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麗娟 黃寬忠
(景德鎮市中醫醫院脾胃病科 江西景德鎮 333000)
腹瀉型腸易激綜合征(diarrheal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是腸易激綜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最常見類型,疾病癥狀持續會影響患者生活質量,需積極治療。現階段,臨床治療該病的首要原則是對癥治療,改善患者臨床癥狀。祖國醫學認為,IBS-D 隸屬于“泄瀉”范疇。腸安顆粒是臨床經驗方,主要成分有黃芪、白術、兒茶等,具有健脾止瀉、疏肝止痛之效。基于此,本研究在西醫常規治療基礎上采用腸安顆粒對我院收治的30例IBS-D(肝郁脾虛證)患者進行治療,旨在明確該治療方案用于治療IBS-D 的療效和對患者腸道功能的影響,為IBS-D 患者臨床治療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多依據和支持。
將2020 年1 月—2021 年12 月我院收治的60 例IBS-D(肝郁脾虛證)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n=30)和觀察組(n=30)。對照組:男17 例,女13 例;年齡22 ~58 歲,平均年齡(35.78±11.25)歲;病程7 個月~5 年,平均病程(2.15±0.89)年。觀察組:男18 例,女12 例;年齡23 ~59 歲,平均年齡(35.54±11.56)歲;病程7 個月~5年,平均病程(2.27±0.92)年。兩組一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
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經西醫確診為IBS-D,中醫確診為肝郁脾虛證,西醫診斷標準參照羅馬Ⅳ標準[1],中醫診斷標準參照《腸易激綜合征中西醫結合診療共識意見》(2017 版)[2];年齡>18 歲。
排除標準:合并嚴重內科疾病、重要臟器功能不全或器質性疾病者;合并消化道其他疾病者;合并嚴重并發癥者;合并內分泌系統、代謝性疾病者;合并嚴重感染者;惡性腫瘤患者。
對照組口服匹維溴銨片(Mylan Laboratories SAS 生產),3 次/d,50 mg/次;同時口服雙歧桿菌乳桿菌三聯活菌片(內蒙古雙奇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3 次/d,2 g/次。治療6 周。
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腸安顆粒,具體組方:柴胡10 g,木香10 g,茯苓15 g,炒白芍15 g,炒白術15 g,青皮10 g,陳皮10 g,防風6 g,炙甘草6 g,淮山藥15 g,由本院中藥房提供免煎顆粒劑,加溫水50 ~100 mL 沖服,早晚飯后1 h 服用。治療6 周。
1)療效 療效評價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試行)》[3],主癥按照0、2、4、6 分計分,次癥按照0、1、2、3 分計分,得分與癥狀嚴重程度呈正比;經治療癥狀、體征消失或得到顯著改善,中醫癥候積分減少≥65%為顯效;經治療癥狀、體征有所改善,中醫癥候積分減少25%~<65%為有效;癥狀、體征無改善甚至加重,中醫癥候積分減少<25%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2)病情改善情況 包括嚴重程度和生活質量。病情嚴重程度采用IBS 病情嚴重程度量表(IBS severity scoring system, IBS-SSS)[4]進行評價,共500 分,得分越高則病情越嚴重。生活質量采用IBS 生活質量量表(IBS-quality of life, IBS-QOL)[5]進行評價,得分0 ~136 分,得分越高提示生活質量越低。
3)內臟敏感性 采用內臟敏感指數(visceral sensitivity index, VSI)[6]進行評價,總分0 ~75 分,得分越高提示內臟敏感性越高。
4)直腸動力 采用胃腸動力學檢測儀進行檢測,包括肛管靜息壓、肛管收縮壓、肛管最大收縮壓、直腸靜息壓和直腸排便壓。
5)不良反應 記錄兩組患者惡心、頭疼、頭暈等癥狀的發生情況。
采用SPSS 21.0 進行統計分析,計數資料以n(%)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P<0.05 提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表1,P<0.05)。

