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虹 黃果



摘要:在積極老齡化視角下對食品安全科普發展趨勢進行分析研究,關注老年人飲食健康、老年人養生保健等食品安全的科普需求,設計出服務于老年人的食品安全科普公眾號。通過分析當下老年微信用戶發展趨勢、食品安全科普公眾號適老性現狀,總結出食品安全科普公眾號適老性存在的問題,明確食品安全科普公眾號適老性設計的必要性,提出食品安全科普公眾號的適老性設計原則。在適老性設計原則下,對科普內容的針對性原則、呈現形式的簡潔性原則、行文風格的情感性原則三方面進行探究,提出關注于老年人健康飲食、食療食養科普公眾號的適老性設計,為食品安全科普公眾號的適老性設計提出新思路,為老年用戶提高生活質量、積極參與社會生活提供了保障。
關鍵詞:食品安全科普 適老性設計 積極老齡化 公眾號
中圖分類號:TB47 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3-0069(2023)11-0134-04
引言
全球人口老齡化已成為必然趨勢,根據聯合國經濟與社會事務部人口司發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19》,全球60歲以上的人口將從2019年的10億增加到2030年的14億,占總人口的16.4%[1],如何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質量和健康需求成為社會關注的問題。人口老齡化下,銀發經濟產業迅猛發展,近年來,老年市場食品安全事件層出不窮,“三無”山寨食品的購買、保健食品的濫食濫用等都深度危害著老年人的身體健康。適老性食品安全科普公眾號設計從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出發,針對老年人關注的問題,推進食品安全科學知識傳播,提高老年人的食品安全意識,推動老年人積極健康的參與社會生活,促進社會積極老齡化的不斷發展。
一、積極老齡化和食品安全科普
(一)積極老齡化
世界衛生組織(WHO)2002年在健康老齡化的基礎上,首次提出“積極老齡化(Active Agine)”概念。在《積極老齡化:一個政策框架》的研究報告中,將積極老齡化定義為通過最大程度優化老年人獲取健康、參與、保障的過程,以使其提高生活質量[2]。首先,老年人健康包括生活質量的提高和疾病的減少,老年人慢性病得到治療和康復;其次,老年人可以根據自己的能力、需求和喜好參與社會經濟、文化和精神生活;最后,在老年人無法照顧自己時,家庭和社區需要提供多種途徑保障其生活[3]。
(二)食品安全科普
隨著工業進程的加快,環境污染嚴重,我國食品安全形式日趨復雜,在基本解決食物數量安全的同時,食品質量安全成為社會關注的突出問題。張桂鴻[4]等關于科普信息需求的研究表明,老年人對于飲食注意事項、營養膳食、食療食養等食品安全信息有很大的科普需求。針對老年食品安全科普這一薄弱環節,如何矯正老年人錯誤的食品安全觀念,增強老年人的食品安全科普教育變得尤為重要。
基于積極老齡化提出的“健康、參與、保障”三個要點,通過食品安全科普強化老年人科學健康飲食的意識,為老年人的健康提供保障,讓老年人更好地參與社會,同時也推動了積極老齡化的實施,如圖1 。
二、適老性食品安全科普公眾號現狀分析
(一)老年微信用戶現狀分析
微信已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社交軟件,數字化背景下也從原來單一的聊天功能發展成為集群聊、語音、朋友圈、公眾號、小程序的多功能社交和信息獲取平臺[5]。在這其中除了基本社交溝通以外,微信閱讀成為老年人普遍使用功能,通過微信發布的《年度數據報告》中可以得知,平均每月年齡55歲以上微信老年用戶數量從2016年的768萬躍升到2018年的6100萬;截止到2020年6月,在微信的老年用戶群體中,閱讀公眾號者的比例達 74. 5% ,轉發公眾號文章者的比例達 62. 4% ,點贊及評論者的比例達80. 1%[6],如圖2。
缺失子女的陪伴,社會參與不強,龐大的老年群體唯有通過微信閱讀排解在生活中產生的孤獨感。
(二)食品安全科普公眾號適老性現狀分析
通過微信的公眾號搜索功能,在搜索欄中輸入“老年、食品安全”兩個關鍵詞,發現僅有“中國老年醫學學會營養與食安分會”和“CAGG營養食品分會”兩個進行老年人食品安全知識普及的公眾號。
