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彤 陳陽
摘 ? ?要: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是適應當前經濟社會發展與國家建設需要而產生的一種教育實踐活動。紅色文化作為先進文化,對于培養新時代大學生具有重要意義。高校將黑龍江紅色文化充分融入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有利于為大學生提供正確的價值導向,使大學生樹立堅定不移的理想信念。高校通過為大學生搭建多樣化教育平臺,加強傳承紅色文化的師資隊伍建設、多方位組織紅色文化實踐活動等路徑,激發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紅色動能,使其從中汲取創新創業教育的不竭動力。
關鍵詞:黑龍江;紅色文化;大學生;創新創業
中圖分類號:G642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2-4107(2023)08-0024-04
大學生創新創業是提高大學生綜合素質與實踐能力的重要活動。《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大學生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主力軍,支持大學生創新創業具有重要意義。如何在這一過程中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將紅色文化融入其中,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值得深入思考與探究。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要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弘揚革命文化,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1]。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群眾在尋求民族獨立與國家富強中形成了紅色文化。黑龍江紅色文化作為獨具特色的區域紅色文化,資源豐富,涵蓋物質、精神、制度等形態,薪火相傳,賡續不輟,在每個時期都書寫出不朽的紅色文化篇章,它對于增強文化軟實力、培養大學生的愛國主義和家國情懷具有重要作用。
一、黑龍江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必要性
中國共產黨帶領黑龍江人民在浴血奮斗中孕育了獨具區域特色的黑龍江紅色文化,這是中國共產黨帶領黑龍江人民在血與火的革命時期英勇奮斗的歷史見證,彰顯著黑龍江人民英勇無畏的氣概,這不僅是黑龍江革命歷程的縮影,更是中國共產黨和黑龍江人民共同創造的精神財富,其內涵豐富,意義深遠。在大學生創新創業的過程中,需要堅定的理想信念為大學生指明前進的方向,需要不朽的精神動力給予大學生不懈的力量。因此,對于紅色文化需要倍加珍惜、長期堅持,并在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實踐中不斷豐富和發展。
第一,凸顯黑龍江紅色文化的育人功能。黨的十九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紅色文化的重要作用。因
此,高校利用現存的、獨具特色的黑龍江紅色文化,將其融入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是增強大學生自身本領以培養社會需要人才的必然要求。中國共產黨帶領黑龍江人民在各個時期形成了成果豐碩的紅色文化,如東北抗聯精神、大慶精神、北大荒精神等,都是寶貴的精神財富。大學生的政治立場與方向是否正確關乎國家的前途與未來。為黨育人、為國育才是教師的重要職責,更是高校引導和教育大學生的目標與方向。在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活動中,將黑龍江紅色文化融入其中,大學生通過親身參與到實踐活動之中,更容易了解和銘記黑龍江紅色文化精神內涵,產生由內而外的價值認同與共鳴,將課堂傳授的知識真正融入到實踐活動之中,在潤物細無聲的過程中凸顯黑龍江紅色文化的育人功效,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信仰與理想信念。大學生通過了解革命的艱辛歷程,從中獲得智慧與力量,認識到歷經艱辛的努力付出才能獲得成功,以此錘煉他們的意志,提升他們的能力,豐富他們的本領,將紅色文化精神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第二,增強對黑龍江紅色文化的傳承和發揚。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抓好青少年學習教育,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2]。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在革命與斗爭中帶領廣大人民群眾鑄就的不朽的革命史詩,是中國革命歷程的縮影,是革命實踐的歷史印記。黑龍江紅色文化正是中國共產黨帶領黑龍江人民在革命、建設和改革過程中,通過自強不息、頑強拼搏,最終形成的,這是黑龍江人民革命與奮斗歷程的真實寫照,更是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重要的精神養分。