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偉波
摘 要:近年來,隨著新課程改革日益深化,高中化學教師所肩負的核心素養培養任務日益艱巨,且尤其需要在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方面投入更多精力。從一直以來的教學經驗可知,學生主體是教學中不可缺失的角色,只有將學生主體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教師才能更加順利地完成既定教學任務。鑒于以上所述,平時工作中,每個高中化學教師都需以生為本探究總結多元科學策略,有效培養提升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實現優質教學。
關鍵詞:高中化學;以生為本;自主探究能力
高中階段,化學學科知識極具抽象性,對于每個學生而言都具有一定的學習難度,所以他們通常難以在短短的課堂時間里把握相關知識內涵,無法擁有高水平的化學綜合能力與素養。由此,每個學生都需要在課堂之外持續參與學習活動,進行更深一步鍛煉,為順利達到預想學習目標付出更多努力。在此背景下,自主探究能力對于學生的重要性就凸顯了出來,只有以自主探究能力為支撐,各個學生才有能力參與更多學習鍛煉活動,持續提升學科水平。另外,綜合分析以往高中化學教學實踐可知,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中心,教師無論采取哪種教學措施都需要充分考慮學生主體學習特點、個性需求等,否則將無法為學生創設適宜的教學環境,難以優化學生學習效果。綜上所述,在當前階段的高中化學學科教學過程中,各任課教師就要重點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同時堅持以生為本不斷進行反思改進活動,持續優化具體教學引導措施,優化學生學習鍛煉環境,最終達到預想學生培養目標。
一、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必要性
在以往高中化學學科教學過程中,受傳統思想的影響,部分教師對學生主體作用重視不足,較少給予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機會,所以很多時候都難以高效完成既定教學任務,無法促使學生在較短時間里大幅增強化學學科能力與素養,這也就從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必要性和意義。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深入,很多教師逐漸予以學生主體正確認識的機會,在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方面花費了較多精力。在擁有良好自主探究能力的情況下,學生通常會有動力與熱情持續自主參與化學學習活動,迅速積累、豐富化學學科知識與技能;基于良好自主探究能力,在遇到問題與困境的時候,學生第一時間想到的往往并不是向同學或者教師請教,而是會自主進行深入探索研究活動,盡可能自己獨立攻克諸多學習障礙,在完成基礎學習任務的同時,鍛煉增強自身綜合素養;如果具備良好的自主探究能力,學生通常可以預先自主學習新知,為課堂學習做好準備,迅速達成預想課堂學習目標。在針對高中階段學生開展教學工作的時候,化學學科教師必須對以上所述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必要性有一個清楚的認知,接著就要遵循以生為本原則,創新引用諸多科學教學培養策略,引導學生充分進行學習鍛煉,逐步促使學生自主探究能力達到理想水平,為其綜合學習進步增添助益[1]。
二、以生為本培養高中生化學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
(一)創設良好環境,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興趣
從大量教育教學經驗可知,興趣是學生積極學習的動力,如果學生對課堂教學內容興趣濃厚,那么他們勢必將積極主動地投入相關學習活動,大大提高學習效率與質量,最終在較短時間里達到預想的學習目標。相反,如果學生對課堂新知不感興趣,甚至有些厭惡,那么其必將難以集中注意力高效學習。與此同時,教學環境的影響作用不容忽視,它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學生的學習實踐。因此,高中化學教師有必要創設良好環境,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為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奠定良好基礎。
