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玉芬
本土民間體育游戲是一項在自然環境中產生,由各族勞動人民自發創編并在民間廣泛流傳的游戲。鄉村幼兒園可以充分利用本土民間體育游戲簡單易學、有趣、內容豐富、形式多樣、富有娛樂性的特點,并結合自身獨特的自然環境優勢,充分挖掘和整合本土民間體育游戲資源,使本土民間體育游戲成為鄉村幼兒園重要的教學資源。鄉村幼兒園教師可以通過深入挖掘本土民間體育游戲的素材,創新本土民間體育游戲的玩法,使本土民間體育游戲在鄉村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中發揮重要作用,從而促進鄉村幼兒園的個性化和特色化發展。
一、本土民間體育游戲的教育價值
本土民間體育游戲發源于民間,流傳于民間,是喜聞樂見的大眾文化活動,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具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豐富的文化內涵。鄉村幼兒園地處鄉村,具有極強的地域性,是本土民間體育游戲的衍生地,也是本土民間體育游戲的傳承地,更是本土民間體育游戲的實踐地。鄉村幼兒園中的大部分幼兒生長在鄉村,從小接受鄉村文化的熏陶。鄉村幼兒園充分利用本土資源和地域優勢,將蹲斗、跳竹竿、打陀螺等本土民間體育游戲融入教學,既可以最大限度地彌補鄉村幼兒園師資、場地、經費的不足,又可以豐富幼兒園教育教學的資源,實現鄉村幼兒園的個性化發展。此外,鄉村幼兒園將本土民間體育游戲應用于幼兒園體育教育教學活動,不僅有利于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還可以達到鍛煉幼兒身體的目的,促使幼兒發展動作技能、提高身體綜合能力、形成良好性格和合作意識等,這是鄉村幼兒園走勤儉辦園之路,追求低成本、高效益辦學的有效途徑。
二、本土民間體育游戲應用的基本困境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提出:“充分利用社會資源,引導幼兒實際感受祖國文化的豐富與優秀,感受家鄉的變化和發展,激發幼兒愛家鄉、愛祖國的情感。”但筆者調查得知,在鄉村幼兒園的教學實踐中,本土民間體育游戲作為鄉村幼兒園重要的課程資源,并沒有受到人們的廣泛重視。鄉村地區的教育觀念相對落后,部分教師和家長并沒有意識到本土民間體育游戲在幼兒成長中的重要作用,認為那是“瘋跑”“瞎玩”“胡鬧”,是在浪費時間,忽視了本土民間體育游戲在幼兒健康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一)部分教師缺乏經驗
我國民間體育游戲發展歷史悠久,內容豐富,種類繁多,涉及的領域廣且地域性強。在實踐中,鄉村幼兒園教師面臨著如何將本土民間特色體育游戲與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相結合,選擇適合幼兒的本土民間體育游戲內容的問題。部分教師對本土民間體育游戲的認識不夠充分,他們缺乏系統的理論指導、實踐指導,不知道如何開展本土民間體育游戲。尤其是一些新建的鄉村幼兒園,由于辦園時間不長、教師教育教學經驗不夠豐富等,在收集和整理本土民間體育游戲資源方面存在著一些問題。
(二)園本教研活動開展不足
園本教研活動是促進教師開展研究性教學、提高專業化水平的一項創造性活動,是解決教師教學困惑的有效途徑。在實踐中,鄉村幼兒園受自身管理制度不夠完善、師資力量相對薄弱和教育教學資源相對匱乏等因素的影響,難以持續有效地開展本土民間體育游戲的園本教研活動,主要表現為部分鄉村幼兒園教研機制不夠健全、領導不夠重視、活動中存在形式主義的現象;有的教師對本土民間體育游戲的認識比較片面;研討方案不夠明確,討論內容不夠深入,形式與內容脫節,存在活動目標不明確、活動過程與活動目標不一致、對游戲的改編或創編脫離實際的問題;有的教師缺乏主動性,往往被動參與教研,存在“旁觀”的現象。
(三)玩法不夠創新
本土民間體育游戲有著鮮明的時代特征和文化特征,鄉村幼兒園具有豐富的人文資源和自然資源,可以說,本土民間體育游戲的玩法應該是十分豐富的。在實踐中,如何將本土民間體育游戲的規則、玩法與幼兒身心發展規律相符合,怎么玩出新花樣,讓幼兒獲得新體驗,是每一位教師都需要深入思考的問題。筆者觀察發現,部分鄉村幼兒園教師在應用本土民間體育游戲的過程中存在以下現象:游戲缺乏創新,簡單照搬、照抄民間體育游戲的玩法,沒有從游戲的來源、發展歷史、種類等方面進行深入分析和創新;在設計游戲時,沒有充分考慮到安全性與趣味性的有機統一,游戲中存在安全隱患;有的游戲玩法規則過于死板,限制了幼兒主體性的發揮,沒有體現本土民間體育游戲的價值。
(四)部分教師利用本土資源的意識不強
陳鶴琴先生曾說,大自然、大社會是主要的知識來源,因而教育的民族特色、地域特色應該得到充分體現。但是在實踐中,受成長經歷、專業背景、教育觀念等因素的影響,部分教師對本土民間體育游戲資源缺乏了解,利用本土資源的意識不強。有的教師對本土民間體育游戲內涵的理解不夠深入,無心應用本土民間體育游戲;有的教師受幼兒園環境、教育教學經驗、個人主觀能動性的發揮的影響,不愿意去實踐和探索本土民間體育游戲的價值。
三、本土民間體育游戲融入鄉村幼兒園教育教學的策略
