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之玲
(連云港市贛榆區塔山鎮徐山中心小學,江蘇 連云港 222123)
所謂簡算能力是指學生在實際計算的過程中對某些特殊的算式進行特殊處理的過程,一般情況下,簡算會涉及到運算順序、計算方法的改變,其目的是為了讓計算更加簡潔、快速、準確.對于中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的抽象思維雖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但是從具體情況來看,形象思維仍然占據著主導地位,而簡算能力的培養又需要學生充分調動其抽象思維能力.因此,在這一背景下,教師需要從具身認知視角出發,讓學生在具體化的過程中來鍛煉簡算技能,促使學生在具象思維能力中去認知簡算的思維,掌握簡算技能,實現計算能力的提升.
具身認知(Embodied cognition),也稱“具體化”(embodiment),是當前心理學研究中的一個熱門話題,具體而言主要是指針對生理體驗與心理狀態之間的強烈的聯系,是讓生理體驗來激活心理的感覺,或者讓心理感覺來影響生理的體驗.比如,當一個人在開心的時候會微笑,反之,在微笑的時候就表示此人趨向于開心.
從中年級數學教學所開展的簡算情況來看,具身認知視角下中年級學生簡算能力培養的重要措施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其一,既關注學生的生理感受,又關注學生的心理感受.在中年級學生的簡算能力引導下,從具身認知視角出發,能夠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感受到計算的簡單與有趣,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在簡算的過程中獲得較大的成就感,所以能夠增強學生的心理感受,促使學生進一步喜歡計算.
其二,讓學生的計算主動性得到提升.簡算的過程是學生生理與心理全面提升的過程,此時學生能夠在具身認知的視角下感知到計算的樂趣,進而更加主動地去進行計算地探究,也能夠在計算能力的提升過程中對計算產生更濃的興趣,最終實現計算主動性的提升.
其三,讓學生的計算效率得到提高.在具身認知視角下引導中年級學生進行簡算是學生掌握良好計算方法的關鍵,學生通過簡算能夠逐漸理解算理、算法,掌握一定的計算性質,從而促使自身提升計算效率.
在具身認知視角下,中年級學生進行簡算能力的提升需要高度關注算理的掌握,具體情況如下.
從實際情況來看,運算定律是學生進行簡算的理論依據,一般情況下,如果定律掌握不夠牢固,在進行簡算的過程中要么不會簡算,要么簡算會出現錯誤.比如,學生在計算(25+4)×8=?的過程中,有一部分學生直接寫成了25×8+4,很明顯,這是學生沒有掌握乘法分配律這一運算定律.所以,在具身認知視角下,教師應該引導學生主動去進行運算定律的牢固掌握,這樣才能夠讓簡算更加準確,也能夠讓簡算真正地發揮出其中的作用.
運算性質的理解是學生進行正確簡算的關鍵.比如,學生在進行98.7÷0.25=?的過程中時,教師便需要在具身認知視角下來引導學生理解除法的運算性質,然后根據除法的運算性質來進行簡算,顯然,如果學生對除法運算性質非常熟悉,那么這道題目很快便能夠得到解決,反之則會讓學生感到計算非常困難,更為嚴重的是失去進行高效計算的耐心.因此,在具身認知視角下進行簡算能力的培養關鍵還在于強調運算性質的理解.
簡算離不開運算順序、步驟等的變化,因此,在具象認知視角下,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主動去掌握變化規律,這樣才能夠提高學生的計算速度以及準確性,也才能夠讓學生在心理愉悅的過程中去進行計算能力的提升.比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主動去掌握關于“和、差、積、商”的基本規律,從而促使學生在進行計算的過程中能夠以不變應萬變,讓學生的簡算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計算是小學數學學習的關鍵內容,其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所起到的作用是地基式的,是無法取代的,因此,教師在具身認知視角下對中年級學生簡算能力進行培養關鍵在于強化其對學生的基礎訓練.
實際上,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口算是最為基礎的,也是筆算、估算、簡單計算的基礎,換句話說,簡算是在進行準確口算以及熟練計算的基礎上延伸出來的,那么,如果沒有精準的口算,簡算也就失去了意義.所以,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簡算的過程中要充分關注對學生口算能力的提升,為此,需要在日常教學中及時采取措施來提升學生的口算能力,加強口算日常訓練,讓學生能夠在口算的過程中“不假思索,脫口而出”.
