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大豐高級中學 裴柏順
在新課改的推動下,高中數學課堂的教學形式、教學手段、教學內容、評價方式、學習形式等日趨多樣化、豐富化.不過,因受長期應試教育的束縛,部分教師在教學中還是以“講授”為主,憑借自己的教學經驗直接將知識講授給學生,這樣學生不僅要被動地接受“大容量、快節奏”的學習,還要承受“高強度”的重復練習.這種忽視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教學方式將影響著學生數學學習興趣的激發,制約著學生的全面發展.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手段,其在調動學生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團隊合作意識等方面發揮著積極的作用,已被廣泛地應用于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通過合作學習,學生可以從不同的視角審視問題,自主進行知識要點的研究,從而使解決問題的方法更加多樣化,學習內容更加豐富化,數學課堂更加生動化[1].本文中筆者分析了合作學習的基本內容及教學意義,并結合教學經驗提出了具體實施策略,僅供參考,若有不足,請指正.
在高中階段,合作學習主要以小組探究為主.在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針對學習主題、重難點、疑惑點等內容展開討論,讓他們在互動交流中更好地理解知識、應用知識.那么,在課堂教學中,為了保證合作學習的順利開展,教師在分組時要綜合考慮學生的性別、學習能力、思維方式等,做到優勢互補.通過交流、鼓勵支持,在合作學習中都能有所收獲,有所成長,在提升學生自身學習能力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促進教學目標的達成.
在合作學習中,要盡量避免出現“旁觀者”和“獨裁者”,要讓每個人都參與其中,通過合理的分工和有效的溝通共同解決相關問題,進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眾所周知,因受教學環境、學習習慣、智力因素等諸多內外因素的影響,不同學生的知識吸收能力、思維方式、知識掌握程度也會有所不同,若在課堂教學中搞“一刀切”,就很容易出現“吃不飽”和“夠不著”的現象.小組合作學習,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通過有效的溝通而達到優勢互補的效果,進而有效彌補傳統課堂的不足.另外,應用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建立緊密的聯系,讓學生學會傾聽,學會表達、學會理解與尊重.在合作的過程中,通過借鑒他人優秀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可有效彌補自身的不足,以此優化個體的認知結構,提高學習品質[2].
數學知識是豐富多彩的,它既有一定的趣味性,也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在遇到一些新題、難題,憑借學生的一己之力不能解決時,就需要進行團隊合作.這樣學生在溝通、爭辯、共享中可以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途徑,以此收獲合作探究的喜悅,提高解題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并不是削弱教師的主導作用,而是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傳統課堂上,教師只要認真備課,然后根據課前預設直接將內容講授給學生就可以順利完成教學計劃.而實施合作學習,教師不僅要精心籌備,而且要及時捕捉課堂上的各種生成,同時還要處理小組合作中的各種突發問題,只有做好以上幾點才能確保小組學習朝著有利于教學目標達成的方向發展.在合作學習中,不僅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充分發揮了教師的主導作用,有利于教學相長.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小組合作學習形式的應用,以此提高學生的學習品質和教師的教學素養,打造高效數學課堂.
科學合理的分組是確保合作學習順利開展的前提.教學中,教師要認真地分析學生,根據學生的實際學情科學組建學習小組.在分組時,教師將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進行優化組合,這樣才能確保學生在學習中能夠有所發現,有所收獲.因受各種內外因素的影響,不同的學生表現出不同的能力,如,有的學生觀察能力比較強,有的學生動手操作能力比較強,有的學生表達能力比較強,等等.不同的學生有著不同的特質,教師在平時教學中要多觀察、多分析,將具有不同特質的學生進行合理的分組,以此提高他們合作學習的參與度和活躍度[3].另外,為了讓每個小組成員都能參與其中,小組合作學習的人數不宜過多,一般以4~6個為宜,這樣每個學生都有機會發表自己的見解,切實提高課堂參與度,提高學習效率.
合作學習應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切勿為了追求形式而合作,這樣不僅會浪費寶貴的課堂時間,而且容易挫傷學生合作學習的積極性,不利于數學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如,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時,小組合作學習可以讓不同的學生相互啟發、相互補充,從而在互動交流中找到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再如,為了發散學生的思維,積累解題經驗,教師可以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通過多角度分析發現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等等.為了保證合作學習的質量,教師在課前應認真分析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學情,既要精心預設,還要及時捕捉各種課堂生成,以此發揮合作學習的優勢,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例1對于等差數列{an}的前n項和Sn,若S12=84,S20=460,求S28.
例1難度不大,大多學生能夠獨立完成.但是為了發散學生的思維,在解題時教師可鼓勵學生進行小組合作,從而發揮思維差異的優勢,找到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學生通過討論,給出了如下兩種解法.

所以S28=2×282-17×28=1 092.
解法2:設數列的前n項和Sn,則Sn=an2+bn.

在合作探究前,大多學生僅給出了解法1,而通過有效的交流和思考,有效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幫助學生積累了解題經驗,發展了學生的數學思維.
課堂評價是提高學生學習能力、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重要途徑.為了提升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效益,教師應對小組合作成果給予正面、客觀、合理的評價.如對于取得成績的小組,要給予肯定和鼓勵,以此充分發揮評價的激勵作用,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當然,也要指出小組合作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幫助學生總結經驗教訓,以便學生后續能夠更好地進行合作.
為了確保評價的客觀性、全面性,在小組合作學習的評價環節中要改變單一的教師評價,可以采用師評、組評、個人評等多種評價相結合的方式,以此由組內合作推廣至組間合作,進一步優化學生認知,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值得注意的是,在評價過程中,要摒棄單一的結果評價,應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對學生的課堂表現給出客觀、公正的評定,以此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
在合作學習中提倡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可以“撒手不管”.因學生知識掌握程度有限,在合作學習中難免會遇到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此時教師要充分發揮其引導作用,幫助學生梳理障礙,有效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另外,因為合作學習給學生提供了更為自由的學習空間,而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差,若在實施中教師不能進行有效監管,可能會影響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為此教師要充分發揮其引導作用,規范管理,進而讓課程教學活動朝著有利于實現教學目標的方向發展.可見,在具體實施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教師既要對目標方案、實施計劃和教學環節進行精心預設,還要規范管理,掌握學生之所思、之所惑,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切實提高教學有效性.
總之,教師要根據實際教學內容設置相應的討論主題,精心設計各個環節,以充分發揮合作學習的積極作用,提高學生學習品質和教學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