(一)深入挖掘本土民間體育游戲素材
豐富的游戲素材是順利開展民間體育游戲的前提,收集和整理具有濃厚生活氣息和地方特色的游戲素材極為重要。在實踐中,鄉村幼兒園可以充分利用所處地域的優勢,一方面,通過實地走訪,對當地在本土民間體育游戲研究方面具有聲望的長者、民間文化研究的專家進行座談訪問;另一方面,可以調動和發揮家長的積極性,讓家長與幼兒一起收集本土民間體育游戲的相關資料,同時借助問卷調查、查閱文獻資料等方法收集和整理適合幼兒的本土民間體育游戲素材。民間體育游戲形式多樣、內容豐富,但不是所有的民間體育游戲都適合幼兒,并能與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很好地融合。在挖掘本土民間體育游戲素材的過程中,教師需要從幼兒的身體特征、心理素質和生活經驗出發,結合自己所在幼兒園的文化理念、辦園特色、師資力量、材料和場地等,選擇那些既能激發幼兒學習興趣,又富有教育意義的本土民間體育游戲。
(二)開展本土民間體育游戲的教研活動
教研活動對改進和指導幼兒園教育教學實踐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園本教研活動的有效開展能夠解決幼兒園教育教學實踐中的問題,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和幼兒園的可持續發展。在實踐中,鄉村幼兒園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雖然在師資力量和教學資源等方面相對匱乏,但有著自己獨特的資源優勢,如田野、河流、小溪、樹木等,教師要充分認識到開展園本教研活動是提高教師整體素質的重要途徑,更是實現教師專業化成長最為有效的途徑之一。
在開展鄉村幼兒園本土民間體育游戲教研活動的過程中,一方面,幼兒園領導要加強對園本教研制度的建設,通過制訂具體、切實可行的教研方案,明確活動主題、目標和考核要求等,就本土民間體育游戲活動的指導思想、原則、策略等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從制度和機制上激勵教師積極參加園本教研活動,充分調動其在教研工作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另一方面,可以通過系統的園本教研活動,向教師和幼兒系統地介紹本土民間體育游戲的來源、發展歷史、種類和玩法,讓活動更貼近幼兒生活,滿足幼兒的成長需要。
(三)創新本土民間體育游戲的玩法
本土民間體育游戲有著鮮明的地方特色和濃厚的鄉土氣息。因此,在開展本土民間體育游戲活動的過程中,一方面,教師可以在結合本土特色和幼兒身心發展特點的基礎上,盡可能選擇幼兒熟悉的本土民間體育游戲,再從游戲的內容、組織形式、材料、游戲規則等方面進行創新,不斷豐富游戲內容,開發更多的玩法,讓幼兒能在游戲中獲得多種體驗,鍛煉多方面的能力,不斷感受游戲帶來的樂趣;另一方面,教師要深入鄉村、融入鄉村,了解本土民間體育游戲的來源、發展歷史和種類等,在其中融入現代游戲的規則、組織形式等內容,尊重幼兒的主體地位,結合幼兒的身心特點和發展需求,大膽創新。
以民間體育游戲“跳竹竿”為例,一般這個游戲的玩法是大家分為兩組,一組打竹竿,一組跳竹竿,然后再輪換。打竹竿的人需要手握竹竿,隨著音樂鼓點的節奏時開時合。結合幼兒的發展特點和年齡特征,教師可以在此基礎上對游戲的組織形式和游戲規則等進行創編:組合上可以增加人數,讓多名幼兒手拉手進行游戲;組織形式上可以讓打竹竿的幼兒不斷變換節奏、方位和竹竿擺放方式來進行游戲,如把竹竿擺放成三角形、正方形進行彈跳或平行跳。
(四)增強教師應用本土民間體育游戲的意識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明確提出:“城鄉各類幼兒園都應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實施素質教育,為幼兒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教師既是本土民間體育游戲的組織者和實施者,又是活動目標的制定者。在開展本土民間體育游戲時,一方面,鄉村幼兒園可以加強對教師的培訓,通過“請進來”和“送出去”的方式,引導教師不斷學習,積極掌握相關技能和知識,增強教師的創新意識,促使教師自主挖掘本土民間體育游戲的價值,扎根鄉村幼兒教育,自覺承擔傳承本土文化的責任;另一方面,幼兒園可以通過園本培訓、優質課評比等方式,增強教師應用本土民間體育游戲的意識,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
結語
將本土民間體育游戲與幼兒園教育教學活動緊密結合,不僅可以豐富鄉村幼兒園教育教學的課程資源和教學內容,拓展鄉村幼兒園的教學空間,還可以促進本土文化的傳承和鄉村幼兒園的個性化、特色化發展。因此,教師應積極在鄉村幼兒園教學活動中融入本土民間體育游戲,使之成為鄉村幼兒園教學活動中重要的教學資源,以更好地支持幼兒體能和運動技能的發展。
(作者單位:
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區玉舍鎮紙廠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