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曉龍
腰椎間盤突出癥指因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而壓迫神經導致腰腿痛的一種綜合病癥,在中醫屬于痹癥、腰腿痛范疇。一旦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癥,在積極治療的同時,還需轉變生活方式。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癥狀
腰痛
大部分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最開始出現的癥狀就是腰痛,原因可能是纖維環外層后縱韌帶受到髓核刺激。其中,竇椎神經受刺激可能會產生下腰部感應痛,或伴隨嚴重的臀部疼痛。
下肢放射痛
主要表現為坐骨神經痛,即從下腰部-臀部-大腿后方-小腿外側-足部的放射線樣疼痛。在咳嗽、噴嚏等腹壓增高的情況下,疼痛可能加劇。如果椎間盤突出位于一側,放射樣疼痛大都也會在這一側。少數情況下有中央旁型、中央型突出或雙側突出,表現為雙下肢放射樣疼痛。多數患者的下肢放射痛可以通過臥床休息緩解,部分癥狀嚴重的患者在臥床時要患肢屈曲、膝蓋抱于胸前才能得到緩解,臨床將這種被迫采取的特定體位稱為強迫體位。
馬尾神經癥狀
由向正后方突出的髓核、游離椎間盤組織壓迫馬尾神經所致,表現為大小便障礙,肛周、會陰感覺異常(麻木、刺痛等),男性患者還可能會出現勃起功能障礙。如果病癥嚴重,可能出現雙下肢部分癱瘓、大小便失禁等,不過這種情況臨床較為少見。一旦出現馬尾神經癥狀,一般建議盡快手術治療,以免貽誤病情,導致神經功能無法恢復。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體征
一般體征
(1)腰椎側凸:這是減輕疼痛的代償性姿勢,視髓核突出的位置與神經根存在的關系不同,表現為脊柱彎向健側或患側。若髓核的突出部位在神經根內側(神經根腋下),脊柱向患側彎曲能使得神經根的張力減低;如果突出物體位于神經根外側(神經根肩上),那則脊柱多向健側彎曲。
(2)腰部活動受限:大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腰部活動受限,急性期尤為明顯,其中以前屈受限最明顯。因為前屈位時可進一步促使髓核向后移位,并增加對受壓神經根的牽拉。
特殊體征
(1)直腿抬高試驗及加強試驗:患者伸膝、仰臥位,被動將患肢提高。正常人的神經有4 mm滑動度,當下肢抬高60°~70°就可能會感覺不適。對于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神經根受壓、粘連,滑動度消失與減少,抬高60°可能出現坐骨神經痛,表示直腿抬高試驗陽性。在陽性患者中,逐漸降低患肢高度,這時再被動屈曲患側踝關節,再次誘發放射痛稱為加強試驗陽性。有時因為髓核較大,抬高健側下肢也可能會牽拉硬脊膜,導致坐骨神經出現放射痛。
(2)股神經牽拉試驗:患者取俯臥位,膝關節完全伸直。檢查者將伸直的下肢抬高,使髖關節能處于過伸位。當過伸到一定程度出現大腿前方股神經分布區域疼痛時,則為陽性。此項試驗主要用于檢查L2~3和L3~4椎間盤突出的患者。
神經系統表現
(1)感覺障礙:視受累脊神經根的部位不同而出現該神經支配區感覺異常,實際陽性率高于80%。患者的早期表現是皮膚感覺過敏,出現刺痛感。因為受累神經根、單節單側很多,所以感覺障礙范圍比較小。但若馬尾神經受累,感覺障礙的覆蓋范圍較大。
(2)肌力下降:約70%的患者會出現肌力下降的情況。如果L5神經根受累,趾背伸力下降,骶神經根受累,就可能導致足跖屈力下降。
腰椎間盤突出癥輔助療法
腰椎間盤突出癥可能會對患者工作與生活產生直接影響,為盡快恢復健康,可采取以下輔助療法。
昂胸:俯臥,患者雙手支撐在床上,待頭部后仰時,雙手撐起,胸部向上昂起并向后仰,力度達到腰部。平俯休息,反復練習10次。
魚躍:俯臥,兩手放在腰部,將上身、兩腿后伸抬起,形成弓狀,注意膝部不能彎曲。盡可能較長時間維持該姿勢。
動髖:仰臥,先以右腿向腳的前方猛然一伸,同時髖部向右一擺。再做左腿,雙腿交替進行。動作應當有力和協調,反復15~20次。
蹬腿:仰臥,盡量屈膝關節、髖關節,背屈;然后足跟用力向斜上方蹬出后,將大小腿肌肉繃緊,放下還原。兩腿交替,重復30次。
飲食護理:(1)務必要保證每天充足的蛋白質攝入量,且以優質蛋白為主,如雞蛋、大豆、牛奶、瘦肉、雞肉、魚肉等。(2)多吃新鮮水果、蔬菜,能為人體補充維生素、纖維素,加快腸道蠕動,避免便秘。(3)保證飲食多樣化,注重維生素C、鈣、鋅、鎂等元素的補充,少喝碳酸飲料。
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護理
(1)患者在睡覺時,或彎曲髖關節橫向側臥,或在腿下墊個墊子,以屈腿仰臥的方式休息。枕頭要使用偏低、偏硬的;若脖子下有空隙,可以使用毛巾塞滿。
(2)早晨醒來不要突然坐起,可能會損傷腰部。而應先將腿屈起,進行左右擺的體操練習,再以胳膊支撐上身起床。
(3)坐姿要正確,平時可進行腳底穴位、腰腿部的按摩,或是做體操,可緩解腰部肌肉緊張。
(4)站立時,不要將雙腿并攏,最好把一只腳搭在較矮的石頭或板凳上。
(5)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實行康復鍛煉十分重要,能減少突出物對神經、脊髓的壓迫,有效減輕癥狀。即使是進行了手術,也需要康復鍛煉,達到鞏固治療的效果,避免病癥復發。一般來說,只要患者重心后移,就有助于脊柱挺拔,減少腰椎曲度,有效緩解病癥。站立的時候,可以在前腳掌踩一本書,但是要保證腳跟低于腳掌,并讓重心后移,從而對姿勢進行矯正。有條件的話,則可以使用負跟鞋。這種鞋的鞋底是前面高、后面低,能限制重心后移。但康復鍛煉不能過量,如果稍微感覺疲倦,就要休息。不能穿帶跟的鞋,不論是高跟鞋,還是坡跟鞋、中跟鞋,都是重心前移,使得脊柱彎曲加大。
(6)可采用牽引配合針灸的治療方式。患者取平臥位,使用電腦腰椎多功能牽引治療儀,結合患者的體質與肌腱韌帶實際情況,設置牽引重量,每天2次,每次大約30 min。配合針灸推拿治療,選擇腰夾脊穴、委陽、環跳穴,配合絕骨、陽陵泉等,以平補平瀉的方式,每天進行一次針灸,每次20 min,連續治療10 d。還可讓患者取俯臥位,進行臀部、下肢后外側推拿。以雙手重疊法,拇指按壓穴位、關節,重點按壓腰部,尤其是腰部疼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