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碧青 黃君 卓婧



摘要:文字是古今交流溝通的一種媒介,承擔了特定場域中傳情達意的敘事功能。以黃海的海報設計作品為例,通過對電影海報片名字體敘事性和編排兩個方面進行分析研究。總結了書法字體、創意字體、印刷字體、手寫字體等不同字體的敘事性手法,并論述其在電影海報中情節展現、情感表達及意境營造的方式。對海報中的片名字體立足視覺語言與敘事結構進行分析研究,便于多元化的信息時代高效傳達影片信息,滿足市場和受眾信息認知的需求。
關鍵詞:文字 黃海 電影海報片名字體 字體敘事 敘事方法
中圖分類號:J05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0069(2023)11-0030-04
引言
海報,是一種源于電影又高于電影的藝術表現形式,作為電影的宣傳手段之一備受關注。在電影海報中,片名文字不僅承擔著傳達影片的信息,又是引領受眾視線的一種至關重要的圖形語言。因此,片名字體的音、形、義作為海報中重要的視覺符號,是海報設計的重點,傳達影片信息與敘事情感,并賦予電影海報獨特的視覺效果。作為中國海報設計界翹楚的黃海,其海報作品一出世就自帶微博熱搜體質,可見大眾對其設計作品的高度關注。2007年,黃海設計的電影海報作品《太陽照常升起》一戰成名,在眾多海報設計作品中脫穎而出。其設計的海報還有《花木蘭》《捉妖記》《哆啦A夢:伴我同行》《我在故宮修文物》《小偷家族》《千與千尋》等作品。本文以黃海海報中的漢字片名字體設計為出發點,分析敘事性在其作品中的運用方法,以及敘事性如何通過海報片名字體傳達電影精神和文化特質。
一、片名字體的敘事性特征和要素
(一)敘事性。敘事是指在同一時間和因果關系的事件上,再現有意義聯系的視覺符號。指敘述事情的故事情節,包含多個故事,具有較完整的敘事體系[1]。敘事性指通過敘事媒介傳遞自己的觀點和情感,拉近受述者的關系,產生情感的共鳴。敘事學源于法國的結構主義,是研究敘事作品與敘事文本相關的理論,著重分析敘事文本的邏輯結構、應用機制和敘事中的共體和個體特征的關系[2]。最早的敘事形式是結繩和巖畫,現今敘事和語言符號、視覺符號聯系緊密,增加了敘事的張力。
(二)片名字體。海報中片名字體濃縮了整部電影的精華、敘述了電影的內容與類型、傳達了電影的基本信息、給予了受眾對電影海報的第一印象,而文字結構和字體排版是影響受眾印象時間長短的重要因素。文字結構與圖像等比例的結合以象形化的手法凸顯字體設計成為了最實效的傳播形式之一[3]。因此,在設計電影海報片名字體時,首先考慮音(讀音)、形(筆畫造型結構)和義(文化內涵、意義)。其次,綜合電影內容、風格、導演喜好等來確定敘事的立意與基調,解析電影文本。最后,依據字體編排形成視覺元素、營造文字點線面的敘事情境進行排版,根據文字語調、概念、結構、大小和形態塑造出具有一定識別性的空間形象,完成片名字體的空間敘事[4],傳播更多的電影信息。
(三)片名字體的敘事要素和流程。片名字體敘事構成的三要素:設計師(敘事者)、海報片名字體(媒介)、受眾(受述者)。敘事的流程如圖1所示:
設計師在海報設計的過程中擔任敘事者的角色,海報片名字體是設計師和受眾的媒介。通過這一媒介,設計師與受眾之間締結了情感與思維的橋梁,產生情感共鳴。海報片名字體(媒介)設計的好壞,決定了敘事者能否向受眾準確傳遞信息和解讀故事情感,從而獲得受眾的心理認同感。
二、片名字體的敘事性手法
(一)不同字體風格的敘事性表達方法。字體的敘事性由筆畫組成,通過筆法的提按、絞轉等展現字體間架結構和粗細濃淡的藝術風格,具有強烈的視覺感。
