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物志

要覽

新技術

看天下
近日,四川省人民政府發布任免通知,任命屈洪斌為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公路局局長(試用期一年)。據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公路局官網顯示,此前屈洪斌已任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公路局黨委書記。

屈洪斌任四川省交通運輸廳公路局黨委書記、局長
據“山西交控集團官方微信”消息,5月12日下午,山西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召開重大事故隱患專項排查整治2023行動動員部署會。溫全貴作為集團公司總經理出席并講話。
4月23日,中共山西組織部曾發布干部任前公示公告,溫全貴擬任省管企業正職。

溫全貴任山西交通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
■公路水運工程施工安全治理能力提升行動啟動
日前,交通運輸部辦公廳印發《公路水運工程施工安全治理能力提升行動方案》,對提升公路水運工程建設安全管理水平,防范和遏制生產安全事故等作出部署。
此次提升行動自2023年5月起至2024年12月止,旨在夯實公路水運工程建設安全生產工作基礎,推動工程建設領域安全生產治理模式向事前預防轉型,強化安全生產責任落實,提升工程建設安全治理能力,深入推進平安工地建設全覆蓋,堅決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發生,切實防范和降低安全事故,為加快建設交通強國提供堅實的安全保障。
■中國交通500強正式發布
近日,“中國交通運輸”年度報告編委會聯合中國交通智庫公眾號,首次發布“中國交通500強”企業榜單。按運輸方式劃分,上榜綜合、鐵路、公路、水路、民航、管道類企業數量分別為110家、86家、165家、85家、53家、1家,營收占500強總營收的比重分別為24.2%、24.1%、32.2%、14.3%和4.8%、0.4%。公路領域上榜企業數量和營收均最多。
■山東規劃建設6580公里旅游風景道
近日,山東省交通運輸廳印發全省首部旅游交通專項布局規劃——《山東省旅游交通網主骨架布局規劃(2023—2030年)》(以下簡稱《規劃》),以長城、大運河、黃河國家文化公園(山東段)及沿黃渤海、沂蒙革命老區等文旅資源富集區域為重點,系統構建全省“快進慢游”旅游交通網,推動交通運輸與旅游融合發展。
根據《規劃》,到2025年,山東將基本建成便捷高效的旅游交通網“快進”通道,設區市全部通達高速鐵路,高速公路出入口至A級及以上景區1小時內通達、至AAAA級及以上景區30分鐘內通達;到2030年,山東將建成“外部交通快捷、內部交通順暢、慢行交通豐富”的旅游交通網,形成高速鐵路、高速公路、運輸機場協同高效的“快進”體系和全國一流、主題突出、功能完善、特色鮮明、自駕適宜的“慢游”體系,實現山東省內重要文旅資源三級及以上公路全覆蓋。
山東將形成東部“千里濱海”、西部“魯風運河”、南部“紅色沂蒙”、北部“黃河入海”、中部“長城尋跡”五大主題廊道,整體構成“東西南北中、一環游山東”旅游風景道總體布局。風景道總規模約6580公里,其中公路5040公里,利用堤頂路和市政道路1540公里。此外,山東還將規劃建設一批通景公路,進一步暢通景區“最后一公里”。
■江蘇發布智慧公路技術指南
江蘇發布全國首個面向普通公路的《智慧公路車路協同路側設施建設及應用技術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引導和規范江蘇省普通國省道智慧公路車路協同建設與高效應用,為推動公路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指南》在總結智慧公路車路協同建設經驗、融合先進技術、參考已有標準的基礎上,按照先進適用、統一協調、全面覆蓋等原則,提出了外場設施層、支撐平臺層、應用服務層、支撐保障層等規范要求,并融合智慧公路車路協同分級標準及評價指標體系,建立智慧公路車路協同建設框架,解決了工程實施系統性不足等問題。
《指南》結合蘇州市相城區智能網聯道路三期、國道524線、省道126線等項目進行驗證,通過路側設施智能化建設,實現L2級車輛純靠路段感知達到L4級自動駕駛能力,相比傳統依靠單車智能的總動駕駛,實現依靠路端智能的“輕車熟路”應用。
■廣西計劃新改建農村公路超6300公里
近日,廣西壯族自治區交通運輸廳印發《廣西推動“四好農村路”高質量發展2023年工作要點》(以下簡稱《工作要點》),將加快完善農村公路基礎路網,實施新一輪農村公路建設和改造,進一步強化全區農村公路骨干路網功能。
