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亦非
摘 要:隨著自媒體的產生和發展,許多以前鮮為人知的事物逐漸被大眾認識和接受。流行合唱作為我國合唱藝術的重要分支,合唱藝術的發展也是蒸蒸日上。合唱藝術通過自媒體的傳播使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并喜愛。流行合唱的發展離不開作品的支撐,流行合唱作品是取決于流行合唱發展的關鍵。本文對當前流行合唱發展現狀進行研究,筆者通過自身的學習并總結所接觸到的流行合唱作品相關特征,對我國流行合唱的新發展提出幾條建議,希望能夠促進流行合唱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自媒體;流行合唱;新發展;流行合唱作品
中圖分類號:J6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3)19-0-03
一、我國流行合唱發展現狀
合唱是一個集體演唱多聲部聲樂作品的藝術門類,常有指揮,可有伴奏或無伴奏。它要求單一聲部音的高度統一,要求聲部之間旋律的和諧,是普及性最強、參與面最廣的音樂演出形式之一。中國的合唱藝術在合唱歷史中是最年輕的一個家族,《春游》是我國最早的合唱作品之一。流行音樂的定義在我國的《中國大百科全書·音樂與舞蹈卷》中有明確的注釋:“通俗音樂(Popular Music)泛指一種通俗易懂、輕松活潑、易于流傳、擁有廣大聽眾的音樂;它有別于嚴肅音樂、古典音樂和傳統的民間音樂,亦稱流行音樂。[1]”在我國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以來,流行音樂在我國迅速發展并且壯大。
流行合唱,作為由流行音樂發展進而演變成一種新的表演形式,其定義在各類文獻當中也沒有記載。業界普遍認為,將流行音樂改編成合唱作品就是流行合唱。筆者認為,將流行音樂改編成合唱作品是流行合唱的一部分,除了改編范圍以外創作含有流行音樂元素的合唱作品也屬于流行合唱。
20世紀80年代初期,我國優秀的作曲家開始嘗試將流行音樂改編成合唱作品,從《南屏晚鐘》《天路》等,到21世紀開始以來有很多優秀的作曲家對流行歌曲進行改編,如我國作曲家所改編的《菊花臺》《思念》等。
隨著我國的經濟、文化的發展,大眾的娛樂活動也是越來越豐富。近幾年隨著合唱藝術的受眾面越來越廣,越來越多的合唱團建立起來,尤其是業余合唱團,不像以往為了參加合唱活動而建立的臨時合唱團,成立之后也是有長期的訓練并且參與合唱比賽。比如某混聲合唱團是比較成功的一個業余合唱團,也是一直出現在大眾的視野當中,所創作的流行合唱作品富有內涵和思想。合唱團分為混聲團、女聲團、男聲團、童聲團,在這些合唱團中女聲團比較活躍,經常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在專業合唱團中,合唱團演唱的流行合唱作品日益增多,同時,流行合唱的專場音樂會也是慢慢出現在大眾的視野當中。
二、當前我國流行合唱作品的特征
我國的流行合唱越來越受大眾的喜歡,這離不開作品的支撐。當然,一個好的作品被完美地演繹也是離不開合唱團的專業能力,筆者通過線上音樂平臺和線下音樂會聆聽了許多優秀的流行合唱作品,發現這些流行合唱作品大致可以分為兩大類:創作類的流行合唱作品、改編類的流行合唱作品。在提倡創新的大環境下,近幾年創作類的作品數量日益增加,能進入大眾視野并且給大眾留下深刻記憶的很少。
(一)創作類的流行合唱作品特征
創作類的流行合唱作品,以生活寫實類為主。生活寫實類就是作者通過對生活的觀察,通過描述生活中所發生的一些比較細微的事情,從而創作出比較幽默、詼諧的作品,如《午后》《想要的一定會實現》等。除了對生活的寫實所創作的流行合唱作品,也有和影視行業和餐飲行業進行合作所創作的流行合唱作品?!兜绖e是一件難事》是于2021年10月23日發行的一首混聲合唱歌曲,是作曲家在看完電影《入殮師》之后有感而發創作的歌曲。詞曲“和往事說再見”“紀念無需記得,是心在偷偷下雪”“既然都忘不掉,不如就裝著吧”情緒層層遞進,展現影片中想要講述的親情、愛情、生死觀的核心,珍惜當下,愛無來生。悠揚而感人的旋律,讓告別變得不再悲傷。此外,合唱團通過高雅藝術大眾化地將美食的特征在廣告曲中展現出來,網友們以“夢幻聯動”這個詞語來形容這兩首廣告曲。