1.書法字體風格。書法以毛筆為工具,象形漢字為基礎,字體筆畫具有裝飾性,講究章法、氣韻、結構和墨色,其形式包含形體勻稱的篆書、端莊古雅的隸書、方正沉穩的楷書、飄逸靈動的行書、一氣呵成的草書等。“計白當黑”是清代鄧石如創造書法藝術美的法則之一。書寫時,利用空白與不同形狀的黑色線條運動之間的辯證統一,敘述出書法作品的韻味[5]。“計白當黑”多運用于影視劇中與傳統文化相關的海報作品,承擔了敘述電影故事情節的作用。
黃海設計的海報字體以服務影片的主題為設計的終極目的,融合書法元素為落腳點,以“達其性情,形其哀樂”的審美功能,極限表達出書法高深莫測的情感和獨特的東方意境[6]。電影《影》(圖2)是一部武俠片。海報中的字體圖形化,白色的“影”字占據海報面積的四分之三,在黑色氛圍的襯托下顯得格外的醒目。字體展露行書提按、絞轉的筆觸,展現運用自如有力的字體間架結構,突顯影片中影作為替身文武雙全的形象。右邊“彡”字筆畫因書寫速度產生干枯和留白的肌理,瀟灑飄逸的視覺效果與影片中“影”為了生存和自由迫不得已成為替身,形成巨大反差的視覺感。畫面中,主人公“影”采用“計白當黑”的手法,持劍暗藏于字體之中巧妙形成了正負形,以“影”字為正形,“身體”為負形,有效再現影片中影作為替身只能隱藏于黑暗的故事情節。書法元素構造了電影俠者氣息的語境,整張海報一黑一白的色彩增加視覺沖擊力,帶給受眾煥然一新的視覺體驗。
2.創意字體風格。在眾多的信息中,設計者在字體本身的基礎上,以新穎的理念對字體筆畫結構進行藝術化的構成。在達到圖形化、象形化、風格化目標的同時,講述電影深層次的涵義,強化故事情感,喚起共鳴。現今大多數電影海報的片名字體都會進行創意設計,其特點是:一是在創作中相對較自由;二是更加符合設計師的設計理念。
在黃海的電影海報作品中,創意字體依據電影的主題進行創造。如電影海報《黃金時代》(筆鋒版)(圖3)字體設計,將宋體的字體結構分解為筆畫,以分散和凌亂的順序進行排列,構建成“虛幻、冰冷、剛強、堅硬的墻”的圖形語言的方式,尖銳的氛圍與蕭紅坦然自處的形象形成強烈的對比,暗喻劇中當時的蕭紅正處于分手前夕,精神上感到無助和迷茫。字體顏色為銀白色,照應影片中蕭紅把文字當作武器,顯露影片中其“敗絮其外,金玉其中”的信息。整幅海報節奏感很強,文本更是賦予了電影相關的衍生意義,增強了觀眾對海報信息的解讀。
3.手寫字體風格。目前,大部分紙質書籍的字體都是印刷體,風格中規中矩。相比印刷體,手寫體更加隨性自由,善于傳達電影的精神氣質,展現電影人文情懷。手寫體在海報作品中尤其擅長表達青春、家庭、愛情的電影主題。
如今,海報作品中的手寫體逐漸增多。如電影海報《念念》(圖4)字體中的手寫體“念念”兩字前后排列呈現層次感,營造自然隨意的視覺效果,讓受眾享受良好的視覺空間體驗,同時展現出影片線索。“念念”兩字筆畫的粗細和凹凸不平的肌理,反映了影片中三個人對現實生活的迷茫和無力中釋懷過往的故事。字體間架結構的拖沓和無力,展現成長后要和親人分離的故事線索。電影《小偷家族》是一部家庭劇。看似一家人卻是由被原生家庭拋棄、家暴、遺忘、漠視的人組成。海報中手拿巨傘冀望一家人不散的希翼,傘形又似“家”
字的寶蓋頭,撐起傘就意味著撐起一方小小的庇護,但卻撐不起風吹雨打,為受眾營造懸疑的氛圍。傘諧音“散”,暗含影片最終的結局。
字體采用了童真的筆跡,暗示了電影的溫暖和無聲的羈絆,展現了電影真實、自然、質樸、干凈的情感。
4.印刷字體風格。印刷字體通常是電腦字庫中常用的字體,最早分為4種:楷體字、宋體字、仿宋字和黑體字,其特點在于設計中字體風格較統一[7]。印刷字體的形式均具有規范性,常出現在報紙、雜志等印刷品中,為讀者帶來良好的閱讀體驗。