根據《工作要點》,廣西今年計劃新改建農村公路超6300公里,同時深化農村公路管養體制改革,完善“路長制”運行長效機制,加強農村公路養護管理,加大對農村公路養護資金投入,保持農村公路100%列養率;做好農村公路技術狀況檢測評定工作,實施農村公路路況自動化檢測里程超8萬公里,占全區農村公路總里程比例達60%。
截至目前,廣西已完成農村公路投資23.7億元,新改建農村公路1377公里,完成危橋改造17座,完成安防工程537公里,新增347個自然村(屯)通硬化路。
■重慶基本實現高速公路每隔50公里一座充電站
近日,據重慶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消息,為滿足新能源汽車充電需求,重慶全面鋪開全路網充電樁設備布局,截至今年5月底,在重慶高速公路建成運營的169個服務區中,已有139個建成充電站,充電樁位達574個,服務區充電設施覆蓋率達到82%,基本實現高速公路50公里內有充電服務。
■青海首個PPP高速公路項目通車
近日,中鐵五局參與投資建設的青海省首個PPP高速公路項目——西海(海晏)至察汗諾公路正式通車運營。青海高速再添一條東西向高速大通道,徹底結束海晏縣、剛察縣、天峻縣不通高速公路的歷史。
西海(海宴)至察汗諾公路是《國家高速公路網規劃》G6聯絡線G0612西寧至和田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深入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公路水路交通運輸發展規劃綱要》的“八縱八橫”骨架“橫二”——天津至喀什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該高速起點位于海北州西海鎮,途經甘子河、哈爾蓋、剛察縣、泉吉鄉、吉爾孟、天棚貨運站、天峻縣,終點位于海西州察汗諾鎮。項目采用雙向四車道一級公路標準建設,設計時速為100公里。
西察公路通車后,縮短了海北州、海西州兩地之間的距離,行車時間較國道315線縮短近一個小時,對完善國家高速公路網、促進經濟發展、加強民族團結和社會穩定、促進旅游業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
■山西首個開放式高速服務區投運
日前,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區北格鎮、毗鄰太(原)長(治)高速公路太原收費站的龍城服務區正式開通運營,這是山西首個開放式高速公路服務區。之后,周邊居民和普通道路行駛車輛通過專門設計的路線也能進入服務區,將有效推動服務區融入地方經濟發展。
區別于傳統服務區,開放式服務區拆掉了圍墻,能夠更好地輻射并帶動周邊發展,同時有利于過往旅客更深入地了解當地文化生態。
智慧檢測機器人亮相江西遂大高速
近日,在江西省重點建設工程遂川至大余高速(以下簡稱“遂大高速”)項目梧桐1號大橋處,一個智慧檢測機器人如同蜘蛛一般,輕巧地爬上十余米高的橋墩,從上到下對橋梁墩柱進行檢測。
該檢測機器人以“機器人+高位檢測+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為支撐,病害定位精度可達毫米級。檢測時,地面檢測人員通過無線遙控控制臺操控機器人爬升上行,待到達預定高度后停機駐留,同時可開啟鋼筋掃描儀環形掃描模式對墩柱鋼筋保護層厚度進行檢測。在機器人爬升過程中,8個高清攝像頭可對墩柱外觀進行全高范圍內影像捕捉,經過數據分析判斷橋墩安全狀態。
不同于傳統橋梁高墩檢測設備,該檢測機器人自動化程度高,且不受天氣及地理條件的影響,設備輕巧,方便組裝,極大提高了橋梁高墩外觀病害識別精度及檢測工作效率,解決了橋梁高墩近距離觀測墩柱混凝土病害及任一高度鋼筋保護層厚度檢測兩大技術難題。據悉,該創新應用成果屬江西省內首創,此次在遂大高速項目梧桐1號大橋的應用,標志著該檢測機器人正式亮相,并在遂大高速項目高墩橋梁全面推廣使用。
浙江杭州啟動首個高速公路巡檢機器人試點
近日,浙江杭州首個高速公路巡檢機器人試點項目在杭州繞城西復線沙坑里隧道正式啟動。因地處山區,杭州繞城西復線高速公路共設25座隧道,全長2364米的沙坑里隧道便是其中之一。據統計,沙坑里隧道日均車流量約3.5萬輛次,貨車占比高達70%,隧道內發生異常事件概率較大,傳統人工巡檢和視頻事件檢測系統存在滯后性、不穩定性等問題,難以滿足日常數字化管理需求。
據悉,巡檢機器人試點項目是基于前端數據采集、后臺數據分析、平臺直觀展示的一個數智化項目。項目建成后,通過前端機器人多頻不間斷巡檢,可實現對隧道內人、車、物等動態數據的實時監測,并對異常事件進行全程無死角跟蹤;后臺經過數據計算和分析建模把隧道實時情況在平臺上直觀展示,可供管理人員隨時掌握隧道內流量情況和設備運行狀況,從而更加高效、直觀、準確地發現和處置各類應急突發事件,提升隧道安全應急管控效率。此外,巡檢機器人系統還具備前期火場感知、生命探測、疏散指導、情緒安撫及現場管控能力,能夠進一步提升應急處置效果。
亞行貸款3億美元助尼泊爾改善基礎設施

