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芳 覃世東
摘 要:VR技術再現體育精神在高職體育院校思政課程實踐教學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然而目前在應用的過程中還存在使用效率不高、VR生產內容艱難和欠缺專門的VR思政教師隊伍等問題。因此,學校要提高VR技術使用效率,加強規劃,強化內容生產,組建專業的VR思政教師隊伍,推動高職體育院校思政課程實踐教學的創新和發展。
二、VR技術的應用困境
(一)應用價格昂貴,使用效率不高
VR技術雖然已經發展了多年,但是在教育領域仍屬于新鮮事物,目前只有少數院校建立了VR實訓室,真正使用VR技術輔助思政教學的更是屈指可數。筆者所在院校的馬克思主義學院,雖然建立了VR實訓室,但只有少數幾位思政教師曾使用過VR實訓室輔助思政教學,也只有個別班級的一些學生短暫體驗過虛擬場景教學。究其原因,一方面是VR技術應用價格比較昂貴,學校難以一次性采購多套VR設備(市面上一套VR設備大約10萬元,再加上VR實訓室硬件設施、設備的更新換代和維修以及配套課程內容的定制,總體費用不菲);另一方面,由于配套課程內容定制費用高昂,因此只能選擇性地定制小部分內容,無法覆蓋大部分課程內容。教師只能根據現有的VR資源安排學生分批進行短暫的體驗,使用效率不高。另外,要想保證思政素材的時效性,就必須根據國內國際最新的體育賽事不斷更新和完善素材,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VR課程內容的制作成本。
(二)內容生產艱難,教學時效性難以保證
“VR+思政課程”創新了思政教學方式,但在教學實踐中也出現了不少問題,如VR硬件使用不太友好、VR思政資源稀缺、實訓室建設面臨困境、思政教師技術素養欠缺等[7]。利用VR技術在思政課程實踐教學中再現體育精神,關鍵在于創設與課程內容相契合的VR教學場景。比如在教學“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時,教師可通過精心設計場景腳本,再現2016年里約熱內盧奧運會中國女排奪冠的精彩時刻,弘揚頑強戰斗、團結協作、勇敢拼搏的女排精神;在教學“形勢與政策”一課時,教師可通過再現2022年北京冬奧會比賽精彩瞬間,弘揚迎難而上、追求卓越的北京冬奧精神。VR課程內容生產艱難的主要原因在于:思政教師雖然善于提出內容構想,但不懂制作技術;而VR技術人員雖然懂技術,但不能很好地把握課程內容的精髓。再加上目前VR內容制作普遍存在耗時長、費用高的問題,各大高校也尚未形成資源共享機制,定制的內容基本上處于零散的狀態,VR內容更新頻率不高,思政教學時效性難以保證。
(三)欠缺專門的VR思政教師隊伍
VR技術是一種先進的現代信息技術,無論是VR設備的使用和操作,還是教學內容和VR腳本的設計,都對思政教師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思政教師有必要進行專業、系統的培訓。但筆者經走訪廣西南寧幾所設有VR實訓室的高職院校發現,只有負責管理實訓室的教師和少數思政教師曾參加過VR技術培訓,這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VR技術在高職院校的普及率還不夠高,部分學校和思政教師對VR技術的應用還不夠重視。
三、VR技術的應用策略
(一)創新思路,提高使用效率
提高VR技術使用效率可以采取以下做法:第一,校內共享。擁有VR實訓室的高職體育院校,統籌協調體育專業課和公共必修課對VR實訓室的使用,力求每個學生每學期都能通過VR設備體驗不同的課程,提高校內VR設備使用率。第二,校際共享。建立健全VR技術與教育教學資源整合與共享機制。以構建VR思政課程為契機,搭建高職體育院校資源共建共享平臺,有效整合教育資源。在同一城市的高??梢赃M行跨校VR實訓室共享,從而達到校際思政教育經驗分享和提高VR設備利用率的目的。第三,校企共享。一方面,高職體育院??梢耘c當地的體育局和訓練基地進行合作,購買VR專業訓練模擬器和系統對VR設備進行配套升級,構建虛擬訓練環境。運動員可以通過VR技術系統打破時間、場地的限制,在室內進行安全、逼真的日常訓練,同時系統可根據肢體運動軌跡對運動員的訓練動作做出評價,指出不足,提高訓練效果。另一方面,學校也可以對外開放VR實訓室作為科普宣傳基地或社會實踐活動場地,提供如紅色文化課堂、VR科普角、VR生命安全教育等服務,這既可以使VR實訓室得到充分使用,又可以增加用于VR設備迭代更新和資源制作的經費,達到良性循環。
(二)加強規劃,強化內容生產
將VR技術應用于思政課程實踐教學再現體育精神,成功的關鍵之一是VR課程內容。高職體育院校在VR技術應用初期,可以直接購買VR技術公司成熟的有關體育精神的內容產品服務于思政教學。待時機成熟,院??赏ㄟ^充分發掘本校杰出校友和本地優秀運動員的事跡,精選他們戰勝困難、不斷實現自我超越的成長經歷和體育競技片段,結合思政課程知識展開研究,打造腳本,對接VR技術公司,制作具有版權的自有內容。與此同時,可以建立健全跨校VR技術同課交流體系,推動不同地區高職體育院校合作交流,共同合作開發VR課程內容,這有利于降低單所學校的獨自開發經費支出和開發難度,也有利于提升VR課程內容的質量,從而推動VR技術應用于思政課程實踐教學的進程。
(三)加強專業培訓,組建專業的VR思政教師隊伍
思政教師是VR技術應用于思政課程實踐教學的主力軍,相關部門和學校應高度重視,除了加大資金投入,建立完備的VR實訓室、引進現代信息技術人才,還要有計劃地安排思政教師進行系統、專業的培訓。與此同時,思政教師要積極轉變思想觀念,在參加VR培訓時要認真學習、仔細體驗,遇到不懂的問題積極向技術人員請教,同時與其他教師交流探討,互學互助,力求準確掌握VR教學設備的使用方法,了解VR技術與思政課程知識的融合教學模式,提高自身技術水平,為下一步開展實踐教學奠定基礎。
結語
體育精神是社會和諧發展的不竭動力。將VR技術應用于思政教學再現體育精神,順應了時代發展要求,有助于傳承體育精神,創新思政教學形式,破解思政教學發展的困境。然而,由于VR技術應用于思政教學還處于探索階段,因此存在許多不足之處,但隨著VR技術的發展、VR課程內容開發成本的降低、校際合作的加強,“VR+思政”的實踐教學模式必然會日漸成熟,成為推動思政課程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強大助力。[參考文獻]
[1]吳晶,胡浩.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 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光明日報,2016-12-09(1).
[2]習近平.習近平談治國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30.
[3]石教英.虛擬現實技術以實用算法[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3-5.
[4]劉會強.虛擬實踐教學: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與網絡的深度融合[J].思想教育研究,2011(5):36-39.
[5]周良發,韓劍塵.虛擬實踐: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新向度[J].安徽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19(1):12-16.
[6]陳俊.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思考與建議[J].廣東職業技術教育與研究,2020(4):103-105.
[7]黃欣榮,潘歐文.思政課VR實踐面臨的問題反思[J].思想政治課研究,2020(5):11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