現今,印刷風格的片名字體設計,在海報版面中表現形式較嚴謹,整體效果規整大方卻略顯尋常。因此,設計時需要結合電影題材和背景環境進行綜合創作,從而準確傳達了電影信息并富有別出新意之感。如電影《太陽照常升起》(圖5)在1958-1976年,中國處于壓迫和束縛的社會環境背景,人們仍有爭取自由與渴望解放的心。無論如何,天上的太陽和人們心中的太陽每天都會照常升起。海報字體設計使用了印刷字體風格,以印刷體引出歷史線索,傳達影片言有盡而意無窮的內涵和意境。海報以傳統的中國紅為主色,紅色代表熱情和希望,呼應影片中春夏秋冬的4個小故事,規整的字體有序排列在畫面的中心位置,吸引觀者視線。主人公“瘋媽”的人物形象穿梭于字體之中,動靜結合,視覺上與受眾引起互動,用平面的造型營造了立體的視覺效果,增加畫面的層次感,打破以往印刷字體呆板敘事的形象,寓意深長。
(二)主體形象的強化方法。在海報中片名字體設計時,采用改變字體筆畫結構、色彩和圖形、重組字體結構、附加字體肌理等強化主體形象的方法(如表1),有助于傳達字體的敘事性,形成不同的視覺觀感,凸出視覺主體形象。
1.字體筆畫的改變與替換、結構的重組與變化都力圖精準傳達視覺信息,表達文化內涵、情緒和心理暗示等情感的視覺元素[8],達到因人而異的目的。
2.肌理的直觀表達方式。肌理將視覺和質感的雙重屬性展現在人們眼前,有利于體現質感和表達情感的宣泄。字體肌理設計方法有兩種:一是通過附加肌理增加文字表面的層次感,二是針對內容的某一設計點附加肌理,表達電影內涵[9]。
3.色彩讓字體更加醒目。既增加了字體設計的空間感、靈氣和靈魂,也體現出電影風格及凸出主題。每個顏色代表著獨特的情感敘事性,映射不同背景下不同的含義與意義。以醒目的視覺形象引起受述者的情感回應,達到傳播信息的目的。
4.字體和圖形元素的融合。直觀快速地展現電影中的某個情節或線通過象形化的設計,更好地傳達海報敘事性的敘事主體和敘事內容、增加視覺吸引力、提高視覺感召力,強化電影主體形象。
如電影海報《少年的你》海報字體運用水墨元素,“少年”二字的上方揮灑點滴筆墨如少年揮灑的汗水。字體筆畫的間架結構和略帶傷痕肌理的邊緣增加了視覺情緒,令人印象深刻[10]。“少年”二字共用畫筆,豎線與橫線筆畫虛實的結合,好似有種線條在流動,呼應電影劇情中優等生陳念幫自殺的同學胡小蝶蓋下衣服,被魏萊等人欺負。
機緣巧合下陳念幫了混混少年小北一次,因此,在陳念受欺負時小北保護了她,寓意互幫互助,敘述電影真情流動的線索。右下角“你保護世界 我保護你”照應影片主題。
電影海報《風犬少年的天空》片名字體設計充滿整張畫面,筆畫形態灑脫,大小字號錯落有致,構成動態平衡的視覺效果。運用毛筆字中飛白的手法,表達出青少年在成長道路中酸甜苦辣的生活經歷與感受。“天空”二字結尾的橫畫、捺筆起畫龍點睛的效果,字體肌理的虛實關系呈現風一樣自由、肆意灑脫的視覺感受和奮勇直前的生活態度,呼應青春年少的主體形象和神采飛揚的影片信息。紅色字體更加符合影片青春瘋狂和自由的主題。構圖上,融合了斜線構圖和Z形構圖,右上角至左下角的一束光線照耀了城市體現了斜線構圖模式。
圖形設計上,水粉畫的筆觸,構造出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氣勢,城市上方的云霧籠罩,營造水墨氤氳的意境,朦朧縹緲的空間表現,似乎傳遞出了一種中國水墨畫的審美感受。因此,狂暴的風雨與靜謐的城市形成鮮明的對比,增強畫面的視覺張力。
電影海報《撞死了一只羊》片名字體設計用大小不一的字號進行排版,強調“撞羊”事件。“撞”字巧妙地與藏文字體相交叉,展示影片撞羊流血的線索,“血”同時是身份的象征:一是象征撞死了一只羊的司機,二是象征影片的殺手;暗示了身份的重合,是輪回和救贖。
