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興趣對于學生的學習具有引領作用,能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率。趣味教學法的融入可以提升初中田徑教學的課程吸引力,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身心素質的培育。文章對趣味教學法在初中田徑教學中的運用現狀進行分析,并結合案例探討趣味教學法在初中田徑教學中的有效滲透策略。
關鍵詞:趣味教學法;初中田徑;有效實施
作者簡介:王慶瑜(1984—),男,貴州省遵義市第三十五中學。
初中階段是我國九年義務教育的最后階段,學生面臨著沉重的升學壓力。教育工作者必須對學生在初中階段的身體素質特征進行分析,通過體育教學的高效組織幫助學生獲得強健的體魄。體育學科教師應該在新課改的課程要求下,改善原有的體育課程教學方式,充分提高體育課堂的趣味互動性,并為后續學生成功參與體育活動做好鋪墊。傳統田徑教學的效果不夠理想,主要是由于學生的個性化差異沒有被重視起來,學生缺乏對田徑運動的興趣,有時甚至會出現抵觸情緒。趣味教學法的運用可以較好地提升初中田徑教學的教學質量,使學生被田徑運動所吸引。
一、初中田徑教學現狀分析
近年來,田徑運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逐漸被推廣,教學方式也呈現多樣化的發展趨勢,涌現了如趣味教學法等一系列教學方式,能夠較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田徑運動中。另外,教師通過這些教學方式也能夠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對學生進行素質化的全面教育。但是,這些教學方式目前在實際教學中的運用尚且存在一定的問題,難以被有效運用,這阻礙了學生體育素質和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在后續的教學中進行改革和完善。筆者對目前初中田徑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如下分析。
(一)教學方式陳舊傳統
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田徑教學已經逐漸成為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田徑教學方式的改革也較為迫切,教師必須通過完善的教學方式來培養學生的身心素養等[1]。但是,筆者經實地調研發現,部分學校的田徑教學方式較為單調,僅僅是對一些田徑運動的基本動作進行指導,或是組織一些跑步競賽等,缺乏對學生的多樣化指導,這樣一來,學生缺乏興趣,教學質量整體欠佳[2]。
(二)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
田徑運動需要學生充分掌握運動的技巧,并通過長期的鍛煉才能夠達到強身健體的效果。但是,筆者經實地調研發現,部分學校的田徑教學沒有以學生為本,分層考慮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實際情況,導致一些學生對體育訓練非常排斥,這不利于田徑教學的進行。
二、趣味教學法在初中田徑教學中的有效滲透策略
(一)構建教學情境,培養學生興趣
在初中田徑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構建教學情境的方式來活躍教學氣氛,并為學生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傳統田徑教學中,教師采用的往往都是做操、熱身、跑步等常規的教學方式。教學情境的構建要求教師充分挖掘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個性特征,對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行培養,并改善原有的傳統教學方式,融入趣味性的教學情境,從而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幫助學生融入體育課堂中,提高教學效果。
例如,在田徑教學中,有標槍運動的部分,教師可以借助電影構建教學情境,通過語言和動作讓學生產生身臨其境之感。標槍運動蘊含著勇于拼搏、釋放自我的精神。教師可以給學生介紹一些高水平的標槍運動員,引領學生感受其專業水平的高超,并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體會自己扔出的標槍有多遠。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給學生講解如何發力標槍才能夠扔得更遠等,同時也要叮囑學生注意安全,扔標槍的時候注意避開人群。