(二)改編類的流行合唱作品特征
改編類的流行合唱作品除了樂器的改變也可以在歌曲的基調方面進行改變,比如將一首具有節奏律動感的歌曲改編成旋律緩慢抒情的歌曲;也有將一首流行歌曲在原有的基礎上改編成比原唱更加有意境,更加有美感的合唱作品,比如《大魚》《從前慢》《萱草花》等?!遁娌莼ā吩瓰殡娪暗牟迩渚幣錇橥暫铣枨?,通過孩子們空靈無雜質的聲音將歌曲的意境更好地表達出來。改編的合唱版本旋律樸素,段落極富變化,引人深思,悠揚的歌詞微微道盡心中愛意,一經發布深受大眾的喜愛。在綜藝當中的《卡路里》,本是為電影演唱的插曲,改編版本完全顛覆,通過合唱的方式將原來輕松戲謔的歌曲改編為更有生活思考和文化深度的流行合唱曲目。“改編者在節目當中,親眼看到偶像們為準備舞臺燃燒的熱情,對少女們有了更為真實和生動的認知。于是將原曲中燃燒脂肪的努力改寫成了燃燒夢想的宣言,‘從人群中來,到自己里去,這是寫給所有人的青春詩篇?!盵2]
改編的流行合唱作品當中,基本都是以原有的為基礎增加和聲的走向、聲部的進入等比較簡單的編改方式。像顛覆整首歌曲,將其立意升華并增加對生活的思考這類作品比較少。
三、流行合唱作品發展的新思路
(一)對以往作品進行再創作
流行音樂每年都有大量的作品進入大眾的視野中,顯然不是所有的流行音樂可以改編成流行合唱作品的,改編成功的流行合唱作品是會在大眾的腦海中留下深刻印象的。指揮家是一個獨立的人,獨立的人就會有獨立的思想,這就像指揮的二次創作一樣可以賦予合唱作品以一種新的方式、新的感覺、新的美感展現給大眾。因此,對以往的作品進行再創作也是一種創新的做法。就像在2016年所創作的《張士超你到底把我家鑰匙放在哪里了?》(以下稱《鑰匙》)這首流行合唱作品一樣,后面對其進行再創作延伸成為2.0、3.0版本。在《鑰匙》1.0的版本當中,全曲作為“情緒發泄”,在間奏中所有團員利用卡祖笛演奏一段小獨奏,這也是全曲中的一大亮點。在《鑰匙》2.0版本當中則是將整首曲子的伴奏改成了交響樂團,在交響樂團樂器音響的烘托下,2.0版本的整個感覺和1.0版本就十分不一樣了,當然,卡祖笛獨奏的亮點依舊是存在的?!惰€匙》3.0版本中則是將主奏樂器變為我國民族樂器——嗩吶,利用嗩吶獨特的音色不止演奏1.0版本當中的卡祖笛獨奏,還有自己獨有的旋律,這樣的再創作也讓聽眾耳目一新。大眾對于這種再創作也是十分喜愛的,經典的作品通過新的方式再出現在大眾視線范圍內更能加深大眾記憶。
當然,不是所有的流行合唱作品適合再創作,有些歌曲的基調、美感、和聲音響都是最好的搭配,這樣的流行合唱作品就不好進行再創作。對于流行合唱作品的再創作筆者提出一些個人的想法:第一,在流行合唱作品中可以加入一些樂器的獨奏,增加樂曲的氛圍。第二,改變流行合唱作品中的節奏,流行音樂的節奏有很多:阿卡貝拉、布魯斯、爵士、R&B等。第三,在流行合唱作品當中加入高雅藝術的一些片段,提升作品的層次。第四,在特定的合唱作品中適當融入地方方言,彰顯文化自信。
(二)利用自媒體平臺傳播合唱作品
如今的社會是一個大數據信息時代,信息更新的速度很快,怎樣讓大眾去對一個合唱作品有印象,改編的作品就要有“新”的地方,能讓大眾眼前一亮,抓住大眾的眼球。自媒體時代的線上平臺有很多,這些平臺都是我國自媒體時代最具熱度的APP。在這些平臺上創建賬號并發布作品,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借助平臺的流量去傳播流行合唱作品并打造一個合唱品牌。當然,在這些平臺上不能只是傳播合唱團所演唱的合唱作品,也可以適當地將日常排練進行剪輯上傳至這些平臺,這也是在一定程度上向大眾普及合唱日常排練內容,在排練的時候需要注意哪些方面。比如,在某平臺上有一個賬號,是一位中國管弦樂指揮家所創建的個人賬號,他經常會在個人賬號上發布自己排練的花絮,在自己的作品當中講述一些自己對這個作品的理解,比如在排練《節日序曲》這個系列作品時,他會直接指出交響樂團在排練過程中的存在問題,并且提出自己對于這個需要處理的地方是采用何種方式進行解決的。
當前,有一種新穎的商品銷售方式:盲盒。筆者認為,通過新穎的方式可以讓合唱作品展現在大眾視野中。先通過相關問卷調查,調查其喜好,通過大數據分析將所創作的合唱作品以盲盒的形式發送至受訪者,這樣能在一定的程度上通過喜好調查發送可能喜歡的合唱作品。通過大數據分析能盡可能地推送個人所喜歡的合唱作品。就目前來說,有很多很優秀的流行合唱作品,但是缺乏渠道去傳播,通過線上平臺使用這種方式,讓更多的人去了解合唱,感受合唱所帶來的獨特美感,也有利于合唱藝術的普及,以及群眾合唱的發展。