這是一部融合藏族特色的電影風格,“羊”象征著影片中藏族牧民的重要資產,代表著家庭收入和家庭生命的繁衍能力。“羊”字上面兩點用羊角進行替換,象形化的手法使受眾倍感親切。作為一名有佛教信仰的藏族司機,撞死一只羊后,找僧人超度羊,并為它做了天葬,代表了羊與人的生命價值相等的電影主題。而買了半扇羊肉,是維護世俗的面子以獲得情人的芳心,用一語雙關表達:“羊即是神仙又是凡物,既是信仰又是換取世俗好處的工具”。“撞死一只羊”字體右邊筆畫的下方采用墨點拉長的方式,形成一種撞羊后流血的視覺感,暗喻電影中虛實的兩條線,“虛”的部分暗示一切都是假設,一切都是夢;實的部分,由兩個生活迥異的巴金相遇形成了一次短暫的交叉,證明兩個巴金是真實的存在。字體采用白色與流血的紅色形成對比,為受眾留下懸念。
三、片名字體的敘事性設計在電影海報設計的作用
在不同的海報作品中,每張片名字體設計的背后都有影片獨特的故事,在藝術表達、情感傳遞、文化特征等相比之下,敘事性也有強弱之分(表2)。
(一)情節展現。海報中片名字體的敘事方式分為敘事概念和敘事表達。敘事概念根據字義提取關鍵詞。敘事表達通過字體藝術表現的物質手法:結構、形態、大小、序列、節奏等進行情節表現,準確傳遞故事情感[11]。如電影海報《七里地》(表2左一)字體設計以字體的大小進行排版,形成疏密得體的視覺效果,電影的主題內容呼之欲出。“七里地”字面的意思是家和遠方兩地之間的距離,實指家的縮影。字體采用白色,呼應三代人七十年間來回走動過程中流汗的故事。“七”字采用了三個字中最大的字號,強調兩地相隔的距離。汗水浸濕字體的藝術效果,展現虛實結合的視覺效果,增加了畫面的層次感,同時提高字體設計的個性和作品的思想深度。不僅引人注目,也體現了為生存奮斗、夢想而走和尋根而歸的電影精神。將中國傳統紙張作為畫面背景,輔之暈染潑墨,歷盡滄桑的氛圍感油然而生,加上由印章組成的上映日期,構造了濃厚的人文意境。圖形以兩位主演交錯疊加在剪紙紅色“福”字上面為海報的中心,爺爺金士杰飽經滄桑的眼神與孫女春夏滿懷溫情的微笑對比鮮明,一老一少、一高一低完成了跨越時空的對話。劇情節奏環環相扣,表達出三代人歸家、離家、又歸家的故事,充滿了濃濃的鄉情,表達了中國人對故土的依戀,體現了家國的情懷。電影海報《綠皮書》(表2右一)三個字字體的間架結構看似是一個整體,但筆畫之間又存在間隙,暗示電影中剛開始時黑人唐·雪利博士和白人保鏢托尼兩人之間心的距離感的故事情節。僅從“綠皮書”去欣賞海報會有無從下手的迷茫之感。細看發現手是一白一黑撫摸著方向盤兩邊,傳遞影片中二人相知、相伴、相熟的友情。圣誕樹的畫面,影射圓滿結局。“綠皮書”全程“The NegroMotorist Green Book”意為給黑人旅客的安全出行指南,其標語是“現在我們可以沒有尷尬地旅行”[12]。影片中隨著南下的過程,綠皮書并不能充當護身符,因唐的膚色而受到的歧視與不公是來源于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電影由1962年的真實故事改編,美國白人至上運動曾掀起了高潮。影片中,因一次旅行使看似毫無交集的兩位男主產生了聯系。劇中的白人誠懇邀請黑人去自己家過圣誕節,白人全家歡迎他到來的溫馨場面,體現了兩個不同膚色、階級的人放下固守己見,接受了自己也接受了別人,最后成為了朋友。
