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紹民
摘 要:在高校器樂教學改革中,木管樂器——長笛的教學也有很大變革。長笛作為木管類專業在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高校教師應該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并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F在我國許多高校在長笛教學過程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有一些長笛教師沒有真正意識到創新教學模式的重要性,所以在課堂上的教學效率不是很高。面對這些情況,高校教師應明確自己的教學內容和目標,并通過將長笛和其他學科有效結合,從而構建出優質的、方便易懂的教育創新模式,進一步推動長笛教育事業的發展。
關鍵詞:高校;長笛教學;重奏;合奏;相關問題
中圖分類號:G42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6-0905(2023)21-0-03
隨著新課程教學理念的提出,音樂成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也應隨之提升自身藝術素養。長笛作為一種樂器,因為聲音悅耳動聽、魅力獨特,得到了很多學生的喜歡。長笛訓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學生身體素質,也能夠強化學生的藝術修養。同時,提高學生的手腦協調能力,推動學生的智力發展。為此,在長笛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加強訓練,解決演奏困難,提升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演奏水平和技巧[1]。
藝術需要通過交流來獲得發展,每個學生都不應該閉門造車。合奏和獨奏的本質區別就是,合奏要求各聲部聲音相融、音色統一,進而呈現和諧的演奏情境。這就要求學生在演奏過程中不僅要把控好自身的節奏和聲音,更要注意將自身表演與集體融合,即與其他同學完美配合,這樣才能最大程度發揮演奏的價值。無論樂隊編制多么龐大、構成人員多么不同,整體的演奏都要保證高度配合性,讓每種樂器都凸顯出自身的特點。合奏演練不僅能使學生從中獲取更多音樂靈感,加深對樂器的理解和認知,進而提升自身演奏技巧、積攢更多的演奏經驗,還可以讓學生強化合作意識,感受團結協作的樂趣和成功的快樂,從而真正愛上器樂合奏、愛上音樂,培養自身的綜合音樂素養。
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長笛演奏訓練并沒有獲得校方足夠的重視,教師也沒有使用科學的方式方法開展基礎訓練,以致阻礙了學生演奏效果的提升,無法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最終導致學生的演奏水平不甚理想,甚至最后不得不放棄長笛演奏訓練。
一、現階段我國高校長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高校長笛教學是音樂教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在現階段,我國高校長笛教學中存在著一些問題。下面筆者將詳細介紹這些問題,并提出一些建議。首先,教學資源不足是一個突出的問題。許多高校長笛教學仍然依賴于傳統的教材和教學方法,缺乏更新的教學資源,這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不足,無法得到有效的指導和培養。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引入更多的教學資源,包括優質的教材、教學視頻和音頻資料等,以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其次,教師隊伍建設不夠完善。一些高校長笛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水平有待提高。他們可能缺乏最新的教學理念和方法,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因此,高校應該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和考核,提高他們的專業素養和教學能力。另外,學生的練習方法和習慣也存在問題。一些學生在學習長笛時,過于注重技巧的訓練,而忽視了音樂表達和藝術性的培養。他們可能缺乏對音樂的理解和感受,只注重技巧的炫耀。因此,教師應該指導學生運用正確的練習方法,培養他們的音樂素養和藝術表達能力。此外,考核評價體系也需要改進。目前的考核評價主要以技巧和樂曲演奏為主,忽視了學生的音樂理論和音樂歷史知識的學習。這種評價體系無法全面評估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養。因此,應該建立一個更加科學和全面的考核評價體系,包括技巧、音樂理論、音樂歷史等方面的考核內容。最后,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也需要提高。一些學生對長笛教學缺乏興趣和熱情,可能只是將其作為一門必修課程完成。為了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教師可以采用一些激發學生興趣的教學方法,如組織演奏比賽、舉辦音樂會等,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和樂趣[2]。
