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曉萌 劉立園



摘要:社會智能化發展的大背景下通過激勵老年群體主動參與的方式,將適老化設計從一種外在機能的補償轉變為群體優勢的充分利用,與其他群體共同反作用于社會“智”理的發展。文章選擇主題相關的案例展開分析。基于前人的研究,已有的情境理論給出了4個情景類型。依據這4個類型分析老年群體優勢是如何在適老化設計中發揮作用。在之前設計理念的基礎上更加強調老年人的自身優勢,更加具有積極性。優勢視角下的設計行動主義打破了 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的傳統設計思維,強調在不同情境下以生產性老齡化為理念,意在借助老年人的豐富閱歷、社交欲望以及生活技能等優勢,為社會做貢獻。
關鍵詞:適老化 情境理論 優勢設計 情境 老年群體
中圖分類號:TB47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0069(2023)11-0080-03
引言
中國現已正式進入老齡化社會發展階段,社會特征中老年人所表現弱勢群體特性,需通過針對性適老化設計為老年群體提供社會生活服務,滿足其需求。從社會調研來看,當前老年人表現出積極主動的社會參與熱情,其中追求時尚元素及學習新事物等社會需求顯著,針對進行適老化設計,需充分尊重老年人心理意愿及其背后的社會定位,扭轉適老設計的基本價值觀,改變過去以補償為目的工具性生理輔助的設計依托不同情境下的資源需求,進行優勢設計。現有理論體系中,優勢視角已經意識到了老年群體的價值和重要性,但大多是從明晰概念以及分析智能社會對適老化設計影響出發,并沒有對優勢進行多方位、多層次的研究。在此背景下,利用不同情境下老年群體的優勢,結合現有“智”理發展的具體案例,重新考慮面向老年群體的設計顯得尤為重要。
一、適老化視角的轉變
消極層面的認識偏差會加劇與社會智能化設計的斷裂。鑒于人口老齡化研究整體發展實踐較短,導致學界易產生對于老年群體性質的誤判[1],進而表現出多重墮距等顯著問題[2]。出現問題后片面的將老齡化問題等同于老年人的問題,采用被動的回應性治理,沒有深入挖掘老年人在設計領域的優勢,忽視了老年群體在不同“社會場景”下的需求和群體存在的社會意義。針對性需扭轉被動回應性治理視角,引入積極視角深度挖掘老年群體社會特征,實現對于老年群體需求的認知重構,引入心理層面的主動性適老設計原則切實改變傳統認知觀念下適老設計的外在技能補償的片面認知,進一步實現從內在和外在、有形物和無形物的多重視角提供了激勵、連接、支持和傳達4個設計著力點,將設計賦能付諸于實踐,為適老化設計提供了新的理解框架[3]。以創新引導為設計關鍵發力點、以積極老齡化為設計態度并以尊重老年人為設計核心思想,將老年人豐富的已知通過設計轉化為新的社會價值與資源[4]。在社會智能化發展的大背景下,通過激勵老年群體主動參與的方式,將適老化設計從一種外在機能的補償轉變為群體優勢的充分利用,與其他群體共同反作用于社會“智”理的發展。
二、情境理論下的案例研究
(一)情境理論
情境理論最早由哥倫比亞大學斯坦利克教授提出,其內涵是人、環境和相關屬性的變化,即研究“人-物-環境”的理論,橫跨了心理學、社會學、生物學等多個領域。Dey列出了地點、身份、活動和時間作為描述特定實體情況的主要情境類型,這些情境類型回答“誰”“什么”“何時”“在哪里”,并作為其他上下文信息源的索引;Ryan 等人將情境分為地點情境、環境情境、身份情境和時間情境;竇金花和覃京燕提出用戶、環境、任務、設備四種情境類型。[5]在設計領域中,常常也會運用情境理論,借助情境思維把產品、使用者以及使用環境等因素放入一個情境空間內,依據使用者的生理需求、心理需求以及行為特征等各要素之間關系,進而得出設計的新方向和新路徑。
1.用戶情境:人群的連接賦予老年群體以價值感,最終調動“渴望”——用戶的需求。對于設計師而言首先要理解情境,然后再創造場景,即設計思維工作坊的方式,從而思考用戶隱藏的需求。將來自情境的認知運用于設計創新當中,是值得適老化再次強調的創新設計路徑。
