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婷婷
摘 要:群眾文化聲樂演唱是群眾文化建設的重要手段之一。聲樂演唱中的情感表達與歌唱技巧存在密不可分的聯系,掌握歌唱技巧在歌曲演唱時可以提高情感表現力,提升整體表演水平。本文在探討兩者相互融合的基礎上,提出未來加強演唱者對聲樂作品的理解和分析,積極借鑒專業演唱的經驗和方法等途徑,最終有利于群眾文化聲樂演唱整體水平的提升。
關鍵詞:群眾文化;聲樂演唱;情感表達;歌唱技巧
中圖分類號:J616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3)19-00-03
近年來,隨著群眾文化事業的蓬勃發展,群眾藝術館、文化館等文化機構,積極組織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群眾文化活動。以聲樂為主要載體的群眾文化活動快速發展,已經成為提高群眾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重要方式之一。聲樂藝術是一種聽覺藝術,通過美好的聲音、清晰的語言來表達真實的情感。聲樂演唱在基層群眾文化活動中擁有重要的作用,在精神文明建設、鄉村文化振興中處處可見群眾文化聲樂演唱的身影。群眾文化聲樂演出過程中,情感和技巧對歌曲內容的表達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歌唱技巧可以輔助情感表達,情感表達又是群眾文化聲樂演唱的核心所在。下面對此進行論述。
一、群眾文化聲樂演唱中情感表達與歌唱技巧
(一)提升群眾文化聲樂演唱的影響力
聲樂藝術是我國優秀的音樂文化內容之一,聲樂藝術的影響力在群眾文化生活中占據主導地位。聲樂演唱形式多樣,包括獨唱、重唱、合唱等演唱形式,不同的演唱形式可以最大限度地調動文藝愛好者在群眾文化演出活動中的積極性,調動群眾文化生活參與的熱情度,增強體驗感,促進群眾文化的廣泛傳播。近年來,基層群眾文化機構大力普及學習聲樂演唱知識,加強各團隊之間的相互學習、交流,更快、更直接地提高廣大文藝愛好者的業務素質。推動聲樂在基層文化生活中的普及,以開辦短期群眾聲樂愛好者培訓班、聲樂演唱比賽、社區文藝活動、擴大文化志愿者的隊伍建設等形式,促進群眾聲樂演唱水平的不斷提升。在相關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群眾文化聲樂演唱的整體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演唱的方法和技巧相比以往更加專業化、成熟化,將群眾對聲樂作品內容的真實情感與正確的演唱方式相結合,激發了群眾文藝愛好者對聲樂藝術的學習熱情,以更加大眾化、樸實化的姿態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群眾參與到各種文化活動中來[1]。
(二)提高聲樂演唱表演的整體水平
近年來,群眾文化聲樂演唱中選擇的作品是美聲聲樂作品、民族聲樂作品和通俗聲樂作品,這些作品有愛國主義音樂、有經典音樂、有符合時代潮流的通俗音樂等,對群眾的感染力、情感的表現力都很強,容易引發大眾共鳴。在表演過程中,演唱者不僅需要具備一定的聲樂基本演唱方法,還要具備一定的文化素養和音樂審美能力,突出文化性和藝術性,引發大眾去思考。這就對演唱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間接促使演唱者平時加強聲樂演唱方法練習,科學的發聲方法對提高聲樂演唱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提高群眾整體演唱水平使旋律更加優美動聽。高質量的聲樂演唱表演能夠突出音樂的精神內涵和價值,傳達正能量的音樂文化特質,為大眾提供視聽盛宴的同時,還能夠賦予聲樂作品藝術魅力,增強演唱的情感表達能力。
(三)激發群眾的內在情感共鳴
聲樂演唱是藝術創造活動,一切藝術都來自生活,卻又高于生活。群眾文化聲樂演唱更是如此。群眾文化聲樂演唱具有樸素的情感特征,更容易激發內在的情感共鳴。隨著精神文明事業的發展,群眾聲樂演唱應當更加順應時代需求,注重內在情感共鳴的引導和激發,增強群眾情感的和諧度。有些聲樂作品具有強烈的時代氣息,演唱之后可以讓群眾感受到其中的藝術魅力和藝術形象,從而豐富精神世界?;鶎尤罕娢幕瘷C構組織的一系列聲樂演唱活動是與大眾最為親密最接地氣的群眾文化活動,某種程度上是群眾情感表達的“代言人”,群眾可以從中體驗到與自身情感關聯的內容,激發出幸福、歡樂、積極向上等真實情感。因此,群眾文化情感表達過程中,在歌唱技巧的輔助下可以產生重要的影響[2]。
(四)提高聲樂演唱者的演唱技巧