(二)情感表達。電影與電影海報作為表現情感的基本方法,二者都具有傳播情感和交流情感的功能。設計海報片名字體時,表達情感的目標脫穎而出,助力情感交流的視覺符號走向更高級[13]。敘事者需賦予海報片名字體設計美感,使受述者產生閱讀興趣,解讀電影故事情感,加深視覺印象[14]。如電影《影》(表2左二)是一部古代武俠片,敘述一個替身的悲痛故事。整部電影的色調以黑白為主,利用中國水墨畫的藝術形式,大面積使用黑白灰。海報以黑灰為主色調,將電影宗旨與海報表達的傳統形式結合起來。以柔和線條的方式呈現道家文化的陰陽圖形,通過太極之道把行走朝堂和戰場的隱晦替身“影”比作陽圖中的黑點,凸出“影”面對困境依舊微笑面對人生的影片精神。將“影”字的尾部進行細化、分叉和延伸,描摹出英勇頑強的電影主旨形象。整幅畫面充滿了水墨元素,憑借古典中式美學展現極致唯美的詩意手法,渲染出寫意、冷峻的風格,再現電影情感線索的同時刺激受眾消費,實現情感性和功能性的統一。電影海報《海上鋼琴師》(表2右二)4K修復經典版,片名字體運用了宋體字,如果是對電影背景和電影風格一無所知的受眾,單從片名字體無法準確理解電影傳達的信息。片名字體設計沿用了國際版海報中的經典字體風格,呈現出影片中純粹的1900(天才鋼琴師)不被世俗凡事所打擾的情緒,與為了名利而隨波逐流的人們相比,保持初心,需要堅定的立場和更大的勇氣[15]。畫面巧妙地以鋼琴鍵為海上和大陸的分界線,版面一分為二。鋼琴好似船的形狀,透過船的窗口看到了帽子和岸上的景色,此處呼應影片中1900為了夢想一生待在船上,扔出帽子寓意對岸上的紐約和心愛女孩感情的告別。
(三)意境營造。字體的色彩、肌理、質感描述著不同的美感與意境。“意境”不僅是某一具體形象的代表,而且是由“象”的組合和疊加形成“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境界[16]。筆墨是營造意境的主要工具。明代董其昌將墨法置于筆法之上,在《畫禪室隨筆》中指出:“字之巧處在用筆,尤在用墨,然非多見古人真跡,不足與語此竅也”[17]。黃海善于把水墨渲染出煙云繚繞“超然物外”的美學氛圍,把水墨元素中濃、淡、干、濕、漲、渴墨的表現方式結合虛實、變幻莫測的筆法,達到爐火純青的美學境界。如電影《亂》(表2左三)是一部戰爭題材的電影,整張海報(圖6)畫面突出“亂”字,潑墨的“亂”字占據了海報的三分之二,看似隨意的筆畫,實則精細入微:整張畫面是由戰亂場景和戰士們的剪影組成,帷幕被武士刀切開撕裂,透過縫隙看到一個高聳背景的主角——武士秀虎,孤身走進戰場,前處的房屋與糾紛現場,直擊電影主題。“亂”字的筆畫處有多重動勢的武士形象,其中也有秀虎的三個兒子(太郎孝虎、次郎正虎、三郎直虎)正在廝殺,將戰爭的激烈場面躍然紙上。血紅色字體和古典水墨的渲染傳遞殘酷的氛圍。電影海報《隱入塵煙》(表2右三)主題是“春燕銜穗”。整張畫面類似版畫風格,采用對稱的構圖方法,以夫婦耕種為中心線將畫面一分為二,告知觀眾這是一部關于農民生活的電影線索。黑白色調展現了大西北農村獨特的景象,農民夫婦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農作生活,透露著簡單的淳樸。片名字體設計運用水墨元素中干的筆觸技法,若隱若現的字體呼應電影“輪回”內涵。影片將擁抱鄉土的寫實與含蓄樸實的寫意達成一體,營造男女主角(農民)扎根土地、自給自足、生活不易,但主角們不怨不憂并安之若素的情景。以麥子的生長和收獲象征著時間的輪盤旋轉,既是開始又是結束,最終會塵歸塵土歸土。
總結
正如美國勞拉里斯《視覺錘——視覺時代的定位之道》的廣告一書講述:視覺遙遙領先于文字被大腦所接受,并深入人心。憑借一個“視覺錘子”的力量,把“語言釘子”釘入潛在受眾的心智[18]。海報作為視覺圖形語言,是敘事者對電影的深度解讀,片名字體是立足于電影文本的轉譯,從而傳達影片信息和引領受述者的視線,敘述電影情感,詮釋電影精神。