在微信公眾號中進一步搜索“食品安全知識”和“食品安全科普”,生成約65個微信公眾號名單,由于命名策略的不同及新公眾號數量的增加,該數不能代表食品安全科普公眾號的數量。對生成的公眾號進行篩選和研究分析,這些公眾號可以分為3類,見表1所示:①各地各級食品安全機構組織的官方公眾號。這類公眾號作為官方公眾號主要進行藥品和食品的安全信息普及,主要目標是建立起政府、企業與消費者之間的食品安全信息追溯體系;②食品安全宣傳機構等傳統媒體的線上公眾號。這類公眾號作為主流媒體的線上媒體平臺,定期發布食品安全相關信息,引領食品安全輿論導向;③相關食品盈利機構和自媒體公眾號。這類公眾號作為相關企業的公眾號平臺,發布相關食品安全科普講座信息,進行食品相關行業協會的相互協作。
(三)食品安全科普公眾號適老性存在的問題
老年用戶數量逐年增加,閱讀公眾號的老年用戶比例較大,豐富適宜的公眾號內容無疑可以促進老年人的自我提升和社會需求的發展。通過對現有食品安全公眾號分析可以發現,針對老年人食品安全的公眾號存在較多的問題:第一食品安全科普公眾號數量較多,內容供給綜合性強,但針對性不足,較少有公眾號將內容重點聚焦于老年食品安全科普這一細分領域,大部分公眾號停留在服務大眾的基礎食品安全知識普及上,導致此類公眾號特色不突出;第二針對老年的食品安全科普公眾號中文章原創性不高,供給內容同源化嚴重,大部分的推文內容都直接從相關文獻中提取,沒有根據老年用戶特征進行二次加工,大段大段文字輸出無形中降低了老年人的閱讀興趣;第三公眾號內容的合法性和科學性難以辨認,其中不乏一部分盈利性質的公眾號,通過宣傳虛假的養生保健信息來誘導老年人購買非法的養生保健產品,老年人的身體健康因此受到極大威脅,同時也阻礙了中國健康老齡化政策的推行。
三、食品安全科普公眾號適老性設計的必要性
(一)滿足老年學習需求
2021年10月19日,由中國老年大學協會編寫的《中國老年教育發展報告(2019-2020)》發布,《報告》中顯示截止2019年12月底,我國共有老年大學(學校)76296所,在校學生數共計1088.2萬人[7]。
多數老年人有繼續學習的愿望,參加老年教育能使老年人心態更加積極,更多地參與社會活動[8],如圖3。一方面,中國老年教育一直發展,老年人對老年大學需求的迅速增長,是老年人對文化對知識需求的縮影;但另一方面,社會養老機構的增長跟不上老年人口的增長速度,養老教育供給能力明顯不足[9]。在倡導終身學習的時代背景下,老年人應該平等享有學習權,為解決這個問題,傳統老年教育模式就必須要創新,實現老年知識普惠化,滿足老年知識需求。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智能手機不斷普及,移動學習、數字學習成為老年知識教育發展的未來趨勢,微信閱讀作為老年用戶的主要活動陣地,建立適老性科學知識普及公眾號,這不僅可以滿足老年用戶學習需求,還能克服老年教育發展的現實障礙,如學習空間不足、交通不便等。
(二)符合老年用戶特征
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老年人視力和聽力都會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在視覺方面老年人的晶體焦點發生位移,折射光線的能力變差,開始出現散光和老花眼現象,只能通過調節眼睛與視物體的距離來看清物體;在聽覺方面老年人的聽覺敏感性下降,聽覺器官的老化和退行等因素改變都會影響到聽覺系統。年齡的增長對老年人的認知功能有重要影響,通常年齡越大認知障礙的風險越高[10]。老年人的認知障礙通常表現為注意力下降,記憶力衰退和思維力遲鈍上,嚴重的認知障礙會導致老年人的情緒出現不穩定等情況,變得十分健忘。適老性設計充分從老年用戶特征出發,在公眾號推文中通過改變原有單一感官的輸出形式,形成集視覺、聽覺多感官模式的輸出形式,最大程度地實現用戶與信息傳輸中的鏈接溝通。
(三)實現老年社會關懷
