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
摘 ?要:在“互聯(lián)網(wǎng)+”的社會發(fā)展形式下,傳統(tǒng)的生理科學教育方式已經不能滿足生理科學教育發(fā)展的需要,對生理科學教育進行變革迫在眉睫。文章對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在高職生理學課程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探索,意在找出兩者之間的教育和學習方式的異同之處,并對“線上、線下”混合型教育在高等職業(yè)學院生理學教育中的運用進行探索,希望能對生理學教育教學帶來一些有益的幫助,對生理學教育的改革提供一些借鑒意義。
關鍵詞:線上線下混合式教育;高職;生理學課
中圖分類號:R-4;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9052(2023)07-0-03
在高等職業(yè)學院的教育中,生理學是一門重要的學科,是連接基礎和臨床的紐帶[1]。這門課程的教學質量也直接對以后的藥理學、內科學等學科的教學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在高職院校教育中,生理學教育的地位非常重要。
一、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的含義與作用
(一)含義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指的是將傳統(tǒng)的線下教育模式和線上教育進行有機地結合起來,其主要的教學目標是強化了教師與學生們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同時教師可以用更加靈活的方法來對學生進行監(jiān)管和指導[2]。在這種在線上線下的混合教育模式中,可以讓學生的學習不再受到空間和時間的限制,從而有效地解決了教育中存在的方法單一問題。與此同時,還可以將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全面地激發(fā)起來。
(二)作用
線上、線下混合教學通過各種手段和平臺,把個性化、移動化的知識,通過線上課堂進行交互,讓學生可以以一種直觀的、簡單易懂的方式,進行更早預習。同時可以通過線上作業(yè)、微信提問、答疑等方式,實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并通過對這些資料的統(tǒng)計,總結出目前學生對于課程的理解水平,以及他們在教學中所面臨的一些問題,進而在之后的線下課堂中加以解決[3]。
目前來說最為直觀、有效的方式就是將微課、慕課、精品資源課等線上的教學方法,與線下的傳統(tǒng)課堂相結合,讓學生可以事先預習,同時也可以獲得學生的意見,以便更好地改善教師的教學。同時,也能讓學生較快地掌握生理學的全部內容,為學生在專業(yè)課的學習中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在生理學教學中運用的緊迫性
生理學是一門非常關鍵的基礎課,是醫(yī)學生們在掌握基本的身體構造之后,開始專業(yè)的課程前,研究身體機能的一種方法。生理學的研究與掌握,不僅是以后的醫(yī)學科目(病理學、病理生理學、藥理學)的必備依據(jù),更與其他的科目有著緊密的關系[4]。與其他的基礎課比較,生理學的知識點多而抽象,前后邏輯性更強,知識系統(tǒng)更復雜,學員一般都反映生理學的難學、難記、難運用,一些學員甚至因而對生理學的學習感到厭惡,從而對此后的學習內容造成極大的阻礙。
首先,在常規(guī)的課堂教學中,學校在生理課的教學過程中,主要使用的是傳統(tǒng)的線下的授課方式,即使有一些其他的教學方法,比如雨課堂,但是因為學時不多,因此較難將這種方法進行推廣,更多時候都是“滿堂灌”。這樣一種單一化的教育方式,難以調動起學生對生理科學的積極性,對于課堂中內容學生很難完全掌握,因此會影響學生對知識點的整體理解和應用。其次,單純的線上教學存在課堂氛圍和現(xiàn)場交互不足的缺點,它的授課內容更多地側重于一些短小的知識點,而擴展的內容則比較少。相對于傳統(tǒng)的線下課堂教學方式,在單一的網(wǎng)上課堂中,很難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結構。同樣也存在著因為一些學員的自我控制力不夠好而造成的退課率偏高,最終能夠撐到結束的人數(shù)不足10%的窘境。從這一點可以看出,單純的線上教學僅適合一些自我控制力比較好的學員,而對于一些自制力較差的學生來說,并不太合適。
三、高職生理學課程教學的現(xiàn)狀
(一)教育思想觀念滯后、實驗教學目標不明確
當前,我國的部分醫(yī)學高職院校還存在著教學思想觀念滯后等問題,從而導致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學習熱情受到了影響。在當前常規(guī)的教育方式下,教師和學生之間會產生一種主客對立的關系,教師只是將課本作為主要的內容進行詳細的講解,這樣的教學方式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會起到消極的作用[5]。同時,學生所學到的專業(yè)知識不牢固,實踐應用性相對較差,這些都會對學生未來進行更深入的學習和社會工作產生不利的影響。
與此同時,現(xiàn)在高校生理學課程教學方式,普遍還存在著教師“教”,學生“學”的狀況,專業(yè)課教師如果只是對該領域的有關內容進行一次單向的解釋,學生也會陷入一種消極的狀態(tài),同時學生在學習生理學課程的時間太短,所學內容太多,他們不可能在較短的時間里就能完全掌握相應的專業(yè)理論。因此,學生在開始學習的時候,不可能對生理學有一個全面的認識。以生理學為實例,開展“青蛙體外灌注法”試驗時,盡管學生克服了對青蛙畏懼情緒,但是仍難以高效地進行青蛙心臟的插管試驗。因而,在試驗的全過程中,教師講課的難度相對較大,而學生則是一頭霧水。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主要因素是與實驗教學不明確有關,實驗過程中缺乏對學生基礎的訓練,導致學生基本技能不熟練。