2.環境情境:隨著社會的智能化發展,公共場所與機構不斷進行智能化迭代升級,網絡空間也開始走入老年群體的世界。然而在電子信息技術蓬勃發展的今天,老年群體與這個時代有著巨大的“數字鴻溝”,也正是因為這個“數字鴻溝”,網絡安全、數字陷阱等一系列問題凸顯,因此,網絡信息安全是適老化設計需要重點考慮的關鍵點。
3.任務情景:任務情境是指要從情節、事件、人物關系以及語言中去挖掘和豐富角色的規定情境,展開想象,真實地生活于規定情境之中,從規定情境出發去完成角色的行動任務,激起內心逼真的情感和有機的思維。任務情境要堅持兩大原則:第一情境要與目標和情境中各元素相匹配,即確保“情境-目標-內容”相一致;第二要與用戶的生活經驗對接,即應該選擇用戶感興趣且有經驗的生活場景,可以激發用戶的參與興趣以及調動用戶的生活積累。
4.設備情境:輔助設備在適老化設計當中也很常見。老年群體壽命延長,生理方面的衰退伴隨疾病擴張威脅,健康不平等現象凸顯,因此老年群體在日常生活中存在著規律性的活動以保證身體的健康狀態,如用藥、檢查和鍛煉等。基于此,設計通過對老年群體提供輔助設備和工具來提升其能動性。
本研究著重探索在4個情境維度下,以具體優勢為新的出發點來進行適老化設計,提取出不同情境的組成因素來進行案例研究,拓展研究者對適老化設計的認識。其中用戶情境的組成因素為用戶認知和用戶需求;環境情境的組成因素是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任務情景的組成因素是興趣愛好和生活經驗;設備情景的組成因素是心理激勵和輔助獨立。
(二)案例研究
本研究選擇主題相關的案例展開分析。在主題方面要求設計案例是以智能社會推動設計為核心價值,最終促進適老化設計的發展,使得老年群體的墮距問題得以緩解。基于前人的研究,已有的情境理論給出了4個情景類型,分別是用戶情境、環境情境、人物情境以及設備情境。可以依據這4個類型分析老年群體優勢是如何在適老化設計中發揮作用的。
設計案例中的用戶評價可以體現出是否滿足了使用者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體驗。為了證明案例的外部效度,盡可能選擇不同實現形式、不同國家、不同地區和生活的各個方面,如表1。
1.用戶情境:“Rendever”為多元服務組,包含參與平臺、VR直播、VR健身及遠景之家。其功能應用的服務路徑為再體驗、再聯系與再激勵。其中再體驗環節主要依托定制懷舊療法工具,進行生命經典場景重溫,強化體驗感知;再聯系則是通過渠道服務來為老年人提供愿望清單服務;再激發則是通過經驗分享為老年人群體搭建友誼平臺。創始人Kyle Rand表示,這項技術可以讓老年群體通過Rendever回憶過去、旅行、參與家人之間的活動場景,從而“讓全球參與者生活的更美好,讓老年人重新融入世界”,如圖1。
Rendever讓人們看到了VR應用落地更多的可能性以及元宇宙將會為老年人帶來的影響,為老年人打開了通向精彩世界的一扇窗口,利用自身的優勢將經驗分享給他人并且讓科技與需求相匹配,從而實現社會“智”理推進適老化設計。Rendever基于用戶情境的認知,充分了解老年群體認知水平,理解了他們在面對快速發展的社會時出現諸多矛盾心理,如在渴望外面世界的同時擔心力不從心,在想要分享經驗的同時擔憂過程繁瑣,因此過多的因素干擾會增加老年群體的認知負荷。基于此,設計團隊以老年用戶為中心,了解用戶能力、心理以及體驗感,將老年群體的優勢結合無意識理論共同助力適老化設計。
2.環境情境:“Senior Chatter”為50+人群聊天平臺,主要目的在于為超過五十歲老人建立情感交流與聯系的平臺空間。應用優勢在于利用配置文件手動驗證,通過專門監控團隊提供外部監控與管理支持,最終打造清凈、友好、趣味的聊天環境,如圖2。
環境情境分為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在聊天這一情境當中主要指社會環境,即在Senior Chatter聊天平臺可以聯絡到的所有關系網絡。因此在這個復雜的關系網絡中,安全性和隱私性成為了設計師需要關注的焦點問題。Senior Chatter聊天平臺為老年群體的網絡社交提供了一個保障,充分利用老年群體具有強烈的社交熱情以及學習熱情結合云端技術的優勢特點,滿足生理需求的同時照顧到了心理需求,彌合用戶與社會的墮距問題,促使老年群體更加積極地參與社會交往。
