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家軍 西安體育學院藝術學院
所謂素質教育,就是擺脫傳統教育方式,不再一味地追求成績,將重心更多地投放于創新思維激發和實踐能力培養上,促使學生朝著個性、綜合方向發展。從本質上來說,體育藝術教育最終的目標一方面是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另一方面是讓學生養成自覺鍛煉身體的習慣,并促進學生向全面化方向發展。
通過對相關研究成果進行整合分析后發現,理論界對體育藝術教育的研究熱潮在經過一輪高漲之后,在不斷下降。關于該方面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81 年,研究成果較少,僅有兩篇,之后相關研究較為平穩,直到2002 年相關研究成果才逐漸增多,到2015 年研究熱潮達到頂峰,共整合研究成果113 篇。作為中國教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體育藝術教育在落實素質教育理念、培養學生創新意識、提升藝術素養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教育部從2013 年開始每年專門舉行體育藝術教育工作研討班,探討推進學校體育藝術教育的改革,提高體育藝術教育教學質量等對策措施;體育藝術教育被看作是教育工作中的一只生力軍,在教育實踐過程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核心作用。
1.2.1 研究目的
本文從體育藝術教育改革與發展視角入手,以中等職業學校體育藝術教育教學融合發展為主線,對西安市中等職業學校體育藝術教育教學融合發展進行研究,以準確把握未來教學發展方向,力圖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成就與經驗相結合,系統地研究我國中等職業學校體育藝術教育教學融合發展的整體問題。
1.2.2 研究意義
1.2.2.1 理論意義
將極具代表性的西安市中等職業學校作為案例對象,圍繞其體育藝術教育教學融合發展展開系統性探討與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原因有三點:可獲取更多真實且可靠的一手資料;有利于體育藝術理論進一步發展與完善;可加快“術科”到“學科”的進程式轉變。就筆者來看,歷史起點和研究邏輯起點相統一的研究方式,對于相關理論研究與完善具有重大意義。
1.2.2.2 實際意義
以西安市中等職業學校體育藝術教育為研究對象開展研究的實際意義主要有以下幾點:一是能夠彰顯目前中職院校體育藝術教育發展的現狀;二是有利于探索未來中職院校體育藝術教育的發展方向;三是對中職院校體育藝術教學工作尋求新的突破,探索新的路徑大有助益;四是能夠促成德智體美完美融合,進而實現素質教育的最終目標。這種力圖契合社會發展的合目的性和合規律性相統一的研究方式,有利于發揮研究在反思中集合思想,在實踐中升華經驗,在預判中體現價值的實踐意義。
體育藝術是體育與藝術簡單相加,詳細來說,就是將藝術融合到體育教學中,將二者融會貫通,實現體育教學的新路徑,新突破。換句話說,體育藝術是一種特殊的體育運動表現形式。在廣義上,體育藝術是在享受欣賞和愉悅體現前提下,人們娛樂身心、緩解壓力、調節情緒、自愿主動的的身體活動方式;狹義上是指在音樂、舞蹈、服裝等藝術烘托基礎上進行的身體鍛煉的大眾健身運動。體育藝術的這種被實踐的對象化既是一種靜態呈現的結果,又是一種動態發展的過程。
體育藝術是現代體育科學和現代藝術科學結合打造的產物,是滿足身心和諧要求基礎上,追求技術動作的“精尖高”,達成藝術表現力高超等評定要求的體育項目。體育藝術是由審美意識、藝術效果等多項評判的體育項目,不僅是時代的產物,更是基于藝術化再造的一種體育表現形式。體育藝術是現代社會生活流行的休閑健身方式,體育藝術被看成是一種大眾休閑體育運動。
綜上所述,體育藝術被廣泛的認為是具有身體活動的大眾健身運動項目、具有藝術特征的評分類 體育項目、具有現代生活特點的大眾休閑體育運動項目。
認為體育藝術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項活動,在提高國民生活水平、強化民眾健康意識、提高機體免疫力、解放生產力、提高作業效率、加快精神文明建設等方面具有重大意義。總之,有利于國家發展、民眾幸福度提升[1]。
