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家欣
近年來,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速,環境質量問題比較突出,呼吸道疾病的發生率也越來越高。支氣管哮喘是一種以慢性氣道炎癥為主要特征的疾病,臨床表現為咳嗽、胸悶、氣促、喘息等,可伴有可逆性呼吸氣流受限,且隨著病情延長,癥狀與強度會不斷變化。小兒哮喘具有病程長、易反復、遷延不愈等特點,嚴重影響了小兒的正常生長發育。導致哮喘的原因眾多,尤其需要注意平常的生活環境。
生物性環境因素
環境過敏原
過敏原吸入是導致過敏性哮喘發作的重要因素。日常生活中的塵螨、皮屑、寵物毛發等,都是常見的室內過敏原;花粉、孢子、霧霾等則為常見的室外過敏原。這些過敏原會引發咽喉處黏膜的炎癥反應,引起支氣管痙攣,從而誘發哮喘。
某些食物
某些高蛋白食物中含有異性蛋白,為食用性過敏原,可引起過敏性疾病。如魚、蝦、蟹等富含高蛋白的食物,引起過敏的可能性較高。一些患者吃了生冷、油膩的食物,也會因食道和呼吸道受到刺激,引起黏膜的痙攣而導致哮喘。
情緒變化
雖然哮喘不屬于心理疾病,但是情緒波動變化較大,如大哭、憤怒或恐懼等都可導致患兒呼吸急促、心跳加速、氣道狹窄,從而使哮喘癥狀加重。而哮喘的反復或者突然發作,反過來又會加重患兒的緊張、恐懼、焦慮等負面情緒,形成惡性循環。
社會性環境因素
室內外空氣污染
PM2.5、O3、NOx等是公認的影響呼吸系統健康的室外空氣污染物,會通過引發氧化應激和損傷、氣道重塑、炎性通路和異常免疫反應、呼吸道過敏等機制誘發或加重哮喘。
香煙煙霧、霉菌以及家用清潔劑和涂料產生的有毒氣體等室內污染物,也可能會引起過敏反應和哮喘。多項研究證實,吸煙與患哮喘的風險增加有關,二手煙暴露與兒童早期哮喘的發展有關。過度使用清潔劑同樣也會使空氣中的大分子和刺激性物質增多,對于正常人可能只是“打個噴嚏”,而哮喘患者會對此敏感,出現相應的氣促、呼吸困難等癥狀。
氣候變化
氣候變化與哮喘有很大的關系。如高溫空氣可通過刺激熱敏性支氣管肺纖維神經,增加氣道阻力,引發哮喘癥狀;冷空氣則易導致感冒,使得氣道反應性增高,引起氣道痙攣,進而誘發或加重哮喘癥狀。
小兒哮喘的預防
(1)戶外空氣質量低時,減少外出或外出做好防護,如戴N95口罩,減輕空氣污染對呼吸道的刺激。(2)避免接觸皮毛動物,家中不要飼養貓狗等動物。(3)遠離煙草煙霧、油煙、油漆、香水等特殊氣味的氣體。(4)在花粉或霉菌出現的高峰期,及時打掃衛生,室內定時通風,保持干燥。(5)健康營養飲食,以優質蛋白為主,減少吃高敏食物,三餐遵循不過咸、過甜、過膩、過涼、過飽的原則。(6)盡量避免呼吸道感染,少去擁擠人多的場所,根據天氣變化及時加減衣物。(7)通過鍛煉提高身體素質。運動能提高小兒呼吸道黏膜對冷空氣的適應能力,減少感冒等呼吸道疾病的發病率,增強心肺功能與耐力,預防哮喘復發或加重。(8)保持良好的情緒。家長應多關心小兒的心理狀況,多陪伴、多詢問、多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