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慧敏
(鄭州軌道工程職業學院)
1.民辦高校的特殊性
民辦高等學校,是國家機構以外的社會組織或者個人,利用非國家財政性經費,面向社會依法舉辦的高等學校。民辦高校這一詞也是相對于公辦學校而提出的,民辦高校的建立多是由社會組織和個人出資建立,這一特殊性也就表明了民辦高校資金的有限性。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民辦高校的資源相對來說也會少一些。民辦高校在運營方面追求利益最大化,在經營過程中要考慮到學校的資金運營,計較利益的得失,而不能真正的做到完全以學生為主。
2.民辦高校學生的特殊性
民辦高校的學生多是在高考時分數達不到公辦院校分數線而來到民辦學校的,也有一部分的學生是因為想學自己感興趣的專業而來到民辦高校的。因為學生這一特殊性,民辦院校的學生在文化程度上、理解程度上和學習能力上同其他大學生相比較具備一定的差距,而民辦高校的學生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過程中的受教育者來說,文化程度上的差距,就導致了學生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效果的差異。所以,對于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來說,民辦學校的學生具備了特殊性。
1.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
“大學生是黨和國家的后備主力軍,是民族的希望,祖國的未來,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關乎國家、社會和個人的發展和進步。”[2]大學生的發展對于祖國未來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加強高校的思想理論課建設,一方面可以幫助學生們學習正確思想理論知識,傳播馬克思主義思想,幫助學生們在思想意識領域里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另一方面,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同樣的也可以幫助學生們更好的明辨是非,向社會傳播正能量,幫助大學生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2.有利于學校的管理工作的開展
旅游業是一個綜合性產業,涉及餐飲、住宿、交通、游覽、購物和娛樂等諸多領域,需要相關行業的支持與配合,同時也離不開冰雪制造業、冰雪教育和科研等領域的支持。
民辦高校因其學生的認知程度較低和對民辦院校存在一定的偏見等原因,在學校學習的過程中,對學校存在抵觸心理,使其校園管理具有一定的難度。加強民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將有利于學生思想觀念的轉變,讓學生看待事情具有客觀、公正的心態。幫助學生在態度上有所轉變,對學校的管理更加的能將心比心,理解管理人員的難處,讓學生心懷感恩的去學習,才能更好的幫助國家培養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3.有利于實現民辦高校人才培養的計劃
大學生是祖國未來發展的接班人。把大學生培養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是高校的教學計劃。對于大學生來說,在大學的學習課程中除了要學習專業課知識之外,學習思想政治理論課也是大學生涯里重要的一環。加強民辦高校的思想理論課建設能夠更好的幫助學生成長為德行兼備的為祖國發展所需要的人才。通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學習,可以幫助大學生樹立明確的愛國觀,立志于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奉獻觀,為實現自身的價值而努力;幫助大學生樹立良好的為人處事之道,更好更快的在社會上立足。加強民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能夠更好地實現民辦高校人才培養計劃。
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思想政治理論課建設是高校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堅持社會主義辦學的重要載體。[3]民辦高校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主要陣地,民辦高校的學生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習情況,教師現狀以及教學環境都是影響民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因素。
大學生最主要的任務是學習知識,除了學習知識之外,大學生思想素質的高低也是他們需要學習和提升的。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途徑主要來自學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
高校的大學生是學習思想政治教育的對象,大學生對待思想政治課的態度決定了他們的學習效果。通過民辦高校大學生上課的出勤情況來看,通過高考統招的學生出勤較高,上課認真聽講,學習態度端正,教師組織的大學生講思政課和黨史故事演講等活動參與積極性高,并且取得一定的名次。而一部分單招的大學生和預科生出勤相對來說較低,上課過程中跟教師的互動較少,在部分心中對思想政治理論課認同感較低。
教師是教學過程中的教學主體,對于民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民辦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總體來說學歷較低,在民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師中有一部分教師是本科學歷,甚至個別年齡較大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是專科學歷。民辦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專業性不強,很多學音樂、美術、會計、設計等其他專業的教師都在教授思想政治理論課。民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流動性大,穩定性較差。民辦學校的教師沒有編制,對于思政教師的吸引力較低,一部分剛畢業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師把民辦高校當作跳板,考上編制就會離職;自十八大以來,國家重視思想政治教育的發展,很多高校在大幅度的招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部分民辦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會往公辦高校轉移,這就導致了民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流動性較大。
高校思想政治教學環境是指高校思想政治教學過程中所具備的條件的總和,對于民辦高校來說,具體指的是《形勢與政策》《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等課程中在教學過程中所面對的一切情況。包括教學設備、學生出勤情況、學校環境、上課人數、教師專業及文化程度等多種因素。
民辦高校因其資金來源有限等因素的影響,在教學設備上跟不上公辦學校的腳步,大部分民辦高校已經普及多媒體教學,但仍然也存在少部分學校仍然采取單一的講授教學模式,這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民辦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形式的多樣化,影響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效果。民辦高校思想政治課教學在部分民辦高校得不到學校的重視,部分民辦高校在排課上把專業課作為優先考慮要素,思想政治理論課排課放在后邊,導致思想政治理論課在民辦高校得不到應有的重視。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是幫助大學生提升思想道德素質的重要途徑,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會對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效果產生影響。根據目前民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現狀,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大學生上思想政治理論課過程中參與度較低,積極性較低;思想政治理論課上教學形式單一,缺乏多種多樣的教學模式;思想政治理論課內容理論化太強,對大學生的吸引力不夠;民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專業性不高,思想觀念更新不及時等教學水平有待提升等問題的出現。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民辦高校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內容缺乏感興趣的內容是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積極性低的原因之一。思想政治理論課本身理論性知識較強,學生不易理解,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內容枯燥乏味。大學生在學校的活動很多,他們要參加社團活動、學校舉辦的各種比賽等,用在學習的時間有限,大學生在分配時間的時候盡可能多的把時間分配在專業課上,在思想政治理論課上的分配的時間也就少而又少了。在部分大學生的思想里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在未來的工作中應用的很少,所以在上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時候出勤較低、請假的學生次數頻繁,上課回答問題不積極等諸如此類的現象出現。