(二)教學硬件設施與實驗條件不完善
第一,教學硬件設施不完善。近幾年,高職院校非常重視生理學課程實驗室的建設,重視實驗教學,并在實驗室內配置了電腦、多媒體放映儀和各種實驗設備,使教學由傳統(tǒng)的手抄報的年代邁入了現(xiàn)代化的多媒體年代。但是,目前在實驗室的課堂上,仍然采取“授課+板書+示教+動手”的模式,對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利用不夠,會影響課堂的教學效果。另外,由于校園內的網(wǎng)絡條件參差不齊,學習平臺登錄困難,學習時間緊張,學習平臺資源不夠充分,都會對學習熱情造成一定的負面影響。
第二,實驗條件不完善。由于高職院校的擴招,學生數(shù)量的增長,對高職院校的生理學教學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是缺少足夠的實驗設備。隨著高校的學生越來越多,課堂也越來越多,但目前高職院校還沒有建立起與大學生理課程相同的功能實驗室,并對其進行整體的配置。在此背景下,對高職院校實驗課程的發(fā)展產生了一定的影響。二是缺少實踐師資。許多高職院校所雇傭的實驗教師都是“實驗員”,而“實驗員”普遍文化程度不高,他們的工作僅僅是做好實驗室的日常工作,為學生提供實驗設備等,這就造成了很多高校生理專業(yè)教學中缺少專職的實驗教師。。
四、線上、線下混合式教育在高職生理學課程教學中的有效實施策略
(一)明確實驗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第一,在線下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生理學實驗的教學內容與高職院校的教學特點相聯(lián)系,并按照生理學專業(yè)的發(fā)展趨勢,把人體實驗作為一個重點,可以對動物坐骨神經腓腸肌的標本制作、心血管活動的神經體液調控等試驗進行適當?shù)募舨茫蚴怯梅抡嬖囼瀬泶妫攸c進行人體機能與體質狀況測評、人體感官功能測評等試驗。又如,在醫(yī)學檢驗專業(yè),教師應重點進行人體A、B、O血型的鑒定與檢測、人體凝血與出血時間、血液凝聚及其影響因素等各種試驗,從而實現(xiàn)以各學科的學員為對象,以提高學生在各學科中的應用能力,為以后的實習奠定良好的理論和實踐基礎。
第二,在課堂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線上學習成果進行證實,并指導學生歸納總結學習要點,將課程的知識點內化。在生理學教學過程中,通過開展課堂上的實踐活動,積極地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并尋求解決問題的辦法。在此過程中,教師作為“導演”,學生作為“演員”,通過對知識的主動探索、分析、發(fā)現(xiàn),激發(fā)學生自主思維,提高他們探索與解惑的水平,為未來的醫(yī)學教育奠定良好的理論與實驗研究的理論與方法。例如,在講解某生理學課程時,教師可以先設計一些獨立的問題[6],然后再列舉一些常見的臨床表現(xiàn)和病例。讓學生在存在問題的情況下,通過線上資源來對這一段的內容進行研究,之后,再讓學生對這一段的知識進行解釋,補充或改正,做到學生的全程參與,以促進其思維得到充分的發(fā)揮。
(二)完善教學硬件設施,實驗資源利用最大化
1.完善教學硬件設施,優(yōu)化教育資源
第一,對教育系統(tǒng)中的教學管理平臺進行合理的功能設定,并保證對其進行良好的技術支持,這是實現(xiàn)高校教育系統(tǒng)在線與線下混合教育的先決條件與依據(jù)。由于平臺的設計者通常并非職業(yè)教育工作者,他們對教學的內容并不了解,所以在教學的各個方面都無法達到師生的共同需求,因此有必要對教學的流程進行規(guī)劃,并及時與專業(yè)課老師進行交流。
第二,高校應該強化對教學平臺的管理,增加網(wǎng)速和網(wǎng)絡的覆蓋面積,讓師生可以在任何時候都可以接觸到網(wǎng)上的教育信息。與此同時,在進行線上線下混合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自我意識提出了更高的需求。為讓學生提起對學習的興趣,在生理學課程中,教師要仔細分析各個知識點的核心問題,以課程的核心點為依據(jù),對多媒體課件、授課視頻進行設計、拍攝講解知識難度的微視頻,并進行模擬動漫的制作,這樣就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加豐富的在線學習資源,進而可以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提升學習興趣。這些工作不僅要有教師的辛勤勞動,更要有技術的協(xié)助,還要有校方的積極配合。教師可以通過網(wǎng)絡教學平臺,將所有的學習計劃(各章節(jié)的學習目標、重點、難點、考試等相關的資料)在線上課堂發(fā)布。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中,課前自主預習是十分關鍵的,其直接影響到“提問”與“探討”這一過程的成效。學生要將教師發(fā)布的教學材料進行仔細閱讀,并且將自己在教學中所碰到的一些重難點和疑問的知識都要進行詳細地記載,這樣才能在線下課堂教學中進行提問和探討,并得到教師相應的解答。此外,要想讓學生在課堂上提升自我學習的興趣和熱情,教師應該對主題討論,或者典型的實例進行精心的策劃并指導,對學生進行自我學習的訓練,從而培養(yǎng)他們發(fā)現(xiàn)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7]。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每一節(jié)課程中的資料,對他們進行實時、全面,且具有針對性的跟蹤研究。
