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波
(西安市衛生學校,陜西西安 710054)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加大了對腐敗行為的打擊力度,制定了全面嚴格治黨的策略,黨的紀檢監察工作愈發重要。中職院校是為我國培養基層專業技術人才的基地,也是一個精神文化陣地。受外部社會影響,在發展過程中,中職院校也滋生出各種不良作風,甚至出現違紀違法的案件[1]。中職院校的紀檢監察部門則承擔著在學校范圍內正風肅紀的責任。如何讓紀檢監察工作更加具有實效性成為紀檢監察工作者必須深入研究和思考的課題。群眾路線一直是我黨的根本工作路線,也是紀檢監察工作的工作路線和指導思想。在中職院校中,人民群眾就是學院內的師生以及負責行政、后勤等方面的工作人員。發揮出人民群眾的監督作用成為學校黨委落實紀檢職責的手段。
群眾路線的工作方式是指要“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2]。即要求中職院校的紀檢監察工作者要發動群眾去監督學校的黨紀黨風,在人民群眾中建立避免黨員干部出現腐敗違紀行為的“防火墻”,從而杜絕學校內的不正之風。群眾路線在中職院校的紀檢監察工作中具有三方面的意義。
中職院校紀檢監察工作的目標之一就是筑牢黨員干部“不想腐”的思想道德防線,營造出良好的廉政文化氛圍。而要想促成這種文化氛圍的產生,人民群眾就必須對黨內的違法亂紀行為形成零容忍態度,以使領導干部“不想腐”。中職院校的紀檢監察部門要將廉潔自律凝結成社會共識和學院共識,將“不能腐”的思想滲透到黨員干部的心中,從而在黨員干部中間建立“不想腐”的防火墻,實現黨員干部從思想上主動拒絕任何外部誘惑[3]。
黨員干部出現腐敗違紀行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缺乏相應的監督群體,而處于基層的中職院校師生則是黨員干部的最佳監督群體。中職院校要借助全體師生的監督,確保學院內管理過程的透明度,加強黨員干部與人民群眾之間的溝通,實現各項權力在陽光下運行的目標,從源頭預防和遏制腐敗違紀現象的滋生,形成黨員干部“不能腐”的外部環境。
人民群眾的有效監督也有助于黨員干部“不敢腐”態勢的形成。相關部門要通過人民群眾的監督,促使各級黨委組織積極查處腐敗違紀案件。提高腐敗成本在打擊不受關注的“小腐敗”“小違紀”等基層腐敗違紀現象方面極為有效,有助于查處損害人民群眾利益的小型案件。中職院校要采取相應的措施讓黨員干部的腐敗行為消除在萌芽狀態,例如,在中職院校的管理中,通過全體師生的監督,實現對學校基層管理中發生的腐敗違紀事件的懲處,完善學校管理機制,實現學校的和諧發展。
受中職院校紀檢監察部門自身人力、財力和物力等條件的限制,許多學校的紀檢監察工作者在堅持群眾路線時仍然存在較多的缺陷[4]。中職院校的紀檢監察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四個方面的問題。
中職院校紀檢監察部門與人民群眾的充分溝通是紀檢監察工作走好群眾路線的重要前提,只有人民群眾及時將自己看到的黨風黨紀問題反映上來,紀檢監察部門才能充分掌握黨員干部的基本情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工作。然而,根據筆者對許多中職院校紀檢監察部門的調查,目前,學校紀檢監察部門與人民群眾的溝通并不順暢,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中職院校的師生很少通過紀委反映問題,對于輔助紀檢監察部門開展工作的興趣不大,缺乏主動性,并認為紀檢監察工作主要是紀委的事,與自身關系不大。