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明清 杜玉霞



摘要: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新媒體人才隊伍的建設和培養對帶動農民了解本地資訊、推動農業技術創新擴散,促進農村經濟發展以及時代發展極具影響。本文分析了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新媒體人才培養與引進的積極意義,并較全面地探討了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新媒體人才建設和培養存在的問題,對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新媒體人才建設與培養提出幾點對策。
關鍵詞:新媒體;人才;培養;鄉村振興;農村
鄉村振興,人才先行。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產業要靠人才來發展,文化要靠人才來振興,生態要靠人才來美化,組織要靠人才來強健。如今鄉村早已進入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模式的興起和廣泛應用對農村的各方面發展產生了較大影響,農村新媒體人才的建設則正是鄉村振興迫切需要的。新媒體人才是推動鄉村振興非常寶貴的資源,是促進鄉村發展的不竭動力。在此背景下,加強新媒體人才隊伍建設和培養的必要性日益明顯。不過我國在農村新媒體人才的培養方面還不夠完善,面臨人才總量不足、新媒體專業人才素質不高等現實問題,給農村產業發展帶來了負面影響。因此,政府應大力支持農村新媒體人才隊伍的建設和培養,實現農村新媒體人才 “質”和 “量”的突破,從而為鄉村振興插上智慧的翅膀,全面助力鄉
村振興。[1]
一、調查問卷
(一)調研目的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村新媒體人才對鄉村振興的作用有哪些,他們又該掌握哪些知識和技能。為了找準鄉村振興中農村新媒體人才的定位及培養對策,探索出一條真正能夠振興鄉村的路徑,于2022年8月2日至2022年8月12日期間對常德市湯家山村新媒體人才情況展開了此次調查。
(二)問卷情況
本問卷共20道題目,9道單選題,11道多選題,1道填空題。題目涉及答題者基本情況 (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及居住地),詳細了解了答題者對于農村新媒體人才基本情況的了解程度、農村對于新媒體人才的需求、崗位職責、所需的職業技能等。調查對象所屬行業廣泛,涵蓋面廣,數據有效,有利于筆者更全面地了解農村新媒體人才的基本情況,從而分析問題所在,得到對農村新媒體人才隊伍建設與培養的建議和對策。
(三)調查結果及分析
此次共回收212份問卷,參與調查的男性占總人數49.06%,參與調查的女性占總人數的50.94%,其中20歲以下的占21.23%,20—30歲的占39.15%,31—40歲的占14.62%,41—50的占10.85%,50歲以上的占14.15% (詳見圖1)。參與調查人員中小學學歷的占11.32%,初中學歷的占11.79%,高中或中專學歷的占15.09%,大專學歷的占18.4%,本科學歷的占32.55%,研究生及以上學歷的占10.85%。在市區的占32.55%,在城鎮的占36.79%,在農村的占30.66%。調查涵蓋了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人群,更利于全面分析農村對于新媒體人才的需求情況。
圖1 參與調查人群的年齡分析
通過分析問卷關于農村對新媒體人才的需求情況,44.34%的人認為建設農村新媒體人才隊伍是非常需要的,認為一般需要的占23.11%,認為幾乎不需要的占17.92%,認為不清楚的占14.62%(詳見圖2),這也表明農村新媒體人才是鄉村振興迫切所需的。
圖2 農村對新媒體人才的需求情況分析
根據人們對農村新媒體職務的了解情況分析 (詳見圖3),了解新媒體運營、文字策劃與網絡推廣及運營的各占46.7%,了解公眾號編輯人員的占49.53%,了解活動策劃的占41.04%,了解短視頻運營的最多,占50.47%。
圖3 人們對農村新媒體職務的了解情況分析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加強農村新媒體人才隊伍建設的需要日益明顯。調查顯示,大多數人都認為農村新媒體人才培養在鄉村振興上發揮了一定的積極作用。在 “農村新媒體人才隊伍建設推動鄉村振興的表現”調查中 (詳見圖4),認為帶動農民了解本地資訊的占53.3%,認為推動農業技術創新的占55.66%,認為改變農產品銷售模式的占56.6%,認為促進農村現代化發展和促進鄉村經濟快速發展的分別占52.83%和53.77%,這些數據表明人們對于農村新媒體人才推動鄉村振興發展給予了充分的認可。
圖4 農村新媒體人才隊伍建設推動鄉村振興的表現分析
在鄉村振興的不斷發展下,農村新媒體人才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也日益顯露,新媒體人才規模小、結構不合理、人才素質較低等問題成為建設農村新媒體人才隊伍的阻力。對 “影響農村新媒體人才隊伍建設的因素”的調查發現 (詳見圖5),政策落實不到位是最影響農村新媒體人才培養的因素,占總數的58.02%。農村的基礎設施環境較差、政府的關注度不夠以及人們的積極性不高都對農村新媒體人才培養產生了相當大的影響。
圖5 影響農村新媒體人才隊伍建設的因素分析
“農村新媒體人才培養的途徑”調查顯示 (詳見圖6),多數人認為通過與高校合作、政府發揮領導作用、通過電視臺等媒體培養和通過互聯網公共課程培養是加強農村新媒體人才培養的幾個重要途徑。