數字時代高速發展的今天,民眾在享受數字化給生活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不能忘記老年用戶這個特殊群體。國務院辦公廳在2020年11月份發布的《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中,針對老年人在使用智能技術中遇到的各種“痛點”和“難點”,國家和政府要求各級部門做出回應,幫助“銀發族”跨越“數字鴻溝”。老年人進入老年期以后,隨著健康水平下降、社交圈子縮小和空閑時間的增加,都會出現不同層次的消極情緒體驗,適老性設計要求給予老年用戶更多的社會關注,讓老年用戶在情感傳遞中融入科技社會?!袄衔崂弦约叭酥稀保ㄟ^公眾號的文字和語音創建情感的體驗情境,賦予公眾號推文情感化的特征,通過情感的傳遞建立與老年用戶的情感互動,在情感化情境中促進老年人的社會交流。
四、食品安全科普公眾號的適老性設計原則
(一)科普內容的針對性原則
食安科普公眾號的適老性設計原則要求食品安全科普公眾號在科普內容上有針對性,從適老性的用戶需求出發,深入分析老年用戶的需求與期望,對老年群體進行研究,包括老年用戶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健康特征等。食品安全作為一個較大的科學知識體系,老年用戶傾向于關注與自己生活密切相關的食品安全信息,例如,如何養生保健、老年常見疾病的食療食補、科學營養膳食等。
(二)呈現形式的簡潔性原則
食安科普公眾號的適老性設計原則要求食品安全科普公眾號在呈現形式上要簡潔,從適老性的用戶特征出發,針對于器官衰退的老年用戶,在設計中利用視覺和聽覺的感官功能的互補,盡可能少地造成老年用戶的閱讀障礙。公眾號的內容輸出形式上要從老年用戶的生活習慣、生活愛好出發,多通過圖片和視頻向老年用戶傳遞食品安全資訊;如老年用戶喜愛聽戲曲、歌曲,也可以采用語音科普的新型科普形式。公眾號的視覺設計上要盡可能簡化,增強對于老年用戶閱讀的視覺引導,減輕老年用戶的閱讀成本和記憶負擔。
(三)行文風格的情感性原則
食安科普公眾號的適老性設計原則要求食品安全科普公眾號在行文風格上有情感性,在進行食品安全科普的同時給老年用戶提供情感滿足,情感化的設計原則可以建立老年用戶與公眾號之間的情感鏈接。人在進入老年期以后,會因為缺少子女的陪伴而產生孤獨感,甚至會因為跟不上時代發展產生自卑感,拒絕與社會交流,更加愿意待在家里。情感性設計在食品安全科普過程中加入熟悉元素,通過充滿關懷和溫暖的語氣向老年用戶傳遞溫暖,可以為老年用戶構建“居家”的情感體驗情境[11]。
五、食品安全科普公眾號適老性設計實踐
基于適老性設計原則,充分考慮老年用戶的需求和期望,結合現有的食品安全科普公眾號,設計適合老年用戶的食品安全科普公眾號,如圖4。通過對現有公眾號的對比分析,將公眾號命名為“食安樂”,食,食品、飲食;安,安全、安定;樂,快樂、愉悅,公眾號目的是聆聽老年聲音,傳播有溫度的食品安全知識,伴老年健康快樂度過老年生活。
本公眾號設計為老年用戶提供食品安全相關知識,老年用戶通過了解食品安全知識改善自身飲食、保持身體健康,在閱讀過程中滿足老年知識需求,啟發和引導老年轉變消極情緒,以積極視角來看待老年階段,從而提高老年生活質量。公眾號“食安樂”公眾號設計緊扣適老性設計三大原則進行設計,從老年用戶對于食品安全的特殊科普需求,到建立舒適、暢通的閱讀互通渠道,最后創建情感化的體驗情境如圖5,為老年用戶提供一個舒適的閱讀平臺來獲取食品安全知識,完善自身膳食體系,優化生活質量以此推動中國積極老齡化的發展。
(一)自定義菜單欄實現科普內容的“小而精”
微信公眾號設置自定義菜單欄的功能,能為用戶提供方便、快速地導航效果。通過對當前兩個服務老年用戶的食品安全相關公眾號分析,發現這兩個公眾號的主菜單設置都存在層次復雜、指向不明確等問題。老年用戶獲取目標信息時需要進行多次界面跳轉,操作的復雜程度嚴重降低了老年用戶使用過程中的體驗感和愉悅感,這無疑降低該公眾號的使用率和參與率?!笆嘲矘贰惫娞栃畔⒓軜嬙跐M足老年用戶需求的情況下,簡化菜單欄的層級數量,設有養生保健、食療食補、我要投訴三個一級菜單,內容明確,分類清晰的菜單欄確保老年用戶使用公眾號時可以第一眼看到有效信息[12],如圖6?!梆B生保健”下設有保健食品科普、保健品誤區等兩個二級菜單,老年用戶可以通過檢索和游覽的方式查閱有關保健食品的相關推文;“食療食補”發送賬號主體提供的關于常見老年疾病、慢性疾病的膳食指南等相關推文;“我要投訴”將跳轉相關國家主流媒體公眾號的投訴平臺,為老年用戶提供投訴渠道。
(二)音圖結合式推文滿足科普形式的“快和簡”