表1 療效比較結果[n(%)]
治療前,兩組IBS-SSS、IBS-QOL、VSI 評分和肛管靜息壓、肛管收縮壓、肛管最大收縮壓、直腸靜息壓、直腸排便壓值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經治療后,兩組IBS-SSS、IBS-QOL、VSI 評分和肛管靜息壓值均得到顯著改善(P<0.05),且觀察組IBSSSS、IBS-QOL、VSI評分和肛管靜息壓值均優于對照組(表2、表3,P<0.05)。
表2 病情改善情況和內臟敏感性比較結果(±s)

表2 病情改善情況和內臟敏感性比較結果(±s)
注:a) 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 <0.05。
組別IBS-SSSIBS-QOLVSI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對照組(n =30) 311.48±35.69133.86±11.02a)73.48±11.0549.68±3.54a)34.78±11.4817.06±3.51a)觀察組(n =30) 306.14±21.44 70.68±12.25a)73.57±10.4839.33±4.06a)36.01±12.68 9.89±2.57a)t 值0.70321.0020.03210.5240.3949.029 P 值0.0990.0010.0550.0010.0510.006
表3 直腸動力比較結果(±s,mmHg)

表3 直腸動力比較結果(±s,mmHg)
注:a) 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 <0.05。
組別肛管靜息壓肛管收縮壓肛管最大收縮壓直腸靜息壓直腸排便壓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對照組(n =30)63.43±9.84觀察組(n =30)71.56±11.05 83.01±6.38a)161.25±13.39 163.15±6.84 215.51±26.94 219.68±16.84 67.94±16.97 69.84±16.84 61.78±15.43 60.48±11.76 t 值0.2507.2520.1710.1610.3271.5400.3030.7270.1011.054 P 值0.0560.0090.0550.0510.0500.0520.0580.0540.0500.051 72.31±12.16 93.75±5.01a)160.71±11.02 162.87±6.66 217.55±21.06 213.58±13.67 69.31±18.03 67.13±11.28 62.19±13.39
兩組患者治療后均未出現明顯不良反應。
IBS 屬消化系統常見慢性胃腸道功能紊亂性疾病,臨床主要表現為持續或間歇性的腹痛、腹脹、腹部不適及排便習慣和糞便性狀的改變[7-8]。按照患者排便特點及糞便性狀可分為4 種類型,IBS-D 最為常見,約占IBS 的50%[9]。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發展,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生產、生活方式改變,該病發病率有逐年上升趨勢,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需積極治療。西醫治療主要以對癥治療和調節腸道功能入手,雖有一定療效但不良反應和復發均較常見。因此,須尋找更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
近年來人們對中醫的認識和認可不斷加深,中醫在各類疾病的治療中均得到廣泛應用。在《腸易激綜合征中西醫結合診療共識意見》(2017 版)中提出IBS-D 的發生與肝郁脾虛密不可分,治療應從健脾疏肝出發[2]。本研究觀察組采用腸安顆粒進行治療,治療后總有效率、IBS-SSS 評分、IBS-QOL 評分、VSI 評分和肛管靜息壓均優于對照組(P<0.05)。腸安顆粒組方中柴胡具有疏肝和胃功效;陳皮、白術、白芍可理氣健脾、緩急止痛、養血柔肝;淮山藥具有補中益氣、健中補虛作用[10-11];木香可健脾消食、和胃氣、行肝經氣;茯苓藥性平和,具有松弛消化道平滑肌、增強免疫力、消炎保肝的作用;青皮具有消滯積、疏肝的作用;防風可勝濕止痛、升舉脾陽;炙甘草性溫,具有調和諸藥的作用[12-13]。諸藥合用,共同發揮健脾疏肝之功效。在直腸動力方面,兩組僅在肛管靜息壓這一指標具有統計學差異,分析原因為:在排便機制中,當機體處于靜息狀態時肛管靜息壓高于直腸靜息壓形成壓力屏障維持肛門的正常功能,當機體開始排便時直腸、肛管靜息壓便會發生轉變,IBS-D 患者于正常健康群體而言,靜息狀態時直腸、肛管靜息壓差值減少進而會出現大便次數增多的情況,腸安顆粒則是通過升高IBS-D 患者的肛管靜息壓進而影響直腸、肛管靜息壓差值增大,從而達到減輕IBS-D 患者腹瀉的癥狀。
綜上所述,在西醫常規治療基礎上采用腸安顆粒治療IBS-D 可顯著提高治療效果,提高患者直腸動力和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