圖6 農村新媒體人才培養的途徑分析
二、存在的問題
(一)農村新媒體人才儲備不足
調查顯示,農村新媒體人才建設和培養存在幾個方面的問題 (詳見圖7)。黨的十九大以來,全國整體人才資源總量持續性推進,但農村在管理、技術、資金等方面相對城市還是存在較大欠缺,所以人才資源還是呈現城多鄉少的狀態,這使得農村成了各種要素的洼地。[2]不過,湯家山村的新媒體人才隊伍建設比較落后,新媒體人才的整體素質偏低,農村新媒體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力度不大,湯家山村的新媒體人才供給不足,農村地區的新媒體人才供需不平衡問題較明顯。
圖7 農村新媒體人才存在問題情況分析
(二)農村新媒體人才結構不合理
隨著鄉村振興事業的發展,農村新媒體人才需求呈現出多元化、復合型和專業性特征。從常德湯家山村的新媒體人才隊伍建設和培養存在的問題可以得出以下結論:農村新媒體人才的組織程度很低,新媒體人才的管理機制和保障機制并不完善,并且缺乏對農村新媒體人才的長期培訓。
(三)農村新媒體人才素質偏低
在網絡高速發展時代,農村的未來新媒體人才一定是能夠適應融媒體技術發展的技術型、復合型人才。[3]從湯家山村的新媒體人才隊伍建設中可以分析出:當前的農村新媒體人才培養質量偏低,具體表現為人才的敏感嗅覺、新媒體運營能力、文案寫作能力等方面的欠缺,究其原因是專業培訓不夠系統造成的。此外,農村新媒體人才培養和建設方法單一、基礎設施和建設落后,是影響農村新媒體人才隊伍建設的重要因素。大部分人員沒有較高的知識水平,接受新知識的能力差,這也是造成農村新媒體人才低質量的一個重要原因。
三、鄉村新媒體人才培養對策
(一)科學制定培養規劃
在制訂農村新媒體人才培養規劃的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點:一是全面分析鄉村人才需求,科學制定農村新媒體人才培養計劃,需要各鄉鎮及村結合本地區的實際情況,確保人才培養規劃切合實際,更利于政策落實;二是建立農村地區新媒體人才實訓基地,要制訂實訓的計劃,包括人才培養的總目標、基本原則和實踐內容;三是走開放道路,做到 “引進來”和 “走出去”。要加強農村新媒體人才培養基礎設施建設,并加大農村的宣傳力度,吸引年輕力量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組織文化素質較高的群眾參與調研培訓,學習先進經驗。此外,有關部門要深入農村實地調查,分析其對新媒體人才的需要,再基于這些信息進行培養規劃的設計,鼓勵與高校、電視臺等合作,從而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規劃的科學性。
(二)優化農村新媒體人才結構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湯家山村應全面摸排現有的新媒體人才,全面分析本村的新媒體人才需求,精準引進人才,健全獎勵機制,落實政策。一是加強農村與高校、電視臺、網站等合作,通過高校等培養更多的農村新媒體人才;二是農村地區的相關部門要與相關高等院校、電視臺等融媒體打造高效人才互動生態,大力吸引高等院校及電視臺等融媒體的新媒體人才深入農村基層實踐,鼓勵農村新媒體人才在宣傳推廣、打造形象、媒體營銷等方面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4]
(三)提升農村新媒體人才培養質量
進入全媒體時代,“一專多能”是農村新媒體人才培養的重點所在,其新媒體崗位也更要求新媒體人才為 “全媒體”人才。[5]推動鄉村振興事業發展,需要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新型的全媒體人才隊伍。但目前,全媒體人才培養與農村部分行業需求還有一定差距,統一的人才培訓體系、評價標準尚未建立。各大院校的新媒體、全媒體相關專業在課程設置、教學方法、育人機制、專業發展等方面存在諸多問題。當前,高校如何深化產教融合、構建科學合理的全媒體人才培養培訓體系、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暢通人才成長通道、拓展學生就業創業本領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四、結束語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常德湯家山村存在農村新媒體人才隊伍儲備少、結構不合理、質量低的問題,一定程度上阻礙了鄉村振興的發展。對此,本文對湯家山村的新媒體人才培養工作中的常見問題進行了探討,并提出了科學制定新媒體人才培養規劃、優化農村新媒體人才結構、提升農村新媒體人才培養質量的相關策略。針對農村新媒體人才可能出現的新情況和新問題,相關部門還需要結合實際情況,不斷調整和創新農村新媒體人才培養模式。
參考文獻:
[1] 程麗.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民新媒體素養提升的價值、困境和對策探討[J].傳播與版權,2021(11):89-91+95.
[2] 張宇迪,韓越.鄉村振興過程中人才振興面臨的現實困境及對策建議[J].商業經濟,2022(07):114-116+190.
[3] 楊開源.5G融媒體時代下的網絡與新媒體專業人才培養探究[J].傳媒,2020(08):84-86.
[4] 周海波,許晶晶,鄧仁根.江西省農村公共服務供需現狀問題研究:基于微觀的調查研究[J].江西農業學報,2015,27(11):120-123.
[5] 楊曉杰,梅子.創新型新媒體人才培養問題研究:基于遼寧省區域產業發展視角[J].新聞研究導刊,2020,11(19):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