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敏,楊占峰,謝晨瑤
(鄭州工業應用技術學院,河南鄭州 451000)
隨著社會的發展,互聯網在現實生活中已得到廣泛應用,人們獲取營養知識的途徑越來越多,健康意識逐漸增強。然而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仍然存在營養和健康相關問題,如有研究報道,大學生營養知識匱乏,有些大學生了解一定的營養知識但不能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及飲食行為,有些大學生經常暴飲暴食,喜歡吃宵夜、燒烤、零食等[1-3]。大學生作為祖國的希望,其營養狀況與健康素養關乎國家的未來和社會的發展,學習掌握營養健康知識,端正營養態度,養成健康行為,也是大學生的必修課之一[4]。為充分了解河南大學生的營養知識、營養態度和營養行為現狀和大學生的營養狀況,從而針對性開展營養和健康教育,建立大學生的營養監測,指導學生建立健康的飲食行為,本研究采用整群抽樣法對河南5 所高校學生進行調查分析。
通過網絡平臺隨機選取河南省5 所高校大學生作為調查對象,共發放問卷1 500 份,收回有效問卷1 377 份,其中男生615 人,女生762 人,醫學專業(學過營養知識)447 名,醫學專業(未學營養知識)318 名,非醫學專業612 名。
1.2.1 營養狀況調查
營養狀況評價采用體質指數(Body Mass Index,BMI)評價,BMI <18.5 kg·m-2為營養不良,BMI 在18.5 ~23.9 kg·m-2為正常,BMI 在24.0 ~27.9 kg·m-2為超重,BMI ≥28 kg·m-2為肥胖。體重為晨起空腹體重(精確至0.1 kg),身高為身高測量儀測量凈身高(精確至0.1 cm)。
1.2.2 營養知信行調查
結合《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 版)》和高校學生實際情況自行設計調查問卷,問卷經過預調查后修訂而成,問卷的信度檢驗采用再測法。問卷的效度檢驗采用專家判斷,經過3 次修改后,最終93%的專家認為問卷效果能夠達到較高水平。本問卷內容包括基本信息(年齡、性別、院校、專業、年級、身高和體重)、營養知識、營養態度和營養行為4個部分,其中營養知識10 題,回答正確得1 分,回答錯誤不計分,總分10 分;營養態度12 題,采用5點計分法,依次為1 ~5 分,總分60 分;營養行為10 題,采用5 點計分法,依次為1 ~5 分,總分50 分。最終得分越高,說明健康素養越高(營養知曉率高,營養態度端正,行為健康)。
問卷數據采用SPSS 18.0 軟件統計處理。
據調查,11.69%的大學生營養不良,66.67%的大學生體重正常,超重和肥胖的大學生分別為14.89%和6.75%。其中女生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多于男生,而男生的超重和肥胖多于女生,超重分別為15.61%和14.30%,肥胖為9.27%和4.72%。男女生超重和肥胖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01),而年級、專業和學校間的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詳見表1。

表1 大學生營養狀況分布情況[n(%)]
如表2 所示,1 377 名大學生的營養知識平均分為(6.48±0.29)分,其中女生營養知識比男生略豐富,分別為(6.56±0.31)分和(6.33±0.36)分(P=0.024)。隨年級升高,學生營養知識不斷積累,知曉率也明顯升高,且年級之間營養知識得分有顯著性差異(P<0.001),這與邱烈峰等[5]的研究較為一致。學過營養知識的醫學專業學生知曉率最高,營養知識得分為(6.86±0.27)分,其次是沒學營養的醫學生(6.67±0.39)分,非醫學生得分最低,為(6.10±0.29)分,三者之間存在統計學差異(P<0.001)。大學C 學校學生營養知識得分最高(6.77±0.36),不同學校間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

表2 大學生KAP 得分情況 單位:分
營養態度方面,男生營養態度不如女生好(P=0.001);與營養知識的變化趨勢類似,隨著年級升高,學生的營養態度逐步改善,且各年級之間的營養態度得分具有統計學意義(P<0.001);不同專業的學生營養態度也不同,學過營養知識的醫學生營養態度得分最高[(44.03±0.66)分],非醫學生營養態度得分最低[(40.82±0.49)分],且不同專業間的營養態度得分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01)。大學C學校學生營養態度得分最高(43.54±0.85),不同學校間營養態度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
大學生的營養行為與營養知識、營養態度有類似的規律,女生的行為比男生得分更高;年級越高,營養行為越健康;學過營養知識的醫學生比沒學過營養知識的學生得分高,醫學生比非醫學生的行為得分高,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大學A 學校學生營養行為得分最高(37.81±0.61),不同學校間營養行為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
由表3 可知,營養知識與營養態度有一定的相關性(R=0.268,P<0.001),營養知識和營養態度都與營養行為相關,其相關系數分別為0.242 和0.465(P<0.001)。

表3 大學生KAP 的相關性分析
如表4 所示,營養不良組、超重組和肥胖組知信行各項得分均顯著低于體重正常組的大學生(P<0.05)。

表4 不同營養狀況的大學生KAP 得分情況 單位:分
調查發現河南大學生的營養狀況欠佳,女生出現營養不良的情況多于男生,男生超重和肥胖的比例遠遠高于女生,這表明女生為了保持身材更注重自己的飲食行為。大學生對營養知識的了解較匱乏,這與學生學習營養知識的自主性有關,學生掌握知識的途徑較單一,學校課程較枯燥,無法讓學生對營養知識有全面深入的了解。此外,大多數大學生的營養態度不夠端正,雖然有少部分學生了解營養知識,但并沒有轉化為行動,這與相關研究報道的研究結果不太一致[6-7]。所以,學校應加大營養知識宣傳力度,讓學生全面深入地了解營養知識[8]。
河南大學生存在嚴重的營養行為不良現象,如飲食習慣不健康、飲食結構不合理等,所以在加強營養知識學習基礎上,應重點引導學生健康飲食行為的養成[9]。營養不良組、超重組和肥胖組的得分顯著低于體重正常組的大學生,表明加強學習營養知識,擁有正確飲食觀念,養成良好的飲食行為,有助于合理控制自己體重,保證良好的營養狀況[10]。
綜上所述,大學生的營養狀況和知信行情況不容樂觀,學校應加大營養知識的宣傳力度,普及營養知識,督促學生改善飲食結構,養成健康行為,增強身體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