當前,隨著高校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的深入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已經成為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對于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初心與使命、堅持不懈拼搏奮進具有重要價值引領與時代意義。在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活動中,如若一味追求數據化,流于表面形式而輕視內在的理論與價值,則并沒有真正實現這一實踐活動的內在旨意。將黑龍江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各個環節,用革命先烈的光輝事跡去引導和教育大學生勇于擔當、甘于奉獻、不畏險阻、敢于拼搏。大學生在創新創業中踐行并傳播紅色文化的精神內涵,在這一過程中提高自己并有所收獲,將時代內涵與紅色文化相融合,推動黑龍江紅色文化永葆生機活力。
二、黑龍江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現實意義
黑龍江紅色文化作為中國共產黨精神譜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黑龍江文化資源起到重要的補充作用。黑龍江紅色文化在培養大學生的愛國情懷和責任擔當,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價值引導,堅定其創新創業理想信念,培養其不畏艱難險阻、頑強拼搏的斗爭精神,為其提供創新創業實踐動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正確的價值導向。在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活動中,黑龍江紅色文化將引領大學生養成正確的價值觀。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網絡信息技術的迭代演進,我們進入了信息化快節奏時代。相較之前,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突破了時間、空間、地域的局限性,人們獲取信息的方式更加迅速和多樣。當代大學生所處的環境發生了變化,智能化與數字化拓寬了大學生學習的路徑與方式,開闊了大學生的眼界,但各種誘惑與潛在的風險也存在其中。“大學生的心智尚未完全成熟,極易受到不良思想文化的侵蝕和網絡有害信息的影響”[3]。大學生仍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塑造過程中,辨別信息的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升,需要先進的精神文化為大學生提供精神引領與價值導向,因此,高校應加強對大學生身心健康的關心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領。大學生的價值判斷和行為選擇不但對他們的成長成才具有重要作用,對于國家和民族的未來也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因此,高校對大學生的引導至關重要。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在百年奮斗中形成的深厚的文化積淀,是中國人民披荊斬棘、勇攀高峰的精神養分。黑龍江紅色文化作為黑龍江文化資源的一部分,是無數革命先烈在艱苦奮斗中鑄就的不朽的革命史詩。作為優秀文化代表的紅色文化,其中堅持不懈、艱苦奮斗、勇于斗爭的精神深深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光榮傳統不能丟,丟了就丟了魂;紅色基因不能變,變了就變了質。”[4]在物質資源豐富的今天,我們更不能忘記來時的路,老一輩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精神正是大學生的精神需求和前進力量。高校要將黑龍江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之中,通過了解、學習、領會,讓大學生深刻體會革命先烈堅持不懈、敢于拼搏的斗爭精神,從紅色文化中汲取智慧與力量。
第二,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強大的精神支撐。風險與挑戰、荊棘與挫折,是大學生在創新創業過程中的主旋律,如若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和披荊斬棘的勇氣與信心,大學生面對各種困難與挑戰時都能迎刃而解。堅定的理想信念對于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乃至成長成才都具有重要的作用。紅色文化是廣大人民群眾在炮火洗禮中形成的自強不息、艱苦奮斗、砥礪前行的優秀革命品質,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鮮明體現,是培養大學生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的優秀素材,對于大學生堅定理想信念、培養頑強拼搏的精神具有重要作用。紅色文化正是大學生在創新創業實踐中所需要的價值引領與精神內涵,紅色文化的感染力、生動化和力量性是很好的教育資源,為大學生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與力量源泉,為育人提供了支撐與導向。創新創業的過程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坎坷與磨難并存。堅持不懈的意志力與堅韌不拔的大無畏精神是大學生在這一過程中必不可少的。大學生從紅色文化中、在中國共產黨人堅定的理想信念中汲取的智慧與力量,以及老一輩革命家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是促進大學生堅定創新創業的不竭動力。大學生理想信念堅定,就能抵抗各種不良的誘惑與腐蝕,就能勇于迎接各種艱難險阻,接續奮斗、不斷前進,將個人夢與中國夢緊密相聯,通過個人夢的實現促進中國夢的實現。