認為體育藝術教育的開展能夠讓學生擁有健康體魄的同時,還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堅毅的品質[2]。
認為體育藝術能培養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體育藝術方面興趣、促使他們重視個人的身體美學態度,梳理終身體育藝術方向具有良好作用;此外,還認為體育藝術能提高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習氛圍,保持身體健康;提高審美能力,完善個性品格的功能。另外,體育藝術教育的開展還能夠為學生打造一個良好的校園生活環境,推動中等職業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向規范化、高速化方向發展[3]。
認為體育藝術教育在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4]。
本文將西安市中等職業學校體育藝術教育教學融合發展作為案例對象展開相關研究。
3.2.1 文獻資料法
為獲得嚴謹可靠、真實全面的研究結果,筆者基于百度、360 等平臺搜集了大量與本研究相關的文獻資料;查閱了與中等職業學校體育藝術教育教學融合發展有關的政策性通知文件、領導和專家發言、會議紀要、報刊雜志等,并對相關文獻資料進行重點閱讀和分析,從而為本課題研究指明了方向、提供更多理論支持。
訪談的主要議題包括有:體育藝術相關的概念定義,西安市中等職業學校體育藝術未來發展的前進方向和路徑選擇等。通過實踐性調查、面對面訪談獲得的這些資料,為本課題研究順利開展提供了強力保障。
3.2.3 實地考察法
深入當地展開實踐性調查,搜集與課題研究相關的資料,并對這些資料進行優化整合,以明確體育藝術教育教學融合發展趨勢。
3.2.4 數理統計法
借助當前頗受研究人員青睞與認可的數理統計法以及使用頻率較高的分析軟件,對收集到的數據資料開展系統性的分析。
4.1.1 體育藝術課程的開設不夠豐富
分析發現,該校所開設的體育藝術課程較為單一,學生可選擇性少,無法調動學生的興趣。主要表現在選修課程較少,學生選擇面較窄,這顯然對學生多樣化需求的滿足不利。
4.1.2 體育藝術學科師資不足
通過數據分析得知,體育藝術學科師資力量比較薄弱,無論是專職、高職還是高學歷的教師都嚴重短缺。
李大釗同志是我黨歷史上第一位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傳播者和科學解釋者,同時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最早倡導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人,他將馬克思主義的教育觀與中國現狀相結合并提出了很多教育思想。
4.1.3 體育藝術教育教學資源和設備不完善
該校在體育藝術教育硬件方面還有所欠缺,主要表現在教學資源少和設備欠缺,特別是在社團活動場地的設置和資金投入方面的問題最為嚴重。
4.2.1 為西安市中等職業學校體育藝術教育創造優良的社會氛圍
在龐大且復雜的社會系統下,教育子系統根本無法做到獨善其身,那么其發展效果也就不免會受到環境、氛圍等其他系統的干擾和影響。可見,只有處在積極、陽光的社會氛圍中,體育藝術素養才能得到有效培養和整體提升。因此,西安市政府要在社區體育藝術文化建設方面下功夫,以便為中職院校體育藝術教育的開展營造良好的氛圍,例如打造體育藝術中心、博物館等,強化硬件設施,為體育藝術教育的開展打好堅實的基礎,讓西安市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認識到體育藝術教育的價值。
4.2.2 積極地成立獨立、專門的組織機構
為保障體育藝術教育教學融合發展的順利實施,西安市中等職業學校要為體育藝術教育創建專門的組織機構,以便為體育藝術教育的開展保駕護航。需要強調的是,為了避免體育藝術教育管理流于形式,需要注意以下幾點:首先,該類組織機構應直接受學校管轄,確保其享有自主權和決定權,進而更好地整合學校的資源,確保體育藝術教育開展的順利性;其次,應以自身的特點為切入點,確立組織機構的職責和未來發展方向及兼具科學性與合理性的管理制度;再次,要確保組織機構在財務、科學研究等方面享有較高的決定權。最后,組織機構應聘請該領域的專家坐鎮,以便為校內開展體育藝術教學工作提供合理的建議。