第三,教師在課后要持續(xù)地反思自己在教學方面的缺陷,并對課堂中出現(xiàn)的問題展開歸納,將重點難點和易錯點的知識進行整合,以便將來的教學工作能夠更有針對性,使學生能夠在線上線下混合教學中,對這些東西有更深刻的理解。在每個階段的課程結束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安排一些課外的任務,使學生對所學的理論進行進一步的鞏固和完善。學生也可以在教育平臺上,進行提問和遞交課后作業(yè),教師可以在這個過程中解答疑惑。同時,學生也可以對教師或其他學生所提出的問題表達自己的看法。例如,在講解到骨骼肌神經類課程時,布置的作業(yè)就是將實際操作與自己所學的專業(yè)相結合,并在課后閱讀一些醫(yī)藥資料,讓學生去思考在一般(生理)的狀態(tài)下,神經是如何控制肌肉收縮的。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在課后作業(yè)的完成情況,全面了解他們對有關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并對關鍵問題進行解答,讓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將知識點完全地理解和掌握。
2.實驗資源利用最大化,與時俱進提高教學質量
第一,實驗室、師資和實驗動物的短缺以及實驗課的繁雜,都決定了高職院校需要擴大實驗的時間與場地,增加其利用率使用。例如,設置課外實驗室,以供學生對課外實驗的一些實驗技巧進行訓練,并讓學生自己獨立地進行實驗技巧的學習。此外,也可以建立一個供藥理學教學研究使用的試驗室,或分批利用藥理學試驗室,例如上半年利用生理學試驗室,下半年利用藥理學試驗室,由教研組長統(tǒng)籌布置實驗教室,充分發(fā)揮學生的自學能力,達到最大程度的教學資源共享。
第二,隨著多媒體技術的不斷進步,多媒體課件和視頻技術也在不斷地更新和完善。因此,在生理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運用現(xiàn)代的教育手段來進行實驗。例如,在上課之前,教師可以將課程內容事先發(fā)到網(wǎng)絡教育平臺上,讓學生對這節(jié)課程中的重點和難點先進行預習。在課程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反復觀看視頻資源模仿操作。通過課堂前、課堂中、課堂后的鞏固和加強,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和效果[8]。
(三)調整教學評價方式
因為學校中一些專業(yè)課程學習任務繁重,所以有一部分的學生并不能很好地適應這種教育模式的改變,還有一部分的學生對于線上學習還存在著一種應對的心態(tài),他們不能及時、按質、按量地將學習任務順利地進行。因此,需要學校改變教師教學質量的評估方法,注重對教師的評估,培養(yǎng)教師的自我意識。例如,在教學中,教師應該將在學習平臺后臺監(jiān)控到的學習、使用數(shù)據(jù)作為依據(jù),對學生的日常表現(xiàn)進行打分,并將其與最終的總評成績相融合,將其融入最后的總評中,將過程性評價和結果性評價相融合,能夠讓課程的考試方式變得更加科學、合理。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教學中適當?shù)貞没旌闲徒虒W,將線上與線下教學手段有機結合起來,在為學生帶來豐富教學資源和空間的同時,也可以對學生的自我教育,以及學習效果的提升產生積極的影響。通過與多種在線的資源平臺相融合,可以讓學生獲得系統(tǒng)化的生理學信息,從而提高自己的技能。在這個進程中,教師在對線上材料進行梳理時,要將線下的知識點進行融合,在授課時也要擴展學生的生理學學習領域,讓學生通過線上線下內容的相互聯(lián)系,得到長足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劉沐熙.微信公眾號輔助高職生理學教學的實踐研究[J].教育觀察,2022,11(7):99-102.
[2]史曉洋.后疫情時代互聯(lián)網(wǎng)+對高職醫(yī)學生理學教學的支持作用[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21(11):103-104.
[3]張海燕,吳宏輝.淺談高職生理學教學方法的改革[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23(6):133-136.
[4]徐慧穎,王微,王冰梅,等.多模式信息化教學在高職《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20,33(10):1712-1714.
[5]張貝貝.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在高職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校園英語,2023(1):48-50.
[6]戴連紅.項目化學習視角下的課堂閱讀實踐路徑探尋[J].教學與管理,2022(14):29-31.
[7]李清葉,伍愛榮.“互聯(lián)網(wǎng)+”下MOOC在高職院校生理學教學改革方法中的應用探究[J].才智,2019(24):175.
[8]邵瑩.微課在高職生理學教學中的應用及效果觀察[J].中國繼續(xù)醫(yī)學教育,2019,11(8):13-15.
(責任編輯:麻彩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