其他公眾號和互聯網內容的整合是現在大多數老年微信公眾號的主要信息來源,這類公眾號文章并沒有根據老年用戶的閱讀習慣進行重新整合、重新編輯,復雜的文字內容、排版難以在老年微信圈形成二次傳播,無法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知識傳播。“食安樂”公眾號充分考慮漢字方形的獨特性和單位面積內筆畫多特點,通過加大字間距和行間距能夠顯著提高老年人文本可讀性的主觀感受[13],因此選用34-36pt字號,增加了推文的字間距和行間距,實現了老年用戶的最佳可讀性;同時,在推文中加粗放大重要信息降低老年用戶的認知負荷,提高信息獲取率[14]。與傳統閱讀相比,數字閱讀呈現出更加豐富的內容,“食安樂”公眾號中文字和圖片信息的界面布局,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純文字冗長的問題;推文中加入音頻、視頻等形式,滿足了一部分視覺障礙老年人的良好閱讀體驗,如圖7。
(三)對話式溝通營造科普用戶的“情與景”
老年群體在情感上處于敏感和脆弱期,心理承受能力下降,“做有溫度的食品安全知識傳播者”作為“食安樂”公眾號的設計理念,充分體現了公眾號的情感目標。“食安樂”公眾號在保證科普內容的準確性與科學性的基礎上,充分加入情感性元素,利用關懷、對話、參與的溝通形式,建立起與老年用戶之間的情感互動[15],如圖8。
“食安樂”公眾號推文中的情感元素賦予公眾號情感價值,構建一個“家”的情境可以充分觸動老年用戶的心。在“家”的情景讓老年用戶打破對于科學知識的陌生感和距離感,非正式的科學知識傳播途徑幫助老年快速獲取食品安全相關信息,一方面完成了作為食品安全科普公眾號的設計目標,另一方面也以此種方式彌補老年用戶因缺少子女陪伴帶來情感缺失。
結語
積極老齡化背景下,老年微信閱讀用戶大幅度提升,適老性公眾號的需求愈加迫切。本文總結分析當下老年食品安全科普公眾號的現狀,指出現有食安科普公眾號存在的問題,提出公眾號的適老性設計原則,從科普內容、呈現形式、行文風格三方面出發,設計出關于食品安全知識科普的適老性公眾號,為后續研究研究公眾號的適老性設計提供了一定的設計依據和實踐參考價值。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專項任務項目(高校輔導員研究),項目批準號:21JDSZ3153。
參考文獻
[1]董玉妹,劉朧,董華. 積極老齡化視角下的設計賦能方式探究:基于“手段—目的鏈”的案例研究[J]. 裝飾,2021,(02):92-97.
[2]世界衛生組織.積極老齡化政策框架[M].北京:華齡出版社,2003.
[3]鄔滄萍,彭青云. 重新詮釋“積極老齡化”的科學內涵[J]. 中國社會工作,2018,(17):28-29.
[4]鐘桂鴻,余小冬,劉丙龍. 公眾食品藥品科普信息需求調查與分析[J]. 中國藥業,2020,29(10):103-107.
[5]姚勁松. 我國老年人微信閱讀的內容供給現狀與優化策略[J]. 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版),2020,41(04):150-154.
[6]騰訊研究院 S-Tech 工作室. 吾老之域:老年人微信生活 與家庭微信反哺[R].2018.
[7]王莉莉,王宿梅. 多措并舉關愛老年人 提高老年生活品質[N]. 人民政協報,2021-10-25(006).
[8]范正輝. 終身教育視野下積極老齡化路徑研究[J]. 繼續教育研究,2021,(01):41-45.
[9]岑先梅. 新形勢下廣西老齡事業發展思考[J]. 市場論壇,2020,(08):61-64.
[10]劉小路,丁虹月,韋鑫珠. 基于老年人認知需求模型的資訊APP界面設計研究[J]. 設計,2018,(01):26-27.
[11]陳燁. 淺談老年產品設計中的人性化關懷[J]. 設計,2019,32(19):76-77.
[12]鄧丹. 基于視覺選擇性注意的界面交互適老化設計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7.
[13]何燦群,譚曉磊. 智慧養老背景下的老年人數字閱讀界面設計研究綜述[J]. 包裝工程,2020,41(20):57-68.
[14]白學軍,于晉,覃麗珠,楊海波. 認知老化與老年產品的交互界面設計[J]. 包裝工程,2020,41(10):7-12.
[15]許飛. 基于用戶體驗的老年人手機APP界面設計研究[J]. 設計,2018,(16):134-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