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艷華
(焦作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河南焦作 454000)

書名:飼料加工工藝與設備作者:王中華,曾饒瓊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時間:2021-02ISBN :9787122085467定價:35.00 元
漢語言文學是一門研究漢語、文學的學科,漢語的口語系統與文字系統以及文學理論、文藝美學、文學批評、文化與詩學、西方文論、美學等都是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必修科目。由于漢語言文學側重于漢語和文學的雙向研究,因此,該學科在實踐運用上具有邏輯連貫、語言精練、語言豐富等特點。在飼料加工指導中充分運用漢語言文學技能不僅有利于飼料加工指導者將相關信息傳遞出去,高效率完成飼料加工指導工作,更有利于促進交流對象對飼料加工指導信息的直觀、深入解讀。本文圍繞《飼料加工工藝與設備》的內容進行講解,從中獲取相關啟示,提出飼料加工指導者應如何在工作中運用好漢語言文學技能,讓漢語言文學特點充分顯現出來,使漢語言文學成為飼料加工指導工作的有力工具,體現出其實用價值。
由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王中華、曾饒瓊編寫的《飼料加工工藝與設備》一書由13 個章節組成,主要講述了飼料加工的原料接收、加工、包裝、儲存、指導、銷售等全過程。其中,第一章至第三章分別是“配合飼料”“原料接收與清理”和“飼料運輸與搬運”,作者以配合飼料的概念與分類為抓手,闡釋了飼料的理化特性,分析了生產飼料過程中,飼料加工指導者開展工序指導、工序安排的方法,舉證了飼料加工指導者實施工序指導時語言藝術的重要性。同時,重點闡述了飼料加工指導者在原料接收、原料清理、飼料運輸合作等階段實施指導工作的方式,重點指出工作人員之間的信息交換、專業術語傳遞等,直接關系著飼料產品的生產。作者重點介紹了飼料的運輸設備類型,指出不同的飼料運輸設備都應具備對應的漢語標識,方便飼料加工者更好地掌握飼料運輸設備的功能。第四章至第六章分別是“料倉配置”“飼料粉碎”和“飼料配料”,作者主要站在飼料加工指導者的角度,以敘事化的漢語表達方式詳細闡釋了飼料的料倉配置要素,分析了我國飼料工業發展的有關問題,指出飼料加工指導中不同專業術語表達、工藝信息表達、產品信息表達等對飼料產品流入市場的重要性。同時站在飼料工藝學的角度列出了飼料粉碎的常用設備、工藝類型,闡釋了飼料粉碎的質量指標、工藝備注方式,其中作者重點強調飼料粉碎的質量指標制定、工藝備注,必須采取正確的書面表達模式,簡化、精準地傳遞工藝信息、工藝指標。第七章至第九章分別是“飼料混合”“預混合料生產”和“飼料成型工藝與設備”,作者主要分析了飼料混合的要求、混合工藝的機理、混合機械設備等,同時對預混合料的生產工藝進行闡釋,指出飼料成型工藝與設備的工作特點。第十章至第十三章分別是“飼料包裝與貯藏”“飼料生產的環境保護”“飼料生產的自動控制”和“飼料廠工藝設計”,作者采取第三人稱的敘事視角,以談話、討論、記敘式的語言表達方式,詳細指出了飼料包裝與貯藏的常見模式,分析了飼料生產的環境保護現狀及其路徑,指出飼料生產中自動控制設備及工藝運作原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幫助讀者掌握飼料加工工藝。
作者認為,漢語言文學的特點表現在語言文化要素上,漢語的語言文化具有委婉、內斂、含蓄、有深意等特點。因此,在漢語表達時,常常采用象征、比喻、擬人等修辭方法,目的是促進語言信息的有效傳遞,幫助交流對象更好地接收語言信息。將漢語言文學的語言文化要素運用到飼料加工指導中,飼料加工指導者可以傳遞先進的飼料工藝理念,讓工作人員更好地接收飼料加工工藝信息。如《飼料加工工藝與設備》一書的第一章第一節、第二節都分別強調了制作飼料產品應遵循“綠色飼料”理念,綠色飼料是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按照特定的產品標準,由綠色生產體系生產無污染的安全、優質、營養型飼料。要生產綠色飼料,首先必須使用經批準使用的具有綠色產品標志的飼料原料和飼料添加劑;其次,要監控生產全過程;最后要使用先進的飼料生產工藝。現實情況表明,由于飼料加工從業者受傳統工業思維影響,很難從思想深處認識到“綠色飼料”工藝理念,飼料加工指導者對工作人員直接實施“綠色飼料”理念的宣傳與指導,也很難使工作人員形成深刻的生產工藝認識。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運用漢語言文學技能進行“綠色飼料”生產指導,采取情感敘事的方式向工作人員講解我國“綠色飼料”理念的形成與發展背景,介紹中國飼料工業發展現狀,通過情感敘事引起交流對象的思想共鳴。此外,也可以在“綠色飼料”生產工藝指導時對工藝信息進行加工,采取象征、比喻的語言表達技巧,間接地幫助工作人員明確“綠色飼料”生產工藝原理與作用,構建一個綠色、環保、健康的飼料加工環境。
