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峰
在小學體育的教學實踐中,安全教育是體育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小學體育教師要將安全意識教育適當地納入到平時的教學中,協助學生創設適合自己的教學環境,提升學生的整體素質,并為其后續的職業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小學階段,是學生身體素質發展重要時期,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既要對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培養,又要對學生的安全意識進行培養。教師要首先建立起安全至上的理念,通過開展體育安全活動,激發學生的運動參與,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通過運動,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識,達到增強體質,磨練意志,收獲體育運動的快樂。在體育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營造出安全教育氣氛。以安全內容為核心,激勵學生們投入到體育運動中,要注重自身安全,提高同學們的安全意識。
要提高國民的身體素質,就必須加強青少年的身體素質。所以,在推進安全教育的同時,要牢固地樹立起體育教學中的健康觀,還要有國家與社會兩個層面的合作,為體育教學的各個環節提供有力的支持。
充分利用學校有關部門的資源和能力,對各個主體對健康的反饋要求進行密切關注,對體育教學的評價權重進行適當的調整,對體育成績與綜合素質能力要求的不同點進行嚴格的區分,將安全教育課程與體育教師的教學考核指標融合在一起。
對師資力量進行強化,并積極開展學校的體育課外活動,提高學生的整體安全意識。身為老師,在平時的體育教學中,更要起到表率的作用,注重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識,這樣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樹立健康的觀念,進行健康的鍛煉,增強自己在教育第一線的責任感。
課程一直以來都是老師進行教學活動的指導方針,是貫穿教育體制改革的指導方針。體育課程標準的制定是體育教育的核心。隨著安全教育之普及,學校及老師應高度重視體育課之標準化。
在體育課程教學中,不能再沿用以往的“固化”的方式,而要意識到現代的教學標準在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上的有效性。整合多個方面的力量,使各學科之間的聯系更加科學和系統;與此同時,在選擇體育運動的時候,要對學生的身心特點進行充分地考慮,選擇與學生的實際情況相適應,對學生的將來發展起到積極作用,讓學生們熱愛體育、愛運動,進而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
在進行體育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要與教材內容密切結合,確保教育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從而有效提高小學生的安全意識。在實踐中,教師要明確體育教學活動的目的和任務,注意對學生進行理論性的講解。基于此,老師也應滲透安全意識的相關理論內容、理論要求,讓小學生參與到技能技巧的訓練中,并重視小學生的安全問題,使他們在細節中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識。在每一個存在安全隱患的環節中,老師都要起到表率作用,親自做好示范,引導學生參與到科學、合理的訓練中去。在這種情況下,學校應設立特別的體育委員,以便更好地協助老師,并注意學生的安全問題。除此之外,小學生還應該加強相互之間的監督和管理,防止發生違反實際操作程序的現象,用反面案例更好地警示小學生。
總之,學校的安全教育以促進學生的身心健康為教學目的。在未來杰出人才的建設進程中,小學是其根基之地。在當前小學的諸多課程中,體育學科是基本課程,它可以培養小學生的個體素養,綜合素質,更好地培養小學生的性格。因此,在當前的小學體育教學活動中,老師們應該重視對小學生的安全意識的培養,這樣才符合綜合性人才的現實要求。在小學體育中,要進行安全教育,必須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充分利用體育的作用,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第二,加強安全觀念的宣傳,主體責任;第三,建立體系性的體育課程體系,提高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運動安全意識。
(作者單位:山東省濟寧市泗水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