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甘肅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 李文輝

彭大高速邊坡全覆蓋綠化
彭大高速是甘肅省公路交通網絡的重要組成部分,項目建設秉持綠色施工的控制目標,將節能、節水、節材、節地和環境保護五方面工作落實到項目建設中,不僅降低了生態建設成本,還提高了項目的生態建設效果。
綠色施工的控制目標主要包含節能、節水、節材、節地和環境保護五方面的目標。本文依托彭陽(甘寧界)至大橋村(甘陜界)高速公路(以下簡稱“彭大高速”)施工實踐,從高速公路綠色施工實際出發,詳細說明高速項目施工過程中“四節一環保”環節可能涉及到的綠色施工技術,有助于降低高速公路生態建設成本,提高生態建設效果。
施工中,建設方應及時收集節能相關資料,建立節能臺賬并定期分析,及時編制節能降耗控制措施,以便后期持續改進節能措施。
首先,要計量核算生活區、瀝青拌和站、水穩拌和站等用電情況;計量核算攤鋪機、壓路機、推土機、鏟車等設備油耗,做重點監控和記錄,同時也要為設備建立技術檔案,定期維護和保養;食堂冰箱、辦公室宿舍空調等電器要使用節能產品節約用電;制定臨時用電管理制度并落實到位,現場照明設計應符合國家現行標準。
其次,要根據不同施工階段編制施工進度計劃,并對進度計劃各節點及時檢查、糾偏,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銜接。例如,根據現場施工工藝,盡量合理安排施工機械排班,瀝青混凝土面層施工和水穩基層施工時可實現膠輪壓路機共享,土方、砂墊層和找平層施工時可實現推土機和平地機共享,橋涵頭撼砂與水泥混凝土可實現振搗棒共享。施工所需砂礫、漿砌片石、預制塊等材料可直接運輸到施工路段,避免二次倒運。
此外,辦公區域選址和布置要合理,盡量選擇采光和通風良好的位置建設,項目辦活動房采用保溫板房,屋內配置遮陽簾,減少空調開啟次數;項目辦區域內配備節能設施,如門口安置太陽能路燈、主要道口安置太陽能爆閃燈、廁所安裝聲控裝置等,采用數控設備精確計量可減少能源的浪費。
鏈接
彭大高速是甘肅省高速公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全長89.852公里,采用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預算投資118.23億元,被譽為連接陜甘寧三省區的“金腰帶”。建成通車后,將成為一條連接寧、甘、陜三省區的南北大通道,并從根本上解決平涼市的交通瓶頸問題,對促進區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是交通運輸部、應急管理部、中華全國總工會“平安工程”冠名項目。
彭大高速項目高度重視綠色施工建造技術。項目建設過程中,與甘肅省交通規劃勘察設計院股份有限公司組成課題組,開展《高速公路綠色施工與生態恢復技術應用研究》課題研究,并將研究成果應用到項目施工過程中。全線共設置7處路基梁場,有效減少了項目建設過程中對耕地和臨時用地的占用。在隧道開挖過程中注重生態環境保護,全線13座隧道進洞施工均采用“零開挖+明洞”方式,遵循“早進洞晚出洞”原則,保護原有生態環境。路基邊坡與路基工程同時組織、平行施工,采用框格梁碼砌加殖生袋方式進行全覆蓋綠化,最大程度恢復原有生態。
在節水方面,建設方應將節水指標納入標段勞務合同條款,施工中根據工程特點,嚴格制定用水定額。施工生活區廁所水箱應使用延遲節水開關、生活用水采用節水器具等措施。施工用水與工程用水應單獨配備水表,分別計量,限量控制,按月計量考核,分析對比數據,通過數據找出用水不合理的地方加以整改,提高水資源利用率。除此之外,底基層、基層、采用土工布覆蓋進行保濕養護,邊溝砌筑養護采用塑料薄膜覆蓋減少養護用水,綠化采用河水澆灌,出入大門處設置雨水收集池,并建立水循環利用系統,用于車輛出入保潔,在細節上節約用水。
在節約材料方面,建設方要建立健行限額領料制度并控制每次領用數量,同時根據施工進度編制詳細的材料進場計劃,盡量減少庫存,減少倉儲用地,降低材料存放損耗,明確材料進場的批次、時間。施工過程中盡可能就地取材,減少材料在運輸過程中的損耗。對于臨時圍擋材料、臨時用房等可重復利用的材料,提高使用率。在施工中,基層可以根據標準規范摻配粉煤灰等外加劑來降低水泥的用量;預制塊邊溝、路肩加固塊、路緣石、六棱塊、錐坡預制塊防護可推廣使用預制混凝土構件。底基層施工中,可將已完成的水泥穩定粒料末端的粒料切掉回收,用于場地硬化或平交道口施工。
根據不同施工階段特點,也可動態布置現場材料。例如,瀝青路面中用量較大的機制砂大棚設置在上料倉附近,底基層施工中用量較大的砂礫堆放于水穩拌和站附近。如果是橋下施工,可以將多余的回填材料就近堆放于橋涵洞頭附近并碼放整齊,后期可用于橋頭預壓和橋涵頭回填。對于材料的存儲,須保證儲存環境適宜且措施得當,材料堆放有序,保管人員充足和制度健全。為延長模板的使用壽命,可涂刷水穩無側限試模和模板,增加模板的周轉次數。
為節約占地,建設方可租賃廢棄廠區作為生活駐地和拌和站臨時場地,無須復墾,減少費用。臨時生活用房和辦公用房應盡量采用雙層活動板房;拌和站平面布置應科學、合理、緊湊,能夠分階段實施動態管理;在拌和場內設置滿足各種車輛機具設備進出的環形便道,部分便道可供瀝青、水穩拌和站共用,按照施工工序,水穩基層階段材料先進場,待水穩基層完畢,瀝青面層階段材料再進場,減少占地。
施工材料運輸盡量利用原有地方道路運輸。嚴格控制施工用地在公路占地界內,禁止超出、多占節約用地的同時也減少與當地不必要的糾紛;小型預制構件可采用工廠化加工制作;取棄土場使用完畢應及時復墾,通過植草、植樹恢復植被,在已修建的公路邊坡上種植紫穗槐或放置預制塊進行防護,保護環境防止水土流失。