二、高校器樂合奏課教學現狀
高校器樂合奏課是培養學生音樂綜合素養和團隊合作能力的重要環節。然而,在現階段,高校器樂合奏課的教學存在一些問題。下面筆者將詳細介紹這些問題,并提出一些建議。首先,教學資源不足是一個突出的問題。許多高校器樂合奏課仍然依賴于傳統的教材和教學方法,缺乏更新的教學資源。這導致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不足,無法得到有效的指導和培養。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引入更多的教學資源,包括優質的合奏曲目、教學視頻和音頻資料等,以豐富學生的學習內容。其次,教師隊伍建設不夠完善。一些高校器樂合奏課的教師缺乏專業的合奏指導經驗和技巧。他們可能缺乏對不同樂器的了解和指導,無法有效地組織和指導學生的合奏活動。因此,高校應該加強對教師的培訓和考核,提高他們的專業素養和指導能力。另外,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團隊意識也存在問題。一些學生在合奏過程中缺乏合作意識,只注重個人技巧的展示,而忽視了整體合奏的協調和統一。他們可能缺乏對合奏技巧和合奏樂曲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培養合作能力和團隊意識,通過合奏訓練和團隊活動,提高學生的合奏技巧和整體表現能力。此外,合奏課的教學方法和內容也需要改進。目前一些合奏課的教學方法較為單一,缺乏靈活性和創新性。教學內容主要以樂曲演奏為主,忽視了學生對合奏技巧和合奏樂曲的理解和分析。因此,教師應該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如合奏訓練、樂曲分析、合奏技巧指導等,以提高學生的合奏能力和音樂理解能力。最后,考核評價體系也需要改進。目前的考核評價主要以合奏演奏為主,忽視了學生的音樂理論和音樂歷史知識的學習。這種評價體系無法全面評估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養。因此,應該建立一個更加科學和全面的考核評價體系,包括合奏演奏、音樂理論、音樂歷史等方面的考核內容。高校器樂合奏課的教學存在教學資源不足、教師隊伍建設不夠完善、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團隊意識有待增強、教學方法和內容需要改進以及考核評價體系需要改進等問題。通過加強教學資源建設、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和團隊意識、改進教學方法和內容以及改進考核評價體系,可以有效解決這些問題,提高高校器樂合奏課的教學質量和水平[3]。
三、地方高校器樂合奏課教學改革路徑
(一)制定系統的訓練計劃,提高樂隊綜合技能
為了提高樂隊的綜合技能,地方高校可以制定系統的訓練計劃。首先,需要明確樂隊的目標和定位,確定樂隊的風格和曲目選擇。其次,根據樂隊成員的水平和特長,制定個別和集體訓練計劃。個別訓練可以針對每個樂器的技術和表現進行指導,集體訓練則注重樂隊的協作和整體表現。此外,還可以安排定期的演出和比賽,提供實踐機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
(二)編寫校本合奏教材,排練做到有章可依
為了提高合奏課的教學效果,地方高??梢跃帉懶1竞献嘟滩摹_@些教材可以根據學生的水平和需求,結合樂隊的特點和目標,編寫合適的樂曲和練習材料。教材應該包括樂曲的分析和演奏技巧的指導,以及合奏的協作和表現要求。此外,還可以編寫排練指南和排練計劃,讓學生和教師有章可依,提高排練效率和質量。
(三)加強器樂專業協同教學,組織器樂教師聯合作戰
為了提高器樂合奏課的教學水平,地方高??梢约訌娖鳂穼I的協同教學。首先,可以組織器樂教師的聯合培訓和交流活動,分享教學經驗和教材資源。其次,可以組織器樂教師的聯合排練和演出,提高教師的演奏水平和藝術表現能力。最后,可以組織器樂教師的聯合指導,共同指導學生的合奏技巧和音樂表達能力。通過這種協同教學的方式,可以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水平,提高合奏課的教學質量。地方高校器樂合奏課的教學改革可以通過制定系統的訓練計劃,提高樂隊的綜合技能;編寫校本合奏教材,排練做到有章可依;加強器樂專業協同教學,組織器樂教師聯合作戰等方式來實施。這些改革措施可以提高教學質量,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推動地方高校器樂合奏課的教學水平不斷提升。
四、高校長笛重奏合奏教學創新模式的構建
(一)積極引進創新型的長笛教學活動
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提高他們的演奏技巧,可以引進一些創新型的長笛教學活動。例如,組織學生參加長笛比賽、音樂會或演出,讓他們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華和努力。此外,可以邀請專業長笛演奏家或教育家來校舉辦講座等,與學生分享他們的經驗和技巧。這些活動將為學生提供更廣闊的學習平臺,激發他們的學習熱情和動力。
(二)運用啟發式教學,奠定長笛演奏根基
