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晨
(江蘇航空職業技術學院,江蘇鎮江 212134)
近年來,黨和國家對職業教育的發展越發重視,對職業教育的人才評價提出了新的要求。2018年9月10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強調,“健全立德樹人落實機制,扭轉不科學的教育評價導向”。2020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明確要求要構建具有時代性與中國特色、能夠體現世界水平的教育評價體系。高等職業教育的人才培養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既要考慮學生文化素質的培養,又要考慮其職業技能的提升,這對高等職業院校的學業評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2]。
隨著科技的快速進步,世界及社會也逐步朝著一體化、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多元本身就是事物發展到一定階段或程度的產物。高等職業教育具有高等教育與職業教育的雙重屬性,是培養能工巧匠、大國工匠的主陣地。因此,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質量至關重要。影響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就是學生的學業評價。多元化高職學生學業評價體系的構建應當包括評價主體與評價類型、評價內容與評價標準、評價方法與評價反饋等。高職院校構建多元化背景下的學業評價體系一定要堅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的理念。高職院校不斷完善學生學業評價體系對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有著正向的促進作用[3-4]。
高等職業院校學生的培養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復雜性,學生既要接受普通高等教育思想政治與基礎知識的教育,還要重點掌握本專業的核心專業技能,做到“德技兼備,知行合一”。高職院校學生學業評價的多元化主要包括評價主體多元化、評價類型多元化、評價方法多元化以及評價內容多元化。筆者在構建多元化學業評價體系的過程中,結合了加德納多元智能理論、職業能力發展理論以及綜合職業能力導向理論,對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活動進行了梳理、分類,主要分為知識、技能以及情感三個方面。筆者根據高職院校學生學業評價的內容,將學業評價體系確定為專業知識能力、專業技能能力以及職業生存發展能力,經綜合論證優化形成多元化高職院校學生學業評價體系,如圖1所示。

圖1 多元化高職院校學生學業評價體系
無論采用什么樣的學業評價方式,最終都要針對學生學習的每一門課程進行量化評價,即要給出學生的成績。筆者隨機抽取了部分學生的考試成績,將多元化學業評價體系下的成績與原評價體系下的成績進行比較,通過統計分析數據,了解多元化學業評價體系的實施效果。
筆者選取了某高職院校航空服務類專業群(涉及空中乘務、機場運行等五個專業)的學生為調查對象。樣本統計時間為2017學年至2021學年,涉及的課程有專業核心課程、專業基礎課程以及專業拓展課程。從專業到跨度時間,再到課程類型,樣本的選擇較為全面合理,具體分布如圖2、圖3所示。

圖2 樣本涉及專業分布情況

圖3 樣本涉及專業課程類型分布情況
筆者隨機抽取了高職學生的部分成績,并計算其平均值。其中,表1是原評價體系下的部分課程成績,表2是新評價體系下的部分課程成績。

表1 原評價體系下的部分課程成績

表2 新評價體系下的部分課程成績
在調查過程中,筆者隨機抽取了部分學生的若干門期末考試成績,分別計算出每位學生的平均成績,然后對其進行獨立樣本的T檢驗。筆者根據軟件分析結果,估計兩個獨立樣本的均值是否存在顯著性差異,并對新的評價體系下的學生成績進行細化分析。
兩獨立樣本T檢驗所適用的數據格式一般如表3所示。

表3 兩獨立樣本數據的一般形式
兩個獨立樣本T檢驗的基本步驟如下:
1.提出零假設H0:μ1=μ2和備擇假設HA:μ1≠μ2。
2.計算t統計量,公式為自由度為df=(n1-1)+(n2-1)。S x1-x2為兩樣本均值之差的標準誤差,理論計算公式為:
當n1=n2=n時,
(2)根據df=(n1-1)+(n2-1),確定臨界t值t0.05和t0.01,作出統計推斷。
使用兩獨立樣本的T檢驗時,不僅要求兩個樣本相互獨立,而且要求他們的總體分布都必須為正態的。
筆者采用數據統計軟件SPSS對樣本數據進行處理,通過軟件對獨立樣本的平均成績是否有差異進行假設檢驗,根據方差齊性Levene 檢驗的結果和獨立樣本T檢驗的結果進行綜合判斷和解釋。表4表示兩個獨立樣本數據的基本統計描述,表5表示T檢驗的結果數據。

表4 兩個獨立樣本統計描述數據

表5 兩個獨立樣本的t 檢驗
組別分類中,1代表原學業評價體系下課程的平均成績,2代表新學業評價體系下課程的平均成績。由分析結果可知,x1=71.676,x2=79.638,S1=2.429,S2=2.046。從表5關于方差齊性的Levene檢驗和關于均值相等的T檢驗結果來看,F統計量的值為0.465,顯著性水平的P值(Sig)為0.504>0.1。因此,我們不能否認方差相等的假設,應該參考第一行的T檢驗結果。第一行的T檢驗的雙側Sig值0.000<0.05,說明新學業評價體系下的學生課程平均成績與原學業評價體系下的學生課程平均成績存在著顯著的差異。此外,我們結合學生的課程學業成績數據可知,在新的學業評價體系下,學生的平均成績較原來有較為顯著的提高。這也進一步表明了新的學業評價體系更加科學和合理。
筆者基于多元化學業評價,結合職業教育能力、開發能力和多元智能理念,將重點放在高職學生的專業知識能力、專業技能能力和職業生存發展能力上,構建了高職院校學生學業評價體系。筆者以新舊兩種學業評價體系下部分專業的專業課程成績為分析樣本,采用SPSS數據統計軟件對樣本進行分析。兩個對立樣本下的學生的平均成績存在顯著性差異。對比數據,筆者發現在多元化的學業評價體系下,學生的學習成績有了顯著的提高,說明該評價體系更合理。筆者希望本文的研究結果能為同類高職院校構建學生學業評價體系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