節能措施(隧道LED燈)

節水措施(施工廢水循環利用)

節材措施(預制塊路肩)

節地措施(橋梁預制場利用路基占地)
揚塵控制 建立灑水清掃制度,定期灑水,減少硬化拌和站主要道路揚塵;出場時將車輛清理干凈,在拌和站出入口設置洗輪機,避免車輛將泥沙帶出現場;運輸車輛在運送渣土、土方、施工垃圾、瀝青混凝土、水穩混合料等材料時要使用苫布覆蓋車輛,避免物料撒落,水泥運輸時采用封閉式水泥車;礦粉存放須采用彩鋼棚遮蓋并用苫布覆蓋,碎石、砂礫等存放時須用塑料布全面積覆蓋,施工生產時隨用隨掀;基層施工和破除舊路面層施工應盡量安排在風力小的天氣進行,施工前采用噴霧式灑水車降塵;項目部閑置用地門口可種植綠化帶和草坪,美化辦公區域環境;為防止灰塵,可在施工場地大門外設置吸濕墊;在水穩拌和站底部用密目網等進行圍擋封閉降塵,頂部應安裝除塵設備;對瀝青混合料拌和采用封閉式瀝青加熱工藝,拌和設備配置瀝青煙凈化裝置。
廢氣排放控制 進場的車輛和機械設備,須按時年檢并取得國家車輛年檢標識,施工現場食堂應使用電能、液化氣等設備,施工機械設備、車輛等須保持良好運行狀態并定期維護保養。同時,應禁止開展焚燒油氈、油漆,融化瀝青等排放異味氣體物質或有毒、有害煙塵的事宜,且施工現場也嚴禁焚燒各類有機無機廢棄物。
固體廢棄物控制 在生活區域,須分類收集垃圾,并由專門的生活運輸車及時清理。在施工區域,要加強公路建筑施工垃圾的回收利用,例如舊路拆除路肩加固塊可用于駐地建設;舊路破除產生的公路建筑垃圾可用于路基填筑施工等。瀝青拌和站附近須設置塑料編織物堆放池;廢硒鼓盒、廢電池等有害廢棄物須封閉回收。
污水排放控制 利用原舊路的邊溝修建料場四周排水系統,保證排水通暢。試驗室養護用水為噴霧養生無污染,可正常排放;駐地固定廁所配置化糞池,并定期清理防滿溢;淋浴間、洗漱間等區域的下水管線應設置過濾網,保證排水暢通。
噪音污染控制 定期保養維護施工機械,施工機械采用低噪音設備,閑置期間及時關機。在村鎮附近道路施工時,施工車輛進入現場,禁止鳴笛;清理料斗及車輛時盡量采用鏟、刮、橡膠錘敲打等方式,嚴禁隨意用鐵器敲打制造噪音;用分貝儀對白天、夜間不同施工階段噪聲進行檢測,動態控制確保噪聲不超標。
除此之外,人員安全與健康防護也必不可少,建議在區域規劃時,將生活辦公區與生產區分離,在生活辦公區配備空調和取暖等設施,保障員工的生活工作區域舒適度。在生產區域,為員工配備防暑降溫用品和衛生的生活飲用水,為員工提供基礎保障;項目部的食堂應在開工前辦理衛生許可證,并建立食堂管理制度,炊事員均應體檢合格并辦理有效健康證明,食堂應配備消毒柜,保證器具清潔,保障員工的飲食安全。
對拌和站、用電房、瀝青存儲罐等設置安全圍擋,并在危險設備、危險材料存放處設置安全警示標識。試驗室應保證通風良好,人員應佩戴防毒面具進行瀝青試驗;試驗室中的酒精、氯化銨、EDTA、三氯乙烯、煤油(用于瀝青混凝土)等化學品,應購置專柜隔離存放。項目部應專門聘請保潔負責對生活區進行清掃、灑水和消毒;應專門設立醫務室,配備醫藥器材及應急藥品;在瀝青混合料高溫攤鋪過程中,應發放防燙膠鞋、口罩等防護用品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