3.任務情境:“Social Oven”為創設生活情景提供社交服務的平臺社區,主要為獨具老年人提供烹飪活動社區服務,通過提供鄰里間工具包,組織開展共同參與的烹飪活動,強化老年人群體于烹飪等活動項目中的社交體驗。如圖3。
社會在將目光聚焦于老年群體的生活保障與福利的同時要注重該年齡層面所擁有的價值,“Social Oven”這套烹飪工具就是將這股擠壓的潛力釋放出來,發掘老年群體的社會價值。“Social Oven”體現出了將老年群體的生活轉變為產品,甚至成為了一個系統性設計的進步。興趣愛好和生活經驗是任務情景的重要組成因素,新時代老年群體的興趣愛好和生活經驗更多地在自身所熟悉的領域,且他們對于傳授自己特長及才藝有較高的熱情,其中烹飪是最多人擅長的。同時設計師也將目標聚焦在他們“代際文化傳遞”的優勢上,因此“Social Oven”將老年群體置身于自身所熟悉的情境中,依據豐富經驗去完成通過自制實物而進行社交的任務,從而在滿足“老有所為”的同時,以生產性老齡化為理念,鼓勵老齡群體發揮勞動生產力,通過增強“智”理包容性提升適老化設計的發展。
4.設備情境:“EasyPill ”為智能化健康服務的設備平臺,主要以數據采集手段為老年人用戶提供智能醫療的用藥分析。現階段為概念產品,但其服務邏輯突出體現設備情景對于老年人用戶的身心支持。其優勢在于智能設備提供綜合性系統平臺,強化智能健康管理功能,從外部環境塑造老年人群體的健康習慣。同時設備平臺提供聯網服務功能,家人或醫生能夠第一時間獲取老年人用藥情況,提高健康監控效能[6]。如圖4。
在設備情景當中,應該十分注重心理激勵和輔助獨立這兩點要素,在新時代社會發展中,提高“樂養”的品質,幫助更多的老年人展現自己的閃光點。因此Easypill系統的設計團隊在改善了老年人服藥體驗的同時寄予老年人積極的心理鼓勵,因為有時候老年人可能比青年人更需要“獨立性”。通過設備的輔助促使老年群體積極的面對生活,為適老化的優勢設計開辟新的思維與路徑。
(三)設計過程中4個情境重要性分析
設計的過程是把一種設想通過合理的規劃、周密的計劃、通過各種方式表達出來的過程,情境理論是通過將老年群體置于不同階段的情景描述或分析中進而適應所處動態環境的方法。4個不同情景的應用推動設計過程的發展:如圖5。
1.廣泛調研,明確設計主題:明確設計主題需要結合設計對象特點,提煉出與之相對應的具體功能,然后在有實際價值的情境中分析。因此,在進行調研分析過程中,能通過用戶情境獲得更具體的老年特征,對明確主題以及下一步明確設計定位有重要意義。
2.分析情境要素,明確設計定位:將已明確的設計主題和老年用戶置于不同環境情境中,研究總結相應的環境要素,結合老年群體的優勢進行選擇、組合,設定初步的設計方向,然后再根據可行性,選擇可操作性強的設計方向作為設計定位。
3.基于情境描述,提出多種設計方案:根據設計定位所設定的設計方向,組合老年群體所熟悉場景的影響要素,由“事本邏輯”向“人本邏輯”轉變并運用發散性思維形成初步任務情境設計方案。設計過程中拋開對設計方案的固有認識,置自身于任務情境中,以老年認知和特征實事求是地分析老年群體的適配性。
4.優化設計方案,得出最佳解決途徑:適老化設計的最終輸出即為產品或設備,盡量讓老年用戶有易懂易用的感受。因此在設計過程的最后階段依據設備情景的深入分析,使適老化設計源于生活而不囿于生活,立足于生活而又能超越生活。
在適老化設計中,4個情境在每個過程中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依據設計流程以4個著力點推動過程的發展,為優勢設計促進積極老齡化的實現提供了參考。
三、情境理論視角下適老化優勢設計策略
以情境理論作為適老化設計的支撐,將不同情境下的具體優勢融入到設計細節當中,才能真正為老年人做設計。有關老年人設計的過程中可以采用以下設計策略:如圖6。
(一)用戶情境:用戶情境中的用戶動機與用戶目標即為用戶需求,了解用戶需求從而明確設計的功能任務和意義。在適老化設計當中,設計師只有理解了老年群體的用戶情境,才能真正理解使用者的需求,從而最終得出符合用戶需求的適老化設計。
1.要進行老年群體意圖理解的分析。以老年群體的生理心理特征為出發點分析滿足需求的設計節點,進而從結構化識別與理解、關鍵行為理解和整體行為路徑理解3個方面得出相應的理解策略。
