體育兒童思維的研究”已經開題;她潛心專研12年,出版了專著《創意生活體育的教學設計與實踐》。教育科研讓體育教師“腹有詩書氣自華”,朝氣蓬勃、青春飛揚。
在新時代體育教師的使命與擔當中,“教師隊伍建設與培養”是一項重要工程,要努力做好“青藍”工作。2015年,倪老師通過申報、答辯,成為南京市首批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她為青年教師設立“全科教師”目標,從師德師風、通識技能、專業發展、特長才藝等方面編制五年發展規劃和行動方案,每年對照既定目標進行自我審查,找差距、補短板、促成長。為了磨煉青年教師的“德行”,倪老師在南京溧水、高淳、六合農村希望小學成立志愿服務站點校,每年帶隊去農村小學送教,體驗當地堅守希望小學的青年教師的教學生活,用真情、愛心、活力激發學生對體育運動的熱情。倪老師的工作室還聯合公益組織,通過線上線下的形式,為云南、貴州、青海、江西等鄉村體育教師進行培訓。
我相信,倪晨瑾老師對活力課堂的構建和實踐,能夠為解決學校體育改革、學生體質健康發展面臨的諸多問題,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提供啟發、成為范本,迎來體育與健康學科真受重視、廣受青睞、成為學生乃至全民健康生活一部分的美好明天。
(作者系江蘇省教育科學研究院體育教研員,江蘇省特級教師)
責任編輯:孫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