例如:平時課堂上組織學生學習《含硫化合物的性質》這一單元知識的時候,為了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實踐活動中,教師就需要著重在營造良好環境方面花費較多心力。首先,在開始的導入教學環節,教師就可以通過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們播放簡短的動態視頻,引導學生直觀形象地了解生活中的含硫化合物,如硫化汞,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丹砂,從一開始就為課堂增添豐富生動趣味元素。其次,正式為學生講解本課新知的時候,每當告一段落的時候,教師就可以組織學生參與一定的習題競答游戲活動。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逐一向學生提出預先設計好的問題,其中包括“品紅溶液、溴水以及淀粉碘溶液這三種有色溶液與SO2相互反應可以褪色,請問他們的實質是否相同?”“石灰水與SO2反應的時候,是否會有沉淀產生?”等,同時鼓勵班中每個學生積極思考,以搶得機會進行回答,答對的學生可以獲得一定積分,最后積分較高的三名學生不僅可以得到口頭表揚與鼓勵,也可以得到一定的物質獎勵。除了以上所述,教師還可以采用更多恰當手段有效改善課堂環境,如鼓勵學生自由結組進行討論交流活動等。這樣,教師勢必可以順利改善教學環境,從而促使學生積極參與到每一環節學習活動中,在有效夯實知識基礎的同時,鍛煉增強自主學習能力[2]。
(二)營造民主氛圍,增強學生自主學習動力
從以往實際教學情況來看,高中階段很多學生之所以缺乏化學學習動力,不愿意在相關學習活動中投入較多精力,其中一項原因是沒有得到平等的對待。部分教師通常更喜歡成績好的學生,會給予他們更多關注以及發表意見的機會等,而對學習成績稍差的學生有所忽視,沒有予以其應有的尊重。學生要想擁有高水平的自主探究能力,通常需要持續參與學習活動,進行有效鍛煉,這樣自主學習動力對于學生的重要性也就凸顯了出來,需要師生加強關注。所以,平時針對高中階段學生開展化學教學工作的時候,各任課教師就有必要借助多元有效措施營造民主氛圍,有效增強學生自主學習動力,從而為學生自主探究實踐奠定堅實基礎,有效推動其自主探究能力穩步提升。
例如:基于《氯氣及氯的化合物》部分化學知識開展課堂教學工作的時候,鑒于以往教學經驗,教師需摒棄傳統教學思想,遵循新課標指引,積極引入民主元素,優化教學氛圍。在正式進入課堂之前進行教學設計的時候,很多教師為了制訂出更加符合學情的教學計劃,通常都會聽取所教學生的意見。在此過程中,教師不能單單與學習成績好的學生交流以聽取他們的意見,還應主動去詢問學習成績較差學生對其以往教學行為的感受和意見,并鼓勵他們提出好的建議,最終制訂出基本照顧到所有學生需求的優質教學計劃,奠定良好教學基礎。實際課堂上,在知識分析講解過程中,為了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很多教師通常會對學生進行提問,給予學生啟發的同時引導學生進行簡單的思考鍛煉。這時,教師不僅需要給予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答題機會,同時也要針對其他學生的能力層次而設計相應難度的思考問題,鼓勵他們獨立探究解答。除了以上所述,教師還需在更多環節盡力平等對待各個學生,營造民主氛圍。在此氛圍中,幾乎每個學生能夠感受到教師對自己的尊重,同時也會深切體悟自己與他人沒什么不同,有著可取的一面,那么其自主學習動力必將大幅增強,助力其自主探究實踐,促進其相關能力迅速提升。
(三)鼓勵質疑提問,激活學生自主探究思維
在任何學習活動中,良好的思維能力都是不可缺少的,否則任何人都將淪為記憶的機器,而沒有自己的想法,無法深入探知相關知識的內涵,不利于其迅速學習進步。具體鍛煉自主探究能力的時候,良好思維能力對于學生的重要性更加凸顯,需要師生加強重視。由此,實際以高中階段學生為對象開展化學學科教學工作的時候,各任課教師就需時常鼓勵學生質疑提問,啟發學生思考,從而有效激活學生自主探究思維,為學生有效鍛煉自主探究能力增添助益。
例如:平時課堂上引導學生學習《物質及其反應的分類》部分化學知識的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按照既定計劃為學生詳細分析講解基礎內容,幫助學生豐富知識儲備,還需借助質疑提問手段引導學生進行思維鍛煉。實際在完成基礎講解任務之后,教師就可以為學生留出充足自主時間與空間,鼓勵學生進一步思考討論剛剛所學新知,并大膽進行質疑提問。于是,學生們通常都會提出系列問題,其中包括“對于A+B=C+D這一反應來說,如果C、D生成物為兩種沉淀,則A、B是否有可能為鹽和堿?”“金屬氧化物是否一定是堿性氧化物?”“生活中人們常用食醋除去熱水壺內壁上的水垢,這樣做是否利用了氧化還原反應?”“能夠電離出H+的化合物是否都屬于酸?”等。在此基礎上,教師需要做的并不是立即將各個問題的正確答案告訴學生,而只針對每個學生的問題給予啟發與提示,鼓勵他們自主探尋各個問題的正確答案。這樣,幾乎每個學生的思維將被激活,從而積極高效地進行更深一步的獨立探究學習活動,順利完成基礎性知識學習任務的同時大幅增強自主探究能力,進而為其長遠學習實踐助力[3]。
(四)布置練習任務,給予學生自主鍛煉機會
當前階段,在新課改背景下,雖然減負成了一種趨勢,但對于學生而言進行一定量的實踐練習活動還是必要的,因為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強化所學,并深入鍛煉提升自身包括自主探究在內的各方面學科能力與素養。與此同時,在任何教學活動中,學生都是作為中心與主體而存在的,所以教師無論推行何種教學計劃,或者是采用何種教學措施,都需要將學生主體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否則教學效果將大打折扣。因此,在開展化學教學工作的時候,教師有必要適時為學生布置練習任務,給予學生充分自主鍛煉機會,促進學生有效鍛煉增強自主探究