第三,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不竭的實踐動力。中國共產黨帶領黑龍江人民在進行革命、建設的過程中,形成了以龍江“四大精神”為核心的黑龍江紅色文化。龍江“四大精神”中艱苦創業、百折不撓、勇于開拓的精神對于大學生創新創業具有示范作用。東北抗聯精神展現出勇敢頑強的黑龍江人民不畏犧牲,在白山黑水間奮勇抗爭,挺起了中華民族的脊梁。楊靖宇、趙尚志等無數革命先烈,拋頭顱、灑熱血,他們的精神可歌可泣、永垂不朽。新中國成立初期,為了解決糧食短缺和石油匱乏的現實困境,黑龍江人民積極響應黨中央號召,在北大荒和大油田間開墾與創業,為促進國家發展貢獻力量。“艱苦奮斗、勇于開拓、顧全大局、無私奉獻”的北大荒精神歌頌了一批又一批轉業軍人放下刀槍拿起鋤頭同廣大青年一起投身茫茫荒原之中,揮灑汗水奉獻青春,將自己全部貢獻于北大荒的建設之中。他們在這里扎根,成家立業,荒一代、荒二代、荒三代為了北大荒不斷發展壯大奉獻自己的全部。在新中國成立10周年之際發現的大慶油田將我國貧油的帽子擺脫掉,促進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在這一建設時期,黨領導人民群眾開創性進行大慶油田開采,所面臨的風險和挑戰是前所未有的,在技術手段落后和氣候條件惡劣的情況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歷史性成就,形成了“愛國、創業、求是、奉獻”的大慶精神,以及以王進喜為代表的鐵人精神。近些年,國家對于大學生創新創業活動給予許多政策上的鼓勵與資金上的支持,不論是國家層面、地方政府層面,還是學校層面都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搭建平臺,給予支持。因此,將黑龍江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創新創業中,有利于大學生沿著老一輩革命家的足跡,發揚老一輩革命家的創業精神,在新時代展現出大學生創新創業的斗志與激情,書寫出獨具時代特色的絢麗華章。
三、黑龍江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實踐路徑
紅色文化獨具政治教育意義,高校應通過多種方式和路徑將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中。具體路徑包括整合紅色文化搭建多樣化教育平臺,用大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傳播紅色文化;全方位組織紅色文化實踐活動,激發大學生創新創業紅色動能;建設紅色文化引領創新創業的師資隊伍,為大學生提供指導與幫助。
第一,整合黑龍江紅色文化,搭建多樣化教育平臺。在數字化、信息化時代,網絡技術改變了人們的生活,信息傳播更加迅速和便利。因此,在增強紅色文化傳播力與提升影響力的過程中,應當改變傳統方式,實現突破與發展,采取大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將紅色文化融入創新創業教育實踐之中。黑龍江紅色文化獨具魅力,通過科技融入等多種方式和渠道增加影響力刻不容緩。首先,要深入挖掘黑龍江省紅色資源,例如,革命人物、歷史事件、革命精神、紅色遺址遺跡等,對于黑龍江省各地市紅色資源的種類、分布、開發、保護情況進行摸底,并分門別類地進行整理,根據不同紅色資源的特點有效地融入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其次,通過互聯網、信息技術將2者進行整合。高校可利用動畫、動漫等大學生喜愛的形式進行傳播,提高大學生的紅色文化知識儲備。最后,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紅色教育基地等在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和弘揚革命精神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將信息化、科技化融入紅色教育基地,通過AI等技術進行網上展覽,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現紅色革命遺址、遺跡,生動還原場景,打造富有黑龍江特色的、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紅色教育基地。例如,大慶石油工人最初尋找、開采、儲存石油的工具和方式,石油開采路線、石油工人工作環境等,用數字化技術全景展示,讓大學生更加直觀感受先輩的創業歷程。又如,牡丹江“八女投江”抗聯女戰士紀念地、東寧革命烈士陵園、抗日英雄馬駿紀念館、偵查英雄楊子榮烈士陵園等抗聯精神革命實踐基地,通過數字化技術手段讓大學生感受當地文化,增強對當地歷史的了解,自覺將黑龍江紅色文化融入創新創業實踐之中。