第二,中職院校很少主動向人民群眾獲取關于學校黨風廉政工作的相關意見和建議,也很少回復人民群眾的意見。而導致這種問題出現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群眾缺乏與紀檢監察部門進行溝通的平臺,投訴渠道也受限,而傳統用于群眾投訴的平臺,如郵箱、信件,缺少專人維護或關注。投訴和建議長期沒有得到回復,使得許多人民群眾認為向紀檢監察部門提建議和投訴不起作用[5]。二是紀檢監察部門的相關宣傳工作并沒有做到位,學校的紀檢監察工作人員不會主動宣傳自己的工作,導致廣大師生不清楚紀檢監察部門的職責和工作程序,甚至將紀檢監察部門看作“神秘部門”,使紀檢監察部門很難走好群眾路線。
實現群眾監督是中職院校走好群眾路線的重要方法。中職院校需要依靠人民群眾的力量來推進紀檢監察工作,以此避免產生“一陣風”的效果,同時也為敢于進行監督的人民群眾提供保障。因此,中職院校的紀檢監察部門要建立一套有效的機制來確保群眾監督。然而,大部分中職院校的群眾監督機制不明確,無法讓廣大師生充分放心來行使自己的監督權,導致廣大師生出于畏懼或不惹事的心態拒絕開展監督,極大地影響了中職院校群眾監督的效果和紀檢監察工作的質量。
透明化管理是實現群眾監督的必要條件,雖然我國各部門都一直積極推動包括中職院校在內的非涉密單位透明化管理,但在實際運營中,由于相關制度不完善,許多中職院校的管理過程仍然沒有完全實現透明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大部分中職院校并沒有面向全體師生的信息通報制度,許多學院信息只在主要領導中流傳,或者面向廣大師生的信息多半是“報喜不報憂”的摘取信息,導致廣大師生沒有辦法全面了解學院的管理過程、經營狀態等,也就無法對學院的經營和管理進行監督。第二,行政管理事務的處理過程不透明,如職稱評定、年度優秀個人選擇等,廣大師生無法從學校發布的信息中了解其管理事務的處理程序、相關過程,僅了解行政的結果。因此,師生無法對行政管理過程進行監督。中職院校黨政管理的透明化程度較低,這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群眾監督的施行,也不利于學校紀檢監察工作的推進。
根據中職院校紀檢監察工作在貫徹群眾路線上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中職院校的紀檢監察部門應在思想和行動上都重視群眾路線,采取以下四種策略以貫徹群眾路線。
紀檢監察部門只有讓人民群眾從思想上認識到紀檢監察工作的重要性,才能讓群眾路線在紀檢監察工作中發揮作用。因此,加大紀檢監察工作在人民群眾中的宣傳力度是貫徹群眾路線的前提。紀檢監察部門應主動參與到黨的宣傳工作中,除了以生動的案例向人民群眾展示腐敗違法案件對學校和社會的危害外,也要讓人民群眾了解紀檢監察部門的工作程序,鼓勵人民群眾積極參與到對學院黨員和領導干部的監督中。同時,紀檢監察部門要從“幕后”走向“前臺”,讓人民群眾能夠積極主動地為紀檢監察部門提供違法亂紀的線索。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中職學院的紀檢監察部門應采取三種宣傳措施:第一,設定人民群眾接待日,主動深入群眾當中,與群眾進行交流,通過紀檢監察工作人員與學院師生的面對面交流,讓紀檢監察部門不再神秘;第二,定期面向廣大師生開展紀檢監察工作方面的講座,通過講座來讓人民群眾了解紀檢監察工作的重要性和工作流程;第三,開設紀檢監察工作的專門網站或微信公眾號,通過社交媒體開展相關的宣傳工作,讓人民群眾通過網絡平臺與紀檢監察工作人員進行充分的交流。
