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琳

引導式教育是一種先進的兒童康復方法,在專業的康復機構與康復中心應用較多。基于此,本文深入分析了引導式教育的概念與特點,針對引導式教育在特殊教育學校康復教學中的應用情況進行了探討,并研究了引導式教育推廣的意義,提出了引導式教育的推廣策略,希望能夠對我國特殊教育的發展有積極的意義。
一、引導式教育的概念和特點
(一)引導式教育的概念
引導式教育是匈牙利學者Peto創立的教育與治療相結合的特殊教育體系,主要用于特殊學生的教育,這類學生包括孤獨癥、腦癱、智力障礙、發育遲緩、學習障礙等兒童。這些學生的特殊性決定了在對他們進行教育的時候較為困難,需要專業的教師引導其主動學習,并且培養其與人交往、融入社會等能力。專業的引導式教育團隊由物理治療師、語言治療師、職業治療師以及特教老師等組成,在教學的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引導與培養。
(二)引導式教育的特點
特殊教育學校在應用引導式教育方法對學生進行教學時,首先,需要設計個性化的教育方案。由于不同學生的年齡、障礙水平、表現形式、學習程度以及康復的目標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因此在具體的教學中,教師應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設計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案對學生展開教育,以提升治療的效果。其次,教師應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將生活、教育與康復治療結合在一起,全方位地對學生展開教育。教師應采取醫教結合的方式,對學生進行功能鍛煉,同時培養學生的性格。另外,教育時應選擇在生活化場景中進行,根據學生的日常生活需求設計活動流程,從而使學生在教育中掌握生活技能,在生活中提升學習的效果。再次,教師應采取節拍的形式對學生進行教育。教師可以編排有節奏的歌曲或者重復性的口令,并將歌曲和指令與習作程序配合在一起,然后通過節拍引導學生做出相應的動作,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的興趣,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最后,教師應將個體教育、集體教育與家庭教育結合在一起。個體教育有利于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功能鍛煉;而集體教育有利于學生在群體中學習其他學生的優點,并培養學生交際的能力,使學生更加適應社會,提高康復的成效;家庭教育作為場外訓練,教師將引導員的角色轉移給家長,有利于讓學生時刻處于康復訓練中。
二、引導式教育在特殊教育學校康復教學中的應用
(一)應用對象和方法
探究引導式教育在特殊教育學校康復教學中的應用,可以針對在教育學校中就讀的特殊學生進行實驗。設計實驗的時間為1年,參與實驗的學生為3名,其中男生2名,女生1名。
在應用引導式教育開始教學之前對3名學生的狀況進行綜合性的評估,根據學生的特點制訂長期和短期的目標,并對學生開展有針對性的訓練。每周應對學生進行一次階段性評估,每月進行一次月度總結,每半年進行一次測試性的評估,從而分析學生接受引導式教育之后的訓練效果、學習情況以及進步情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長期目標和短期目標進行調整。1年之后,對學生進行結束性評估,主要的評估內容包括上肢運動、軀體運動、下肢運動等的年齡評估,上下肢關節活動范圍的評定以及平衡功能的評定。
在應用引導式教育方法對學生進行教學時,教師應每周對學生進行3~5次康復訓練,家長每天在家中對學生進行2小時引導式教育訓練,引導學生自己完成穿脫衣服、吃飯、洗漱、上廁所等活動,改善學生的運動功能,并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
(二)評估結果
3名特殊學生在接受引導式教育1年之后,學校需要對其進行綜合性評定,如表1所示,3名特殊學生接受引導式教育前后的比較(滿分為72分)。在對學生接受引導式教育前后的分數進行比較分析后可以發現:接受訓練之后,學生的運動和平衡能力都得到了改善,并且3名學生在訓練階段并無不良反應。
表1 3名特殊學生接受引導式教育前后的比較
■
三、引導式教育在特殊教育學校康復教學中的應用探討
(一)醫教結合,引導學生主動學習
當前,特殊教育學校主要以學生的教育為主。學生的康復訓練主要由醫療機構或醫療中心進行。二者分開會影響學生的教育效果,因此,特殊教育學校應用引導式教育方法對學生進行教育,有利于提高教育的科學性,幫助學生進行正確的康復訓練,提高教育教學的成效。特殊教育學校采取與醫院合作,或者引進引導式教育教師的形式,應用引導式教育對學生進行教育教學,有利于促進學生的發展。引導式教育在本質上并非康復治療的方法,而是一種對存在運動功能障礙的學生進行教育的方法,可引導學生主動進行學習,培養中樞神經系統受到損傷的學生的個性與適應社會的能力,使學生在智力、語言和體能上有所進步,同時促進學生生活技能的發展,使學生能夠適應社會,參與社會活動。引導式教育還是治療與教育相結合的綜合體系。教師在對學生進行引導式教育時,主要是對學生進行治療和教育。針對學生存在的功能障礙,教師采取有效功能代償的方式,健全學生的人格,能夠使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在學習過程中感受到樂趣,提升智力、語言能力和運動能力,并且實現生活自理能力的同步發展。
(二)促進學生智力、體能和語言的發展
引導式教育是將學生根據各自的特點分成不同的小組,并且對學生進行系統的康復教育,使運動功能存在障礙的學生通過學習適應社會的一種結構性和綜合性的教育體系。引導式教育可以幫助學生掌握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進行日常生活的能力,進而提升其適應社會的能力。引導式教育經常通過表演、游戲、音樂等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在教學中融入訓練動作,引導學生主動學習,使學生產生學習的動機,從而掌握相關動作以及相應的生活技能。運用引導式教育法在對學生進行教學時,對學生進行智力、語言和運動的訓練,是將各個運動作為一個整體,促進學生各種能力的同步發展。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作為引導員負責引導學生進行訓練,觀察學生的需求,制訂學習的目標,并設計、組織和實施學習引導式教學程序,引導學生完成學習目標,促使運動功能障礙學生每天不間斷地學習,不斷提升學習的效能,促進學生的發展。