第二,推進黑龍江紅色文化融入創新創業教育。“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實踐是認識的前提和基礎,只有真正參與到實踐活動之中,才能真正感受紅色文化的魅力,激發大學生創新創業的動力。大學生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與希望,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至關重要。黑龍江紅色文化是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現行文本,因此,高校要充分挖掘和利用起來,并將其融入到創新創業之中。高校可以同黑龍江省教育廳、博物館、文化部門、團委、關工委等各部門共同組織一系列愛國實踐活動。例如,紅色讀書會、紅色主題紀念日等系列活動,可以通過革命人物后代講紅色故事,讓大學生更加了解革命烈士的生平事跡;通過紅色照片、紅色視頻展示,讓學生通過真實記錄體會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通過參觀革命烈士紀念地、墓地、紀念館等,讓學生身臨其境重溫革命歷程,了解那段紅色歲月;通過利用寒暑假前往周邊紅色基地進行調查研究,如大慶鐵人紀念館、王震將軍紀念館等地,重溫革命路線,增加對黑龍江紅色文化的了解。此外,還應根據不同學院、學科的特點,采取不同方式將紅色文化與大學生創新創業相結合。對于藝術類專業的大學生,可以通過紅色旅游宣傳視頻制作比賽、紅歌創作大賽、紅色旅游紀念品設計大賽等活動,學習了解紅色文化并將其與創新創業相結合,在這一過程中提升自己的專業能力與實踐本領;對于語言類專業的大學生,可以通過紅色文化翻譯、講好紅色故事等活動,學習了解紅色文化并積極傳播紅色文化;對于歷史類專業的大學生,可以通過擔任紀念館志愿者、重溫革命歷程、暑期實踐活動等,學習了解紅色文化。在這一過程中,大學生利用自己的專業特長將紅色文化與創新創業實踐活動相融合,增強紅色文化的傳播力和影響力。
第三,壯大黑龍江紅色文化引領的創新創業師資力量。創新創業實踐是大學生與教師之間的雙向互動,作為連接大學生在校學習文化知識與步入社會的橋梁,對于大學生鍛煉自身能力、提高自身本領具有重要的作用。師資力量作為增強大學生科學文化素質、涵養大學生精神文化內涵的主要推動力量,不但在對大學生傳道、授業、解惑這一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而且在大學生價值觀的導向與心理建設過程中同樣擔當重任。大學生雖相較于青少年在思考與處理問題上相對成熟,但仍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塑造時期,在創新創業過程中仍需要教師加以引導與幫助。紅色文化能夠給予大學生前進的勇氣與智慧的力量,因此需要利用紅色文化引領創新創業實踐。在利用紅色文化引領創新創業實踐的過程中,高校要組建一支政治立場堅定、知識儲備豐富、師德師風高尚的高素質導師隊伍;要充分發揮導師在指導創新創業中的主導作用,鼓勵導師將黑龍江紅色文化融入到教育教學中,讓學生在課堂學習理論知識并用于創新創業實踐過程中。同時,高校還需聘請企業導師,在具體創新創業實踐中融入紅色文化;還應樹立一些創業成功案例的優秀典型代表,發揮朋輩的輻射作用。此外,高校還應制定并完善一套科學高效、精準有力的評價體系,構建評價主體多元、評價原則合理、評價方法有效、評價細則詳盡、科學系統的評價體系。評價過程中不僅重視結果更應重視過程,讓學生真正從中有所收獲、有所成長,總結性評價與過程性評價相結合,對大學生創新創業進行科學分析與評價。在紅色文化引領創新創業的過程中,要注重高職院校和本科大學之間受眾群體的差異性,要結合各學校的學生特點,因地制宜進行培訓與教育;還要注重各學院、專業學生的不同差異,結合各自學科特點,將專業知識融入其中;還要發揮學校的特色和優勢,將學校校
史、學科特色、專業優勢融入到創新創業中。
紅色文化是黨領導人民奮斗歷程的見證,是黨和人民共同的精神財富。黑龍江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帶領黑龍江人民在白山黑水間戰斗的記載,是黑龍江人民精神力量的源泉。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長征路,在新的百年奮斗征程中,我們所面臨的風險和挑戰是前所未有的,但任何時候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高校應始終秉承著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將紅色文化融入到大學生創新創業中,通過紅色文化給予大學生創新創業的自信心與堅定的意志力,用紅色文化激勵大學生不斷前進,給予大學生披荊斬棘的精神力量,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提供不竭動力。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全面建
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而團結奮斗:在中國共產黨
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N].人民日報,
2022-10-26(1).
[2] ?習近平.在黨史學習教育動員大會上的講話[J].求
是,2021(7):4-17.
[3] ?陳陽.新時代大學生公民道德教育的原則與策略[J].
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21,75(12):80-82.
[4] ?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
出版社,2017:183.
[5] ?周潤之.新時期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
的研究[J].陜西教育(高教),2022(8):67-69.
編輯∕李夢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