2.要進行老年群體優勢的分析。強化老年人的優勢,將他們最大的優勢:豐富的生活經驗及專業知識用來創造未知的價值,不僅會增加老年人的積極性,還會緩解老齡化帶來的社會壓力。
(二)環境情境:環境情境在設計中更多的是指用戶所處的當前事件與場景,跟隨用戶的移動而變化,因此對于設計提出了更加系統性的閉環式要求,準確分析當前環境中的場景與場景中的事件對用戶的行為、生理以及心理的影響,令適老化設計更為合理。
1.互助群體性交流提升社會積極性。隨著技術的高速發展養老理念轉變,增加群體化的社交有助于宣泄內心的情感,在互助交流當中獲得啟發,引導老年群體走出固有的思維方式,結合所倡導的智慧化養老模式,將現代科技應用于諸多領域,構建友好型社會,營造積極老齡化的良好社會氛圍。2.游戲精神注入設計環境提升活動參與度。借助游戲化的方式,協助老年群體成立社交圈,在一種輕松愉悅且安全的大環境中獲得自身的滿足感,促使老年群體實現從“樂觀態度”到“積極行為”的轉變。
(三)任務情境:老年用戶的行為主要分為功能型行為和休閑社交型行為,由于老年人隨著年齡增長產生相關的個體差異[7],他們的先驗知識可能會不同,在使用技術類產品和服務時,老年人更加依賴于“熟悉度”進行操作。
1.從任務情境的整體性考慮。在適老化的過程中應該基于真實的敘事邏輯,在不同任務情境中與設計交互的過程中保證任務情境的真實性以及前后操作行為的連貫性,符合老年群體所認知真實事件的行為邏輯并且和心理模型相契合。2.從任務情境的細節性考慮。充分考略到整個過程當中細節性的影響要素,運用優勢使適老化設計發揮超出設計本身的價值,為老年群體在數字化的時代打造沉浸式的情境體驗,從而更好地適應智能化社會。
(四)設備情境:設備不僅是情境的接收者,還是設計服務的發起者。現代適老化大多數都與云服務平臺、大數據與智能移動設備相結合,因此難免會產生“數字鴻溝”這一現象,要求在設計領域更加注重老年群體的體驗感受,以區別于年輕人的優勢為出發點進行設計。
1.針對產品的硬件設計。退休后的老年群體隨著時間的推移從自理期逐漸進入依賴期,在此過程中,輔助設備的需求逐步增長,為適應其不同階段的需求,適老化設備也應具備相應的可持續性。2.針對產品的系統設計。構建用戶與系統雙向學習的機制,可以使老年群體更簡單自然上手的同時增加設備的易用性。
結語
適老化的優勢設計與包容性設計、積極老齡化設計等在設計理念上一脈相承,都強調以老年群體為中心。從包容性設計強調不要刻意為老年人設計,到積極老齡化設計強調養老態度變被動為主動使老年群體依靠自身豐富的知識和經驗推動社會創新,從而獲得自我實現的情感需求,并且充分考慮老年人的權利與尊嚴,尊重他們對自己的照顧和生活品質做抉擇的權利。而當前的適老化優勢設計則是在之前設計理念的基礎上更加強調老年人的自身優勢,更加具有積極性。優勢視角下的設計行動主義打破了 從“發現問題”到“解決問題”的傳統設計思維,強調在不同情境下以生產性老齡化為理念,意在借助老年人的豐富閱歷、社交欲望以及生活技能等優勢,為社會做貢獻。
基金項目:浙江省高校重大人文社科攻關計劃項目資助(2023QN030)
參考文獻
[1]邊恕.老齡群體:不可忽視的社會生產力[J].理論與改革,2021(05):140-151.
[2]李熠煜,楊旭,孟凡坤.從“墮距”到“融合”:社會“智”理何以“適老化”?[J].學術探索,2021(08):96-103.
[3]董玉妹,劉朧,董華.積極老齡化視角下的設計賦能方式探究:基于“手段—目的鏈”的案例研究[J].裝飾,2021(02):92-97.
[4]張晶晶,沈杰.設計介入開發老年人創造力探究[J].設計,2017(09):58-59.
[5]竇金花,齊若璇.基于情境分析的適老化智能家居產品語音用戶界面設計策略研究[J].包裝工程,2021,42(16):202-210.
[6]許小俠,江曉芳.老年人家用醫療產品的情感體驗設計研究[J].設計,2017(23):56-57.
[7]熊浩杰,馬云林.基于老年人心理行為特征的老年公寓交往空間設計策略研究[J].設計,2021,34(08):152-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