(三)利用當前新穎的方式打造限定歌曲
限定,字面意思是在數量、范圍等方面加以規定,在歌曲中,筆者是這樣認為的:創作的作品具有一定的規定,這種規定不只是單純的時間規定,時間規定其實和我們日常生活中春天看櫻花,夏天看荷花,秋天看桂花,冬天看梅花是一個意思。在音樂中打造季節限定作品,就像門德爾松所創作的《春之歌》,這首無詞歌具有流水般輕柔的浪漫旋律,使聽眾沉醉于快樂的氣氛中。
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作者所創作的作品基調應以輕柔、浪漫為主。夏季這個季節炎熱,作者所創作的作品基調要以簡約、清爽的旋律和節奏為主。進入秋季,自然界中的植物開始凋零,作者所創作的作品基調應以感傷為主。冬天季節,生氣閉蓄,萬物收藏。冬季的蠟梅象征著頑強、堅韌的精神,所創作的作品基調以蓄勢待發為主。當然,限定歌曲也不是一定以季節為主,可以是中國傳統節日、以地區為劃分彰顯地區特色、以民族為劃分彰顯民族自信等。通過限定的方式突出其獨特的地方,彰顯其獨特性。例如《乘風破浪》作于2019年,是合唱套曲《羅剎國紀》的開場曲?!白髌坊孟胧降孛枋隽苏憬瓬刂莸乃殖龊殻诰蘩撕惋L雨中與自然搏斗的場景。全曲的大部分歌詞與念白都由溫州方言演繹,如咆哮般的船夫號子和大鼓是水手們不屈的意志。在音樂中,人與自然相互對抗又互相激發,最終人類戰勝了風浪,到達了想要探尋的寶地?!?/p>
(四)根據時下流行的元素創作流行合唱作品
流行歌曲之所以受大眾喜歡,一是曲調簡單,二是受眾范圍廣。那對于創作類的流行合唱作品來說,根據時下最流行的元素創作流行合唱作品,時下最流行的元素在一定的時間內是具有熱度的,比如2016年所創作的《感覺身體被掏空》,創作者希望這首歌能給每一個為生活奔波的人帶來動力,然后手牽手迎接第二天更大的生活挑戰;2017年所創作的《春節自救指南》中就描述了父母逼婚、親戚圍堵、等春節奇聞軼事。
2021年“00后”初入職場,作為21世紀出生的第一代,他們本身就是“后浪”,有沖勁、有干勁。將這些流行元素創作成流行合唱作品,在其熱度不減的時間內會有很好的反響。當然,也不能只是就事論事,最好是在其中隱含一些人生哲理,引導聽眾去思考這類社會現象所帶來的諸如此類問題,積極傳播正能量的思想。
(五)創新合唱作品的表演形式
合唱藝術帶給大眾的深刻印象是,它是嚴肅、神圣、刻板的一門藝術,想要合唱藝術的受眾面擴大,那就要打破這個塵封在大眾心目中的深刻印象。將刻板的形象轉換為活潑的形象,比如增加和聽眾的互動,在合唱作品中添加聽眾需要一起完成的部分,讓聽眾在觀賞音樂會的同時也能享受合唱帶給他們的那份快樂和激動。之前的合唱音樂會,其現場是沒有歌詞的,有時候聽眾會因為聽不清歌詞而感到困擾,所以在音樂會的現場盡量呈現出歌詞。在服裝方面,大眾的印象中都是晚禮服且是統一的,聽眾難免會有些審美疲勞。比如,在演唱古詩詞的合唱中,合唱團成員身穿我國傳統服飾,使觀眾產生一種獨特的意境美,同時也打破了嚴肅的深刻印象。
某人通過Loopstation現場錄制把聲音一次一次疊加,以多軌道、循環播放的方式進行現場伴奏,實現“一人一樂隊”的表演效果。在演繹流行合唱中也可以使用這樣的表演形式,將樂器所演奏的旋律改為人聲所演唱的旋律以實現流行合唱作品層次的豐富。
四、結束語
我國流行合唱事業隨著時代進步而迅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業余合唱團也逐漸趨于專業化發展。藝術來源于生活,相關專業人才通過對生活的熱愛、對合唱事業的熱愛,他們所創作和改編的流行合唱作品也深受大眾的喜愛。任何事物的發展都離不開創新,通過對我國流行合唱的研究,筆者以自身的學習和對時代潮流的了解,提出一些關于流行合唱事業發展的建議,希望更多的專業人才可以創作或者改編出越來越多的好的流行合唱作品。
參考文獻:
[1]黃河.流行音樂趨向合唱背景下流行合唱的風格特征[J].黃河之聲,2017(21):102.
[2]丁明飛.論流行合唱作品對當下中國合唱發展的積極影響[J].戲劇之家,2019(10):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