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倩
【摘要】在網絡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的當今社會中,“互聯網+教育”模式應運而生,推動了我國教學改革事業的進一步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具有一定局限性的傳統小學體育教學模式和方法不再適用,教師需要立足互聯網教學技術,積極探索更科學、更高效的教學方法,強化小學體育教學改革的力度,提高其教學的質量與效率。
【關鍵詞】互聯網+背景? 小學體育? 教學改革策略
引言
傳統的小學體育教學以教師的口頭講述和動作示范為主要,教學過程單一、死板,且存在一定的失準風險,學生對很多抽象的內容無法做到精準掌握。而結合了互聯網技術和平臺的小學體育教學,則可以有效解決上述問題,幫助小學體育教師突破傳統教學的困境,為學生提供更豐富的體育知識和更高質量的體育課堂,輔助學生深入理解、掌握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一、互聯網+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改革的原則
(一)趣味性原則
在互聯網+背景下開展的小學體育教學改革工作,應該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首要目的,因此需要教師遵循一定的趣味性原則,以形象化的方式來展示體育教學內容,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輔助學生更好的理解體育知識。
(二)創新性原則
在應用互聯網技術開展小學體育教學改革工作中,創新性原則是教師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則之一,充分發揮互聯網技術在小學體育教學改革中的優勢和作用,創新符合小學生學習需求的體育教學策略,提高學生對體育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三)適應性原則
小學體育教師在應用互聯網技術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該遵循適應性原則,確保教學手段和課程內容之間的相互適應,如此才能在傳授學生體育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習慣,整體提高小學體育的教學水平和效果。
二、互聯網+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的改革策略
(一)采用互聯網技術改善課堂環境
對于行為意識和學習態度容易受情緒影響的小學生來說,良好的課堂環境是保證其學習效果的關鍵因素。為此,小學體育教師在互聯網+背景下進行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就可以借助互聯網技術來改善課堂的教學環境,整合教學內容在網絡平臺上搜集更多有趣的教學資料,讓學生能夠深刻感受到學習體育的樂趣,并以趣味性、多元化的學習環境來激發小學生的自主學習動機,讓學生在主動參與的前提下,取得更顯著的學習效果。
(二)采用互聯網技術創新教學模式
互聯網技術在小學體育教學改革中的應用重點,是創新課堂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打破統一教學的限制,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運動水平、個性化需求等,制定更具趣味性、針對性的體育教學策略,為小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有利條件。
例如,在教授學生“田徑跑”相關體育知識期間,為了打破傳統的機械重復教學模式,教師可以采用互聯網技術進行教學創新,在講解完田徑跑技巧和要領之后,借助多媒體設備創設與田徑跑項目相關的、真實的、有趣的游戲情境,然后將學生合理劃分為若干個小組進行田徑跑比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也能夠讓學生在游戲中做到學以致用,從而進一步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采用互聯網技術優化教學評價
在互聯網+背景下的小學體育教學改革工作中,為了充分發揮互聯網技術的優勢和價值,教師可以打破傳統的教學評價形式,借助互聯網技術針對教學評價的方式進行優化與改革,構建現代化的教學評價模式,通過互聯網技術和平臺,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體育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反思自己的教學過程,然后對體育教學做出針對性的調整,彌補學生的不足。
結語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背景下開展的小學體育教學工作,應該加強其信息化的改革,合理運用互聯網技術和平臺,來豐富體育課堂的教學內容、創新體育課堂的教學方法,打破傳統體育教學的局限性,在互聯網技術的加持下構建兼具趣味性、創新性和適應性的高質量小學體育課堂,推動小學體育教學改革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王曉霞.“互聯網+”背景下的小學體育教學策略[J].智力,2021(32):13-15.
[2]李云龍.淺談互聯網+背景下小學體育教學的改革[J].中國新通信,2020,22(23):20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