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芳 維薩亞斯大學(University of the Visayas)
江門,位于珠三角西部,瀕臨南海,毗鄰港澳,是廣東省的農業大市,粵港澳大灣區的“米袋子”“菜籃子”和“海鮮鋪子”,也是珠三角鄉村振興的主戰場之一。江門農產品種類豐富,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形成陳皮、大米、鰻魚、馬岡鵝、茶葉、禽蛋六大特色優勢農業產業,其中有11個農產品榮獲“農產品地理標志產品”或“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稱號。江門把農業農村發展擺在優先位置,致力于降低生鮮農產品的物流成本,提高本地農產品的綜合競爭力,大力發展冷鏈物流。冷鏈物流是指生鮮食品從產地到銷地的各物流環節必須控制在相應的低溫下,采取科學的制冷方法,以防食品腐爛、變味、變質的系統工程。冷鏈物流對物流從業人員、冷鏈技術、供應鏈管理、資金投入等方面的要求相比普通的常溫物流高。隨著人們的消費升級、新冠疫情防控所需,以及生鮮電商、新零售、新餐飲等新業態模式的推動,冷鏈物流需求更加旺盛,供需不平衡的結構性矛盾日趨凸顯,加快建設農產品冷鏈物流刻不容緩。本文通過查閱廣東省統計年鑒和江門市統計年鑒,采用SPSS多元回歸分析方法研究江門市2012—2021年近10年公路通車里程、固定資產投資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以及貨運量等多個指標的經濟統計數據,構建研究模型,預測江門市未來10年的農產品冷鏈物流需求量,以期為江門市農產品冷鏈物流未來的發展規劃提供參考。
江門地處“海上絲綢之路”要沖,是粵西通往珠三角及港澳地區的主要門戶,連接了廣東沿海地區和中西部地區。星羅棋布的交通干線日益完善,把江門送入珠三角“一小時經濟圈”。江門還是粵港澳大灣區內唯一具備可大規模連片開發土地的地級市,發展空間廣闊,土地承載力優勢明顯。
2020年江門市成立推進國家骨干冷鏈物流基地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先后出臺多份文件支持冷鏈物流發展,各級財政支持資金累計超4億元。目前,江門市冷鏈物流設施初具規模,江門市農產品冷鏈物流以優勢產區產業園為抓手,助力江門農業產業發展“鮮”行一步,在建的會昌縣冷鏈物流園項目,總建筑面積4.8萬平方米,是農產品一站式倉儲中心;在建的臺山天業冷鏈產業園項目,總建筑面積4.8萬平方米,輻射珠海、江門的骨干冷鏈基地,建成后將提高冷鏈產品跨區域流通的能力和效率。江門現擁有大型冷鏈物流企業超30家,冷庫總庫容超過100萬立方米,專業冷藏車約1500輛,形成了“五集群、四走廊”的冷鏈設施網絡格局,建立起“市—縣—鎮—村”四級冷鏈服務體系,供銷網絡逐步完善,但是冷鏈物流設施的建設情況離市場的實際需求仍然存在差距。
若隨機變量X、Y的聯合分布是二維正態分布,xi和yi分別為n次獨立觀測值,則計算皮爾遜簡單相關樣本系數r的公式如下:
在線性回歸分析中,若包括兩個或兩個以上的自變量,且因變量和自變量之間是線性關系,則稱為多元線性回歸分析。
多元線性回歸的數學模型y=β0+β1xi1+β2xi2+β3xi3+…+βpxip+εi,由于解釋變量前后變化而引起的y的線性變化部分為y=β0+β1xi1+β2xi2+β3xi3+…+βpxip;由于隨機誤差或其他因素的變化而引起的y的線性變化部分為ε。
在查閱了有關農產品冷鏈物流需求預測的相關文章后,發現這方面的定量研究分析相比物流需求預測的文章比較少,尚未形成完善的研究指標體系。基于此,本文在選取指標時遵循科學性、實用性、目的性以及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原則,從廣東省統計年鑒和江門市統計年鑒中,選取江門市近十年有關農產品冷鏈物流貨運量相關的指標作為研究對象,指標主要從該地宏觀經濟基礎、物流業基礎設施、物流產業發展水平三個方面進行研究。其中,宏觀經濟基礎層面由地區生產總值、農業總產值、第一產業從業人員數、主要農產品糧食、水產品、肉類、水果、蔬菜的產量、人均生產總值及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等10個自變量構成;物流業基礎設施方面,則選取機動車輛總數和公路通車里程兩個自變量,而貨運量和固定資產投資額用來表示物流業發展水平,模型構建一共選取以上10個自變量。
相關分析的主要目的是研究變量間關系的密切程度,在統計分析中,常利用相關系數定量地描述兩個變量之間線性關系的緊密程度,相關系數取值范圍為-1~1,大于0則正相關,小于0則負相關,越接近1變量間的關系越緊密。本文的樣本符合正態分布的數據,故采用SPSS的Pearson相關性分析,具體結果見表1。