群眾聲樂演唱的技巧對個體而言至關重要,在演唱中提高歌唱技巧,有利于更好地表達音樂情感。任何一首聲樂作品都具有內在的情感和思想,科學的演唱技巧是為了情感服務的,通過深入理解音樂作品的內在情感和思想,有助于更好地表達歌曲的內在情感,更加合理地運用各類歌唱技巧,然后才能將真實的情感傳遞給大眾,全面提升聲樂演唱的藝術感染力。群眾文化聲樂演唱中,無論是歌唱技巧還是情感表達,這都是評價聲樂演唱者個體演唱素養的重要標準之一,注重這兩方面的素養提升,能夠增強演唱的表現力,讓群眾文化聲樂演唱表演的水準得到進一步的提升[3]。
二、加強群眾文化聲樂演唱水平的提高
(一)演唱整體水平有待提升
群眾文化聲樂演唱者大多來自群眾文藝愛好者,一部分群眾文藝愛好者沒有接受過專業聲樂演唱的培訓學習,尤其在合唱活動的排練中發現的問題較為突出。合唱對聲樂演唱者的整體演唱水平要求很高,這就主要看演唱團隊平時聲樂學習積累的經驗。針對演唱者科學的發聲練習,聲樂學習技巧掌握得越扎實就越能準確真實地表達聲樂作品的情感,科學的發聲方法和正確的呼吸方式,咬字吐字的練習等,都有利于群眾文化聲樂歌唱技巧與情感表達的提升[4]。
(二)音樂理論知識的學習水平有待提高
群眾文化聲樂演唱活動是面對大眾的,是為了豐富群眾的業余文化生活,增強精神文化體驗。音樂理論知識掌握的較少一定程度制約了對聲樂作品情感表達的全面掌握。科學的發聲方法、不斷變化的節奏、速度快慢的變化等,如何引導群眾聲樂愛好者加強自身音樂理論知識的學習,能夠學會聲樂演唱的技巧,體驗到聲樂作品中的情感,這也是當前群眾文化聲樂學習的重要內容[5]。
三、群眾文化聲樂演唱技巧與情感表達提升的途徑探析
(一)加強對聲樂作品的理解和分析
演唱者要加強對聲樂作品的理解和分析。群眾文化聲樂演唱過程中,要想更好地表達一首聲樂作品的情感,就必須對聲樂作品進行詳細的分析,這樣才能對作品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充分體驗到作品的思想內涵。群眾文化聲樂演唱者如果沒有做到這些,很難提升自己的整體表演水平,既無法完整、準確地表達作品情感,更無法打動觀眾。以民族類聲樂作品為例,《在希望的田野上》是我國優秀的民族聲樂作品,它反映了當時日常生活中一部分場景,描繪出了生活的面貌和在幸福生活中的快樂。這首歌曲節奏鮮明而有活力,演唱者必須了解這首歌曲其中的文化內涵與情感元素,演唱時將自己置身于這種畫面中,與音樂融為一體,這樣才能更好地將這首聲樂作品的情感表達出來。演唱者需要在演唱之前對該作品的時代背景、生活元素、文化價值以及精神世界進行深入的了解和學習[6]。
(二)積極借鑒專業演唱的經驗和做法
群眾文化聲樂演唱是面向大眾的帶有公益性質的文化活動,隨著大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演唱表演水平是必然的趨勢。未來應當積極借鑒專業演唱者的經驗和方法,不斷提升群眾文化聲樂演唱能力,適應時代需要。另外,演唱者在日常演唱練習中,要積極聽取專業人士的建議和意見,認真學習專業人士的歌唱技巧,為己所用,多借鑒專業演唱者的舞臺表演經驗和方法,揣摩他們的技巧運用,觀察他們是如何將歌唱技巧與情感融合在一起的,將這些寶貴的經驗化入己身,與自身的演唱特點和先天條件進行結合,形成自己的演唱風格和特點。借鑒不是一味地照搬,而是有選擇地汲取,最終才能促進整體能力的提升。許多聲樂演唱者都有自己的演唱風格,如果有機會進行交流的話要虛心接受指導,針對自己的特點進行能力挖掘,提高演唱表演水平。同時,演唱者要選擇更加具有情感共鳴的作品進行演唱,對作品要細致地分析,從不同的角度分析作品,這樣就可以對演唱的作品進行二次創作,把自己的情感加入作品中表達出來。群眾文藝愛好者演唱作品時就可以更加自然從容地抒發情感,增強藝術感染力[7]。
(三)科學運用演唱音色
群眾文化聲樂演唱不僅需要對作品的時代背景、思想內涵以及人物形象進行充分的了解,還要對演唱的音色進行合理運用,這樣才能提高情感表現力。不同的聲樂作品需要不同的音色,音色標志著情感,也是音樂感染力的重要體現。有些作品在不同的段落中需要轉換音色,目的是突出情感遞進。例如《蘆花》這首歌曲抒發的情感飽滿而真誠,優美的旋律更好地描繪了人物情感,演唱者必須科學把控音色的變化,才能烘托出音樂氛圍和意境的微妙變化。群眾文化聲樂演唱中,歌唱技巧體現在方方面面,音色把控只是其中一個重要的方面,尤其在民族聲樂演唱中更是如此,演唱者必須掌握好音色的變化,這樣才能提高歌唱技巧的表現力,最終提升作品的情感表達,讓觀眾感受到聲樂演唱的魅力[8]。
(四)強化對肢體表演的訓練