教學形式單一是諸多課堂教學過程中遇見的問題,對于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來說教學形式單一這一問題更加凸顯。高校的教學主要是以教師的講授為主,而其他方式的教學形式較少,民辦高校因其自身資金來源有限,學校教育資源有限等問題,開展其他形式教學的形式機會就更少了。思想政治理論課因其自身課程理論性知識較強,大多數的理論知識來自于實踐的基礎,單獨的講授形式教學并不能讓學生更好的理解思想政治理論課,學生沒有感同身受的感覺,對于幫助學生提升思想品質的效果就達不到要求。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程在教學上存在教學內容陳舊、更新慢等問題。社會更新換代的速度很快,新事物不斷的取代舊事物的發展。原來陳舊的思想政治理論內容對于新時代的學生來說,大學生理解不了書本中的內容,更難做到感同身受,沒有辦法和書中的內容產生共鳴感,大學生對思想政治課沒有很強的認同感。內心對思想政治理論課有一定的排斥感,就導致了思想政治理論課對學生的吸引力不夠。
另一方面,思想政治課因其課程內容歷史性較強、理論性較強等特殊性,在教學過程中單單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講授,大學生不能把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起來,無法更好的理解教材中的內容,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就失去了興趣,甚至無感。每個大學生都是獨特而單獨的存在,大學生每個人的歷史文化底蘊不同,在教學過程中很難做到考慮到每個學生,就導致了一部分大學生跟不上授課教師的教學進度,進一步加劇了部分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排斥感。
民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教學水平參差不齊,民辦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年齡上出現了兩極分化的現象。年齡大的老教師在學歷上達不到目前招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要求,甚至部分民辦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是學美術、音樂、設計等其他專業的教師,專業的思想政治理論知識達不到一定的高度,因為年齡的原因,面對新媒體等新型的教學手段接受較慢,日漸更新的思想政治理論知識對于老教師來說接觸的較少,教學水平需要不斷的提升。
剛畢業的思想政治理論教師是民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又一大主力軍,年輕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學歷上、接受新更新的知識方面能夠與時俱進,但是很多民辦高校的待遇和福利措施達不到公辦高校的水平,部分年輕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把民辦高校當作自己發展的跳板,在教學經驗上還不豐富的情況下就離職了,很多年輕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教學水平有待提升。
為解決民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在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結合目前民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現狀。通過糾正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錯誤的認知;轉變當前傳統的教學理念,逐步形成教學形式多樣化的教學形式;提升民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教學素養;在社會、學校、家庭共同努力下形成合力,把大學生培養成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接班人。
根據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錯誤認知,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堂上應當糾正大學生錯誤的認知。讓民辦學校的大學生學習形勢與政策課程是讓他們緊跟時代的步伐,了解國內國際大事,做一個新時代的大學生;學習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是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讓大學生清晰的明白在民辦高校開設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目的,轉變原來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不重要的認知。
針對目前民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形式單一等問題,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過程中應當轉變原有的教學理念,認識到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性,教材中的理論知識應當和實際相結合。除了單一的課堂講授模式之外,更應當引導大學生多去參觀革命紀念館,重走紅軍路等教學形式,讓學生們憶苦思甜,更加珍惜現在,了解現如今生活的來之不易。鼓勵學生們多去參加榜樣人物演講、朗誦等多種多樣的形式,讓學生學習先輩們的優良品質,向榜樣們學習。
“辦好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關鍵在教師,關鍵在發揮教師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4]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承擔著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程的主要任務,想要提升民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教學素質。首先,應當提升民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待遇,通過待遇福利的提升,招聘更多專業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在做好民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后勤保障的基礎上,也能讓民辦思政課教師穩定下來,解決民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流動性大的問題。
其次,利用寒暑假期及其他時間組織民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參加線上、線下培訓,提升部分教師的思政專業素養。最后,名辦高校應當制定相關的規定,要求思政教師互相聽課、評課,學習優秀的教學方法,提升年輕思政教師的教學經驗。
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在不斷的發展。民辦高校政治理論課思想課面臨著新的教學環境。本文在了解民辦高校的特殊性,認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對學生的重要意義的基礎上,提到根據民辦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現狀及問題提出相對應的解決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