表1 各變量間的相關性
由表1可知,農產品冷鏈物流需求量與機動車輛總數間存在弱相關關系,在0.01的置信水平下,與主要農產品產量、地區生產總值、人均生產總值、固定資產投資額、農業總產值及貨運量間存在強相關關系,在0.05的置信水平下,與第一產業從業人數和公路通車里程存在強相關關系;與此同時,除機動車輛總數與各自變量之間的弱相關關系,其他各自變量之間的關系系數較高,這反映其他9個自變量均存在多重共線性,這會使預測結果偏差較大,導致結論失真。因此,將采用逐步多元回歸分析的方法篩選,以便確定最后的自變量。
在相關分析的基礎上,為了找出影響江門市農產品冷鏈物流需求最為密切的因素變量,逐步進行多元回歸分析,建立多元回歸方程。將數據導入SPSS 22.0軟件,進行多元回歸分析,根據模型摘要和ANOVA分析的結果,得知在多元回歸模型中,調整后的R2為0.986,說明模型擬合度高。F=368973.204,P=.001b<0.05,則說明自變量整體上與農產品冷鏈需求量存在高度顯著的線性相關關系。
在第一次多元回歸模型的各系數結果中,第一產業從業人員數和機動車輛總數的回歸顯著性>0.1,說明這兩個變量回歸顯著性較差,需要剔除。此外,排除的變量還有地區生產總值和固定資產投資額。這樣自變量指標從原有的10個變量變成6個變量,再做進一步的回歸分析,回歸系數見表2,因此,該地區農產品物流需求量的方程為:

表2 回歸系數a
在多元回歸分析中得知農業總產值X2,主要農產品(糧食、水產品、肉類、水果、蔬菜)的產量X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X6,公路通車里程X8及貨運量X10等5個自變量與農產品生鮮物流需求量之間的關系,為了掌握未來10年江門市農產品冷鏈物流需求量的情況,需要對這5個自變量進行預測,故采用SPSS回歸分析的曲線估計法進行自變量回歸預測。
根據模型摘要和參數估算的結果,立方(U)R2為0.971,是所有的方程式中最大的,這說明模型擬合度最高,因此回歸方程為:X2=265.116+13.154t-1.634t2+0.323t3(2);采用同樣的方法,X4=337.969-16.174t+4.695t2-0.211t3(3);X6=639.603-43.827t+25.058t2-0.522t3(4);X8=9679.417+326.720t-74.018t2+4.244t3(5);X10=6918.467+2020.056t-147.196t2+6.263t3(6)。
由公式(2)、(3)、(4)、(5)、(6)依次預測出2022到2027年的農業總產值、主要農產品(糧食、水產品、肉類、水果、蔬菜)產量、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公路通車里程及貨運量數值,將這些預測值代入方程(1),求出江門市農產品冷鏈物流需求預測值,結果如表3所示。

表3 2022—2027年江門市農產品冷鏈物流各項預測值
根據表3的數據可以看出,2022—2027年江門市農產品冷鏈物流各項指標呈現上升趨勢。其中,冷鏈物流需求量年均增長速度2.75%,預計到2027年冷鏈物流需求量達216.17萬噸,占主要農產品產量的47%,未來這個比率將會繼續增加,這說明江門市冷鏈物流業具有很大的發展前景。農業總產值的平均發展速度為113.61%,冷鏈物流的發展提高了生鮮食品的流通率,降低了農產品的綜合成本,促進了農村經濟的發展;主要農產品產量的增長幅度較為平緩,平均增長率為0.57%,因為糧食、水產品、肉類、水果、蔬菜的產量與生產面積有著直接的關系,而生產面積在一定的時間內沒有變動。從表中得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平均增長率為4.17%,消費升級助推經濟發展,將加速冷鏈物流的發展。最后,公路通車里程和貨運量平均增長速度分別為2.18%、5.56%,為江門市農產品冷鏈物流提供強有力的基礎保障。因此,江門市農產品冷鏈物流的規劃和建設應當結合市場需求特點,充分考慮當地經濟發展水平的同時,結合政府的政策、金融機構的資金扶持,有針對性地提出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的方案,包括冷鏈物流園區的建設,基礎設施、設備的建設,冷鏈物流人才和技術的引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