本文以黃海電影海報為例,研究分析其海報中片名字體的敘事性,發現海報片名字體設計,始終以電影文本為中心開展轉譯設計,在轉譯的過程中需深度理解文本的內涵和藝術特點,運用強化片名字體主體形象的敘事方法展現影片故事的完整性、連貫性、情節性,同時使字體擁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和規整對稱的美感,有利于海報作品呈現獨特的視覺張力。通過探索黃海海報中片名字體的表現形式和內涵及藝術表現手法,以期今后創作出更具魅力的海報作品。
參考文獻
[1]李春青,李瑩,孔杰,張曼.敘事學視角下的北京老舊小區公共空間改造設計研究[J].北京建筑大學學報,2022,38(03):10-21.
[2]文麗偉. 敘事性思維在海報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福建:廈門大學,2019.5.
[3]王喜艷. 漢字構形及其在視覺設計中的演化[D].天津美術學院,2004.127-128.
[4]馬全福.文字敘事設計方法研究[J].包裝工程,2021,42(18):274-281.
[5]魏鳴.傳統書法字體在電影海報中的創意設計表現[J].設計,2016(15):140-141.
[6]吳彥頤.從“書為心畫”到“達其情性”——兼論書法藝術的抒情功能[J].中國書法,2017(14):145-149.
[7]張紅.字由像生——論電影海報片名中的字體設計[J].美與時代(上),2019(08):70-72.
[8]袁浩然.當代電影海報片名字體設計中敘事性手法的應用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 2017.35.
[9]尹瑾 董正裔.淺談平面設計中肌理對文字的影響[J].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07(02):79-80.
[10]劉碧峰.電影海報設計中字體情緒的營造[J].電影評介,2020(19):97-99.
[11]袁立.基于敘事性手法的字體設計研究[J].大眾文藝,2020(11):59-60.
[12]豆瓣.https://movie.douban.com/review/9913222/.
[13]董航.電影海報設計中視覺符號表現研究[D].沈陽建筑大學,2018:39-40.
[14]金燦.字體設計中敘事思維的應用策略[J].山東農業工程學院學報,2020,37(04):97-98+101.
[15]劉碧峰.電影海報設計中字體情緒的營造[J].電影評介,2020(19):97-99.
[16]龐曉菲 丁文路.書法在黃海電影海報設計中的美學意蘊[J].電影新作,2020(03):149-152.
[17]藺俊峰.晚明書法墨法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8:9-10.
[18][美]勞拉·里斯.王剛,譯.視覺錘——視覺時代的定位之道[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6.
[19]宋奕勤,許靜雯.黃海電影海報中的中國傳統審美意象對當代海報設計的啟發[J].設計,2023,36(1):42-45.
[20]聶穎之.黃海電影海報設計作品探析[J].設計,2022,35(15):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