作者強調,漢語言文學的特點表現在語言邏輯連貫、語言信息精練、語言要素豐富且不繁瑣上。以飼料加工指導工作為例,相關工作人員在實際工作時選擇合適的語言表達方式能更好地表達飼料產品信息、飼料工藝信息、飼料加工設備使用流程與注意事項等,為飼料產品的加工工作提供基本保障,也方便工作人員對工藝指導信息的接收與理解,避免飼料加工指導時出現信息交流隔閡的問題。如作者在《飼料加工工藝與設備》一書的第十章第一節闡釋了飼料包裝環節關鍵在于工作人員對包裝工藝信息、包裝質量標準的了解,對飼料加工指導者而言,需要用口語表達方式精練內容,切勿使指導信息重復表述。如飼料加工指導者指導工作人員制作飼料外包裝袋時一般會強調“飼料包裝外袋必須顏色亮麗有光澤,保證字跡清晰沒有印刷錯誤”等相似的話語。實際上,此類話語大多存在前后描述矛盾、詞義重復等問題,既不利于信息傳達,也增加了工作人員對信息的解讀成本。應從漢語言文學的口頭表達規范出發,對話語信息進行凝練,轉變為“外袋色澤光亮,字跡清晰且無印刷錯誤”,這一指導話語相比前者更加簡短、通俗易懂,降低了交流成本。又如,飼料加工指導者為工作人員傳遞飼料包裝質量要求規范時通常涉及“打算銷售的飼料和飼料添加劑,必須有包裝。包裝標準必須達到國家要求的標準”類似話語,用漢語言文學的語言表達方式可轉變為“出廠銷售的飼料、飼料添加劑應進行包裝,且包裝應符合國家有關安全、衛生規定”。再如,飼料加工指導者向工作人員解讀《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時,通常遇到語言表達不精準、繁瑣的情況,此時需要對原文要義進行提煉,采取規范的表達方式進行信息傳遞,以作者在書中提到的《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管理條例》第22 條為例,在進行語言表達時,可提煉為“飼料、飼料添加劑的包裝上應附具標簽。標簽應以中文或適用符號標明產品名稱、原料組成、產品成分分析保證值、凈重或者凈含量、貯存條件、使用說明、注意事項、生產日期、保質期、生產企業名稱以及地址、許可證明文件編號和產品質量標準等”。加入藥物的飼料添加劑還應標明“加入藥物飼料添加劑”字樣,并標明其通用名稱、含量和休藥期。乳和乳制品以外的動物源性飼料還應標明“本產品不得飼喂反芻動物”字樣。
作者指出,漢語言文學的基本特點集中在語言審美上。語言審美本身具有雙重屬性,一種是語言加工屬性,另一種是漢語自帶的文化屬性。漢語言文學的語言審美在飼料加工指導中運用,關鍵是飼料加工指導者協同好相關工作人員,依據飼料產品信息,通過漢語要素將飼料產品優勢、特色完全傳遞出去,達到宣傳產品的目的。如作者在《飼料加工工藝與設備》一書的第十章第二節提到,飼料包裝環節涉及包裝宣傳,包裝宣傳強調飼料產品信息、企業信息、品牌文化等要素的傳遞,是飼料產品流入市場的敲門磚。尤其是競爭激烈的飼料市場環境下,很多飼料生產企業都在尋求品牌塑造、產品功能打造、產品信息宣傳,渴求獲取客戶對飼料產品本身的認可及品牌認同。在飼料包裝宣傳工作中,飼料加工指導者可以協同好相關工作人員,采取漢語言文學中的書面表達技巧,對包裝宣傳信息進行深度加工,通過簡短、精辟、巧妙的文字構思,將飼料產品信息傳達給客戶。如進行豬飼料產品包裝宣傳時,宣傳內容要簡短、精準、凝練,豬飼料的原料配置盡量和飼料產品功能宣傳進行搭配,在原料配置宣傳欄進行相關信息表達,然后從飼料原料中提取相關信息,以簡短、凝練的方式宣傳產品功能,使客戶可以更好地了解原料信息。又如,飼料加工指導者在設計飼料外包裝時,可以將語言審美與畫面審美結合起來,在飼料產品外包裝設計中加入中國山水、田園等美術元素,能彰顯出飼料產品的綠色、健康、無公害的內涵特質,傳遞一種飼料工業與生態環境和諧共處、人類與動物友好相處的理念。同時,在畫面上進行標識能突出畫面主題、產品信息,豐富飼料外包裝的視覺信息和畫面效果,給客戶營造一種眼前一亮、耳目一新的視覺感受,從而體現出飼料產品本身的特色與優勢。
總而言之,飼料加工指導是一項重要的工作,強調飼料加工指導者參與飼料加工的全過程,注重對工作人員的工藝安排、設備使用指導。漢語言文學作為一門應用型學科,自身特點集中在語言表達技能上。對飼料加工指導者而言,利用好漢語言文學技能,在實際工作中通過不同的語言表達方式進行工藝信息傳遞,不僅可以提升工作效率,還可以幫助工作人員掌握對應的飼料加工工藝信息。因此,通過《飼料加工工藝與設備》中關于飼料加工指導的相關闡釋,可以從漢語言文學中提取相應的語言表達技巧,增強飼料加工指導工作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