能力[4]。
例如:平時課堂上組織學生學習《防治二氧化硫對環境的污染》部分內容的時候,教師開始需要做的就是按照既定計劃,盡力引導學生掌握豐富基礎化學知識,緊接著就需要組織學生進行一定的練習活動,以升華學習效果。具體進入課堂練習環節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根據課上所講內容為學生提供系列思考問題,如“提高煙囪的高度是否可以防治大氣污染?”“人們吸煙是否會引起大氣污染?”“質量指數是否可以代表污染物的濃度?”“引起酸雨的主要氣體是什么?”“進入大氣的氟氯代烴會不會破壞高空的臭氧層?”“甲醇超標的酒是否可以飲用?”等,鼓勵各個學生獨立思考解答,完成基礎性練習任務。之后臨下課的時候,教師需進一步為學生設計系列練習題,而這些題目的難度可以相對大一些,鼓勵學生在課后獨立完成解答任務。同時,教師還可以根據實際學情,為部分學生布置一定的實驗練習任務,即學生課后自由結組進行實驗活動,并詳細記錄實驗過程,同時也要探討總結實驗結果,探尋實驗深刻原理等。這樣,通過參與系列實踐練習活動,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得到充分有效的自主鍛煉,從而迅速增強自主探究能力,最終達到預想學習目標。
(五)引導學習反思,優化學生自主探究行為
一般而言,只有基于良好的自主探究行為參與鍛煉活動,學生才能夠取得預想的成效,在短時間里大幅增強自主探究能力,否則將難以達到預想目標。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反思是極為重要的環節,也是師生需特別關注的部分,只有利用好此環節,教師才能引導學生進行高效學習實踐,更加迅速地提升相關能力與素養。鑒于以上所述,平時針對高中生進行化學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有必要定期引導學生反思,優化學生自主探究行為,為其有效鍛煉增強自主探究能力增添推動力。
例如:平時基于《微粒之間的相互作用》部分內容進行教學活動的時候,教師開始需按照既定計劃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學生積極學習進步,從而取得一定的教學成效。等到完成所有教學計劃之后,教師就可以留出一定的課堂時間,并基于對學生學習表現以及個性特點等方面的了解而將他們劃分到一個個不同的小組當中,鼓勵他們互相評價。具體互評過程中,各小組學生需輪流評價每個學生前一段時間的自主學習行為,尤其要指出其學習行為中的缺點與不足,如過于重視知識記憶,而對思考實踐有所忽視等。最后,各小組學生需就每個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深入討論分析,幫助其找尋到解決問題的辦法,使其找尋到今后的努力方向以及更加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與措施。另外,教師還需鼓勵學生在課后經常進行自我反思,以及時發現自己學習行為中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基于有效學習反思,學生都將逐步優化自身學習行為,從而有效鍛煉并增強自主探究能力,達到既定學習目標[5]。
結束語
總之,在當前教育教學環境中,隨著教學中學生中心地位日益突出以及學生主體作用越來越受重視,培養學生自主探究能力漸漸成了各學科教師需要重點關注的工作。具體到高中化學學科,各任課教師就需遵循以生為本原則,同時結合所教學生實際學情,努力探究總結科學教學培養手段,為學生創設優質實踐鍛煉環境,從而順利增強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助力學生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曾明琴.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在高中化學教學中的培養探究[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0(19):42-43.
[2]李順剛.關于高中化學課堂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培養的研究[J].天天愛科學,2016(18):118.
[3]徐福紅.讓學生成為自主探究的主人:淺談怎樣在高中化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J].新課程學習(下),2015(2):176-177.
[4]冷春波.引導自主探究,培養創新能力:以高中化學選修課程“碘鹽中碘含量的測定”為例[J].上海課程教學研究,2019(Z1):95-99.
[5]傅程程.淺談高中化學課堂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19(8):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