近日,亞洲開發銀行 (ADB) 批準了一筆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1.41億元)的貸款,用于改善尼泊爾卡卡爾比多至勞加希(音譯,Kakarbhitta-Laukahi)公路與國際貿易路線,尤其是與印度和孟加拉國之間的交通連接。亞洲開發銀行南亞交通運輸專家表示,該項目是南亞次區域經濟合作走廊的一部分,與該框架下其他區域合作舉措一道,將更好地服務尼泊爾基礎設施建設,改善道路聯通安全,促進邊境貿易物流。
卡卡爾比多至勞加希公路全長95公里,將由雙車道升級為雙向四車道。屆時,亞洲開發銀行還將從其技術援助專項基金中額外提供75萬美元(約合人民幣533.96萬元)作為技術援助撥款,用于編制該道路項目的氣候變化減緩適應指南、招標文件及性能指標等。
南蘇丹與埃塞俄比亞簽署跨境公路建設協議

近日,南蘇丹與埃塞俄比亞簽署協議,擬建造一條從帕洛赫(音譯,Paloch)經馬蒂昂(音譯,Mathiang)和邁武特(音譯,Maiwut)到帕加克(音譯,Pagak)的埃塞俄比亞至南蘇丹跨界公路。
南蘇丹總統基爾出席了在朱巴舉行的協議簽署儀式,協議由埃塞俄比亞財政國務部長埃尤布·泰卡林(音譯,Eyob Tekalign)和南蘇丹財政部長董戈爾(音譯,Dier Tong Ngor)簽署。基爾表示,跨境公路項目將加強經濟聯系,促進非洲之角人員和貨物的自由流動。
喀麥隆政府將撤銷一公路建設項目合同

據喀麥隆《論壇報》報道,近日,喀麥隆公共工程部部長表示,將在未來幾天內解除乍得公司Encobat承建的一個公路建設項目合同。該公路全長33公里,位于濱海大區,連接杜阿拉和博內普帕。
該部長表示:“該公司內部組織結構混亂,沒有優質的人力資源,即使物質材料充足,其效率也無法保障。因此,在接下來的幾天里,公共工程部在向他們送達違約聲明后,將撤銷合同并與另一家公司簽署新的合同。”
根據喀麥隆公共工程部數據顯示,該項目工程預算為285億中非法郎(約合人民幣3.27億元),其中監理費用約20億中非法郎(約合人民幣2293萬元)。目前工程完成率僅為41%,而工期消耗率已經達到101.85%(合同規定的完工日期為2022年12月31日)。Encobat則表示,工程進度緩慢是因為未收到業主對某些服務的付款。
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繞城公路項目引入新技術

近日,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繞城公路B段項目大部分工程已完工,目前現場已安排大量工人,正在為6月底的通車目標而努力。該公路將安裝5個大型顯示屏用以實時發布交通情況,以及4種不同的攝像頭,記錄車牌、車速和車流量等信息,是貝爾格萊德地區首次應用此類新技術。此外,該項目還創新技術手段,對常年泛濫的河流進行了河床遷改,并解決了沿線多處數十年未解決的污水排放問題。
據了解,為實現貝爾格萊德繞城公路的閉環,未來幾年,還將完成布班波多克至潘切沃(即繞城公路C段)項目的建設。
英國高速將用AI攝像頭治理車窗拋物
近日,為了打擊高速公路上的亂扔垃圾行為,英國將在部分高速公路的停車區安裝人工智能攝像頭。這些攝像頭能夠自動識別、拍攝車內人員從車窗扔垃圾的行為,并將圖片發送給執法人員,違法者最高可能面臨100英鎊(約合人民幣875元)的罰款。該試點計劃由英國國家高速公路局發起,將首先在英格蘭東南部地區投入使用。
近年來,英國高速公路上的亂扔垃圾問題引起了越來越多的關注,“清理英國”組織(Clean Up Britain)在今年2月表示,如果亂扔垃圾的情況沒有改善,其將對國家高速公路局提起法律訴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