4.2.3 有效地提高師資隊伍的質量和數量
師資力量薄弱是制約體育藝術教育發展的重要阻礙。最近這幾年,西安市強力推行擴招政策,導致中等職業學生的數量翻番式增長。而體育藝術教師的數量卻難以滿足西安市中等職業學校日常教學的實際要求。作為一名合格的體育藝術老師,不僅要理論基礎扎實、文化知識豐富,更要具備良好的職業素養。西安市中等職業學校要在扶持高質量教師隊伍上下功夫,培養和引進先進的教師投身體育藝術教育。
隨著時代的進步,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興趣也越來越廣泛,將體育藝術教育融入教學之中是必然趨勢。實現中等職業學校體育與藝術的完美融合,為體育課程教學思路的拓展和體育藝術教學的改革指明了方向[5]。在全面培養學生的能力中,體育藝術教育是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該項教育的開展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心態,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和審美情趣。另外,體育藝術教育的開展對豐富課程內容,強化課堂的趣味性大有助益,這無疑會大大提升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積極性,進而實現體育教育成效的大幅提升。
4.3.1 增強運動系統的功能
體育藝術教育教學融合不僅是大勢所趨,也是增強運動系統的強力舉措。筆者認為,中職生學習體育藝術類知識和相關技能是大有裨益的,不僅能起到增強力量、提高肌肉彈性、提高關節靈活度的作用,還能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運動觀念。以健美操為例,中職生正處于發育的關鍵期,規范學習健美操,可很好地刺激其關節、韌帶等,并且經過一段時間的系統性學習與訓練后,更有利于其骺軟骨生長,使其骨質更結實、致密,從而有助于中等職業學校學生的身體增高[6]。
4.3.2 提高學生表演觀賞力
體育藝術隸屬體育舞蹈運動范疇。體育藝術教育教學融合實際上是魅力和美的全方位展現。對于廣大中職生來說,通過融合教學能夠切身感受到體育藝術的獨特魅力,并學會如何辨識、發現生活中的美,從而促進其創造美意識的激發與形成。就筆者來看,體育藝術是開放性、包容性都比較強的一類運動項目,并且與中職生追求美的愿望完全契合[7]。因此,中職生學習體育藝術類課程不僅能強身健體、塑造體型,還能強化自然美意識、加快氣質培養。總之,體育藝術教育教學的融合符合中職生審美情趣培養要求,更有利于感受力培養與形成。
4.3.3 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絕大部分體育運動項目都是以原有技術動作為基礎,中職院校在開展體育藝術教學工作的過程中,將藝術元素完美的融合到體育項目中,賦予體育活動一定的審美性, 使學生可以更加直觀的了解到體育藝術的魅力所在,全面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能夠認識到體育藝術教學不同于一般的體育活動,有著獨特的藝術審美價值和文化價值,從而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自身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本文從研究視角上:“觸天線”,上升到宏觀層面,在“德、智、體、美--四育融合”教育指導思想下,系統探尋西安市中等職業學校體育藝術教育教學融合發展脈絡。研究內容上:“接地氣”,立足于中觀及微觀層面,層次探討西安市中等職業學校體育藝術教育教學融合發展實例以及未來趨勢等具體問題。隨著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西安市中等職業學校體育藝術教育教學的融合發展是探尋未來體育藝術發展的重要途經,也是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綜合發展的強力舉措。因此,西安市中等職業學校必須要進一步加強對體育藝術教育教學的重視程度,根據新理念、新要求大膽創新教學方式,并將人才培養與輸出置于重要位置,為我國體育事業健康、長遠發展做出貢獻。