再如,在跳高和跳遠訓練中,教師可以運用一些道具,如跨欄等,也可以在沙地上挖一條沙溝,模擬一條小河,讓學生嘗試跳過去。教師可以將一些影視劇中的“飛人”形象展示給學生,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設置障礙,超越自己。初中生大都愛動,而且很多男生喜歡跑酷等時髦運動,因此會踴躍參與其中。通過教學情境的構建,課堂將更具活力,學生學習也會更加積極[3]。
(二)組織趣味游戲,構建高效課堂
田徑課堂的趣味教學法需要有趣味游戲的加持,這樣才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興趣。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入學生感興趣的事物,讓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田徑運動,如組織一些趣味性的體育游戲等,讓學生以愉悅的心情融入田徑運動之中。這些低強度的游戲,也能夠讓學生熱身,為后續的田徑運動做準備。
例如,在田徑教學的導入階段,教師可以改傳統的慢跑為交叉跑,以分組競賽的方式,將班級的學生分成幾個小組,讓每個小組派出一名代表進行交叉跑比賽,最后對每個小組的比分進行統計。這種分組競賽的方式,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競爭欲,促使學生賣力奔跑,有效提高教學效果。另外,在田徑運動之前的熱身環節,教師也可以采取相同的方式,讓各個小組同時做熱身活動的一系列動作,要求動作準確到位,哪個小組做得更好便可獲勝,這樣一來,學生爭強好勝的心態被激發出來,會紛紛努力表現,讓整個課堂瞬間活力滿滿[4]。
一些典型的游戲也可以融入田徑教學中。例如,教師可以在長跑訓練中組織“大冒險”活動,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進行長跑,每個小組落后的組員要完成“大冒險”的任務,主要是做一個大家選擇的動作。通過這樣的形式,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另外,教師可以結合學生在訓練中的表現來設置“懲罰”環節,主要是讓學生做規范的熱身或體操動作,這樣也有利于學生溫習學過的知識。這樣,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對體育課堂的看法會發生轉變,一些過去畏懼體育課堂的學生也會積極參與到體育活動中,助力打造高效課堂。
在具體的運動項目中,教師也可以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將一些創新性的游戲融入課堂中。例如,在短跑運動中,有“喊號追人”和“往返接力”等游戲,這些游戲活動可以展現短跑技術,改單一的接力跑、長跑為新的形式,但是并不失原有的體育鍛煉效果。另外,教師可以通過新的訓練項目來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如學生需要發展腿部力量,教師可以改傳統的立定跳遠為蛙跳接力、鴨子步等;學生需要發展上肢力量,教師則可以改傳統的俯臥撐、引體向上為推小車、推人出圈等;學生需要發展投擲能力,教師可以改傳統的扔鉛球、扔標槍為打龍尾、扔沙包等。運用新的訓練項目來改變田徑訓練的單調性和乏味性,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教學質量。
(三)模仿生活情境,打造生本課堂
體育歸根結底是人的活動,生活中處處有體育,教師可以通過模仿生活情境的方式來吸引學生,增加課堂的趣味性。教師通過把握生活細節,將教學活動與學生的生活緊密聯系起來,能使學生感覺更親切,學習積極性更高[5]。
例如,在跳高訓練中,教師可以將氣球掛在不同的高度,帶領學生輪流跳高摸氣球,也可以適當降低氣球的高度,讓學生通過立定跳高來摸氣球。對于同一個運動項目,教師可以通過不同表現形式來開展訓練,以多樣性和趣味性提高教學質量。
教師還可以將生活中的廢舊材料應用到教學中。例如,教師可以要求學生課下收集一些多余的紙箱,并帶到體育課堂上,然后利用這些紙箱制作障礙物,如踏跳板等,放在沙地上,讓學生依次跳過去。之后,教師可以將紙箱拆開平鋪在沙地上,組織跳遠比賽,跳得最遠的學生可以獲得獎勵。在這樣的激勵下,學生會很樂意表現自己,廢舊材料的作用也得以充分發揮,教學氣氛會更加活躍。
