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義
隨著人們生活壓力的增加和膳食結構的轉變,消化道腫瘤發病率逐年升高。下面就介紹一下消化道腫瘤的類型、危害、治療和護理的簡單方法,以便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消化道腫瘤有哪些
食管、胃、結腸、肝、膽、胰、脾都屬于消化系統,這些部位出現的腫瘤,如食管癌、胃癌、直腸癌等,都稱為消化道腫瘤。
典型癥狀
一般來說,不同部位發生的消化道腫瘤,癥狀存在一定的差異。比如晚期胃癌患者以惡心、嘔吐、胃脹為主要表現;結腸癌患者常見大便帶血。通常來說,當長期、反復出現如下所列癥狀,需警惕消化道腫瘤,盡早入院檢查。
消化不良、食欲減退
若出現原因不明的消化不良、食欲減退,伴隨腹脹、腹部不適等癥狀,可能有消化道腫瘤的風險。早期消化道腫瘤患者病灶較小,且尚處于發展階段,一般不會出現較為明顯的癥狀,易被忽視。因此,當日常生活中發現持續的腹部不適時,應引起重視。
進食障礙、吞咽不暢
部分消化道腫瘤患者早期表現為吞咽功能障礙,進食時咽喉有異物感、受阻感,吃完東西后癥狀會隨之減輕。
持續或間接性的腹瀉、便秘
一次的腹瀉、便秘可能與飲食不潔、食物不良反應等有關,但如果出現持續性或間歇性反復腹瀉、便秘時,需要引起重視。尤其當大便顏色、性質發生改變,且規律飲食后未得到改善,則提示消化道腫瘤的可能。
消瘦
當一段時間內出現不明原因消瘦時,可能是由于消化道腫瘤繼發的吞咽障礙、消化不良等所致。因此,當出現消化道癥狀且伴隨體重不明原因減輕時,要警惕消化道腫瘤。
乏力、氣短、易疲勞同時出現
這也是老年消化道腫瘤患者早期的典型癥狀。其中一種癥狀的出現,可能為其他疾病或者勞累所致,但三種癥狀同時出現,可能是消化道腫瘤早期導致的營養不良表現。
治療手段
由于消化道腫瘤涉及疾病類型較多,且病情容易反復,通常需要醫師結合患者病情選擇合理的治療方式。對于惡性程度較高的消化道腫瘤,手術后還需要配合化療、激素治療等長期干預。消化道腫瘤治療預后與發病后就診時間存在密不可分的關系。早期消化道腫瘤預后效果較好,多數患者遠期生存率不受影響。
消化道腫瘤的治療手段包括外科手術、放射治療、化療、內鏡下治療。外科治療和內鏡治療可最大程度保護器官,不影響患者生存質量。不過,內鏡治療只能切掉較表淺的腫瘤,較適用于早期腫瘤。一般來說,通過良惡性判斷、腫瘤位置檢查等方式明確腫瘤類型,通過綜合治療,能夠對多種消化道腫瘤發揮較好的治療效果。
日常預防
日常生活中,通過調節飲食、糾正不良習慣、基礎疾病治療等,能夠有效預防消化道腫瘤。
規范飲食習慣
消化道腫瘤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是飲食不當。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如飲食速度不要過快,細嚼慢咽,不食用過硬的食物;過燙的食物不吃,否則可能會燙傷食管黏膜,甚至誘發食管癌。
改變食品烹飪和加工方式
食物保證新鮮有助維護胃腸健康。建議少食或不食加工的火腿、熏肉、酸菜、咸魚等。因為此類食物在烹飪過程中會產生硝酸鹽、亞硝胺等致胃腸道病變的物質,且高鹽會對胃腸道黏膜造成損傷。注意清淡飲食,烹飪手法以蒸、煮等為主,盡量少煎炸、燒烤。
調整膳食結構
合理規范每日膳食,尤其是三餐中蛋白質、維生素碳水化合物的配比。由于各種食物中所含膳食纖維、維生素、微量元素均有所差異,因此需要避免長期單一飲食。研究發現,每日進食水果、蔬菜100 g,能降低胃癌風險30%。不要長期攝入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研究顯示,高脂血癥與一些消化道腫瘤的發生具有相關性。
糾正錯誤飲食觀念
部分老人出于節儉或經濟原因,經常食用剩菜、剩飯,從而增加患病風險。建議每餐規劃好量,避免因長期食用剩菜、剩飯引發消化道腫瘤風險。
戒煙限酒
吸煙是肺癌發生的主要危險因素,也是食管癌等消化系統腫瘤的高危因素,為預防消化道腫瘤,一定要戒煙。少量飲用紅酒能夠促進機體血液循環,但酗酒則會提升各種疾病的患病風險,在日常生活中應控制飲酒。此外,不能勞累熬夜,早睡早起,健康作息也是避免癌癥發生的關鍵。
積極治療基礎疾病
多數消化道腫瘤是由于慢性炎癥長期未能得到有效干預,不斷發展所致。因此,積極治療消化道基礎疾病是預防消化道腫瘤的重要一環。比如慢性食管炎、慢性胃炎、反流性食管炎、慢性腸炎、胃息肉、胃潰瘍等均有可能隨著病情進展,發展為消化道腫瘤。尤其是各種腸息肉,需要盡早通過手術治療,避免病變惡化。所以,當消化系統出現疾病時,不要因為癥狀不嚴重、對生活影響不大而忽略,要明白早期治療基礎疾病是預防消化道腫瘤發生的重要途徑。
適當運動
運動關系到身體細胞的生理活性,能夠調節氣血運行,夠提高機體代謝,增加免疫細胞數量,繼而降低消化道腫瘤的發生風險。相反,久坐會提高結腸癌等消化道腫瘤的風險。并且,不愛運動者更容易肥胖,這也與惡性腫瘤的發生密切相關。因此,千萬不可忽視運動的作用,一定要動起來。
日常護理
一旦確診為發生消化道腫瘤,在積極治療的同時,做好日常護理。首先,需要保持愉快的心情,這是疾病治療的基礎,有利于癌癥轉歸。其次,規范日常飲食,不食刺激性食物,避免進一步損傷食管、胃黏膜等,提高治療難度。最后,在身體耐受度允許的范圍內適當進行運動,能夠強化機體免疫力,有利于提升腫瘤治療效果,促進疾病康復和全面提升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