簡算是每一位學生都非常喜歡的計算方式,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并不是所有的計算都可以通過簡算來進行,尤其是對于中年級的學生來說,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受身心發展的限制容易出現視覺遷移錯誤,因此,在進行簡算的過程中常常會因為沒有看清楚而出現計算錯誤.針對這種情況,教師需要積極采取措施來進行對比訓練,為此,教師可以從學生的成長實情出發,積極采取措施來進行對比訓練,比如:引導學生諸如25×4=?和24×5=?之類的問題,以便于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高度關注這些的問題,從而提升其簡算的能力.
實際上在簡算的過程中,我們發現一部分算式的結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比如25×4=100;125×8=1000;125×4=500……這一類的算式學生在進行計算的過程中需要去有意識地進行記憶,這樣才能夠確保簡算的效率得到提升.鑒于這種情況,在具身認知視角下,中年級學生簡算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及時采取措施來進行大量的記憶訓練,以便于學生在進行簡算時能夠獲得計算能力的提升.
具身認知視角下,中年級學生簡算能力要得到有效的提升關鍵在于教師需要強化學生的簡算意識,也就是說,在引導學生的過程中需要充分關注簡算的意識,以便于讓學生在進行計算的過程中能夠主動去進行簡算,主動將簡算作為計算的常用工具.
優越性的認知是學生進行計算方法選擇的關鍵,為此,要培養學生的簡算意識首先便需要促使學生充分認識簡算的優越性,這樣才能夠促使學生在計算的過程中將簡算作為首要選擇.所以,教師在引導學生的過程中需要充分運用具身認知視角,讓學生在對比計算的過程中進一步感知到簡算的優越性,從而在進行簡算的過程中感受到內心的愉悅,并在內心歡喜的情況下反作用于計算,從而主動去進行簡算.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對比計算,并在對比的過程中讓學生充分感受到簡算的優越性.實踐證明,中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已經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展,此時他們在經過了具體的操作之后發現采用簡算更為合適,便會主動去尋找簡算的方法,從而在長期的訓練中發現簡算的優越性,形成簡算意識.
在進行簡算之前,學生進行認真的算式特征觀察是學生提升簡算能力、形成簡算意識的又一路徑之一.一般情況下,我們發現,在中年級的數學計算中,有部分計算首次進行觀看會發現似乎無法來進行簡算,但是如果我們進行仔細觀察便會發現,實際上仍然可以通過算式的特征來進行轉化,從而達到轉化的目的.例2:0.45×67+4.5×330=?在解決這一問題時,一大部分學生認為這道題雖然從表面上來看有相似的數字,好像能夠用乘法分配律,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卻好像又沒有找到相同的乘數,因此便斷定不能夠使用乘法分配律,得出這一結論的學生顯然并沒有針對這個算式的特征進行詳細的觀察,為此,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來對該算式進行更為全面觀察,最后得出以下計算方法:0.45×67+4.5×330=4.5×67+4.5×33=450.在中年級的數學計算題中,有許多類似的計算情況,只要學生通過詳細且仔細的觀察,就會從算式的特征方面發現蛛絲馬跡,從而積極運用簡算的方式來進行計算,達到提升簡算能力的目的.但是在這一過程中我們需要充分關注的是,學生的簡算能力并不是一天兩天就培養起來的,因此,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簡算時,需要不斷進行練習,讓學生在觀察算式特征的基礎上來進行準確的簡算,從而提升學生的計算能力.
實際上,在引導中年級學生進行簡算的過程中需要學生對簡便運算進行準確的理解,這樣才能夠為中年級學生進行高效簡算而打下基礎.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有部分學生對簡便運算的理解不夠準確,所以能夠簡算的情況下仍然會采用比較常規的計算方法,這樣不但降低了運算的準確率,同時也增加了計算的難度,難以讓學生在計算的過程中收獲到成就感,更無法有效地促使學生獲得能力的提升,為此,教師需要在具身認知視角下引導中年級學生對簡便運算進行較為全面的理解.比如,可以讓學生充分理解簡便運算的算理、性質、作用等,讓學生能夠在進行計算時積極主動地去接受簡便運算,主動去進行簡便運算能力的提升,從而達到提升簡便運算的效率.
總而言之,在小學中年級數學簡算過程中,教師需要充分運用具身認知視角,讓學生在進行簡算的過程中既充分感知到計算的快樂,同時也在快樂的刺激下去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究,從而提高其計算能力,為實現數學的核心素養而打下堅實的基礎,為學生提高其數學綜合能力提供有效的基本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