過桿跳也是很多初中學校體育訓練的項目,傳統的過桿跳需要學生翻越橫桿,學生往往已經習慣這種訓練方式,失去了興趣。另外,由于該項目的難度較大,且存在一定的危險性,部分學生會對該項目產生畏懼,在練習中更是難以展現自己的真實水平。對此,教師可以將色彩鮮艷的皮球吊起來,皮球的高度設置與原來的橫桿齊平,要求學生選擇合適的起跑點,并通過斜線助跑的形式躍起后用腳擊球,擊中后即代表過關。這種練習方式更加簡單,危險系數更低,而且皮球等都是生活中常見的元素,能夠降低學生的畏懼感。通過新的訓練形式,引導學生更加積極有力地蹬地和騰起,能讓學生在擊球的瞬間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6]。
學生在生活中會接觸到很多前沿的信息,教師可以將這些信息與趣味活動的創編聯系起來,如著名的田徑運動員博爾特等,教師可以通過影像的形式展現他的速度,激發學生興趣,也可以適當播放一些動感的音樂等,構建活力四射的教學環境。教師還可以將一些學生感興趣的新聞事件或游戲等融入田徑教學中,通過挖掘生活元素,營造生活氛圍,提升教學質量。
(四)巧用教學設施,構建多元課堂
趣味教學法下,田徑教學的組織并不非常依賴場地的選擇,這也保證了田徑運動開展的可行性。教師在教學中應學會巧用教學設施,保證田徑運動的順利開展。例如,對于一些比較寬敞的場地,教師可以組織多樣化的跑步比賽,如障礙跑等,障礙跑的設計可以為枯燥無味的體育課堂增添一些趣味性;對于一些比較狹窄的場地,教師可以組織蛙跳比賽等,在滿足學生運動量的同時,讓學生感受到田徑運動的樂趣,使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學習,在快樂的情境中發展。
傳統的田徑教學用到的體育器材較少,但是趣味化的田徑教學需要體育器材的加持。初中階段的學生對新鮮的事物充滿了好奇心,面對新型的體育器材,其肯定會產生親自嘗試的沖動。教師可以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多配備一些體育器材[7],從器材的使用便利性、教學組織性等方面進行取舍和選擇,最終選擇的器材必須與實際的教學活動相適應,能夠為趣味課堂的構建添彩。另外,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不同,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可以為不同能力的學生準備不同的體育器材,如跳高欄、鉛球等。教師通過分層教學的方式,能讓部分學生重拾體育運動的信心,提高對體育運動的熱愛。如果學校的體育設施條件欠佳,那么教師可以使用一些簡單的體育器材來組織教學活動,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使用標尺來測量整個跑道的長度,這樣一來,在活動過程中,學生也能夠得到鍛煉。又如標槍教學中,如果只有標槍這一體育器材,那么為了提高訓練的趣味性,教師可以親身示范投擲標槍的慢動作,吸引學生跟著做。學生通過慢動作,可以親身感受標槍擲出的曲線之美,感受到田徑之美,會對田徑運動產生更深層次的理解和認識,激發對田徑運動的興趣。
結語
趣味教學法的運用,能夠改變傳統田徑教學的單調性、單一性,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營造積極活躍的課堂氣氛,提高初中田徑教學的質量。在運用趣味教學法時,教師需要通過構建情境的方式,讓學生身臨其境,感受體育魅力;通過游戲活動的開展,提升學生的課堂參與度;通過生活情境的融入,構建生本特色課堂;通過教學設施的巧妙運用,激發學生對田徑運動的興趣。在趣味教學法的加持下,初中田徑教學有望更加豐富多彩。
[參考文獻]
燕文軍.趣味田徑教學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實踐分析[J].智力,2022(33):28-31.
賈琰.初中體育趣味教學與健康教育融合的教學策略[J].吉林教育,2021(10):51-52.
高俊杰.趣味教學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新課程教學(電子版),2021(5):75-76.
黃瑜.論趣味田徑教學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田徑,2020(11):62-63.
孫紅玲.初中體育籃球趣味化教學的實施研究[J].科技資訊,2020,18(26):179-180,183.
蔡建成.探討趣味教學法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20(63):119-120.
黃輝.趣味田徑教學法在初中體育課堂的運用及教學策略[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9(10):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