引導式教學一般融入日常生活中,如在起床、穿脫衣物、吃飯、洗漱、上廁所等活動中對學生進行訓練,使學生掌握相關的生活技能。在具體的訓練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制訂不同的訓練計劃與目標,采取個體訓練與集體訓練相結合的形式,促進學生的康復。例如,在對學生進行手部運動訓練時,需要進行吃飯動作的訓練、洗漱動作的訓練、穿脫衣服動作的訓練和認知訓練等。教師應結合不同學生的具體情況,制訂訓練的課題,通過不同感官對學生進行刺激,從而引導學生進行模仿,掌握相關的動作。教師可以采取演示的方法,讓學生觀察自己的動作;通過錄音機播放聲音,引導學生聽聲音;讓學生說出或唱出相關的內容;讓學生用手觸摸物品,感受物品的狀態。全方位的感官刺激,能夠使學生全方位地進行動作實踐,對滿足學生日常生活的技能進行訓練。為了使學生提高專注力,保持情緒穩定,教師應在訓練中選擇合適的音樂,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堅持以學生為本的理念,為學生營造和諧、友愛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安全感,使其能夠主動參與學習。
四、引導式教育在特殊教育學校康復教學中推廣的意義
引導式教育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人力成本,普通家庭難以承受如此大的開支,如果在社會福利機構和醫療機構中推廣同樣存在費用問題。特殊教育學校受到政府的財政支持,引入引導式教育方式,可以為特殊學生的教育提供科學的教育方法,能夠促進特殊教育水平的提升,提高教育教學成效,有利于我國特教康復事業的發展。同時,針對特殊學生進行綜合性的康復教育,對其智力、語言和運動能力以及生活自理能力進行治療,可以培養學生的性格,使學生的癥狀得以改善,進而能夠融入社會。
五、引導式教育在特殊教育學校康復教學中推廣的策略
(一)加大教育資金投入
我國的特殊教育學校在采取引導式教育方法對學生進行教育的時候,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采購專業的設備和聘請專業的引導式教師,如果資金缺乏就會制約引導式教育的發展。政府部門應重視特殊教育學校的發展,針對當前特殊教育學校發展存在的問題制定相應的政策,引導其發展,為特殊學生平等接受教育提供保障。同時,政府部門應針對特殊教育的發展給予資金和政策上的支持,通過財政撥款等方式,為特殊教育學校引進專業的引導式教育教材和康復訓練設備提供資金保障。另外,政府部門還應重視特殊教育人才的培養,積極與高校展開合作,推動人才培養的優化,為特殊教育學校的引導式教育發展提供人才保障。
(二)建立系統化的引導式教育模式
特殊教育學校在發展的過程中應不斷提升自身的實力,優化引導式教育模式,使其發揮應有的作用。學校應在教學中堅持特殊教育,結合引導式教育的康復訓練,將訓練和教育結合在一起,形成醫教結合的教育模式,推動教育教學成效的提升。特殊教育學校應建立特殊學生的教育和康復資料檔案,采用引導式教育的評估量表對特殊學生的各項能力進行評估,并針對學生的不同特點制訂相應的訓練目標與計劃,合理安排學生教育與訓練的時間和內容,采取針對性的教育措施對學生進行功能障礙的康復訓練。
(三)加強與醫療機構的合作
由于缺乏專業的設備和人才,特殊教育學校在應用引導式教育方法對學生進行教育時需要與專業的醫療機構進行合作。政府應重視特殊教育學校與醫療機構的合作,為二者的合作與發展建立保障和支持機制。專業的醫療康復機構已經形成了系統化的教育教學模式。特殊教育學校與醫療機構合作可以直接利用醫療機構的設備和教學模式,可以節省一大筆資金,還可以盡快開展引導式教學,為特殊學生服務。同時,醫療機構在發展引導式教學時收益較少,缺乏生源,與特殊教育學校合作可以促進自身發展,不斷創新教育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能力。醫療機構可以通過為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進行引導式教學,不斷豐富教學經驗,從而優化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
(四)培養專業化的教育團隊
特殊教育學校在應用引導式教育方法教學時,應建立專業化的教育團隊,從而提高教學質量。特殊教育學校應重視引導式教育人才的培養,堅持教育和康復相結合的人才培養理念,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更好地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同時,特殊教育學校應積極與國際接軌,學習其他國家醫療機構和特教機構的發展情況,派遣教師進修學習,提高教師的素養和能力。此外,特殊教育學校應在進行人才選聘時提高招聘門檻,聘請具備一定引導式教學經驗的人員任職。特殊教育教師應積極學習相關的教育方法,不斷提升自身的素質和能力,為引導式教育在特殊教育學校的推廣提供助力。
總之,將引導式教育方法應用到特殊教育學校中,可以針對學生的特點,根據學生的運動年齡和表現形式等對學生進行分組,同時,在教學過程中應制訂長期和短期的教學設計,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實時記錄,再結合學生的進步情況改善教學計劃,提升教學效果。在引導式教育中,教師應堅持醫教結合,對學生進行學校教育和康復訓練,全方位對學生進行引導和教育,使學生更好地學習和成長。
參考文獻:
[1]陳婷,謝玉紅,范先明,等.引導式教育訓練對視力障礙學生生活質量的影響[J].眼科學報,2021(12):984-991.
[2]黃惠津.引導式教育母嬰組的教學效果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7(50):10.
(作者單位:溫州市特殊教育學校)
編輯:常超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