啟發式教學是一種基于學生主動探索和發現的教學方法。在長笛重奏合奏教學中,可以采用啟發式教學的方法,讓學生通過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索,逐步掌握長笛演奏的基本技巧和表達能力。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模仿和實踐,自主學習長笛演奏的基本姿勢、音準、音色等要素。同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奏練習,讓他們在合作中相互學習和提高。通過啟發式教學,學生將更加主動地參與學習,培養他們的自學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
(三)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創新教學模式
新媒體技術為教學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在長笛重奏合奏教學中,可以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創新教學模式。例如,可以利用視頻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演奏技巧的示范和指導。教師可以錄制演奏視頻,讓學生通過觀看和模仿來學習。此外,可以利用在線教學平臺或社交媒體,組織學生進行遠程合奏練習和交流。學生可以通過網絡進行合奏排練,相互分享演奏經驗和意見。這樣的教學模式將為學生提供更加便捷和靈活的學習方式,拓寬他們的學習渠道和交流平臺。構建創新的高校長笛重奏合奏教學模式可以通過積極引進創新型的長笛教學活動、運用啟發式教學方法奠定長笛演奏根基,以及充分利用新媒體技術創新教學模式。這些措施將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演奏技巧和團隊合作精神,推動高校長笛重奏合奏教學的發展。
(四)重視呼吸訓練,夯實演奏基礎
長笛重奏訓練中最為重要的是進行呼吸練習,就像火車、汽車需要動力一樣,長笛需要足夠的氣息才能夠發出聲音。人們平時的呼吸大多都是采用胸部呼吸的方式,這樣的呼吸方式是最為自然的,但是呼吸的氣量相對比較少,不能滿足長笛演奏時所需。長笛演奏需要采用胸腹混合的呼吸方式,這個呼吸方法的特點在于呼吸時可以明顯地感受到肌肉的收縮與擴張。在氣息吸滿之后,需要閉氣等一下,然后保持一定的力度,做到均勻地收縮,這樣的呼吸方式才更加適合長笛的演奏。學生初次接觸這種呼吸方式時,往往會在肩、頸部等出現問題。為了解決以上方面存在的問題,學生在訓練時可采用以下方法。一是做到躺平,用鼻子慢慢地進行吸氣,這個時候腹部會鼓起,然后嘴慢慢地呼出,通過反復訓練,學生的呼吸能夠變得更加平緩。二是站立好之后,在彎腰時進行呼吸,注意在吸氣時保持胸部以上不要動,以此將腹腔充滿氣。在長笛訓練中,掌握較好的呼吸方法是極為重要的,因為長笛主要就是依靠氣息振動進行發聲。呼吸氣息的好壞會直接影響長笛演奏質量和表現力,為此,學生要著重做好呼吸訓練,以此更好地提升演奏水平[4]。
(五)保持良好姿勢,形成演奏狀態記憶
在長笛重奏訓練中,掌握正確的演奏姿勢,對吹出比較好的音色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剛開始進行長笛演奏時,如果沒有意識到保持良好姿勢的重要性,沒有養成良好的習慣,則不利于后續的長笛演奏。具體來說,長笛演奏姿勢主要分為兩種——站姿和坐姿,學生要根據演奏需要和環境,采用不同的姿勢。在演奏獨奏曲目或者是在平時的訓練中,一般是采用站立的姿勢,而坐姿一般是在室內或者是在交響樂演奏時應用。站姿需要演奏者具備放松的姿態,兩眼平視前方,下巴揚起,雙腳站立,形成一個丁字步,這樣身體的重量可以均勻分布在兩個腳上。在演奏時會感覺頭部有一種牽引力,這種牽引力有利于吹奏出較好的氣息。如果上半身的力量都壓在腰上,就會導致腰部的負重過大,無法吹出較好的氣息,也違背了氣息控制原理。使用站立姿勢,一定要保持松弛。坐姿基本上與站姿差不多,但是背不可貼靠椅背,而且上半身要做到挺立,整個身體要保持放松的姿勢。不管是站姿還是坐姿,都要注重保持放松的狀態,保證氣息的通暢,以此在長笛訓練中取得理想的演奏效果。為此,教師在長笛訓練中要及時指導學生掌握動作要領,幫助其形成演奏狀態記憶,激發學生參與長笛訓練的積極主動性,擴寬學生視野,讓學生體會到長笛訓練的樂趣,從而優化長笛演奏教學效果,為學生的后續學習和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五、結束語
隨著現代科技的進步和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發展,社會中也越來越需要各種創新型的長笛演奏家。因此,在高校長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重創新教學模式,并且將新媒體技術和科學的教學方式引入長笛教學,從而有效促進長笛教學創新模式的構建。
參考文獻:
[1]王冠群.高校長笛重奏合奏教學難點之研究[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9(01):122.
[2]陳琛.長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思考[J].戲劇之家,2023(02):181-183.
[3]趙丹丹.長笛重奏合奏技巧與教學創新實踐——評《長笛演奏技巧》[J].科技管理研究,2022,42(23):252.
[4]洪杰.新視野下的打擊樂重奏教學思考——以打擊樂重奏作品《古風》為例[J].教育教學論壇,2022(25):14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