群眾文化聲樂演唱是“接地氣”的群眾文化表演活動。為了提高現場氣氛和表演感染力,更準確地表達作品的情感,演唱者應當強化肢體表演,日常中加強對這方面的訓練。肢體語言是聲樂演唱表演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豐富且合理的肢體運用,能夠提高現場表演水平,準確地表達出作品的情感意境,讓觀眾更直接地感受到作品情感的自然流露。如果缺乏肢體語言的輔助,會感覺到演唱者似乎與自己有距離,很難引發共鳴。恰當的肢體表演能夠拉近與觀眾的距離,讓觀眾感受到自己也參與其中,形成良好的情感互動關系,使群眾文化活動演出氣氛更加濃厚。舉例來看,《共筑中國夢》這首聲樂作品,由于作品本身律動感強,節奏明朗整齊,曲調恢宏大氣,音樂氣質鮮明,經常作為群眾文化大合唱活動的經典曲目出現。在演唱過程中,演唱者必須充分運用好情感的表達,通過挺胸抬頭等姿勢,傳達出一種強硬的精神力量,既能夠帶動現場的氣氛又能夠帶來節目的震撼,讓觀眾產生共鳴。肢體語言也是歌唱技巧其中的一部分,如果運用得當能夠提高演唱表演的情感效果[9]。
(五)創新群眾文化聲樂演唱表演形式
未來群眾文化聲樂演唱應當是豐富多樣的表演形式,根據不同的環境創新表演形式,豐富演唱的技巧表現力。例如,增加多樣化情景模擬,讓演唱環境更加豐富多元;或者由不同類型的演唱方式進行組合,提供多元的審美形式。當下,聲樂演唱的融合是一大趨勢,不同類型的聲樂演唱已經成為大眾音樂娛樂活動的一種潮流。群眾文化聲樂演唱活動中,可以嘗試由民族演唱方式與通俗演唱方式或者戲曲演唱方式的多重組合,這些都可以為群眾文化愛好者提供豐富的情感體驗。群眾文化聲樂愛好者在學習聲樂的過程中認真努力、勤奮刻苦、充滿信心,這對于聲樂演唱也是非常重要的。
(六)開展面向基層的審美能力培訓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群眾精神需求日益旺盛,各地的文化產業發展也日益繁榮,這對基層群眾文化建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群眾文化聲樂演唱活動應當緊密結合區域文化的特征,圍繞“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文化方針,根據當地群眾的文化需求和現狀來開展群眾文化聲樂演唱活動。從群眾的角度看,提高其音樂審美能力是保證群眾文化聲樂演唱活動順利開展的重要條件,這有利于群眾更好地對歌唱技巧進行審美和欣賞,有利于更好地體驗聲樂演唱的情感表達,與演唱產生共鳴。加強對基層群眾的聲樂演唱能力培訓,使文藝愛好者在學習過程中增長了文化知識,豐富了文化生活,認真地享受著學習藝術的樂趣[10-12]。
四、結束語
群眾文化聲樂演唱之所以受到青睞,一方面是由于聲樂演唱普及程度高,通過短期的歌唱技巧培訓就可以呈現不錯的活動效果;另一方面是由于聲樂演唱感染力較強,影響力較大,演唱形式豐富,積極組織和引導聲樂愛好者參與聲樂表演活動,不斷提升基層群眾的音樂審美能力和鑒賞能力。其與群眾文化活動的內在性質十分契合,直觀上更能快速提升群眾的文化素養和精神追求。本文的研究有利于提升演唱技巧與情感表達的融合,提高文藝愛好者的整體演唱表演能力,促進群眾文化歌唱藝術的繁榮與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敏.民族聲樂演唱中的情感表達與演唱技巧研究[J].北方音樂,2018(04):69.
[2]劉繪專.淺談民族聲樂演唱過程中對作品的情感表達[J].黃河之聲,2019(05):46.
[3]吐爾遜阿依·卡得.淺談民族聲樂演唱中的情感表達與個性體現[J].藝術大觀,2015(02):41-45.
[4]范桂霞.民族聲樂演唱中的情感表達與個性體現分析[J].黃河之聲,2020(01):82-83.
[5]吳丹.論聲樂演唱中的情感表達與演唱技巧[J].黃河之聲,2018(20):34.
[6]黃雪琦.民族聲樂演唱中的情感表達與個性體現[J].北方音樂,2020(03):62-63.
[7]郝曉蓉.論民族聲樂演唱中情感表達的重要性[J].四川工商學院學術新視野,2018(04):89-91.
[8]夏熱扎提·阿不都熱衣木.民族聲樂演唱中情感表達的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9(08):295.
[9]呂智超.民族聲樂演唱中情感表達的重要意義[J].藝術家,2018(12):116.
[10]姚群.探析聲樂演唱中的情感表達與演唱技巧[J].藝術評鑒,2018(07):45-46.
[11]唐憶南.民族聲樂演唱藝術的情感特色與傳播價值分析[J].傳媒論壇,2019(13):165.
[12]母子茹.對于聲樂藝術表演中情感表達方式與技巧運用的融合探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8(11):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