通暢的投訴渠道能夠讓人民群眾將自己的意見和建議傳遞給紀檢監察部門。為實現這一目標,投訴渠道必須滿足信息傳達方便以及人民群眾在行使監督權時,個人的權益不會因此受到侵害兩個方面的要求。目前,大部分中職院校的紀檢監察部門已經采取郵箱、電話等傳統方式收集群眾的投訴和建議。然而,這些方式存在兩個問題:一是目前所能獲得的群眾投訴范圍相對狹窄,大部分群眾不了解紀檢監察部門所提供的監督途徑。二是人民群眾對行使監督權存在一定的擔憂,擔心紀檢監察部門是否會提供相應的保護。因此,增加監督投訴渠道、消除人民群眾的擔憂是暢通群眾監督渠道的必要條件。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中職院校的紀檢監察部門可以采取兩個方面的措施:一方面,建立紀檢監察部門與群眾交流的平臺,集中各種類型的群眾投訴平臺,同時積極增加投訴渠道,尤其是要增加基于社交媒體的投訴渠道,并派遣專人去跟蹤各個投訴渠道的信息,及時獲取群眾的舉報和意見;另一方面,明確和建立群眾監督的保護制度,對履行監督職責的群眾提供多項保護措施,避免相關信息的外泄,讓人民群眾能夠放心地對相關人員進行監督。
管理透明化是中職院校實現群眾監督的必要條件,這包括學院的行政管理過程、紀檢監察過程、管理結果和過程的透明化。從學院的行政管理角度來看,學院應及時公布管理經營的信息,學院公開的信息應包括學院的經費使用、經營狀況、基建投標、人事任命、職稱評定的過程、學生評價過程等。中職院校不但要公布信息的結果,而且要公布整個管理、評選的過程,為人民群眾進行監督提供便利。通過信息透明化,人民群眾能及時發現問題,并將問題向紀檢監察部門反映,實現將中職院校黨員的違法違紀行為消除在萌芽狀態[5]。
中職院校要從制度上將群眾路線放置于重要的地位,并建立相應的長效機制。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中職院校的紀檢監察部門應從三個方面完成自身群眾路線的制度建設。第一,中職院校的紀檢監察部門應將群眾路線作為其開展工作的指導思想,不斷對群眾路線的貫徹情況進行反思和總結,優化群眾路線的工作方法[6]。第二,中職院校的紀檢監察部門要建立貫徹群眾路線的長效機制,健全群眾監督的接收制度,明確群眾舉報的相應程序以及群眾舉報線索的處理程序,建立舉報人員的人身權益保護制度。第三,建立群眾監督的反饋機制,及時對人民群眾的監督、舉報進行反饋是確保人民群眾監督積極性的重要條件。中職院校的紀檢監察部門應建立信息反饋制度,確保群眾所舉報的信息都能得到及時的反饋。
促使中職院校廣大師生進行監督,除了要有健全的制度和暢通的渠道外,創建良好的監督環境也是重要前提。在開展紀檢監察工作宣傳教育后,紀檢監察部門應鼓勵中職院校的廣大師生積極使用自己的監督權,促使學校內部形成人人監督的環境,將各種違法亂紀行為消除在萌芽狀態。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中職院校的紀檢監察部門可以采取兩個方面的措施:第一,定期舉辦與廣大師生的面對面座談會,讓廣大師生就學校內的黨風黨紀問題進行探討。此外,紀檢監察部門要廣泛征集師生的意見和建議,鼓勵師生對學校領導、紀檢監察部門的工作進行監督[7]。第二,構建紀檢監察工作滿意度日常評價體系,紀檢監察部門可以依托微信等平臺,讓廣大師生對學校的紀檢監察工作成果進行評價,讓廣大師生充分行使民主監督的權利,對紀檢監察部門的工作進行總結,促使紀檢監察部門總結工作中的經驗教訓,不斷加大黨內外的紀檢監察力度,堵住校內的不正之風和違法亂紀行為。
當前,面對學校腐敗及違紀案件頻發的形勢,中職院校的紀檢監察部門要積極履行職責,而貫徹群眾路線是確保對中職院校黨員和領導干部進行有效監督的重要手段。中職院校應不斷創新群眾路線的工作方式,加強人民群眾與紀檢監察部門之間的配合,最終在中職院校的黨員干部中營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